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眼睛和光学仪器潘玲
《眼睛与光学仪器》光和眼睛PPT优质课件

成因
成像于视网膜前方
成像于视网膜后方
类型
近视眼
远视眼
矫正
方法 配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 配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
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镜制成的远视眼镜
7.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对视力进行矫正. 【答案】如图
8.小明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 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 挤压成乙、丙的形状:
(A )
知识 5 望远镜 (教材原图整编)下面是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1)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目____镜,靠近 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物____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透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 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缩__小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实_(像填“实像”或 “虚像”),靠近人眼,视角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 晰.
1.照相机的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胶 卷相当于光屏.
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远, 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近,在胶片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9.使用照相机照相,是属于 A.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色散现象
(B )
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为下图中的
(A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
18.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
A.平面镜
B.凹透镜
C.放大镜
D.显微镜
粤教沪科八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第七节《眼睛与光学仪器》

第三章光和眼睛3.7 眼睛与光学仪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分析怎样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尝试应用已知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科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有关现象,获得初步的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主题活动,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有将科学规律、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
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
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
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
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
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
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眼睛成像原理和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2. 难点:眼睛的调节作用、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以启发式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教具】:视力表;实物投影仪,小气球,眼球模型;眼睛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挂图、投影片;远视眼及其矫正的挂图;度数不同的近视眼镜、远视眼镜;【学具】:度数不同的近视眼、远视眼镜(可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凹透镜代替);蜡烛;光具座;凸透镜;火柴(四人/组)【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都有一双眼睛,你们能否想象出,人是如何通过眼睛去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那么照相机(出示)是怎样给你留下成长的足迹、精彩的瞬间的呢?为了解决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研究与照相机、眼睛、眼镜相关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1、眼睛的结构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眼睛的结构,来解决“眼睛为什么能看见物体”这个问题。
眼睛与光学仪器(沪粤版)课件

眼睛的调节能力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调 节焦距,使我们在看远近不同距 离的物体时都能获得清晰的视觉。
眼睛的光学特性
眼睛具有透光、折光和聚光等光 学特性,能够将外界光线聚焦并 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视
觉信息。
光学仪器对眼睛的影响
光学仪器与眼睛健康
光学仪器如眼镜、隐形眼镜等能够纠正视力缺陷,如近视、远视和 散光等,使眼睛能够正常工作,减少视觉疲劳和不适感。
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消除眼部疲劳,维护眼部健康。
选择合适的光学仪器
合适的光源
选择合适的光源,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眼睛 造成伤害。
合适的眼镜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眼镜,包括镜片度数、 材质、颜色等,以提供最佳的视觉效果。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确保眼镜的度数和光学仪 器参数的准确性。
眼睛的适应性调节
瞳孔调节
光线进入眼睛后,瞳孔会根据光 线的强弱自动调节大小,以适应
不同的光线环境。
晶状体调节
晶状体通过改变形状来调节焦距, 使眼睛在不同距离的物体上都能形 成清晰的图像。
视网膜适应性
眼睛能够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自动 调节感光细胞的敏感度,使眼睛在 不同的光线环境下都能保持清晰的 视觉感知。
眼睛与光学仪器(沪粤版) 课件
•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 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 眼睛与光学仪器的关系 • 现代光学仪器的发展与应用 • 保护眼睛与合理使用光学仪器
01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眼睛的生理结构
01
02
03
眼球壁
眼球壁由三层结构组成, 外层为白色巩膜,中层为 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眼内容物
《眼睛与光学仪器》 学历案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历案眼睛,作为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拥有着令人惊叹的结构和功能。
而光学仪器的发明和发展,则是人类对眼睛功能的延伸和拓展。
在这篇学历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眼睛与光学仪器的奥秘。
一、眼睛的结构与功能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机,其主要结构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由三层膜组成,外层的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是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道关卡,其透明且具有屈光作用;巩膜则起到保护和支持眼球的作用。
中层的葡萄膜富含血管和色素,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中央的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以实现对焦,脉络膜为眼球提供营养并吸收散射光线。
内层的视网膜则是视觉形成的关键部位,上面分布着大量的感光细胞,包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分别负责感受强光和弱光以及分辨颜色和细节。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都具有屈光作用。
房水为眼球提供营养并维持眼压,晶状体是一个可调节的凸透镜,通过睫状体的作用改变其形状来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清晰成像,玻璃体则支撑和固定视网膜,并保证光线能够顺利通过。
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类似,光线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经过大脑的处理和整合,我们最终看到了正立、清晰的物体。
二、常见的视力问题尽管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如此精妙,但仍会出现各种视力问题。
近视、远视和散光就是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
近视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导致远处物体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使人看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用眼习惯等因素有关。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电子屏幕等,会使眼睛过度调节,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远视则与近视相反,通常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小,使得近处物体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看近处的物体不清楚。
散光则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表面不规则,导致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从而引起视力模糊和重影。
《眼睛与光学仪器》光和眼睛PPT赏析课件

