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的目的与方式润滑

合集下载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

压力润滑名词解释压力润滑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润滑方式,通过在接触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润滑剂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释压力润滑的含义、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润滑。

润滑是通过在接触部位引入润滑剂,减少摩擦和磨损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机械设备中,由于不可避免的摩擦力和磨损,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而润滑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层薄膜,将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降到最低,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而压力润滑是润滑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在润滑接触部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润滑剂在接触表面形成一个薄膜,起到减少摩擦和磨损的作用。

压力润滑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例如发动机、润滑油系统、齿轮传动等。

在这些设备中,润滑剂会通过压力输送系统被送到接触部位,并且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压力润滑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润滑剂的黏性和压力的作用。

当润滑剂在接触部位被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后,它的黏性会增加,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薄膜。

这层薄膜可以有效地隔离金属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摩擦系数,使摩擦过程处于较为理想的摩擦状态,从而达到减少磨损、提高设备寿命的目的。

在工业领域,压力润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次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发动机中,压力润滑可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在润滑油系统中,压力润滑可以确保润滑油的持续供应,并且形成一个稳定的油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齿轮传动中,压力润滑可以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提高传动效率,并且防止齿轮因磨损而导致的故障。

此外,压力润滑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根据设备的工作负荷和速度等参数,可以调整润滑剂的压力和输送量,以确保润滑效果的最佳化。

同时,在选择润滑剂时,也要考虑润滑剂的黏度、抗压性和耐高温性等特性,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电机润滑知识点总结

电机润滑知识点总结

电机润滑知识点总结一、电机润滑的重要性电机作为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转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电机的润滑工作是保障其正常运转的关键步骤之一。

电机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摩擦力和间隙,这就需要借助润滑来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同时也可以起到冷却、清洁和密封等作用,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效率。

二、电机的润滑方式电机的润滑方式主要包括油润滑和脂润滑两种。

1.油润滑油润滑是指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在电机部件之间形成油膜,以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保护部件表面和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油润滑一般适用于高速、高温、密封性要求高的电机。

2.脂润滑脂润滑是指采用润滑脂在电机部件之间形成黏稠的润滑膜,同样可以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

脂润滑适用于速度较低、负载较大、温度变化大的电机。

三、电机润滑的原理电机的润滑原理主要包括润滑膜形成原理和润滑剂选择原理。

1.润滑膜形成原理电机润滑膜的形成是通过润滑剂在电机部件之间形成一层均匀的润滑膜,从而达到减少摩擦力和磨损的目的。

润滑膜的形成依赖于润滑剂的粘度、表面张力以及部件表面的形态和材质等因素。

2.润滑剂选择原理润滑剂的选择是根据电机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润滑剂的选择要考虑到其抗压、耐磨、抗氧化和抗腐蚀等性能,以及黏度、温度范围、滴点和凝固点等特性。

四、电机润滑的方法电机的润滑方法主要包括手动润滑和自动润滑。

1.手动润滑手动润滑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电机进行定期的润滑维护,一般适用于工作条件相对简单、润滑点单一且易于接触的电机。

2.自动润滑自动润滑是指通过安装润滑系统或润滑装置,使得润滑剂能够自动地输送至电机部件的摩擦表面,从而保持部件的良好润滑状态。

自动润滑一般适用于工作条件复杂、润滑点多、难以接触的电机。

五、电机润滑的周期电机的润滑周期是指根据电机的使用情况和工作条件来确定润滑间隔的时间。

一般来说,电机的润滑周期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工作条件电机的工作条件包括负载、速度、温度、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电机的润滑周期产生影响。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

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2、润滑方式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人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力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什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3、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的主要部件及功用油底壳--用来贮存润滑油。

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

机油泵--它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机油泵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机油泵大多装于曲轴箱内,也有些柴油机将机油泵装于曲轴箱外面,机油泵都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通过凸轮轴、曲轴或正时齿轮来驱动。

机油滤清器--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及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

