【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18历史人教版选修1 第七单元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课件(35张)

非常不满。
农奴制 (2)目的: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废除_____________ 。 (3)时间:1825年。 (4)结果:起义失败,但对俄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2.知识分子的争论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2)焦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
(3)概况 守旧派 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 ① _________ 进行平缓的变革。 改革派 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②_________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了解俄国农奴制发展的概况,俄国新思潮的 代表人物与主张、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 学习导航 2.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3.认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的发展历程 农奴制 开始形成。 (1)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_________ 17世纪 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2)正式确立:________
工商业 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农奴 (2)严重阻碍了_________ 废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必然。 反抗斗争不断,_________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概况 (1)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 _________中出现了机器工厂。 工场手工业 (2)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处在______________ 阶段。 (3)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以及交通运输领域都明显落后于英法 等国。 2.原因 自由劳动力 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_____________ ,也缺少 工业投资和必要的国内市场。 3.后果: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
史料二
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对比表 俄国 26万吨 英国 385万吨 比例 1∶15
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人教版选修1)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骚动
年份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 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严重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3.农奴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 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② 农奴的人身、财产都属领主所有; ③ 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十分严重,处于社会 低层,处境恶劣。
对撒丁王国:撒丁的统治者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加入联军集团对俄作战,取悦于
英法,特别是法国。这使撒丁王国在随后不久的完成意大利国家统一的战争中,赢 得了法国一时的支持。
对中国:克里米亚战争虽发生在欧洲,但其影响波及到中国。首先克里米亚战
争使俄丧失了保持数十年之久的欧洲霸权,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然而战争并 未给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于是战后沙俄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并把扩张的重点放 在相对贫弱的东方亚洲地区。在1858年到1864年间,沙俄从中国割去150万平方公 里的领土。其次,随着巴尔干问题的暂时解决,英法便把注意力重新投向中国,并 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不久寻找借口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 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克里 米亚 半岛
1、背景: 2、双方: 3、经过:
4、性质:
5、对俄国的影响: 6、结果及原因: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1、原因: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英、法 2、双方: 3、经过:(1)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争夺战:
2、农奴的划分: 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 宫廷农民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宫廷农民。 地主农民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 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人身自由最少。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共37张PPT)

严重阻碍;
---[根本原因]
3、受西欧社会影响,俄国知识分子宣传资本主 义新思想,主张废除农奴制,推翻沙皇专制,对沙 皇统治造成很大的冲击。
4、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进 一步激化国内矛盾,改革势在必行--[直接原因]
Page 35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 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 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 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 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 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 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 下面推翻要好些。
认为农民 革命是获 得解放的 唯一途径, 也就是要 推翻农奴 制和沙皇 专制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Page 27
这些平民知识分子、革命民主主义者, 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 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虽然没有 成功,但给沙皇和贵族地主敲响了丧钟。
Page 28
问题探究三 新思潮的涌动
Page 17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Page 18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 铁产量 铁路长度 (卢布) (万吨) (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也有属于自己的 私有土地, 人身比较自由。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 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 或杀害。
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课件(人教版选修1)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左图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他的成 名作。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 美术馆。它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 俄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人民的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请思考: 1.19世纪中期俄国劳动人民为什么会 处于这样悲惨的境况? 2.这一处境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名师指津】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军事 等各个方面,农奴制是导致这一改革的制度原因,也是最根本
的原因。
二、比较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的异同点
1.相同点:(1)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
奴制。(2)产生背景:受西方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 2.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1)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 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了武装起义。(2)知识分 子激进派的主要活动包括:与保守派展开激烈争论;创办报刊 宣传自己的主张,鼓吹农民的解放。他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对 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名师指津】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一、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原因
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 需的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来掌握。具体表
现在:
发展要素 自由劳动力 市场条件 存在状况 缺少 狭小
原料来源 资金条件
技术条件
缺乏 不足
落后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俄国农奴.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17 世纪中期。 2.正式确立:___ 农奴制 。 3.逐步发展: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强化_______ 彼得一世 :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1)_________ (2)18世纪中后期的沙皇:赏赐贵族宠臣、扩展农奴制。 (3)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一半以 农奴 。 上人口是_____
左图是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是他的成 名作。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 美术馆。它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 俄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人民的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 请思考: 1.19世纪中期俄国劳动人民为什么会 处于这样悲惨的境况? 2.这一处境对俄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 样的影响?
