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与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合集下载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充电技术研究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充电技术研究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充电技术研究一、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1.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电动汽车(EV)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势头迅猛。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的普及率和技术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欧洲,许多国家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例如,挪威是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政府通过提供购车补贴、免费停车和免除道路使用费等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电动汽车在该国的普及。

德国和英国等传统汽车制造强国也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投入巨资,力图保持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在亚洲,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不仅有多家本土企业崭露头角,而且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日本在电池技术和材料科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因此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韩国则在电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广泛认可。

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也在稳步增长。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提供购车补贴等措施,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技术进步。

加拿大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也相对完善,多家企业在电池、充电设施等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

国外电动汽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面化的特点,不仅在市场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在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概况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在市场规模上迅速扩大,而且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上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

政策推动是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中国还加大了对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了大量的充电桩和充电站,为电动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现状和发展

利, 有效地提升 了电动汽车这一核心产 品和新兴 产业的竞争力 。
2 我 国混合 动力 电动汽车标准 完善
在日 本和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和应用取得 突 出进展的情况下 , 科技部将发展混合 动力技术 明确为“ 十五” 间电动 汽车研究和产业化 的重 期
家标准、 项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 国家标准、 出了 2 6 提 项标准的研究报告 、 6项关键零部件产品测试规范 的制定,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充实 ( 见表 1 。我国已分别在北京 、 ) 天津、 上海 、 大连建 立起包括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 、 驱动电机、 燃料 电 池发动机在内的 6 个公共检测 中心( 基地) 和试验 平台; 已在北京 、 武汉 、 天津 、 威海等几个 城市开展 电动汽车商业化试验示范运营 , 共有 6 多辆电动 o 汽车正以各种形式进行试验运行 。
1 我 国电动汽车标准体 系的现状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是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 开发应运 而生 的 。全 国汽 车标 准 化 技术 委 员会 于 18 9 年新组建了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 9 成 为第 2 个分技术委员会( 4 代号 S C T 14S 2 ) A / C / C7 。 1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包含了纯 电动汽车、 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 、 电池电动汽车 3 燃料 种类型。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推动 了我 国电动汽车 研发热潮 , 目前已在国内形成 了 20多家企业 、 0 高
点 。为加快 我 国混合 动力汽 车产 品的开发和生
产, 缩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 , 增强我国汽车工 业在新技术领域 中的竞争力 , 混合动力汽 车标准 的前期研究工作 自20 02年初启动。针对 标准制 定的重点领域和技术路线在 国内相关企业和高等 学校 、 研究机构进行 了较为广泛和深入 的调研, 同 时对国内外标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混合动力 电动汽车标准主要包括 6 个整车标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

针对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国研网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王晓明。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研网: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王晓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环境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作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需要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形成了共识,从长期来看,包括纯电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内的纯电驱动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方向,在短期内,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重要的过渡路线。

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例如关键技术的突破、汽车工业的转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等。

具体到各国,应该说,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还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起步比我国要早很多,它们的发展也各有侧重。

美国长期侧重降低石油依赖、确保新能源安全的战略,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领域实现根本上摆脱石油依赖的重要措施,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

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标的计划,混合动力是当时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

到了布什时期,变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赖,技术解决方案主要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后来还有一个计划,想用十年的时间实现20%的石油替代和节约,主要措施是生物质燃料。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实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总额40亿美元的动力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计划,产品上,选择了以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为重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摘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不断向前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比于传统能源的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重要的优势,同时对节能、动力以及资源利用方面也有一定的提高,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但是和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中国具体实际相适应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发展措施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1生产技术不成熟新能源汽车已经有超过20年的发展史,但是在生产设计和生产理念方面依旧受传统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制约,相关的安全措施还不够完善,经常会有事故发生,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技术还有待提高。

资金和制造经验是衡量生产技术的两大标准,目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额投入还较少,比起发达国家仍然有不少差距,同时自主制造的经验还较少,没有在对漏洞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的习惯,导致很多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1.2市场发展不平衡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商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国家也是在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中位于前列的。

同时,不同的国家重点倾向的能源汽车的种类不相同,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并且很难有一个进行综合衡量的标准。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也应以国家政策引导为主,吸收国外政策建议经验,基于产业的规律和我国自身基础条件,而制定适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政策应该主要包括技术开发促进政策,财政金融政策以及保障性政策。

