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合集下载

萆薢

萆薢

名称考证】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山田薯、土薯蓣(《泉州本草》)、蔴甲头〔《广东中医》5(11):500,1960)。

【科目来源】薯蓣科植物【药用部位】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性味归经】苦,平。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微酸。

”入肝、胃、膀胱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膀胱经。

”②《纲目》:“入足阳明、厥阴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肾、膀胱三经。

”【功效主治】利水,祛风,利湿。

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肾虚阴亏者忌服。

《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用药配伍】《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

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本草备要》:“忌茗、醋。

”配益智仁,固涩散寒;配黄柏,清热燥湿;配杜仲,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配茯苓,去湿泄热。

【资源分布】①粉背薯蓣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叉蕊薯蓣分布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③山萆薢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④纤细薯蓣。

分布浙江、江西、安徽。

【药材鉴定】①粉萆薢为植物粉背薯蓣或山萆薢等的干燥根茎。

切片厚约1~3毫米,边缘不整齐或有棕黑色的外皮。

切片表面黄白色,平坦细腻,有粉性及不规则的黄色筋脉花纹,对光照视,极为显著。

质坚实有弹性,易折断。

无臭,味甘谈。

以身干、色黄白、片大而薄、有弹性、整齐不碎者佳。

主产于浙江。

广东、广西亦产。

②棉萆薢为植物纤细薯蓣或叉蕊薯蓣等的干燥根茎。

商品多为纵肉或斜切圆片,大刀、不等,厚约2~3毫米。

2015版药典炮制通则

2015版药典炮制通则

2015版药典炮制通则0213炮制通则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凡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均称为“饮片”;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本版药典规定的各饮片规格,系指临床配方使用的饮片规格。

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实际工艺的要求。

?炮制用水,应为饮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等方法,以达到净度要求。

?二、切制??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须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回转式减压浸润罐,气相置换式润药箱等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切后应及时干燥,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规格厚度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短段5~l0mm,长段10~15mm;块:8~1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宽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碾碎使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1.炒:炒制分单炒(清炒)和加辅料炒。

需炒制者应为干燥品,且大小分档;炒时火力应均匀,不断翻动。

应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单炒(清炒):取待炮炙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为度,取出,放凉;炒焦时易燃者,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

?麸炒:先将炒制容器加热,至撒入麸皮即刻烟起,随即投入待炮炙品,迅速翻动,炒至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待炮炙品,用麸皮10~15kg,?砂炒:取洁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状态时,投入待炮炙品,不断翻动,炒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至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河砂,放凉。

百药煎【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百药煎【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百药煎Baiyaojian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 GALLAECHINENSIS COMPOSITA【来源】本品为五倍子、茶叶、酒糟经发酵加工而成。

【炮制】取茶叶,分次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放凉,与酒糟混合;另取五倍子细粉,与上述混合物加水适量搅匀,制成软块,发酵。

待药块表面遍布白色“霉衣”时,取出,切成小方块,低温干燥。

每五倍子100g,加茶叶(绿茶)6.2g,酒糟25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不规则小方块。

表面有黄白色霉斑。

质坚硬,断面粗糙,黄褐色。

气微,味酸、涩、微甘。

【鉴别】(1)本品粉末淡灰褐色。

非腺毛长70~140μm,有时长达350μm;薄壁细胞类圆形,内含淀粉粒,淀粉粒多糊化(五倍子)。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五倍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4.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通则2302)。

黄曲霉毒素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µg,含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的总量不得过10µg。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3nm。

粉萆薢质量标准

粉萆薢质量标准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目的:建立粉萆薢药材、饮片的质量标准,确保投用药材、饮片的质量。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粉萆薢药材、饮片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
四、内容:
1.标准来源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
2.技术要求
2.1粉萆薢药材:
2.2粉萆薢饮片:
3.贮存条件:置通风干燥处。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粉萆薢检验操作规程(SOP-ZL-JG(YL)-061)、物料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ZL-QA-001)。

5.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一致。

6.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1101172。

7.经批准的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目录。

8.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无此项内容。

9.注意事项:无此项内容。

10.复验期:执行“物料有效期及复验期管理规程(SMP-WL-008)”相关规定。

11.文件附件:共0份。

12.修订及变更历史:。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方面的规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方面的规定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及饮片方面的规定凡例内容七、《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 英文缩写为 C h P。

十一、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及拉丁名,其中药材和饮片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 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名称不设拉丁名。

十二、正文中未列饮片和炮制项的,其名称与药材名相同,该正文同为药材和饮片标准;正文中饮片炮制项为净制、切制的,其饮片名称或相关项目亦与药材相同。

十三、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三部分。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

饮片除需要单列者外,一般并列于药材的正文中,先列药材的项目,后列饮片的项目,中间用“ 饮片” 分开,与药材相同的内容只列出项目名称,其要求用“ 同药材”表述;不同于药材的内容逐项列出,并规定相应的指标。

