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指导培训CPCR

合集下载

心肺脑复苏(CPCR)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心肺脑复苏(CPCR)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26
心肺复苏
27
人工呼吸
2019/1/17
28
通气比例

按压/通气比(compression-ventilation
ratio)目前推荐使用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
,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2分钟.
2019/1/17
29
心肺复苏
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
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 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 气结束),不能为观察脉搏于心率而频 频中断心肺复苏,停顿时间不超过10秒。
20
21
心肺复苏
胸 外 按 压
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和 (或)直接按压心脏驱动血 流,有效胸外按压能产生 60~80mmHg动脉压
2019/1/17
22
心肺复苏
2019/1/17
23
心肺复苏
打开气道
压额提颏法(方法: 一手的小鱼际压住 病人的前额,另一 手的食指和中指放 在病人下颌中点旁 开1----2cm地方, 使头后仰,抬起下 颏,气道打开,使下 颌骨与地面直 角) 。
6
心脏骤停
心跳骤停
可以导致
7
心脏骤停
4种类型: 心室纤颤(VF) 无脉室速 无脉电活动(PEA) 心室停搏
2019/1/17
8
9
10
11
心肺复苏
定义:
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的建立有效的 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 脑缺氧加重,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挽救患 者的生命。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 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 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 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等 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 主呼吸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
实施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电击除颤
评估

意识:轻摇患者问你怎么了 颈动脉搏动:以患者喉结 为定点标志,示指和中指沿甲 状软骨向侧下方滑动2-3cm, 至 胸锁乳头肌凹 陷处 呼吸: 看胸部有无起伏 感觉有无空气流动 听有无气流声音 评估<10秒


抢救体位

放置体位:仰卧于硬的平面上,头、颈、躯 干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脑复苏被推至复苏学前沿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生存链概念早期识别求救ems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als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200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ecc包括心肺复苏术体外自动除颤心血管急症处理对急救人员的培训等20005年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对原指南进行重新修订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2005建议淡化cpr中用药的重要性强调bls重要性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猝死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晕厥不需要干预自动恢复昏迷往往需要干预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电解质紊乱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心脏骤停时间3秒钟4秒钟510秒钟1520秒钟2030秒钟30秒钟3545秒钟60秒钟12分钟46分钟10分钟后病人症状与体征感到头晕出现黑朦发生昏厥产生阿斯综合症呼吸停止陷于昏迷状态瞳孔散大二便失禁瞳孔散大固定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性损害脑组织基本死亡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课程心肺脑复苏cpcr定义
高级生命支持 (ALS )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循环药物
D 鉴别诊断
高级生命支持 (ALS )
心肺复苏用药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


压,站在或跪在病人一侧,沿肋骨摸到剑

突,选择剑突以上4-5cm处的部位,将一

手掌跟部置于挤压点,另一手掌的跟部放

在手上,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

心肺脑复苏(CPCR)
︻ 急 救 操 作 ︼
三、心肺复苏的主要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8.(2)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 下半部加压,使胸骨下陷4-5cm,然后放开,使胸 骨自行恢复原位。如此反复,形成人工循环。如果 两个人进行复苏,一个人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2 次,另一个人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度进行胸外 心脏按压,即5次心脏挤压后,行一次人工呼吸。 如果一个人进行复苏,每挤压心脏15次后,进行 人工呼吸2次。进行胸外按压时预防肋骨骨折的发 生。
自救的基本方法
1、熟悉环境:必要的判断和决策,尽快选择正确 的 逃生路线,迅速确定逃生出口和方法。
2、迅速撤离:初起火灾,只要能迅速撤离,是完 全可以安全逃生的。 3、空气过滤:用湿毛巾叠2-3层,捂在口鼻处,因
为火灾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到28% 时,1—3分钟可以导致人窒息死亡。如果实在找 不到无水源,尿液也可以代替。 4、通道疏散: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 如:乘坐疏散楼梯、消防电梯或走楼外疏散楼梯等, 千万不能乘坐普通电梯。也可以利用楼外墙的避雷针 线或雨水管逃生。
自救的基本方法
5、暂时避难:躲藏在走廊的未端、卫生间 等地,应马上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 火的门窗,淋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
6、利人利已:在逃生的过程中如发现前面 有人跌倒,应立即扶起,防止踩踏情况 发生,延缓了众人的撤离速度。
提示:
a、紧急撤离的顺序应是:儿童、老人、妇女,最 后才应是男子。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跳停止意味着死亡的来临或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的开始,近代医学认为,因急性原因所致的临床死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

