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如何引导孩子自觉喝水
幼儿园安全教育喝水常规(3篇)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喝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喝水常规有助于预防幼儿因饮水不足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幼儿园喝水常规,旨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
二、幼儿园喝水常规的目的1. 预防幼儿因饮水不足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中暑、便秘、尿路感染等。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幼儿园教师的责任心,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
三、幼儿园喝水常规的具体措施1. 建立喝水时间表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身体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喝水时间表。
例如,幼儿在早晨入园、上午、下午及晚上睡觉前各喝一次水。
时间表应张贴在幼儿园的显眼位置,提醒幼儿和教师。
2. 提供充足的水源幼儿园应确保为幼儿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可以设置饮水机、水壶等饮水设施,方便幼儿随时饮水。
同时,教师应监督幼儿使用饮水设施,避免幼儿将其他物品放入水中。
3. 培养幼儿喝水习惯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
在喝水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1)教幼儿正确喝水姿势,如端起水杯,用嘴唇轻触杯口,避免大口猛喝。
(2)鼓励幼儿多喝水,但不要过量,以免造成不适。
(3)教育幼儿喝水时注意卫生,不要用脏手触摸水杯。
4. 加强喝水安全教育教师应向幼儿讲解喝水的重要性,提醒幼儿不要在运动后立即喝水,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同时,教师还应教育幼儿不要将水杯随意丢弃,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5. 定期检查饮水设施幼儿园应定期检查饮水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漏水、损坏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6. 做好饮水记录教师应做好幼儿饮水记录,了解幼儿的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饮水问题。
四、幼儿园喝水常规的实施与监督1. 教师应认真执行喝水常规,加强对幼儿的喝水教育。
2.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
3.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喝水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班教案:培养孩子自己喝水的能力

小班教案:培养孩子自己喝水的能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发展。
而喝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有些孩子却很难自己喝水,这时家长和老师就需要积极干预,帮助孩子培养自己喝水的能力。
本教案主要针对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方案,旨在帮助孩子们养成自己喝水的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身体需要水的意义,学会饮水如何有益身体健康。
2.培养孩子自己喝水的意识,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己喝水的好习惯。
3.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口渴信号并学会自我控制,在需要时能够自主获取水源。
4.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二、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性强,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步骤1.认识水在孩子们眼前放置一杯清水,引导孩子了解水的重要性和作用,告诉孩子们人体需要水的原因以及喝水的好处。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这个概念,可以带领他们一起画出人体各个部位,介绍每个部位和水的关系。
2.肢体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身体需要水的感觉,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肢体活动,比如说跳舞、体操等。
有计划的安排活动时间,提醒孩子在活动中会经常感到口渴,这时就需要喝水补充体力,增加孩子对水的需求。
3.培养喝水意识带领孩子们认识喝水的基本知识,让孩子们懂得仔细咀嚼、缓慢咽下,稳定肚子,不随便乱喝水。
定时定量地喝水有利于健康,教育孩子们养成自己喝水的好习惯。
可以放置一些应急饮品,如果汁、蜂蜜水、牛奶等,让孩子们感受不同口味的饮料,增加他们对于自主喝水的兴趣。
4.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告诉孩子们身体是能够感知口渴的,学会听从自己身体的需求,需要的时候及时自己去喝水,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身体才是最好的指引。
逐渐地,可以有选择地减少拿水的帮助,让孩子们更多地实现自主喝水。
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挑战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能够自主喝水的场合和次数,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自己的口渴信号。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第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王莉童莉娅(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幼儿园)案例一:千方百计不想喝喝水时间到了,我组织小朋友们有序地拿自己的口杯接水喝。
每当这个时候,班上几个不爱喝水的小朋友好象没有听见老师的话,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有的还借故去解便想“逃跑”,有时被逼无奈只好喝上一点。
案例二:蜻蜓点水被动喝排队喝水时,钦钦也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排在队伍里,轮到他接水了,只见他很敷衍地接了一点水,然后回到座位上,机械地喝了一口,就把杯子放回了杯架,他象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蹦蹦跳跳地又回到座位上。
