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丹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栽培品较粗壮,直径0.5~1.5cm。
表面红棕色,具纵皱,外皮紧贴不易剥落。
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 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3 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本品粉末红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70 μm,长可达257 μ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丹参炮制工艺-认证修改

丹参生产工艺规程1.产品概述1.1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材以条粗、色紫红、无碎断者为佳。
1.2名称:丹参Danshen1.3别名:紫丹参、红根1.4饮片性状:本品类圆形厚片,片厚2~4mm。
外表面暗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切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1.5规格:厚片2~4mm。
1.6包装规格、成品贮藏及注意事项1.6.1包装规格编织袋:40Kg/袋1.6.2成品贮藏及注意事项置干燥处。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2.炮制整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P52页或《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29页。
【炮制】:丹参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即成丹参饮片。
3.生产工艺流程4.炮制整理方法、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净制:取丹参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择除非药用部分。
4.2软化处理:4.2.1浸泡:取(4.1)净丹参,置洗药机内洗净,取出,投入洗净的浸润罐内,关闭浸润罐出料节门,开启真空节门,打开真空表球阀,抽真空至-0.08Mpa,关闭真空节门及真空表球阀。
30min后,开启进水节门,加水量约为净丹参药材的40~50%,关闭,开启加压装置,加压至约0.4Mpa后关闭加压装置,设定罐体旋转周期为每隔10min 旋转1min(4周),将主机转到自动状态浸润(时间约140~180分钟),取出,摊晾,闷润。
4.2.2闷润:将(4.2.1)浸泡适宜的丹参摊晾后,置润药框内堆润5~10h,并且每隔2~3h洒入浸泡时多余的介质水液(如未有多余介质水液,则用清水代替),中途翻动2~3次,以润透为度,刀劈开断面无干心,晾1~2h,以药材内外软硬适宜,即可备切。
此时药材的含水量约为42%。
4.3切片:切厚片2—4mm。
4.4干燥: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上货厚度不超4厘米。
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丹参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深秋、初春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熬令紫色”(《千金》)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微炙、炒令黑色(《总录》)、焙制(《宝产》)等方法。
明代增加了酒洗(《人门》)、酒浸(《原始》)、酒炒(《辨义》)等法。
清代又增加了猪心血拌炒(《害利》)、酒蒸(《笔花》)等的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2.酒丹参:取丹参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
筛去碎屑。
丹参片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饮片性状】丹参为类圆形的厚片,片面红黄色或黄棕色,见有散在黄白色筋脉点,呈放射状排列,中心略黄,周边外表黯红棕色。
气微,味微苦涩。
酒丹参,表面黄褐色,略具酒香气。
【质量标准】丹参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方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丹参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含丹参酚酸B不得少于3.0%。
丹参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酒丹参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
【炮制目的】丹参味苦,性微寒。
归心经、肝经。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能。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瘾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丹参多生用。
生品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力强,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因其性偏寒凉,故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疮痈,产后瘀滞疼痛,经闭腹痛,心腹疼痛及肢体疼痛等。
酒制后,缓和寒凉之性,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功,并能通行血脉,善调妇女经脉不匀。
附子专项【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附子Fuzi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炮制】生附片取泥附子,洗净,切片,干燥。
蒸附片取生附片,用清水浸润,加热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干燥。
炒附片将中等细度的砂投入炒药机内,炒至滑利,投入生附片,砂炒至外表皮黄棕色,断面黄色,取出,迅速筛去砂子,晾凉。
熟附片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附子炮制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切成厚约7m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至透心,出现油面光泽,晒干或烘干。
黄附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附子炮制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切成厚约7m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染成黄色,晒干或烘干。
卦附片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附子炮制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对剖,成为两瓣如卦形的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染成浅茶色,取出,蒸制至出现油面光泽,晒干或烘干。
刨附片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附子炮制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阴干,刨成约2mm的片,再用水浸漂,取出,晒干或烘干。
炮天雄选择个大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附子炮制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剥皮修型,再用水漂制,姜汁浸泡自然发酵至透心,取出,蒸至透心,烤制至酥脆。
【性状】生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纵切片,上宽下窄,厚2~5mm。
外皮黄褐色或黑褐色,切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
体轻,质脆。
气微,味辛辣、麻舌。
蒸附片为不规则的片。
厚2~5mm。
外皮黑褐色,切面棕黄色,具油润光泽,半透明,并有纵向导管束。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
气微,味淡。
炒附片为不规则的片。
厚2~5mm 。
外表皮黄棕色,切面浅黄色至黄棕色。
丹参生产工艺规程

