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的生产质量安全等介绍

合集下载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1. 引言蒽醌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双氧水的方法。

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三大安全指标,以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2. 安全指标一:物料选择与储存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中,正确的物料选择与储存是确保安全的首要步骤。

2.1 物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对于生产双氧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物料选择的注意事项: - 选择高纯度的蒽醌作为催化剂,以确保反应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 选择优质的氢氧化钠作为中和剂,以确保反应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 选择纯净的水作为反应介质,以避免杂质对反应的干扰。

2.2 物料储存正确的物料储存是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物料储存的注意事项: - 将蒽醌、氢氧化钠和水分别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

- 将容器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3. 安全指标二:反应条件与控制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合理的反应条件与严格的控制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因素。

3.1 反应条件正确的反应条件有助于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以下是一些反应条件的注意事项: - 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 确保反应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反应过程中的泄漏。

- 控制反应时间,避免过长的反应时间导致产物不稳定。

3.2 反应控制严格的反应控制有助于确保反应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以下是一些反应控制的注意事项: - 设置合适的搅拌速度,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 定期检查反应容器的压力,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

- 使用适当的控制系统监测反应过程,及时调整参数以保持反应的稳定性。

4. 安全指标三: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正确的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是确保安全的重要环节。

4.1 废物处理正确处理废物有助于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以下是一些废物处理的注意事项:- 将废物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型的废物不混合。

双氧水生产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双氧水生产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双氧水生产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医疗、卫生、环境等。

虽然双氧水对人体无害,但它的生产过程和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

下面将介绍双氧水生产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1. 爆炸危险: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与有机物、易燃物质等发生接触,可能引发爆炸。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降低爆炸的风险。

(1)仓库和生产区域的设计:仓库和生产区域应设计成防火防爆的结构,采用阻燃材料进行装修,设置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供氧平衡。

(2)成套设备的选择:选用阻爆型设备,如隔爆型电气设备和防爆照明设备,以提高生产区域的安全性。

(3)控制温度和压力: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避免过热和过高压力导致爆炸。

2. 腐蚀性危险:双氧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1)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腐蚀的防护服、防化眼镜、化学防护手套和防腐蚀鞋等,避免双氧水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有关腐蚀性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

(3)急救设备和装置:在生产现场和使用区域提供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装置,如应急洗眼器、洗手设备等,以及合适的急救药品。

3. 氧气浓度危险:双氧水分解时会释放氧气,造成空气中氧气浓度升高。

高浓度氧气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通风系统:在生产现场和使用区域设置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氧气浓度。

(2)气体检测仪器:使用氧气检测仪等设备,监测空气中氧气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3)防火措施:在使用双氧水时,应禁止明火和烟草等火源,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总结起来,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爆炸、腐蚀和氧气浓度升高等危险因素。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需采取措施如选用阻爆型设备、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置通风系统、提供急救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气体检测仪器等。

过氧化氢安全生产中注意事项

过氧化氢安全生产中注意事项

2019年06月测人员一定要有效的运用色谱检测技术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以此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食品企业的相关安全检测人员还可以通过相气相色谱的检测技术来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测,虽然这种检测方式只能准确检测出一些农产品的含量多少,但是这种方法却更加的方便简单,不需要较多的检测流程就可以完成检测工作。

最后还有一种离子色谱检测技术,这种化学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对一些食品的成分含量进行准确的安全检测,更可以对一些药品的成分含量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我国的色谱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

3.3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除了上述两种化学检测技术之外,光谱检测技术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食品安全的化学检测方法。

简单的来说,相关食品安全的检测人员使用的光谱检测技术大多是通过一些荧光来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检测。

这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可以准确的对食品中的独立成分和含量进行良好的安全性检测。

除了这种光谱检测技术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近红外光谱也经常得到食品检测人员的广泛使用。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些可见光的电波来对食品进行安全性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环保无污染,而且它不会与食品中的一些物质成分发生反应并产生影响,所以这种近红外光谱的检测技术经常用于生活中的粮食安全检测过程中。

