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简析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

简析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以主动型死亡为例具体分析根据陈建宪《神话解读》,我们知道母题有四大特征,根据它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来看“死亡”这一母题时,不得不承认神话中死亡母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民族神话中的死亡母题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解读文化差异性的一个独特视角。
希腊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体现了责罚、抗争、爱情、荣耀等意义,成为西方文化中悲剧精神、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推崇个性与自由等文化基因的发展根基之一;与之相比较,中国神话中的死亡母题与创世、轮回、背叛、永生和精神升华等内涵紧密联系,是中国文化中崇尚道德、强调自然和谐、推崇旷达的生活态度等价值取向的重要形成因素。
希腊神话中的死亡与世俗生活中的死亡形无二致,正如希腊神话中神与人界限模糊。
在希腊神话中,神具有人所有的情感和弱点。
在希腊神话的死亡母题中,更多地体现了死亡源自人的命运。
天神权力及规范的约束,而非道德评判。
人们尽管对死亡充满了憎恶和畏惧,但在希腊神话中,不乏勇士不局限难,探索地府及死亡的神秘,向规则发起挑战,与亡者对话,与命运搏斗,在责罚、宿命、抗争与爱情之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死亡母题又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惩罚型死亡母题”是神话故事的主体部分。
这类故事中死亡主体之死源于神对人的惩罚,其中分为侵犯神祗、冒犯其亲属、侵犯其所属物、与神祗竞技以及男性人类对女神的侵犯五种类型。
第二种“复仇型死亡母题”主要论述神话故事中因被复仇而惨遭罹难的死亡主体,分为女性复仇性死亡和男性复仇性死亡两类。
第三种“主动型死亡母题”是指死亡主体为了特定的价值去向而放弃生的权利,为“道”而超越死亡的类型,具体分为荣誉而亡、爱情与死亡以两类。
第四种“无辜型死亡母题”,死亡主体本身并无致命的过错,但是由于其它原因而被剥夺生命的故事类型,又分为神神的矛盾和献祭两类。
说到主动型死亡,就不得不联系希腊神话诞生的地理背景和人文条件。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南濒临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俗话说言必称希腊,自古以来,人们对希腊文化和文明极其推崇。
而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学的源头,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思维方式。
死而复生是一个古老的母题,汤普森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提到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
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
古希腊神话有着众多母题类型,死而复生就是其中一种。
古希腊神话以极其丰富的想象与独特的视角,通过对死而复生故事的讲述,超越阴阳阻隔,沟通生死两极,生动地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死亡的思考和复生的意义。
一、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母题分类死而复生神话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
古希腊神话的死而复生大致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因情复生、变形复生、游冥返阳、祭祀复生。
(一)因情复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古希腊神话上演了一幕幕悲喜交织的爱情故事。
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
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
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
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
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不只俄尔普斯和阿尔刻提斯两个。
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除了因爱情复活的神话,不可不提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因亲情复活的神话,这类故事以得墨忒耳和珀尔塞福涅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农业女神得墨忒尔之女珀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德斯掳走,得墨忒尔寻女致庄稼颗粒无收,宙斯同情母女,特允珀尔塞福涅半年人间,半年冥府。
在古希腊神话中,无论因为爱情还是亲情而复生的故事都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生的渴望、对死的厌弃。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希腊人对于宇宙、神明和人类生活的理解和想象。
在这些神话故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名为“弑亲”的母题,即子女杀死父母的情节。
这种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出现频繁,并且通常与复仇、宿命等元素相结合,呈现出深刻的人性和宿命的探讨。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希腊神话故事入手,探讨“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的意义和内涵。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母题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便是奥德修斯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古希腊英雄之一,他的传奇故事被收录在《荷马史诗》中。
在奥德修斯的传奇中,他的儿子泰勒玛科斯杀死了他的妻子潘多拉和情人以及潘多拉的情人的儿子,最终在奥德修斯回家之后被奥德修斯杀死。
这个故事中的“弑亲”母题并不是简单的杀人复仇,而是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嫉妒和愤怒,以及复仇的宿命和不可逃避的命运。
奥德修斯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内心的黑暗和复仇的宿命是无法逃避的,只有通过正义和宽恕才能抵消复仇的伤害。
另一个经典的“弑亲”母题故事是伊阿宋和他的两个儿子之间的故事。
伊阿宋是古希腊半神英雄,他因为妻子美狄亚的复仇而遭受了家庭悲剧的折磨。
美狄亚因为伊阿宋背叛了她而对他展开了复仇,她杀死了伊阿宋的两个儿子,并且割下了他们的头颅。
这个故事中展现了“弑亲”母题是如何与复仇和宿命相结合的。
美狄亚的复仇行为是出于对伊阿宋背叛和伤害的愤怒,她无法忍受自己的两个儿子遭受到伤害,于是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来报复。
这个故事反映了复仇和宿命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宽恕和理性对于化解复仇的重要性。
除了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希腊神话中还有许多其他“弑亲”母题的故事,如克利奥涅和她的儿子阿尔基斯特斯,以及俄狄浦斯和他的父母。
这些故事中都包含了丰富的人性和命运的思考,它们不仅是古希腊人对于世界、宇宙和神明的思考,也是对人类内心和生活命运的反思。
在当代社会,虽然我们已经摆脱了古代的宿命观念,但“弑亲”母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作者:赵谦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1期摘 ;要: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故事情节反复出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母题。