【名师指津】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军事 等各个方面,农奴制是导致这一改革的制度原因,也是最根本
的原因。
二、比较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的异同点
1.相同点:(1)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
奴制。(2)产生背景:受西方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 2.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1)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 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了武装起义。(2)知识分 子激进派的主要活动包括:与保守派展开激烈争论;创办报刊 宣传自己的主张,鼓吹农民的解放。他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对 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名师指津】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一、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原因
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可以从资本主义发展所 需的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来掌握。具体表
现在:
发展要素 自由劳动力 市场条件 存在状况 缺少 狭小
原料来源 资金条件
技术条件
缺乏 不足
落后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俄国农奴.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 17 世纪中期。 2.正式确立:___ 农奴制 。 3.逐步发展: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强化_______ 彼得一世 :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1)_________ (2)18世纪中后期的沙皇:赏赐贵族宠臣、扩展农奴制。 (3)19世纪中叶:俄国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一半以 农奴 。 上人口是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ppt课件: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1)时间:19世纪四五十年代。
国家现状 和___________ 未来发展 。 (2)焦点:___________
四、克里米亚战争 交战双方 俄国——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
土地 ,转移国内 俄国为扩大势力范围,攫取更多的_____ 奥斯曼帝国 ,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 战争起因 矛盾,侵入____________ 的利益 具体原因:武器陈旧;交通落后;指挥无能;供应不 战败原因 足;士兵体质差等 根本原因:落后的农奴制 (1)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沉重打击了俄国人的士气 历史影响 (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 农奴制改革
思维拓展2
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和实质是什么?
(1) 性质:对俄国和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
【提示】 争的非正义性。
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的反侵略战争,但无法改变这次战
(2) 实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农奴制之间的一 场较量。
要点探究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要 点
1
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半以上人口是农奴。
4. 面临危机: 19世纪上半期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骚动不断。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1. 原因: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 工业投资 ,更不能提供必要的__________ 国内市场 。 也缺少__________ 2.表现 机器工厂 。 (1)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___________ 工场手工业 阶段。 (2)俄国处于_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各部门明显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交通运输业 与英法等国相差很远。 (4) _____________
19世纪以来,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商品经济得以
历史:7.1《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人教版选修1)

①彼得一世 (1682~1725年在位): ②叶卡特琳娜二世 (1762—1796年在位):
2、农奴的划分:
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 宫廷农民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及 宫廷农民。 地主农民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既要 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 人身自由最少。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 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 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 无论哪种农民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
俄国的工业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农奴制)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开始形成: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正式确立: (3)强化或发展: 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农奴制发展 到顶峰。
农奴制
阶级矛盾尖锐 工业落后
变革呼声 越来越高 新思潮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 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 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认识: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 治的新思潮。
克里 米亚 半岛
克里 米亚 半岛
1、背景: 2、双方: 3、经过:
4、性质:
5、对俄国的影响: 6、结果及原因:
四、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1、原因: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俄国←→英、法 2、双方: 3、经过: (1)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争夺战:
(1854.9~1855.9)
(2)《巴黎和约》签署(1856年): 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性质: 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 5、对俄国 略战争。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 的影响: 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7.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D 典型例题 S 随堂练习
IAN XING LI TI
UITANG LIANXI
1
2
3
4
5
3 观察下图,起义者的目的是(
)
十二月党人起义
A.要求沙皇废除农奴制 B.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C.要求沙皇加强农奴制 D.要求沙皇推行全面的改革 解析:1825 年,十二月党人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但遭到 了残酷镇压。 答案:B
-12-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Z 自主预习 K 课堂互动 D 典型例题
I ZHU YU XI
E TANG HU DONG IAN XING LI TI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例题 1】 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主要是因为它 ( ) A.不利于加强沙皇专制统治 B.败坏了俄国的国际形象 C.不利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D.不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 解析:19 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不可阻 挡的历史潮流。然而,农奴制的存在,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俄国工业革命的 发展,造成了俄国的落后。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