最后还有一种等离子安全检测技术,通过发射等离子的方式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以此来准确检测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3]。

4结语综上所述,与其他多种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相对比,运用化学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不仅能够确保我国食品质量的安全性,更可以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食品厂家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完全忽略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实体卡问题,不对食品进行及时的安全性检测、加入过量的添加剂和防腐剂以及没有使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来进行食品的安全检测,进而导致许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出现较大的问题。

《双氧水安全生产》课件

《双氧水安全生产》课件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 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完整的安全
生产责任体系。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层层分解 落实,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有
效执行。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 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生产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和奖
惩。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
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确保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 技能。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 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 操作技能。
针对双氧水生产的特点和危险 因素,开展专项安全培训和教 育,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 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日常巡检,对双氧水生产过 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
记录。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管 理,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同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和复查
对进厂的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 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符合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安全
工艺控制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控制好各项工艺参数,确保生
产过程中的安全。
设备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
全。
安全生产培训
对生产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某双氧水运输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01
某双氧水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造成泄漏和环
境污染。
原因分析
02
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辆超载和路况不良。
总结教训
03
加强驾驶员管理和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运输安全。
THANKS
感容器干燥、清洁, 存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热源。

生产双氧水安全

生产双氧水安全

生产双氧水安全生产双氧水是一项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在进行这一工艺过程时需要严格控制各环节中的各个参数,以确保生产双氧水的安全性。

以下是生产双氧水的一些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首先,生产双氧水的工厂需要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员工有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生产双氧水的反应体系需要严密封闭,以防止双氧水的挥发和泄露。

同时,对于反应体系中的压力和温度也需要进行严格监控和控制。

在双氧水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化学品,如酸类催化剂。

对于这些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也需要非常谨慎,以防止发生事故。

储存这些化学品的容器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并且需要在适当的场所存放,防止被阳光直射或受到高温影响。

另外,在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应液的稀释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双氧水的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其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高浓度双氧水的不安全处理和使用,避免发生事故。

在生产双氧水的过程中,对于液态双氧水的传输和储存也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液态双氧水应该使用专用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传输,并且需要避免与其他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最后,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和废水的处理也需要妥善安排。

废物的处理需要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废水的处理也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总之,生产双氧水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只有做到对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进行严谨控制,消除安全隐患,才能保证生产双氧水的安全。

同时,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科学操作,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控制

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控制

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的安全控制随着人们对于双氧水生产需求越来越高,双氧水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为了进一步提升双氧水生产安全性,保障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有必要对当前双氧水生产过程潜在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治理办法。

标签:双氧水生产;安全管理;要点分析1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领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化工行业也是一样,由于双氧水生产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化工产业发展在社会稳定发展与人们居住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文就双氧水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作用进行探究,提高化工产品的质量与使用性能。

因此对双氧水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作用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化验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双氧水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作用化工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双氧水安全生产的检测分析可以适用各种工作环境,一般来说,双氧水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

安全生产是双氧水生产的基础与保障,要充分发挥现代双氧水生产的优势,确保生产长期连续的运行,如果發生安全事故,不仅对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影响着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与能力。

就目前双氧水生产故障来分析,大部分都是由于缺乏原料数据分析,导致很多原料的不稳定性而发生事故。

化工企业生产中有很多类型的原料,它们具有易燃性、反应性以及有毒有害性,这些特征决定着出现火灾爆炸以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此外,我国对化工原料试验检测技术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且相关检测技术与实践也不够深入与系统,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试验机构。

相关部门也没有认识到开展试验检测技术在双氧水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大部分化工企业没有进行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试验检测管理体系,由于缺乏管理人才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试验检测管理经验与技术,导致试验检测管理不合理、不规范,严重影响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双氧水的生产现状

双氧水的生产现状

双氧水的生产现状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主要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氧化剂。

在很多领域,如医疗卫生、化工工业和环境保护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双氧水的生产现状。

直接合成法是将纯净的过氧化氢溶液与水混合,通过电解水制取双氧水。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但需要大量能量。