为使心跳、呼吸恢复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由于脑神经最不耐受缺氧,所以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是脑复苏。

仅有呼吸、心跳而无脑功能的的人(即所谓的植物人)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目前已把心肺复苏扩大为心脑肺复苏(CPCR )。

第一节心跳骤停的原因、类型和诊断•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原来并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因一过性的急性原因而突然中止博血而致的呼吸和循环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

临床上又称为循环骤停。

因其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是临床上极为紧急的情况。

如不能得到极为有效的复苏,即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

所以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恢复循环呼吸功能,临床上称为心肺复苏(CPR)。

•凡原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治疗乏术的慢性病晚期发生的心跳停止均不属此范畴,也非CPCR的对象。

一、心跳骤停的原因•引起心跳骤停原因好多,可大致分为心脏本身和外来因素。

凡是能导致心博出量减少、冠状血流下降、心率失常、气道阻塞、心肺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心跳骤停。

•1、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等均可导致心跳骤停。

如冠心病、心肌更塞、急性心机炎等;•2、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如大量失血、循环量严重不足、休克、椎管内麻醉平面过广、应用过量的血管扩张药、、血压骤降等;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麻醉药或麻醉方法、骤然改变体位诱发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是麻醉中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护理课件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护理课件
改进措施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的临 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现状与效果
临床应用情况
1
救治效果
2
影响因素
3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中年男性在工作中突然昏倒,心肺 骤停,经现场CPR和AED除颤后恢复自主 心律,送往医院后继续接受复苏治疗, 最终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VS
案例二
一名老年女性在家中突然出现心脏骤停, 家属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到 达医院后经过一系列复苏措施,患者恢复 自主心律,逐渐康复。
轻拍并大声呼唤患者
判断意识与呼吸状况
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观察是 否有反应。
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呼吸情况,迅速判 感受 是否有呼吸的气流,同时观察胸部是 否起伏。
胸外按 压
01
02
确定按压位置
按压深度
03 按压频率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的方法
清理呼吸道
人工呼吸
捏住鼻子吹气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电除颤
准备除颤器
在实施心肺脑复苏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室颤或室速等心律失常,应立即 准备除颤器。
电除颤的操作
按照除颤器的使用说明进行电除颤操作,电击时应确保电极板放置正确,并选择 合适的能量级别。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的护 理要点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 畅
染。
控制颅内压
对于脑外伤或脑出血的患者,应 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
脑疝形成。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的培 训与教育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心肺脑复苏术CPCR方案的基本理论、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等。
培训方法

心肺复苏CPCR课程课件

心肺复苏CPCR课程课件
现代心肺复苏
现代心肺复苏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两个阶段。BLS阶段主要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 吸和除颤等紧急处理措施,ALS阶段则包括气道管理、静脉输液、药物治疗等高级处理措施。目前,全球范围内 都在推广和规范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提高复苏成功率。
课程目标与要求
掌握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和技能
呼叫急救
若发现患者无反应,立即 呼叫急救电话或让他人呼 叫。
检查呼吸
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听呼 吸声,判断呼吸是否正常 。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步骤
开始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
若患者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术。
将患者平放,双手叠加,置于患者胸骨中 下段,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心肺复苏CPCR的重要性
心跳骤停和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若不及时进行心 肺复苏,病人将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掌握心肺复苏技能 对于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病人的 存活率和预后效果。
心肺复苏CPCR发展历程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心肺复苏主要指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起源于古代急救实践,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心肺复 苏的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Biblioteka 05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心肺复苏中作 用
明确团队成员职责分工
领导者
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决策,确 保团队有序、高效地进行心肺复
苏操作。
操作者
负责实施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具 体操作,需接受专业培训,确保操 作准确、规范。
协助者
负责准备和传递急救设备、药物等 ,同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 领导者汇报。
有效沟通,确保信息畅通传递