-9-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Z 自主预习 K 课堂互动
I ZHU YU XI
E TANG HU DONG
D 典型例题
IAN XING LI TI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问题】 19 世纪中期,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它经历着严重 的危机。这一时期俄国农奴制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俄国社会各阶 层提出了哪些解决危机的途径?对此,你有何看法? 提示:归纳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要从俄国内部的危机及来自外部的 压力两个角度进行。对于解决危机的途径,有且只有两个,一个是通过自下 而上的革命方式,一个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 这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 更可行,是由俄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7单元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课件

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状况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 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 阉马的广告。 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 与马匹同列。 与马匹同列。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 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 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 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知识疏理
经济:封建农奴制经济使俄国远远落后于其他 经济:封建农奴制经济使俄国远远落后于其他 农奴制经济 西欧国家; 西欧国家; 政治:农奴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 政治:农奴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 不断 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积极宣传 思想: 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弊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弊 端,激化了国内矛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俄国的农奴制 确立:17世纪中后期 发展:18世纪后期沙皇加强对农奴的控制 危机:农奴起义增多,阶级矛盾激化 背景:工业革命开始 1.俄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 概况: 2.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新思潮的涌动 知识分子激进派要求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与土地 时间:1853—1855
一位勤政、 一位勤政、自律的优质沙皇
尼古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尼古拉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 尼古拉很能约束自己。 不吸烟, 尼古拉很能约束自己。他不吸烟, 很能约束自己 也讨厌周围吸烟的人;从不饮用烈性酒, 也讨厌周围吸烟的人;从不饮用烈性酒, 每天都坚持散步。 每天都坚持散步。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架 有规律的时钟 的时钟。 有规律的时钟。 尼古拉知人善任。 记忆能力超群, 尼古拉知人善任。他记忆能力超群, 知人善任 工作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到16 工作勤奋,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达到 小时。 亲自巡视军队 至18小时。他经常亲自巡视军队、教 小时 他经常亲自巡视军队、 育机构和国家机关。 育机构和国家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主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
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 底层。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
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
宫廷农奴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年份
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发沉重打 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单元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861年俄国改革背景 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农奴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统治阶级
面临的问题
可能的对策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知识拓展 [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 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自由农民) 和宫廷农民。
实践者。
思想上: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新思潮
克里米亚战争
知识回顾
克 里 米 亚 半 岛
1、时间: 2、目的: 3、经过: 4、结果:
典型示例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 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 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 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 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 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 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问题思考 19世纪上半期俄国思想界对农奴制的
态度如何?有何表现?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 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 “ 十二月党 人 ” 。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国。
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知识分子群体——新思潮的涌动
赫尔岑 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的 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 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 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欧, 1852年移居伦敦。次年他 在伦敦创办“自由俄罗斯印 刷所”,开始出版一种革命 的杂志《北极星》,表示他 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 赫尔岑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 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的新一代革命民主主义知识 分子。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19世纪中期俄工业
缓慢发展原因和表现及其可能的对策。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铁产量 (万吨) 26(1860年) 385(1850年)
铁路长度 (公里) 1606(1860年)
14603 9160
制度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阶级矛盾激化
新 思 潮 涌 动
政
克
思想
治
农奴制 军事Βιβλιοθήκη 里 米 亚直 接 原
经
战因
济
败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改革的“前一天” ——古老和现代文明的碰撞 (背景)
改革的“那一天” ——文明冲突的结果 (内容)
改革的“后一天” ——近代化漫漫文明路 (影响)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
材料一 “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 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 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
学以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 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 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 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 推翻要好些。
问:你认为他的讲话中会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呢?