梳理这些弑亲事件不难发现,惨剧的酿成多数源自当事人在复仇、名利等外因诱导下所实施的主动性行为,也有少数是偶然的无心之失。
血浓于水,弑亲有违天道人伦,为世人所不齿。
无论是有心之行,还是无意之举,实施弑亲行为的当事人最终都受到严厉的惩罚。
透过这些弑亲故事的结局,可以管窥古希腊人惩恶的伦理取向。
这对处理现实社会中的类似案件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希腊神话;弑亲;母题;惩恶;伦理中图分类号:I546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671-9255(2019)01-0050-03“常言道,血浓于水,弑杀亲人有悖伦理道德,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不能容忍。
”[1]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情节屡见不鲜,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母题。
作为世界文学中极为重要的宝贵遗产,希腊神话故事汇聚了古希腊人民的集体智慧,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俄狄普斯弑父古语有云:“父爱如山”。
通常情况下,父亲是儿子心中的偶像与英雄,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些儿子却亲手杀死了父亲,其中以俄狄普斯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因年少时犯下的罪孽被复仇女神诅咒,注定日后会被儿子杀死。
为此,他寝食难安,不得不控制内心的情欲,与爱妻伊俄卡斯特分开居住。
“可是深厚的爱情又让他们难以抵挡,于是两人不顾命运的警告又同床合被,住在一起”。
[2]231伊俄卡斯特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儿子。
为了阻止可怕预言的发生,狠心的父母将婴儿的双脚用竹签刺穿,并用绳索将其捆绑,丢弃在喀泰戎山下。
幸亏执行任务的仆人心慈手软,将他偷偷交到科任托斯的一名牧人手中,可怜的孩子才死里逃生。
牧人给他取名为俄狄普斯,并将他送给国王波吕玻斯收养。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童真
【期刊名称】《外语与翻译》
【年(卷),期】2012(019)003
【摘要】在古希腊神话中,存在着“杀子”母题,它作为原型隐藏在后世的各类文本中。
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有四种类型:捍权型、牺牲型、复仇型和莫名型。
“杀子”母题,是原始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原始社会生活中的生活秩序和行为习惯的继承,其产生原因在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及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古希腊神话的“杀子”母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童真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7
【相关文献】
1.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情节分析 [J], 郑琚
2.古希腊神话的精髓——从古希腊神话的三大母题谈起 [J], 李娜
3.关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探究 [J], 陈静
4.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的研究 [J], 陈静
5."杀子"与"弑父":哪吒故事的童话母题 [J], 李丽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中有很多“弑亲”(parricide)的故事,即子女杀死自己的父母的故事。
这些故事经常涉及到复杂的人类关系,充满了伦理和道德上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三个典型例子:俄狄浦斯、克洛伊斯特拉和厄勒克特拉,并探讨这些故事在古希腊文化和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俄狄浦斯在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神谕下,俄狄浦斯发现自己杀了他的父亲,并娶了他的母亲。
当真相浮出水面时,俄狄浦斯感到内心矛盾,最后自毁前行。
这个故事涉及到命运、自由意志和个人道德的问题。
俄狄浦斯无法控制他的命运,却又没有自由意志去改变它。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也会感到他们被命运、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所束缚。
这个故事是现代人们思考自由和道德问题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克洛伊斯特拉克洛伊斯特拉是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 Lawrence)的小说《女人之爱》(Lady Chatterley's Lover)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贵族女性与一位人民阶级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克洛伊斯特拉杀死了她的丈夫,在这个故事中,她的爱与亲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这代表了一个典型的“弑亲”故事,其中涉及到个人权利与道德责任之间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经常面临这样的冲突:他们追求自由和个人权利,但同时也需要承担道德责任和家庭责任。
厄勒克特拉厄勒克特拉是奥瑞斯忒斯(Orestes)的姐姐,后者杀死了他们的母亲和她的情人以复仇。
这个故事是关于復仇和正义的故事,同时也涉及到家庭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在道德和利益之间进行选择。
总之,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一种充满道德挑战、情感复杂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人对人性、命运和道德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故事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关系和道德价值。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在其中流传,其中不乏暴力、悲剧和复仇。
而“弑亲”这一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却是比较常见的,代表着对权力、家庭和道德的挑战,也是古希腊文明中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在古希腊文明中,弑亲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本文将就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弑亲”并不仅仅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杀害,也包括配偶对配偶的杀害以及亲属之间的杀害。
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弑亲”母题的故事,比如克洛埃和卡拉姆用陷阱杀死了他们的父亲,伊阿宋因为不满继母的虐待,派人杀死了他的父亲,并且在复仇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亲属之间的相互杀戮。
那么,希腊神话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频繁的“弑亲”情节呢?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张性。
在古希腊社会中,家庭是整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权力斗争和复仇的温床。
家庭成员之间的恩怨纠葛、争斗不断,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也在希腊神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弑亲”母题正是这种复杂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亲情与仇恨、信任与背叛之间的微妙平衡。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还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行为往往会导致复仇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又进一步印证了古希腊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和道德的看重。