心肺脑复苏 CPCR-精品医学课件

心肺脑复苏 CPCR-精品医学课件

适应证
房颤 室上性心动过速
同步(R波)
同步
synchronization
能量 (胸外)
100-150J(房扑 2550J),以后每次增加
50-100J
室颤 无脉室速
非同步
200J
除颤能量(胸外)
成人 双相波 200J 单相波 360J
儿童 2J/公斤 4J/公斤
除颤能量(胸内)
成人 10-30J
儿童 5-20J (视体重)
若呼吸微弱或 呼吸停止
成人气囊-瓣膜-面罩器具 (简易呼吸器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双人CPR •按压时开放气 道但不通气
•交换角色迅速 ,<5秒
单人 双人
除颤仪的使用
常见心脏停跳的心电图
无脉性室速 Pulseless VT
室颤 VT
无脉性电活动 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心室 电停 活搏 动停止 Asystole
除 颤
+
CPR

CPR + 上腺

2、电除颤机理
• 用一定的能量的电流,
• 使全部的或绝大多数的 心肌细胞在瞬间内同时 除极,
• 然后由自律性最高的窦 房结发放冲动,从而恢 复有节律的、协调一致 的收缩。
除颤电流波形
• 双向电流波
电复律 除颤
Cardioversion Defibrillation
意识消失+呼吸停止+ 脉搏消失
心跳骤停
判断意识
无意识
拨打急救电话
检查脉搏 (5~10秒)
扫视呼吸
取除颤仪
无脉搏、无呼吸或仅是叹息