2.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促进政策建议2.1.1发挥政府在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必须充分协调各方力量和资源,才能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要突出政府在产业技术研发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正处于从引进、模仿、消化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企业很难主动进行重大技术的研发并成为技术研发的主导力量。

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家用轿车年均销售超过二千多万台。

当前轿车产品规模化,轿车市场已显得日益完善,每年国内外生产销售的轿车总量相当大。

现在轿车早已变成了我们的代步交通工具。

在当今历史背景下,人们必须正视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大气污染的窘境。

人们提出研制清洁能源车辆之后这一问题也得以迎刃而解。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引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能源,而同时能源又是人们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那么清洁能源又是什么意思呢?人如其名,从表面上我们就了解是泛指除去传统燃料以外的的所有新近出现的燃料。

而新能源则是指当时刚有人类的出现,正准备去利用或者说是正积极地研发、向全世界宣传的一种燃料。

就目前的社会状况,石油资源需求量已即将甚至已经达到不了最大需求量,已经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发展。

一、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清洁电动车也可以包括纯电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车辆等,不过目前投放到市场环境下的清洁能源车,大部分都是纯电车,混合动力汽车。

1.1纯电动汽车纯汽车动能源也就是汽车电力,他是由动能电器去推动汽车的向前行驶的,也就是满足道路交通安全规定所需要的汽车。

纯电车,是指蓄电池成为车辆的动力源。

纯电车与以往的机械电车的最大差异,就在于驱动电器成为了纯电车的惟一动力源。

除此之外,更关键的一点在于纯汽车的再生制动技术和常规燃料车辆有着较大的差异。

再生制动技术除了能够对汽车提供制动功能之外,还能够对汽车提供电能的利用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保持电能的损耗。

这种再生制动的技术,主要利用的是对驱动系统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发动机的正常发电,并正常工作。

而这样也能够让驱动车辆在减速后将刹车时的电能再次返回到动力电池,而这样也能够促使其持续地利用,而根据目前资料显示,再生的电能约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这也是一般电动汽车所无法去估量的。

1.2混合动力汽车所谓混合汽车,从字面含义我们就明白,就是说必须要有二个动力源的车辆,通过其中一个或多个动力源去供给部分能源,或是去供给全部能源的车辆。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现状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现状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电动汽 车、混合动 力汽 车及燃料 电池汽 车 的研 发 。 并 根据 国际 电动汽车技 术的发展经验 和趋势 , 将最 具产
业化前景的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主要发展对象,各主 要汽车企业也 出于提高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的需要, 将最具产业化前景的混合动 力电动汽 车作为主要 发展方向,积极地配合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目前
于 20 05年 5月批准发布的 6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整车标准 。具体项 目介绍见表 1 。 表l 中序号 1、序号 l 1 3中有关轻型车能量消 耗 和 排 放 试验 , 由于 涉 及 我 国汽 车 强 制 性 标准 体 系 ,我 国 的汽 车 强 制 性 标 准 体 系 主 要 是 参 照 E EE C法规体系建立,因此 , C /E 这两项标准的制定 主要沿用 已有的传统汽车标准体系, 参照 E E相应 C
标准 、部件标准等 ) ;对于轻型车的能耗和排放试
验 方 法 标准 , 因涉 及 我 国汽 车 强 制 性 标准 法 规 体 系 ,为 了保证 电动汽 车 与传 统 汽车 具 有可 比性 , 在
混合动力汽车能耗和排放标准 ( 1中序号 l、 表 1
序 号 l )上 我们 参 照 了 E E相 应 的法 规对 混 合动 3 C
技术标准,即在汽车共性标准体系外,增加电动汽 车特有的标准。通过对现有传统汽车标准对 电动汽 车适用性分析,结合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 ,确 定 电动汽车急需制定的标准项 目,现 已制定的标准
项 目及 内容上 面 已全部 介绍 。
“ 九五 ”期间 ,针 对 我 国电动汽 车研 发主 要是
定 _作 。 T

“ 五 ”期 间进 行 电动 汽车 标准 制定 过 程 九 中,我 们认识到 了统 一电动汽车术语 的重要性 , 以及 像 电 动 汽 车 用 插 头插 座 等 通 用 互 换 性 、 础 基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作者:周逊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第04期摘要:随着世界可利用能源的不断减少,我国汽车行业同世界并肩寻求汽车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在汽车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中,汽车制造业中先后涌现了很多的纯电动汽车、新型燃料电池汽车等低能耗、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