双氧水的产量与电流密度和反应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产量可以控制在1.5-2吨/千瓦时之间。

该方法适用于小型生产和研究实验室。

间接合成法是通过将氢和氧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合成双氧水。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但产量较高,可达10吨/小时以上。

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间接合成法。

在生产规模方面,全球双氧水生产能力逐年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球双氧水产量约为440万吨,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家。

中国的双氧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是较大的双氧水生产国家。

双氧水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医疗卫生领域,双氧水被广泛用于创伤消毒、手术器械消毒和口腔护理。

在化工工业领域,双氧水被用作漂白剂、氧化剂和杀菌剂。

在环境保护领域,双氧水可用于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和土壤修复等方面。

双氧水的生产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导致能源消耗较大。

其次,双氧水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分解,因此需要注意储存和运输条件。

此外,双氧水生产中还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和废物处理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管理。

为了提高双氧水生产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现代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改进电解池结构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降低电能消耗和提高反应效率。

同时,开展研究和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也是提高双氧水生产现状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双氧水的生产现状主要集中在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两种方法。

全球双氧水产量逐年上升,中国是主要的生产国家。

双氧水在医疗、化工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双氧水的生产将实现更高效、环保的发展。

工业级双氧水标准

工业级双氧水标准

工业级双氧水标准工业级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水处理、纸浆和纸张生产、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

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工业级双氧水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工业级双氧水的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和物理性质:工业级双氧水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杂质和悬浮物,具有一定的粘稠度。

密度、黏度、表面张力、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2. 活性氧含量:工业级双氧水的活性氧含量是衡量其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活性氧含量应在35%至50%之间,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有所偏差。

同时,工业级双氧水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活性氧含量应保持稳定。

3. pH值:工业级双氧水的pH值是指其酸碱性程度,一般在2至3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会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因此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调节。

4.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工业级双氧水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使其稀释,降低活性氧含量,过低的水分含量则可能导致其稠度过大、易凝固等问题。

一般而言,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以下。

5. 杂质含量:工业级双氧水中的杂质包括金属离子、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其活性氧含量、氧化能力和安全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一般而言,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的含量应低于1ppm,有机物的含量应低于100ppm。

6. 温度和储存条件:工业级双氧水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条件。

一般情况下,建议储存温度在0至30摄氏度之间,避免与易燃、易爆的物质接触,防止双氧水的分解和泄漏。

7. 包装和标识:工业级双氧水的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使用透明、耐腐蚀的容器,配备完整的标识和警示标志。

标识上应明确指出产品名称、规格、活性氧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以上是工业级双氧水的一般标准和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略有差异。

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用户在购买和使用工业级双氧水时应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产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要求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氧水的生产质量安全等介绍双氧水的制备工艺及其各项指标(转载)双氧水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葱醌法两种。

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双氧水生产企业大多采用电解法,该法电流效率高、工艺流程短、产品质量高,但由于电耗较大,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逐渐被淘汰。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1、固定床钯触媒氢化工艺;2、空塔空气氧化工艺;3、筛板塔萃取工艺及产品净化工艺;4、磷酸三辛酯与芳烃工作溶剂。

5、采用过氧化氢处理本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减少污水处理成本等;6、采用dcs控制,操作过程连续化,适合大规模生产。