“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
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 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 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
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 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 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 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 落后的社会制度。”
——卢日科夫市长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 二世的观点。(5分)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
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民族进行的
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思考: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 斗?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结 果?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
问题探究 农奴制从哪些方面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自由劳动力--- 缺乏 市场----- 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 原料----- 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资金----- 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来自西方的评价 材料二 “这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是一个十足的欺骗者”, 亚历山大二世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并 最终遇刺身亡。
——《自上而下的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2005年,莫斯科人民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 塑像,并举行了隆重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揭幕仪式。 市长卢日科夫做了重要的讲话…….
(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 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 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 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 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军事上:落后的农奴制导致克里米亚战败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新思潮的涌动]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 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 的覆灭,你子孙的死 亡。”
——普希金
[新思潮的涌动]
19世纪20-70年代,西
方的“自由、民主、
平等”思想成为俄国
思想解放的主题,十
二月党人贵族革命家、
革命民主主义者、民
粹派知识分子充当了
这一思想的传播者和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 底层。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
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
宫廷农奴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年份
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发沉重打 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单元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861年俄国改革背景 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农奴 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统治阶级
面临的问题
可能的对策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知识拓展 [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 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自由农民) 和宫廷农民。
实践者。
思想上: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新思潮
克里米亚战争
知识回顾
克 里 米 亚 半 岛
1、时间: 2、目的: 3、经过: 4、结果:
典型示例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 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 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 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 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 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 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问题思考 19世纪上半期俄国思想界对农奴制的
态度如何?有何表现?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一些进步的贵族青年军官发动了 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起义。起义者因此被称为 “ 十二月党 人 ” 。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国。
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
知识分子群体——新思潮的涌动
赫尔岑 青年时代深受十二月党人的 影响,从此投身于推翻农奴 制度的革命宣传活动。 1847年他被迫流亡西欧, 1852年移居伦敦。次年他 在伦敦创办“自由俄罗斯印 刷所”,开始出版一种革命 的杂志《北极星》,表示他 决心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 赫尔岑的主要功绩在于唤醒 了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 的新一代革命民主主义知识 分子。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19世纪中期俄工业
缓慢发展原因和表现及其可能的对策。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铁产量 (万吨) 26(1860年) 385(1850年)
铁路长度 (公里) 1606(1860年)
14603 9160
制度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阶级矛盾激化
新 思 潮 涌 动
政
克
思想
治
农奴制 军事Βιβλιοθήκη 里 米 亚直 接 原
经
战因
济
败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改革的“前一天” ——古老和现代文明的碰撞 (背景)
改革的“那一天” ——文明冲突的结果 (内容)
改革的“后一天” ——近代化漫漫文明路 (影响)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
材料一 “1000年来最伟大的善人,重建和平的战士,秉 承上帝意志制定秩序和按照人民意志维护秩序的君主,把 4000万农奴变成4000万人的真正的基督徒。”
学以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 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 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 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 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 推翻要好些。
问:你认为他的讲话中会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呢?
“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
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 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 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
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 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 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 正是他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 落后的社会制度。”
——卢日科夫市长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 二世的观点。(5分)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
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形式民族进行的
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思考: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 斗?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引发了哪些结 果?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经济上: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严重障碍(改革根本原因)
问题探究 农奴制从哪些方面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自由劳动力--- 缺乏 市场----- 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 原料----- 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资金----- 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来自西方的评价 材料二 “这是一个残酷的暴君,是一个十足的欺骗者”, 亚历山大二世是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并 最终遇刺身亡。
——《自上而下的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2005年,莫斯科人民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 塑像,并举行了隆重的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揭幕仪式。 市长卢日科夫做了重要的讲话…….
(1)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 无获胜的希望。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 军事的落后,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
(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也 加剧了国内的社会危机,农民起义不断。沙皇 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军事上:落后的农奴制导致克里米亚战败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新思潮的涌动]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 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 的覆灭,你子孙的死 亡。”
——普希金
[新思潮的涌动]
19世纪20-70年代,西
方的“自由、民主、
平等”思想成为俄国
思想解放的主题,十
二月党人贵族革命家、
革命民主主义者、民
粹派知识分子充当了
这一思想的传播者和
涅克拉索夫: 《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