原因分析:其一:这样的镜头在幼儿园里时有发生,一问究竟?“我不喜欢喝白水”“我都喝酸酸乳”……现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饮料层出不穷,什么可乐、果汁、优酸乳、酷儿……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喝到水,就大量购买各种饮料,其实有些饮料中还含有对孩子生长发育有害的糖精、防腐剂等对孩子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导致孩子不想喝白开水。
其二:成人在孩子喝白水的习惯培养上力度不够,没有意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也不清楚小孩对水的需求量,这样就形成了孩子对喝白开水不感兴趣。
水是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龄越小,体液占人体体重的比例越大。
幼儿身体中的水份约占其体重的80%,如果失去了20%的水份,就会危及生命。
幼儿好动,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快,为保持体内消化、吸收、循环、排泄等生理作用的正常进行,其生理需水量相对比成人多。
供给幼儿必需的水量,使每日进水和排水量近乎相等。
当幼儿口渴要求喝水时,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的状态。
所以,改变这种“老师要我喝水”的被动状态迫在眉睫。
教师该如何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呢?一、营造氛围,让幼儿喜欢喝1、儿歌、故事吸引我喝为改变幼儿不爱喝水、被动喝水的习惯,平时到了喝水时间,我先讲一个关于“水宝宝”的故事,每天讲一个,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喝水。
引导幼儿自觉喝水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引导幼儿自觉喝水活动策划方案五篇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以补充自身细胞内水份,是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也是补充生命体和植物微量元素的方式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引导幼儿自觉喝水活动方案五篇,欢迎大家阅读。
自觉喝水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初步懂得人体需要水分的原理,知道白开水是的饮用水。
2、学习科学的喝水方法,培育良好的喝水习惯,提高生活自理力量。
3、引导幼儿发觉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浅显的科学常识,培育幼儿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宠爱科学、宠爱生命的情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养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预备:1、学问预备: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喝水的好处”资料。
2、教具预备:老师收集资料,并细心制作了电脑课件——《想喝水就去喝》(FLASH 动画片)及《医生的话》《各种各样的水》《健康喝水歌》(音像幻灯片),供新授学问使用。
3、学具预备:老师设计制作幼儿操作材料——“怎样喝水好”图片及表格,人手一份,供幼儿巩固练习使用。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感知身体里的水。
1、玩耍:请你猜一猜。
请小伴侣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你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请你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最多的是什么?(骨头、肌肉、血液、水……)2、揭示谜底:人体里最多的是水。
小伴侣们的答案这么多,到底我们身体里最多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医生怎么说。
3、播放课件《医生的话》:每个人就像一个小水库,身体里的一大半都是水。
皮肤里、骨头里、血液里都有。
假如,我们体内的水不够了,就会觉得口渴,必需喝水,补充水分。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养分物质!告知你,一个人只要有水喝,即使不吃其他食物,至少能活上10天左右。
假如没水喝,那就惨了,连5天也活不了。
(二)问题(一):为什么要喝水?1、过渡性提问:水对我们这么重要,当我们身体缺水时,怎样补水呢?(食物、喝水)2、沟通争辩:喝水的好处。
老师提问:喝水除了可以补充水分,你知道喝水还有什么好处吗?幼儿自由发言,和同伴沟通自己课前收集的“喝水的好处”资料。
幼儿园中班自主喝水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的自主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喝水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良好的饮水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幼儿自主喝水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园开展了中班自主喝水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幼儿自主喝水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提高幼儿自主喝水意识的方法和策略。
3.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促进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养成。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0日四、活动地点幼儿园中班教室五、参与人员中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2. 请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到的幼儿自主喝水的现象。
(二)现状分析1. 教师们通过观察和交流,总结出以下现状:a. 部分幼儿喝水时间不规律,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b. 部分幼儿喝水时注意力不集中,喝水速度慢。
c. 部分幼儿对喝水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喝水。
2. 教师们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原因:a. 家长教育观念不统一,导致幼儿喝水习惯不佳。
b. 教师对幼儿喝水关注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引导。
c. 环境因素影响,如饮水设施不完善、饮水环境不舒适等。
(三)策略探讨1. 提高幼儿自主喝水意识的方法:a. 加强家长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喝水对幼儿健康的重要性。
b.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c. 创设良好的饮水环境,如设置美观、方便的饮水设施。
2. 提高幼儿自主喝水能力的策略:a. 教师通过讲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喝水的重要性。
b. 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如定时喝水、慢慢喝水等。