古希腊社会高度重视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对于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忠诚、对于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保护都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而弑亲行为的出现,则被视为是对这种家庭伦理和道德的严重践踏,必然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也反映了古希腊文明中对于权力、复仇和正义的思考。
在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和复仇是常见的现象,而这种斗争和复仇又常常围绕家庭内部的权力和地位展开。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方面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激烈和残酷,另一方面也探讨了权力、复仇和正义之间的微妙关系。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世界上最为悠久丰富的神话之一,其中涉及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和血腥性的故事和母题。
而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母题就是“弑亲”,即子女杀害自己的父母。
这一母题贯穿于希腊神话之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故事和人物。
本文将围绕着这一母题展开讨论,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在古希腊神话中,最为著名的“弑亲”故事之一便是奥德修斯(Odysseus)杀死了自己的儿子提勒马克斯(Telemachus)的故事。
奥德修斯在归国的路上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回到家园。
由于他的长子提勒马克斯与一群傲慢的求婚者发生了冲突,奥德修斯在未完全辨认出自己儿子的情况下将其杀死。
这一故事展现了父子间的血腥冲突和相互误解,凸显了“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的重要性。
还有许多其他的希腊神话故事也包含了弑亲的情节。
比如克罗诺斯(Cronus)吞噬自己的子女,乌拉诺斯(Uranus)被自己的儿子克罗诺斯阉割等等。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残酷和血腥,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那么,究竟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所蕴含的内涵是什么呢?从宗教和信仰的角度来看,这一母题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神灵、时间和命运的理解。
希腊神话中的神祇们常常处于相互的争斗和冲突之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嫉妒、争斗和背叛。
而“弑亲”母题则表现了这种混乱和冲突的本质,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于神灵世界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从人性和道德的角度来看,“弑亲”母题也提醒着人们关注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古希腊社会中,家庭是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意义,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却暴露出了人性中的阴暗面,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潜在冲突和恶念。
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弑亲”母题在希腊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都是以这一母题为基础创作而成的,比如著名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俄狄浦斯王》和《安蒂戈涅》,以及许多古希腊雕塑和壁画中也都包含了“弑亲”情节的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指一系列与亲属关系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涉及到了家族冲突、亲情与权力之争等主题。
在这些故事中,主要角色往往与他们的亲人展开残酷的斗争,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叙述了一个人的命运和命题,更像是在探讨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奥德修斯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特雷马科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奥德修斯回到故乡以后,发现儿子特雷马科斯与一群反对者勾结,企图篡夺他的王位。
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和权力,奥德修斯毫不犹豫地杀害了特雷马科斯。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次父子间的冲突,更反映了权力与权威的冲突,以及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博弈。
类似的故事还有俄狄浦斯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拉伊奥斯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害了拉伊奥斯,然后又娶了他的母亲约卡斯蒂,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这个故事中的“弑亲”母题不仅仅是一次杀人的故事,更揭示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人性的复杂。
在希腊神话中,这样的“弑亲”母题是非常普遍的。
泰百什特斯为了夺取权力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梅涅拉奥斯为了报复自己的母亲勾结的情夫,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克洛普斯为了继承王位,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都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甚至抛弃了亲情和道德。
这些“弑亲”母题反映了希腊人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思辨。
这些故事并非仅仅是为了娱乐而存在,更是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和冲突。
在这些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悲剧的发展和命运的捉弄。
这些故事也揭示了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毁。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是对人性复杂性和社会冲突的一种思辨和反思。
这些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被权力和利益所蒙蔽,要珍视亲情和道德。
也提醒了人们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摧毁。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的神话,更是对现代社会的警醒和思考。
人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故事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并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