心肺脑复苏培训

心肺脑复苏培训
• 复温过程要缓慢,每小时复温不超过0.25℃。避免复温过程过快 或出现高热。
3.自主循环恢复后呼吸支持
• 保障充分的氧供和维持正常PaCO2水平是复苏后呼吸管理的基本 目标。
• 复跳后存在脑功能障碍的患者,均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 PaCO2 40-45mmHg,在氧供方面,高氧会带来氧毒性损害,应维
• 静脉途径:CVC、外周静脉(经外周用药后需再推注20ml生理盐 水,并抬高肢体10-20秒)
• 骨髓腔途径:经骨髓腔用药作用时间与CVC大体相当。但需要特 殊穿刺针。
• 气管内途径:肾上腺素气管内应用:单次计量为3mg,至少用 10ml注射用水稀释后应用。
4.CPR期间的静脉输液
• 如果心脏停搏与低血容量休克有关,应积极补液 • 其他原因,过量补液并无益处。 • 除非存在低血糖,一般应避免输注大量葡萄糖,含糖液体可引起
灌注或体感诱发电位P36以上渡形消失,其中至少一项阳性; • 观察时间,首次判定后,12小时复查无变化,方可判定。
Toxins 中毒 Tamponade 心脏压塞 Tension pn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
Thronbosis of coronary/pulmonary casclature 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 Trauma 创伤
心脏停搏后的心电图类型
心室颤动VF (最常见)
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 pVT 可电击心律,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高
心肺脑复苏
•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重要手段。 • 随科技进步,患者恢复循环、呼吸可能性提高,但仍然存在缺血
缺氧性脑病(HIF)。 • 心肺脑复苏CPCR:强调脑保护和脑复苏的重要性。
心脏停搏的原因 6H5T
• Hypovolemia 低血容量 • Hypoxia 低氧血症 • Hydroennion(acidosis)酸中毒 • Hyper-/hypokalemia 高钾/低钾血症 • Hypoglycemia 低血糖 • Hypothermia 低体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A 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EMD, electro-mechanical dissociation)
4. 心室停顿 (VS, ventricular standstill)
心搏骤停的识别/判断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
心肺脑复苏指导培训
CPCR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心脏猝死. . .
心脏猝死 无法预测,来势凶猛
45万例/年 相当于1200例 /天
15-20%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猝死 其他死亡技能大赛
心肺脑复苏概念(CPCR)
针对心搏及呼吸骤停的患者所采取一系列旨在恢 复心搏、呼吸和循环的抢救措施和手法,称为 “心肺复苏”或“心肺复苏术”(CPR);其核心是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
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面色苍白或紫绀
监测
– ECG室颤或呈直线 – 血压=0 – 呼吸波形消失 – SpO2急骤降低
综合判断/时间10秒
心肺脑复苏技术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CPR的历史
Safar(1958)口对口呼吸 Kouwenhoven (1960-14 pats) closed-chest
–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 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 如果旁观者未经培训建议行 hands-only CPR (Class IIa)
●如果旁观者已经培训,且确信其“ rescue breaths” , 建议行常规CPR 按压:通气 30:2 ,或者 hands only CPR (Class IIa).
●如果旁观者已经培训,但不能确信其常规 CPR 能力,建议建议行hands-only CPR (Class IIa).
心肺复苏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社会行为能力, 从70年代开始在进行CPR同时,注重脑功能的 保护和恢复,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 存质量,即把“CPR”发展为“CPCR”。
相关概念
心脏骤停/心搏骤停
– Sudden Cardiac Arrest, SCA。指在心脏相对 正常或无全身性严重致命性疾病情况下,在未 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心搏 骤停),从而导致有效的心泵功能和有效的循 环突然中止,这样一种最严重的状态。
– 有别于疾病终末期的心跳呼吸停止。
呼吸骤停
– Respiratory Arrest,RA。
心搏骤停的原因
心源性:
心脏大血管急症,其中冠心病是成人心搏骤停猝死的主要原因。
非心源性:
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其他因素,如手术、麻醉意外,中毒、电击、
溺水等。
心搏骤停发生的场所
1.院外---有目击者、无目击者
– 如家庭、公共场所;干预/未干预
2.院内---非加强监护区
– 如门诊/病区/病室外/检查室)
3.院内---加强监护区
– 如抢救室/手术室/导管室/ICU/CCU)
心搏骤停发生时心电图类型
1. 心室颤动 >50% (V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2. 室性心动过速 (VT,ventricular tachycardia) 3. 无脉性电活动或电机械分离
提高存活率的4个关键步骤,相互衔接,环环相扣。
早进入急救程序 早CPR 早电除颤 早进一步救治
Early access Early CPR Early defibrillation Early advanced care
技能大赛
CPCR的主要原则
加强生命链各个环节的连接-2010版
技能大赛
仅做胸外按压-- 推荐建议
2010(新增):
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仅为突然倒下的成 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并强调在胸部中央“用力快 速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
施救者应继续实施单纯胸外按 压心肺复苏,直 至 AED 到达且可供使用,或者急救人员或其他 相关施救者已接管患者。
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CPR的历史
1986 – Developed pediatric BLS and ALS, neonatal ALS.
1988年中华急诊医学制订《规范》 2000 – First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5 –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05. 2008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 2010 –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2010
2010与2005主要不同之处
生存链:增加第五项 复苏程序:CAB代替ABC 流程:取消“看、听、感觉”呼吸 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 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 早期使用AED,除颤能量不变,1次除颤 以团队形式实施CPR
麻醉学院急救医学教研室
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cardiac massage. JAMA 胸外心脏按压 Zoll( 1962 )体外除颤 AHA( 1966第1届全美复苏会议) the first CPR
guidelines 1974 CPR training be extend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1980 – Developed ACLS guidelines.
病因5‘T—6’H
提高公众参与CPR
public access defibrillation
2005 CPR 指南
按压后胸部回弹 减少按压干扰 每两分钟轮换 按压频率: 100次/分 按压深度:4-5厘米; 一次除颤/除颤后立即CPR 无保护性气道者 按压:通气 30:2 , 有保护性气道 通气 8-10 次/分。
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
手法开放气道:两种方法 (颈椎骨折)
人工通气:800-1200ml
按压/通气比:15:2
通气频率:10-12次/min
按压频率:100次/min
按压深度:4-5cm
强调了肾上腺素的剂量:1mg/次
强调了气囊面罩通气-代替气管插管
三次除颤:200J\300J\360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