c. 鼓励幼儿参与饮水设施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幼儿的参与感和自主性。
(四)教学方案制定1. 教师们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以下教学方案:a. 开展“喝水小能手”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喝水。
b. 定期开展饮水知识讲座,提高幼儿对喝水的认识。
c. 优化饮水环境,设置美观、方便的饮水设施。
让中班孩子在学习中养成多喝水好习惯教案

让中班孩子在学习中养成多喝水好习惯教案。
第一步:提供充足的水源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首先我们需要提供充足的水源。
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应该设立多个饮水机或放置桶装水,使孩子们可以自行取用水源。
设立饮水区,让孩子们可以自由取用,也方便监督孩子们的饮水情况。
第二步:定时提醒
除了提供充足的水源之外,老师还应该在课堂上定时提醒孩子们喝水。
可以在上课前、中、下课及午休前等固定时段提醒,让孩子们知道要喝多少水,也可以让孩子们形成一种“钟点喝水”的好习惯。
第三步:让孩子们了解喝水的好处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我们还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喝水的好处。
可以通过讲解、实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身体需要水的原因,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身体需要水的时候就会自觉地去喝水。
第四步:以身作则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喝水的榜样。
可以多在孩子们面前喝水,让他们感受到大人都重视喝水的习惯,自然而然地也会养成好习惯。
多喝水养成好习惯的教育不能够一朝一夕,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努力。
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水源和定时提醒,并且教育他们喝水的好处和以身作则,让孩子们自觉地养成好的喝水习惯。
这样,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就能更加健康和快乐。
看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地饮水

看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地饮水水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是人体组织体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机体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也是机体最重要的代谢物质之一,部分代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每天更需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所以,我们才会叮嘱幼儿多喝水。
但是光叮嘱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我们在幼儿园中还要有一些办法引导幼儿积极自觉地饮水。
下面牧童园服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①拟人游戏法指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
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环节。
②儿歌故事法指利用儿歌如“小水滴”或者故事如“小水滴旅行记”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附:儿歌小水滴小水桶,大肚皮,里面藏着小水滴。
小水滴,别着急,宝宝马上来接你。
咕嘟嘟,咕嘟嘟,水滴跑进肚子里。
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大海妈妈有许多调皮、可爱的水滴宝宝。
有一天,小水滴们对大海妈妈说:“妈妈,我们想去旅行,鱼姐姐说,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
”大海妈妈笑了笑,指着太阳说:“好!太阳公公会帮你们忙的。
”太阳公公听到了,说:“小水滴们,快来吧,我带你们旅行去。
”这时,小水滴感到自己轻飘飘起来,它们变成了水汽向空中飞去。
飞呀飞,飞到了云妈妈的身边,云妈妈说:“孩子们,快到我的怀里,让我带你们去旅行。
”小水滴飞到了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一下子变胖了。
云妈妈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小水滴看到了茂密的森林、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城市……最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好冷啊。
小水滴不禁哆嗦起来。
一阵大风吹来,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了下来。
寒冷的风让它们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到了北冰洋。
“好冷啊,我们想回家。
”于是,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游了好久好久,才回到了家。
“妈妈,妈妈,我们旅游回来了。
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喝水

在幼儿园,老师经常会遇到不爱喝水的孩子,说开水不好喝。
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要如何引导幼儿自己喝水呢?1、拟人学习法指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
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环节。
2、儿歌故事法指利用儿歌如“小水滴”或者故事如“小水滴旅行记”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3、环境提示法指通过教室环境渗透引导幼儿多喝水。
幼儿的年龄不同,环境创设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在饮水区,教师把饮水桶或饮水机装饰成奶牛的样子,幼儿接水的时候就像在给奶牛挤奶,这样的环境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
到了中、大班,教师可以在饮水区张贴一些图片来展示饮水对身体的好处。
教师还可以在卫生间的墙上张贴一些不同颜色的小便的图片,把它们作为饮水的提示图。
例如,在幼儿小便时引导他们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并对照提示图中的对应的颜色引导幼儿适量地饮水。
4、记录监督法即让幼儿记录下自己每天喝水的次数和饮水量。
这种方法适合中、大班幼儿。
根据幼儿记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多种记录的形式。