xxxx 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丹参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丹参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 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
内容:1. 产品概述1.1. 【品名】丹参,成品代码C10321.1.2.【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1.3.【性状】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切面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有的呈角质样,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涩。
1.4.【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1.5.【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1.6.【规格】统。
1.7.【用法与用量】10~15g 。
1. 8.【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1.9.【贮藏】置干燥处。
1.10.【贮藏期】暂定24个月。
2. 工艺流程及质控点3生产操作及工艺条件:3.1.净选:3.1.1.准备,按照《净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3.1.2.操作,将领取的丹参原药材摊摆在选药台面上,去净杂质及残茎,挑选出发霉变质的药材以及除泥沙等杂质,将丹参大小分档。
物料平衡97.5%-99.5%。
3.2 洗润:3.2.1.准备,按照《洗润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3.2.2.操作,将净选好的丹参入洗药池冲洗至净,洗净用容器盛装,按照丹参大小分档分开闷润,浸泡20-30小时至透,每8小时换水一次,自然闷润2-4小时,至内外湿度一致。
3.3 切制:3.3.1.准备,按照《切制岗位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前检查,包括现场文件是否准备齐全、现场设备、状态标志等是否准备到位。
防风【四川中药炮制规范(2015版)】

防风FangfengSAPOSHNIKOVIAE RADIX【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段。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密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
切面皮部棕黄色至棕色,有裂隙,木部黄色,具放射状纹理。
气特异,味微甘。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5~30列细胞。
栓内层窄,有较大的椭圆形油管。
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类圆形油管,周围分泌细胞4~8个,管内可见金黄色分泌物;射线多弯曲,外侧常成裂隙。
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甚多,呈放射状排列。
根头处有髓,薄壁组织中偶见石细胞。
粉末淡棕色。
油管直径17~60μm,充满金黄色分泌物。
叶基维管束常伴有纤维束。
网纹导管直径14~85μm。
石细胞少见,黄绿色,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升麻素苷对照品、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通则2302)。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
丹参质量标准

1.目的:通过制定丹参质量标准,为采购和检验提供依据,以确保丹参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丹参的质量控制。
3.责任:质量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储运部、采购部。
4.内容:4.1基本信息4.1.1物料名称品名:丹参汉语拼音:Danshen拉丁名: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4.1.2物料代码:Z334.1.3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76~77页)、四部通则0502、2301、0832、2302、2331、2321、05124.1.4批准供应商:见质量管理部批准的供应商清单4.2取样及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取样标准操作程序 2S-307703 丹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S-3375054.3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4.3.1法定质量标准【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
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
老根外皮疏松,多显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
质硬而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70μm,长可达257μ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2~27μm,具缘纹孔点状,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形,孔沟稀疏。
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中国药典及川炮打粉品种表

2
百合粉
取百合,除去杂质、粉碎成细粉
3~6g,口服
3
板蓝根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粉碎成粗粉
泡服一次6g
4
川贝母粉
取本品、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
甲,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大小分开、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烫至鼓起,粉碎成细粉
1.5~3.5g,口服
6
醋山甲粉
口服,一次3g,一日2次
38
夏天无
取夏天无,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
一次2~4g,口服,一日3次
39
延胡索粉
取延胡索,除去杂质,粉碎成细粉
一次1.5~3g,口服
40
薏苡仁粉
取薏苡仁,除去杂质,粉碎成细粉
6~9g,口服
41
浙贝母粉
取浙贝母,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
1~3g,口服
42
制川贝母粉
11
花蕊石
洗净,干燥,砸成碎块
.5~9g,多研末服
12
金钱白花蛇
研粉吞服1~1.5g
13
夏天无
6~12g,研末分3次服
14
黄蜀葵花
研末内服,3~5g
15
蛇蜕
研末吞服0.3~0.6g
16
鹿茸粉
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劈成碎块,研成细粉
1~2g,研末冲服
17
羚羊角粉
取羚羊角,砸碎,粉碎成细粉
研粉服,每次0.3~0.6g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打粉品种表
序号
品种
制法
用法与用量
备注
1
人参
用时粉碎、捣碎
研粉吞服,一次2g,一日2次
2
三七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参
Danshen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出去泥沙,干燥。
【炮制】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段或极薄片,干燥。
丹参粉取丹参,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干燥,粉碎成细粉。
【性状】丹参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段或极薄片。
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
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涩。
丹参粉本品为浅红棕色至红棕色的粉末。
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
石细胞类圆形、类三角形、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也有延长呈纤维状,边缘不平整,直径145~70µm,长可达257µ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黄棕色物。
木纤维多为纤维管胞,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2~27µm,具缘纹孔点状,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形,孔沟稀疏。
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µm。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丹酚酸B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分别含0.5mg和1.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甲醇-甲酸(6:4:8:1:4)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4cm,取出,晾干。
再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分别在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丹参不得过13.0%;丹参粉不得过9.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通则230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通则2302)。
【浸出物】水溶性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8.0%。
醇溶性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用法与用量】l0~15g。
泡服一次2~3g(极薄片);口服一次2~3g(细粉)。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
【药材收载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