而且提供了合理简短、安全可靠的工艺流程。

产品技术指标(工业级过氧化氢)指标名称 27.5%规格 30%规格 35%规格 50%规格h2o2(m/m) 27.5% 30% 35% 50%游离酸(以h2so4)(m/m)%0.04 0.04 0.04 0.04不挥发物(m/m)% 0.08 0.08 0.08 0.08稳定度% 97.0 97.0 97.0 97.0总碳(以c计)(m/m)% 0.03 0.025 0.025 0.035硝酸盐(以no3)计(m/m)%0.02 0.02 0.02 0.025产品技术指标(食品添加剂级过氧化氢)指标名称 30%规格 35%规格 50%规格h2o2(m/m) 30% 35% 50%游离酸(以h2so4计 )(m/m)%0.02 0.02 0.02不挥发物(m/m)% 0.005 0.005 0.005磷酸盐(po42- )(m/m)% 0.005 0.005 0.005砷(as)(m/m)% 0.0001 0.0001 0.0001重金属(以pb计)% 0.001 0.001 0.001铁(fe)(m/m)% 0.00005 0.00005 0.00005锡(sn)(m/m)% 0.001 0.001 0.001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事故预防方法近几年来,我国双氧水行业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2003年全国“非典”疫情以后,产能较以前翻了1番,目前国内总产能已达到300万t/a。

随着生产厂家数量的增加和装置规模的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下面就蒽酮法积氧水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预防方法分析总结如下。

一、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原理以2-乙基蒽醌为载体,以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配制成一定组成的溶液(称为工作液)。

工作液在氢化塔内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相应的氢蒽醌溶液即氢化液,氢化液中的氢蒽醌与空气中的氧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氢化液变成氧化液,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产双氧水。

氧化液中的双氧水经纯水逆流萃取,得到浓度为27.5%或35%的产品,再经净化处理后,送往包装工序。

经纯水萃取后的工作液经分离除水和后处理工序的碳酸钾、活性氧化铝经净化后,再回到氢化塔循环使用。

二、双氧水的化学特性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遇更强的氧化剂时则呈还原性,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可参与分解、加成、取代、还原等反应。

可氧化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和数量众多的无机化合物.纯净的双氧水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但与重金属、灰尘、碱性物质接触受热时可加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分解速度与温度、pH值、杂质含量等密切相关,其分解速度随着三者的上升而加快。

三、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生产方法与物料特性,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该工艺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危险。

1.本方法生产双氧水所使用的重芳烃、磷酸三辛酯、2—乙基蒽醌、氢气等都是可燃性物质。

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双氧水与可燃性物质放在一起的,尽管生产操作是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客观的不安全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到的可燃、易爆的物质品种多、数量大。

2.工作液中的2-乙基蒽醌在氢化工序进行加氢氢化时要求在弱碱性的条件下进行,而在氧化和萃取工序由于双氧水的存在,必须保证这两个工序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在后处理工序又要利用碳酸钾溶液来分解工作液中的双氧水和吸附水分,如操作不当会使酸碱物质互混,系统酸碱度失调会造成双氧水的快速分解,给生产带来重大的事故隐患。

正是双氧水生产的这一对矛盾,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生产中使用的钯催化剂和活性氧化铝在异常情况下,会随着工作液进人氧化和萃取工序,使双氧水混入杂质而分解。

4.双氧水是强氧化剂,性质很活泼,不仅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混入杂质,在储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对外部条件和容器材质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5.工作液、芳烃和氢气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大量泄漏,与空气(氧气)混合,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

6.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而双氧水遇热则发生分解,如果反应热不及时被移走,热量的积聚会使氧化塔内温度升高,如控制不当极易引起爆炸着火。

7.工作液、重芳烃、磷酸三辛酯、氢气等物料在管道内的流速过高或急剧喷出时,可能产生静电并引起着火。

四、生产过程中事故预防方法针对以上分析的不安全因素,为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严格控制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循环工作液碱度、氧化液酸度、氢气中的碱度(对于合成氨和氯碱行业)等重要安全指标。

其含量超标时,要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要进行紧急停车处理。

2.双氧水的分解是发生着火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氧化、萃取净化以及产品的贮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碱类、重金属及催化性杂质接触。

3.工作液、芳烃蒸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均易燃烧爆炸,应严格避免与空气(氧气)相混合,更应避免与明火接触。

在设备或管道内动火作业时,要用惰性气体置换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

4.认真做好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和防雷工作,在放空管上要安装阻火器,静电接地电阻应小于5Ω。