分粗机油滤清器和细机油滤清器,它们是并联在油道中。

机油泵输出决大多数的机油通过粗机油滤清器,只有很少部分通过细机油滤清器,但汽车每行使5km,机油被细机油滤清器滤清一边。

机油集滤器--它多为滤网式,能滤掉润滑油中粒度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之前。

机油粗滤器用来滤掉润滑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

机油细滤器能滤掉润滑油中的细小杂质,但流动阻力较大,故多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润滑油通过细滤器过滤。

润滑剂的基本知识

润滑剂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润滑剂的基本知识一润滑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摩擦阻力,降低机械磨损,节省动力能源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发挥机械的最高效益。

二:产生摩擦的原因1 物体表面是不平滑的。

表面粗糙度是加工表面具有较小的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表面粗糙度大小,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1)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耐磨性能,(2)表面粗糙度影响配合性能的稳定性。

(3)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4)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能,(5)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密封性能。

(6)表面粗糙度影响零件的接触刚度。

(7)影响零件的测量精度。

2 相互接触的分子间的引力也会导致摩擦产生。

三摩擦的现象1 消耗动能。

2 摩擦发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3 磨损。

四润滑的作用1 润滑,克服由于摩擦产生的三种现象。

2冷却,将机械能转化的热能带走或冷却。

3 冲洗,将磨损产生的金属碎屑或其他固体杂质冲洗带走。

4 密封,防泄漏、防尘、防窜气。

5 保护,防锈、防尘。

6 减震,起缓冲作用。

7动能传递,液体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五摩擦和润滑的类型动摩擦分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分为干摩擦,液体摩擦、半液体摩擦和边界摩擦。

六润滑剂1 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是利用具有特殊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代替润滑油和润滑脂隔离摩擦接触表面,形成良好的固体润滑膜,已达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程度。

将固体润滑剂分为有机物、无机物、金属氧化物和软金属四大类。

有机固体润滑剂主要有聚四氟乙烯、聚酰胺、聚乙烯、聚酰亚胺等等,无机金属剂主要包括石墨、氮化硼;金属氧化固体润滑剂主要有氯化钙;软金属固体润滑剂主要有铅、银、金。

2 半固体润滑剂半固体润滑剂在常温、常压下呈半液体状态,并且有胶体结构的润滑材料,称为润滑脂。

一般由基础油、添加剂和稠化剂稳定剂在高温下混合而成。

3 液体润滑剂液体润滑剂的用量最大、品种最多的润滑剂,包括基础油和水基液。

水基液多半用于金属加工液及难燃液压介质,常用的水基液有水、乳化液、水-乙二醇以及其他化学合成液。

设备润滑原理与方式

设备润滑原理与方式

设备润滑润滑是所有运动机械设备采用的减少接触面间磨擦、磨损和发热,降低噪音、冲击、振动和动力消耗,延长使用寿命的必须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对水泥厂设备而言,或多或少处于多粉尘、高温度、低转速、重负荷和重载启动工况,合理润滑显得更为重要。

一.润滑原理和润滑方式1.润滑原理润滑剂包括润滑油、润滑脂和固体润滑剂三大类,两个摩擦副间条件不一样、选用的润滑介质不一样,其润滑机理也就不一样,通常可分以下几种:1)液体润滑:一个摩擦面相对另一静止的摩擦面以一定的方向和速度运动的同时也将润滑油带入,在两个摩擦副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油膜,摩擦副间始终不接触、基本无磨损,且摩擦系数低,因此从润滑本身来说,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但要获得这种润滑方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载荷不过大:载荷必须小于油膜的承载力;b.足够高的速度:速度高、带油量大、形成油膜的能力强;c.适合的油楔结构和高的光洁度:表面要有利于形成油膜;d.合适的润滑油粘度。

(润滑剂一般都用润滑油)2)边界润滑:液体润滑条件苛刻,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不了,而是处于一种液体到摩擦面直接接触的临界状态,这时润滑剂在摩擦表面间有一层极薄的油膜(较液体润滑薄得多),在相对运动过程中,易被表面间凸出部分破坏,造成金属间直接接触,即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它虽没有液体润滑理想,但也能有效地减轻磨损、降低摩擦系数。