课后巩固 1.如图3.7-7所示,此人手持的是一个(D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图3.7-7
课后巩固
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 急剧上升,且趋于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 如图3.7-8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使被观察的物体成一个 倒立、放大、实像.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把物镜成的实像,再一次放大 成虚像.
经过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 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观察与思考 物镜
目镜
2f1
F1 O
1
F1 F2
O
2
F2
思考:显微镜看到的像是倒立还是正立,虚像还是实像?
实验与探究
欣赏:奇异的微观世界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
实像
五 眼睛的好帮手
这个仪器是我们在生物实验课上用过的,这是什么?
科学家在观察夜象时,要用什么?
1.显微镜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有限, 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 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
2.显微镜的结构
靠近眼睛的透镜叫 目镜
靠近物体的透镜叫 物镜
3.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
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视频:近视眼的矫正
三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 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眼睛与光学仪器》光和眼睛PPT课件

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此
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此
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来自《点拨》)
知1-讲
【解析】
•因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 收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故A正确,B错误; •相反,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此时视网 膜接收的是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人能看清远处的物 体,故C正确,D错误。
A.将照相机向远离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
镜头往外伸
B.将照相机向远离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
镜头往里缩
C.将照相机向靠近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
镜头往外伸
D.将照相机向靠近同学的方向移动,同时让照相机
镜头往里缩
(来自《点拨》)
【解析】
有人没进入取景框,说明成的像太大,若要使全 体人员都进入取景框,则需使成的像小些,根据 成像规律,像要变小,像距也要变小,而物距必 须变大,即使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向里缩一些。
伽利略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牛顿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
点 击 按 钮 操 作
【例2】 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
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个( D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太 薄
太弱
知2-讲
知2-讲
眼睛近视或远视以后应配带眼镜来矫正,怎样选择一 幅合适度数的眼镜呢? 透镜焦距f的大小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 折光本领越大。所以可用焦距f的倒数表示透镜的这种 折光本领,叫做透镜的焦度Φ,即Φ=1/f,式中f的单位是 m,Φ的单位是m-1。平时我们说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 度Φ乘100的值。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近视镜片的 度数是负数。
粤教沪科初中物理八上《3.7 眼睛与光学仪器》PPT课件 (1)(1)

哈勃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的巨大天线阵列
迷你实验室
自制望远镜
如图所示,将近视镜片与老花镜放在同一平面上, 从老花镜侧望过去,并调节两镜只间的距离,你看到 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近视眼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 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 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 焦距越大 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望远镜结构图
探究: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远处物体
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 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注 意成像情况。
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 镜)观察上面得到的物体 的像,注意成像情况。
望远镜的原理
物镜的作用 目镜的作用
增大视角 的方法
使远处的物体
望 在焦点附近成 把物镜成的实 把物体的像移近 远 倒立的缩小的 像,放大成虚 把物体的像放大 镜 实像,像照相 像
矫
远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小
正
矫正:加凸透镜
显微镜
眼睛的好帮手 望远镜
善良和谦虚是永远不应令人厌恶的
两种品德。
——斯蒂文森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眼睛的调节
眼睛的结构
眼睛与照相机对照比较
照相机
眼睛镜头(相当于一个凸Fra bibliotek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
结构 镜)
个凸透镜)
光圈
瞳孔
胶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眼睛的调节
正常人的眼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1.看近处物体:使晶状体变凸,焦距变小,从而使像成在 视网膜上. 2.看远处物体:使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从而使像成在 视网膜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37眼睛与光学仪器新粤教沪20180810372讲课文档