但现如今实际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由于新能源汽车本身显现出的一些基础建设性不强、成本高、性能不高等急需改进的问题,致使新能源汽车一直没办法大规模、迅速的投入到市场之中使用。

本文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的现状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1 概述1.1 新能源汽车定义新能源汽车泛指那些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或者运用常用车用燃料、使用新式的车载动力系统)。

结合车辆的动力控制与驱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达到技术理论先进、革新技术、新架构的车辆。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1]。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我国新能源车辆产业由新世纪初出现。

2001年,国家将新能源汽车研究列入了“十一五”期间的“863”重大研究课题,同时规划出以汽油车为基点,向氢动力汽车大力发展的战略。

“十一五”后,国家提出了“节能和能源汽车”的重要战略国策,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这也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新发展[2]。

2008年,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大突破年,故此2008年成为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

200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利的政策,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动。

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比重仍处于微不足道的比重下,但其在国内商用车市场内的潜力得到了发挥。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1规.现3.状1 1标我.3准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政的策政与策法、法规和
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配套设施领域, 北京市还计划对充电桩等建设提供补贴, 补贴额度最高为建设投资的30%。同时, 北京市还将集中建成充电站100座,换电 站1座,充电桩3.6万台(套),建设新能 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此外, 北京还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鼓励企事业 单位和个人使用电动汽车,扩大应用规模;
大众途锐混合动力汽车
1.4.2 德国新能源汽车
(4)奥1迪.4Q5国混内合动、力外汽新车能源汽车一览
奥迪Q5 hybrid全混合 动 力 车 的 2.0TFSI 发 动 机 和 电动机采用直列排列、并联 连接的方式安装,形成了强 劲的混合式动力总成,能够 实 现 180KW ( 245 马 力 ) 的总系统输出功率和 480N·m的扭矩,它的百公 里油耗为7L。Q5 hybrid的 0-100km/h 加 速 时 间 为 7.1s , 而 80-120 KM/h 的 中 段 加 速 表 现 为 5 档 5.9s 。 强大的动力使其最高时速达 到225 km/h。Q5 hybrid
1.3.2 我1.3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标的准政策、法规和 标电准动车辆相关的国家表准和行业表准
类型
实施项 目
标准属性
纯电动汽车
8项
GB/T
整车 混合动力汽车
6项
燃料电池汽车 4项
GB/T GB/T+QC/T(3+1)
电动摩托车
6项 GB +GB/T+QC/T(1+3+2)
基础、通用表准
4项
1规.现3.状1 1标我.3准国我新国能新源能汽源车汽的车政的策政与策法、法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整车 关键零部件 基础与通用标准 基础设施类 总计 总计 16 13 5 8 42 国标 14 8 5 4 31 行标 2 5 0 4 10
另外,报批中的标准有7项,即将审查的标准11项。 另外,报批中的标准有7 即将审查的标准11 11项 中国42 中国42项、ISO 13项、IEC 9项、SAE 31项。 42项 13项 9项 31项
汇报提纲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正在开展的EV标准化工作 正在开展的 标准化工作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进程 二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GB/T 18384.1-2001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和故障防护 部分: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部分
九五期间从无到有部分: 九五期间从无到有部分 GB/T 18384.2-200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 电动汽车
五、正在开展的EV标准化工作 正在开展的 标准化工作
1. 为了更好的适应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需要,全国汽标委 积极开展了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规划研究,国标委、工信 部、发改委、科技部的有关领导也都分别指示需要加强 标准的规划工作。 2. 目前,规划编制工作进入全面调研阶段,已经收集行业 需要制修订的标准200多项,规划思路基本形成,规划提 纲也基本清晰。
QC/T 742-2006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QC/T 743-2006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QC/T 744-2006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Hale Waihona Puke GB/T 19754-2005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测量方法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二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应用执行情况
电动汽车标准成为863计划等电动汽车项目立项和验收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也成为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十城千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示范运行 等计划的重要技术支撑。 200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 规则》,规定了电动汽车必须满足现有的、且适用的常规汽车检验项目, 另外还需满足电动汽车相关专项标准。 电动汽车需要满足的专项检测标准共22项,全部来自于全国汽标委电动车 辆分标委制定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依据这些标准共有200多款电动汽 车上了公告。 在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化、企业和产品准入、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直接补贴 等工作中,电动汽车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配合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联合电力部门研究制定充电基础设施相关的标准。
GB/T 18384.3-2001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GB/T 18332.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GB/Z 18333.2-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 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流充电机( 流充电机(站) 电动车辆交流/直 电动车辆交流 直 一般要求 电动车辆与交
汇报提纲
一、电动汽车分标委简况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正在开展的EV标准化工作 正在开展的 标准化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节能减排不断严格,现有标准无法满足要求:
轻型HEV的排放和能耗标准的修订 基于台架的重型HEV的排放和能耗标准的制定