5.保持系统关键仪表如萃取塔、干燥塔界面仪表的准确和正常使用。

6.当生产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特别对氧化塔化、萃取塔内出现碱性,双氧水剧烈分解,温度快速升高时应立即停车处理,查明原因,并快速排放设备中的危险物料。

7.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8.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9.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0.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综上所述,双氧水装置出现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都伴随着火爆炸,而双氧水的分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双氧水的生产、贮存、包装、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双氧水的分解,这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另外防止氢气、工作液等可燃物质发生泄漏,也是预防着火爆炸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装置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转载)近年来,浙江龙鑫、上海远大等双氧水生产厂家陆续发生爆炸事故,给我厂双氧水装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敲响了警钟。

为了对双氧水生产装置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现将双氧水的基本性质、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的特点和影响双氧水安全生产的因素,结合我公司双氧水装置的扩产改造作一个分析,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认识水平。

1 双氧水的基本性质要防范双氧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就必须要了解双氧水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纯双氧水(H2O2)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又名过氧化氢,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不溶于苯,与水可以任何比例混溶,放置时逐渐分解成为氧气和水,熔点-0.89℃,沸点151.4℃,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碱性条件下作用更强。

过氧化氢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O为-1价,既可以升至0价也可以降至-2价)。

H2O2是一种氧化剂,但是当遇到更强的氧化剂时,则呈现出还原性。

2、过氧化氢的稳定性过氧化氢可以被催化分解,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气体。

2H2O2(1)→2H2O(1)+O2(g)+196.49kJ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催化性杂质和光等。

2.1 温度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纯度时还是比较稳定的,浓度为90%的过氧化氢溶液在50℃时的分解率为0.001%,若加热到153℃或更高温度时,便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性分解。

2.2 pH介质的酸碱性对过氧化氢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比较稳定,分解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过氧化氢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很快。

因此,加热碱性溶液可以很完全地分解过量的过氧化氢。

2.3 催化性杂质杂质是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重要因素。

很多金属离子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在工业级过氧化氢中由于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因此必须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来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

2.4 光波长为320-380nm的光能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因此,在实验室里,双氧水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3 蒽醌法双氧水生产的基本原理蒽醌法生产双氧水采用自动氧化法或循环还原一氧化法。

该方法是以2-乙基蒽醌(EAQ,以下简称蒽醌)作为工作载体,以重芳烃(AR)与磷酸三辛酯(TOP)的混合物(AR:TOP=3:1)作为溶剂配制成工作液。

将工作液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钯催化剂的氢化塔内,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2-乙基氢蒽醌(HEAQ,以下简称氢蒽醌)溶液(以下简称氢化液)。

氢化液进入氧化塔后被空气氧化,工作液中的氢蒽醌被氧化成为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含有过氧化氢的工作液(简称氧化液)进入萃取塔,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以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含有过氧化氢的工作液,得到含有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过氧化氢的水溶液经重芳烃净化处理及空气吹扫,即可得到浓度为35%(或27.5%)的过氧化氢产品。

经纯水萃取后的工作液(简称萃余液)经过沉降除水,并通过碱塔,碱塔中的浓碳酸钾溶液脱去萃余液中的少量水分、再生部分降解物、分解少量过氧化氢并中和其酸性后再通过白土床,利用白土床中的活性氧化铝再生部分降解物并脱碱后回到氢化工序,继续循环使用。

在循环运转过程中,部分2-乙基蒽醌逐渐变成四氢-2-乙基蒽醌(H4EAQ),并累积在工作液中,四氢-2-乙基蒽醌也是本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可以反复被氢化、氧化,生成过氧化氢。

一定量四氢-2-乙基蒽醌的存在将有利于提高氢化反应速度和抑制其他副产物的生成,其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略)。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和蒽醌法的工艺过程决定了双氧水生产过程为工作液的循环过程,在每一次循环过程中有弱碱性和弱酸性两种状态出现,工作液后处理工序和氢化工序是弱碱性状态,而有双氧水存在的氧化工序和萃取净化工序要求是弱酸性状态,双氧水在酸性状态下稳定,在碱性状态下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