第十页,共25页。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方法指导]眼睛及矫正方法
(1)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从而能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2)
近视眼及矫正方法:近视看近不看远,晶厚聚光视网前。凹透镜对光 能发散,用来矫正近视眼。(3)远视眼及矫正方法:远视看远不看近, 晶薄聚光视网后。凸透镜对光能会聚,用来矫正远视眼。
(2)如图3-7-4甲所示,近处景物经过晶状体后所成的像不能落 到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__后__,这就是远视眼。远视眼中晶状 体对光线会聚能力弱,可以用___凸_透_镜___来矫正,如图乙所示。
第四页,共25页。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学点2 影像的保存 阅读教材P74“影像的保存”中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照相机主要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其中镜 头相当于一个__凸_透_镜____,暗盒中的感光胶片(或感光元件)相当于 __光_屏_____。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物距__大_于__2倍___焦距时成___倒_立____、 缩小的__实__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照相时依靠光使胶片(或感光 元件)感光成像,如图3-7-5所示。
的________(选实像填“实像”或“虚像”)。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6.显微镜是由____物____镜和____目____镜组成的。在显微镜的镜筒中 靠近物体一端的凸透镜叫做_____物___镜,微小物体通过它成 ___倒__立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放__大___(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________(实选像填“实像”或“虚像”);在显微 镜的镜筒中靠近眼睛一端的凸透镜叫做________镜,目 它将________ 镜生成物的像进行再次放大生成________(选填“正倒立 立”或“正立 ”)、________(选填“放大放大”“等大”或“缩小”)的________( 选填“虚实像 像”或“虚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设计思路
关于眼睛,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具体要求,只是作为凸透镜成像的特例提出,它是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睛非常类似于照相机。
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学生对眼球的结构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眼睛中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是特别多,因此对于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很感兴趣。
教材通过对近视眼、远视眼的特点、成因的分析,引出其矫正方法,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的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
同时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世界”栏中“眼睛的度数”的介绍,更体现了上述特点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科学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放大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
2、了解眼睛的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的方法。
3、了解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所学的有关透镜的知识实际制作一些光学仪器,如小照相机、望远镜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的快乐和成功喜悦,并有助于养成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2、通过小制作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愿望。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常见光学仪器的原理。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像的虚实、大小及物距、像距的变化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对光线各有什么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2、凸透镜可以成像,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2f>u>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成在二倍焦距以外;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还会流露出你的感情色彩,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我们都拥有一双眼睛,有关眼睛,你了解多少?
二、新课教学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眼睛的作用就跟凸透镜一样,可以把物体的景象投影到视网膜上,你了解眼睛的结构吗?
投影片显示眼睛结构图,并结合生物挂图眼睛成像原理图,与同学门一起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眼球的成像原理
晶状体、角膜等组织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它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
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根据预备知识: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凸透镜使光线偏折的程度越大,会聚本领越强,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使远近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远眺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结合板画,讲解眼睛望远时的调节过程)
近观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较厚,焦距较短,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又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
(结合板画,讲解眼睛近观时的调节过程)
(二) 近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教师:我想先请眼睛近视的同学谈谈他看远近物体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介绍后,利用彩色投影,结合板画,讲解近视眼的成因,让同学们知道,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远处物体某点发出的光会聚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并利用预备知识: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让同学讨论如何使原来会聚视网膜前方的光线改变传播方向,会聚在视网膜上呢?
在同学讨论后板画通过凹透镜矫正后的光路简图,并让同学在彩色投影片上获得与巩固有关近视眼及其矫正的信息。
介绍有关眼保健知识,如长时间看书后,要向远处眺望休息几分钟,看书时眼睛不要离书本太近等
(三)远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有同学看见老人串针线时的情景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会说明老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然后,结合板画、板书,通过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比较对比,得到远视眼成因、通过凸透镜矫正的知识四)
(四)眼镜的度数
思考与讨论:仔细观察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信息浏览:眼镜的度数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可适当板书,简单介绍眼镜的度数计算方法。
如根据眼镜盒上的“+200”来确定眼镜的度数、焦距、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并介绍:眼镜度数越深,说明眼镜镜片的焦距越短。
思考:镜片标有─250字样,它是什么镜片,焦度、焦距分别是多少?
(五)显微镜
l.显微镜的构造
一般的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小,像植物的细胞、金属的结构、细菌微生物等,在放大镜下是没法观察的,要想
看清就需用放大倍数更高的显微镜,如图所示。
显微镜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为:
(1)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
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2)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
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3)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4)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物体。
2.显微镜的原理
显微镜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它们一起装在金属制的镜筒里。
对着物体的一组叫物镜,对着眼睛的一组叫目镜。
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得到物体的放大的实像,再由目镜放大为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六)望远镜
1.望远镜的构造
望远镜的种类很多,主要部件是物镜和目镜。
(1)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2)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望远镜原理
望远镜的构造跟显微镜类似,也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不同的只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3.物体真的是放大的吗?
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虚像,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物体被放大了呢?
原来,我们通过眼睛判断物体的大小是根据物体在眼中所成视角的大小为依据的(如图所示),物体越大或距离越近在眼中所成的视角就越大.
由于望远镜目镜的焦距很短,我们观察到的虚象离我们的眼睛就很近,从而增大了在眼睛中的视角,所以我们感觉到物体被放大了.
三、信息浏览
教师引导学生课本P77信息浏览“哈勃空间望远镜”
四、课堂巩固
1、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____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_____了。
2、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是由于人年龄增大,睫状肌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造成的
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
C.需要配戴发散透镜来矫正
D.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3、小焕同学的父亲是近视眼,母亲是远视眼,他们的眼镜放在了一起,小焕有很多办法帮父母分辨是谁的眼镜,你知道他用了哪些办法进行分辨吗?
五、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近视眼与远视眼形成的原因以及矫正的方法,另外还要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布置作业
自己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
板书设计: 3.7眼睛与光学仪器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二)近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远视眼是怎么回事?怎样矫正?
(四)眼镜的度数
(五)显微镜
(六)望远镜
教学反思
教学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以后,应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然后再说说如何保护我们的视力,由于这个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们应该很踊跃,经归纳后出示眼保健知识须知,通过这个情感教育纠正了学生不良的用眼习惯,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