刚开始可以选用插卡记录或贴画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好操作,幼儿容易掌握。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记录水平的进步,可以引导他们用画图表和填表格的记录方法,这种方法利于幼儿了解自己近期(一周)的饮水情况,每天可以做对比。
5、增添味道法我们不提倡幼儿经常饮用饮料或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所以,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或直饮水。
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干燥的秋、冬季,可以给幼儿添加水果茶或花草茶,与白开水交替给幼儿喝,用山楂片泡的水、用菊花泡的水,还有用柠檬片泡的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把泡好的水果茶倒入凉杯,让幼儿自己倒茶、喝茶,幼儿品尝的兴趣浓厚,也增添了喝水的乐趣。
6、鼓励表扬法与记录监督法同时使用效果较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师如何引导孩子自觉喝水
在幼儿园,老师们经常会遇上不爱喝水的孩子,说水没有不甜,不好喝。
有的家长干脆就用饮料来代替白开水,这样只会危害孩子健康。
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引导幼儿自觉喝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每天更需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需要幼儿园老师叮嘱幼儿多喝水。
但是光叮嘱还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还要想办法引导幼儿积极自觉地饮水。
那么,对于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下面介绍9个小方法供您参考。
1、拟人游戏法
指让幼儿在拟人游戏中养成爱喝水的习惯。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为游戏所贯穿,教师可以把游戏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环节。
例如,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环节。
2、儿歌故事法
指利用儿歌如“小水滴”或者故事如“小水滴旅行记”引起幼儿喝水的兴趣,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
附:儿歌——小水滴
小水桶,大肚皮,里面藏着小水滴。
小水滴,别着急,宝宝马上来接你。
咕嘟嘟,咕嘟嘟,水滴跑进肚子里。
附: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大海妈妈有许多调皮、可爱的水滴宝宝。
有一天,小水滴们对大海妈妈说:“妈妈,我们想去旅行,鱼姐姐说,外面的世界可精彩了。
”大海妈妈笑了笑,指着太阳说:“好!太阳公公会帮你们忙的。
”太阳公公听到了,说:“小水滴们,快来吧,我带你们旅行去。
”这时,小水滴感到自己轻飘飘起来,它们变成了水汽向空中飞去。
飞呀飞,飞到了云妈妈的身边,云妈妈说:“孩子们,快到我的怀里,让我带你们去旅行。
”小水滴飞到了云妈妈的怀里,云妈妈一下子变胖了。
云妈妈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小水滴看到了茂密的森林、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城市……最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好冷啊。
小水滴不禁哆嗦起来。
一阵大风吹来,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了下来。
寒冷的风让它们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落到了北冰洋。
“好冷啊,我们想回家。
”于是,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游了好久好久,才回到了家。
“妈妈,妈妈,我们旅游回来了。
”它们高兴地向妈妈讲起了旅游的见闻。
3、环境提示法
指通过教室环境渗透引导幼儿多喝水。
幼儿的年龄不同,环境创设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在饮水区,教师把饮水桶或饮水机装饰成奶牛的样子,幼儿接水的时候就像在给奶牛挤奶,这样的环境比较适合小班的幼儿。
到了中、大班,教师可以在饮水区张贴一些图片来
展示饮水对身体的好处。
教师还可以在卫生间的墙上张贴一些不同颜色的小便的图片,把它们作为饮水的提示图。
例如,在幼儿小便时引导他们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并对照提示图中的对应的颜色引导幼儿适量地饮水。
4、记录监督法
即让幼儿记录下自己每天喝水的次数和饮水量。
这种方法适合中、大班幼儿。
根据幼儿记录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多种记录的形式。
刚开始可以选用插卡记录或贴画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好操作,幼儿容易掌握。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记录水平的进步,可以引导他们用画图表和填表格的记录方法,这种方法利于幼儿了解自己近期(一周)的饮水情况,每天可以做对比。
5、增添味道法
我们不提倡幼儿经常饮用饮料或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所以,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或直饮水。
但是在特殊的季节,如干燥的秋、冬季,可以给幼儿添加水果茶或花草茶,与白开水交替给幼儿喝,用山楂片泡的水、用菊花泡的水,还有用柠檬片泡的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把泡好的水果茶倒入凉杯,让幼儿自己倒茶、喝茶,幼儿品尝的兴趣浓厚,也增添了喝水的乐趣。
6、鼓励表扬法
与记录监督法同时使用效果较好。
指根据幼儿的饮水记录进行表扬,树立榜样,以保持幼儿自觉饮水的行为。
但是要注意,有些幼儿可能为了得到表扬有时会没有喝水也记录或多记录。
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或其他小朋友的观察与监督实施这种方法。
7、经验交流法
教师可以以“上火”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上火”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总结要多喝白开水才不爱上火。
这些活动的开展能使幼儿产生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很好地引导幼儿养成自觉的饮水习惯。
8、教师榜样法
在一天的活动中,教师也是要喝水的,教师的饮水行为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
所以,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和幼儿一起饮水、和幼儿一起做饮水记录看看老师喝了几杯水等方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9、家园协作法
有些幼儿不爱在幼儿园喝水与家庭的饮水方式有关。
比如,幼儿在家里习惯了喝饮料、果汁,不经常喝白开水;还有的家长用幼儿喜欢的饮料来代替白开水。
所以,我们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水情况,让家长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