2.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对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GB/T 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部分: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部分 GB/T 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部分: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部分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进程 二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GB/T 18387-2008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4552-2009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GB/T 24347-2009 QC/T 837-201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中国的典型驾驶循环(道路行驶工况) EV和部件的EMC EV电量与燃料消耗量的折算 EV排放的折算
三、存在的问题 5.不同政府部门对EV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有差异:
发改委:规范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改变能 源结构 工信部:服务市场准入和公告管理,加快电动汽车产 业化 科技部:奠定科技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的基础,促进产 品研发和自主创新 国标委:按照程序和要求,积极推动制修订电动汽车 标准
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 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
新能源汽 车标准42 项
传统汽车标准 (强标83项,推标754项
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体系规划和解决急需标准阶段(2010年9月至 2011年12月) 重点任务是:集中各方力量,做好以电动汽车为主的 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规划工作和着手制修订和出台一 批急需的标准,配合当前国家的十二五期间科研立项、 产业化、十城千辆示范运行、节能惠民补贴和私人购买 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的实施和落实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共有委员32人,来自电动汽车整车企业、动力蓄电池企业、电机企业、 电动摩托车企业、检测机构、高校和研究所等。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
混合动力汽 车工作组
燃料电池汽 车工作组
驱动电机 工作组
动力电池 工作组
三种整车标准
电动汽车标准
关键部件标准
基础设施标准
十五期间 GB/T 19750-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GB/T 19752-200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从有到初步满足要求 GB/T 19753-2005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共制修订了19项标准, GB/T 19755-2005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5项国标和4项行标。 QC/T 741-2006车用超级电容器 车用超级电容器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与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2010年12月26日
汇报提纲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三、存在的问题 四、正在开展的EV标准化工作 正在开展的 标准化工作
一、电动车辆分标委简况
工业与信息化部
汽车行业标准(Q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十一五期间 初步形成体系 电动汽车DC/DC变换器 电动汽车 变换器
共制修定了14项标准,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其中7项国标和7项行标。 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
GB/T 24554-2009 燃料电池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QC/T 838-2010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QC/T 839-2010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供电系统 QC/T 816-2009 加氢车技术条件 QC/T 840-201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 QC/T 841-2010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QCT/842-2010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和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讯协议
汽车国家标准(GB)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SO TC22/SC21 IEC/TC69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
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 协调论坛UN/WP29
电动摩托车
电动汽车
年在全国汽标委下组建成立, ★1998年在全国汽标委下组建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年在全国汽标委下组建成立 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对口ISO/TC22/SC21和IEC/TC69; ★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管理和指导; ★对口 受国标委和工信部管理和指导; 和 ★负责全国电动车辆领域标准化工作; 负责全国电动车辆领域标准化工作
基础设施标准(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充电机等) EV的安全(一般安全、碰撞安全、高压电安全) 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标准化(规格和互换性) 其它(术语、分类、技术条件等)
三、存在的问题 3.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出现,现有标准无法覆盖:
PHEV和ER-EV 智能电网
4.一些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标准难题 4.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小结 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初步建立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初步建立了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初步满足了政府对电 动汽车管理的需要, 动汽车管理的需要,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 提供了标准支撑,同时,也成为国家863 863项目 管理规则 》提供了标准支撑,同时,也成为国家863项目 等科研立项和验收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等科研立项和验收的依据和技术支撑。 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并不落后, 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电动汽车标准并不落后,很多还 先于国际标准。 先于国际标准。 中国EV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参考国际标准, 中国EV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参考国际标准,更注重根据中 EV标准制定过程中 国电动汽车研发和示范运行情况进行自主起草。 国电动汽车研发和示范运行情况进行自主起草。 已经发布EV标准中,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6 已经发布EV标准中,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6项,参考 EV标准中 国际国外标准重新制定13 13项 完全自主制定22 22项 国际国外标准重新制定13项,完全自主制定22项。
共制定了15项标准,现在有效的有9项 标准。 GB/Z 18333.1-2001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电动道路车辆用锂离子蓄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