上述编排系为减少正文篇幅,药材和饮片仍应作为两个独立的品种。

+ 五、单列饮片的标准,来源项一般描述为“ 本品为X X 的加工炮制品” ,并增加〔制法〕项,收载相应的炮制工艺,其余同药材和饮片标准。

十六、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制定,需用鲜品的,另制定鲜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并规定鲜品的用法与用量。

十七、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均属药材的来源范畴。

药材原植物的科名、拉丁学名的主要参照依据为《Flora of Chirm》和《中国高等植物》等。

药用部位一般系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

采收(采挖等)和产地加工系对药用部位而言。

十八、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①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 干燥” ;②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 晒干”或“ 低温干燥” (一般不超过60°C);③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 阴干”或“ 晾干” ;④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 暴晒”或“ 及时干燥” 。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粉末有关问题的批复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粉末有关问题的批复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粉末有关问题的
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3.08.19
•【字号】川食药监安[2013]57号
•【施行日期】2013.08.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药政管理
正文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中药粉末有关问题的批复
(川食药监安〔2013〕57号)
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中药粉末相关问题的请示》(泸食药监〔2012〕345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批复。

一、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十条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中药饮片打粉对粉末分等有明确规定,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药品标准和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进行打粉。

同时,凡例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标准具同等效力。

捣碎、碾碎与粉碎、碾细粉在药典上为不同的表述,不能等同。

三、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中药饮片的销售未限制行政区域。

但是,未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
制规范炮制的,不得按照中药饮片进行生产和销售。

特此批复。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3年8月19日。

【收藏】2015版浙江炮规、四川炮规、中国药典趁鲜加工品种目录!

【收藏】2015版浙江炮规、四川炮规、中国药典趁鲜加工品种目录!

【收藏】2015版浙江炮规、四川炮规、中国药典趁鲜加工品种目录!一、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41种可以趁鲜加工的品种(不含中国药典已有品种)1、药材切片(共29个品种)三棱、山楂根、毛冬青、丹参、水杨梅根、白芍、白药脂、延胡索、红木香、苎麻根、芦竹根、苦甘草、知母、金雀根、金樱子根、贯众、茶树根、穿破石、桔梗、桃金娘根、黄芪、黄药子、野葡萄根、猫人参、落新妇、温山药、藤梨根、浙紫苏梗、水牛角2、药材切段(共4个品种)巴戟天、薏苡根、土藿香、祖司麻3、药材切块(共1个品种)檀香4、药材切瓣(共3个品种)浙木瓜、薜荔果、衢枳壳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4个品种)甘草、白蔹、浙肉苁蓉、青蒿梗二、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25种可以趁鲜加工的品种(不含中国药典已有品种)1.药材切片(共15个品种)萆薢、川黄芪、贯众、黄花白及、黄药子、芦竹根、南星、柠檬、石斛、薯莨、碎米柴、台乌、香通、雪胆、朱砂七。

2.药材切段(共5个品种)扁枝槲寄生、红毛走马胎、寄生、葎草、绣球小通草。

3.药材切块(共1个品种)芜荑。

4.药材切瓣(共2个品种)芦子、山楂果。

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2个品种)白土苓、功劳木。

三、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64种可以趁鲜加工的品种1、药材切片(共28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滇鸡血藤2、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5、药材切瓣或片、段(共11个品种)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包括: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大腹皮内容来源:同茂顺医药健康,转载须注明“同茂顺医药健康”,部分内容秋、肖整理,如有遗落统计请留言增加或更正。

防风【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防风【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防风FangfengSAPOSHNIKOVIAE RADIX【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段。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密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

切面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黄色,具放射状纹理。

气特异,味微甘。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细胞。

栓内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

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

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

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淡棕色。

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

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

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

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萆薢
Bixie
SMILACIS GLAUCO RHIZOMA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黑果菝葜Smilax glauco-china Warb.或长托菝葜Smilax ferox Wall.ex Kunth的干燥根茎。

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坚硬根须,趁鲜切薄片或厚片,干燥。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或厚片,边缘黄褐色,具乳头状突起的钉包。

切面红棕色或淡红棕色,粗糙,有的可见微凸起的黄色小点(纤维)散在。

气微,味涩。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

石细胞众多,淡黄色,黄色或棕色,呈卵圆形、长椭圆形,多角形或类圆形,孔沟细密,胞腔、壁孔及层纹均明显。

纤维易查见,壁薄者略弯曲,厚5~15μm;壁厚者20μm。

薄壁细胞呈长卵形、长椭圆形,有的具细密的壁孔。

导管多为梯纹。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65~145μm。

淀粉粒较少,直径为5~25μm,单粒呈圆球形、类圆形、盔型或类方形,复粒由2~4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5g,加乙醇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加盐酸5ml,加热回流2小时,放冷,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蒸至无醇味,残渣加热水40ml使溶解,用二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40ml,3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用稀乙醇
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性味与归经】甘、酸,平。

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散肿。

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皮肤风癣,腰背疼痛,膏淋,白浊,带下病,疮痈。

【用法与用量】12~30g。

【贮藏】置干燥处。

【药材收载标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