根据润滑剂特性的不同,形成边界膜的机理分以下二种:a.吸附膜:由润滑剂中的某些极性分子(如脂肪酸、硬脂酸类)吸附在表面形成,影响因素有温度、速度和载荷(温度超出范围吸附膜失效,摩擦系数增加;速度增加摩擦系数下降直到一定值;载荷不过大过小,摩擦系数基本不变,过大吸附膜脱吸)。

不适合在高温、高速、重载的工况下使用。

b.反应膜:由某些活性元素(如硫、磷)与摩擦面起化学反应形成。

与吸附膜相反,反应膜在一般载荷下效果并不好,只有在极压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极压状态下,常因过载、冲击、高温等情况,使极压膜破裂,这时油中极压添加剂再与破膜后漏出的新金属起反应,生成新极压膜,如此反复。

滋润和润滑有何区别?

滋润和润滑有何区别?

滋润和润滑有何区别?一、定义和作用1. 滋润滋润是指通过补充水分、提供养分、改善皮肤状况等方式,使肌肤得到充分的水分和滋养,达到保持皮肤柔软、光滑的效果。

滋润是皮肤保养中的基础工作,能够提供肌肤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增强皮肤屏障功能,从而改善皮肤质地、减少肌肤干燥、脱屑等问题,使肌肤保持健康状态。

2. 润滑润滑是指通过添加润滑剂等物质,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和磨损,达到降低摩擦系数、减少动能损失的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将润滑与机械设备、机车等联系在一起。

但事实上,润滑不仅仅局限于机械范畴,我们的身体内部也需要润滑剂的存在。

例如,泪液在眼球表面起到润滑眼球和眼皮之间的作用,确保正常的眼球运动和眼皮的顺畅运动。

二、适用对象和使用方法1. 滋润滋润适用于各类皮肤,特别是干性、敏感性皮肤较为需要。

滋润的方法包括使用保湿产品、每天补水、外敷面膜等。

保湿成分经常出现在护肤品的成分列表中,如水、甘油、玻尿酸等。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运动也是滋润皮肤的重要手段。

2. 润滑润滑主要用于机械设备和生物体内,如车辆、机械、关节等需要摩擦减少的部位。

润滑剂的选用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润滑剂种类,如液态润滑油、固态脂类等。

在人体内,例如关节润滑剂——关节液,通过减少骨头的摩擦,减少软骨的磨损,从而保持关节的正常运动。

三、原理和效果1. 滋润滋润是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机制实现的。

首先,滋润产品中的保湿成分能够锁住水分、减少水分流失,从而使皮肤得到充分的水分补给。

其次,滋润产品中的营养成分能够为肌肤提供养分,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改善皮肤质地。

最后,滋润产品采用的渗透技术,能够使滋润成分更好地吸收,提高滋润效果。

2. 润滑润滑的原理是利用润滑剂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从而减少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物体之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润滑剂在机械领域中具有降低磨损、降低能量损耗、提高工作效率等重要作用。

在生物体内,润滑剂能够减少骨骼摩擦和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的正常运动。

润滑操作手册

润滑操作手册

7、频繁抽取的油品、放置在油桶架上用开关控制流放。
8、新油与废油分开放置,装过废油的容器不可装新油,以防污染。
TPM=RP³
4.油品的储存
室外储存 – 经常检查油桶是否泄漏。若油桶必须直 放时,宜将桶略倾斜,以免积水渗入, 桶口处于3、9点位置
长期户外存放应遮盖、垫高 – 夏季,桶面温度可达65℃
– 有些变色和透明度变化正常, 有些则预示交叉污染
• 脱气性能. 空放或泡沫特性异常 • 软性不溶物:
– 添加剂絮状物、添加剂析出、 漆膜、油泥、沉积物、液面环 渍, 滤芯过快堵塞和底部沉积
3 . 选择润滑油脂的基本原则
※ 润滑油粘度 润滑油的条件取决于其厚度或粘度。
•粘度大时 压力大时,浮油不会均匀的铺开,尽管它保持其润滑功能;但 粘度太高时,阻力 也按会润变滑大剂。的
按润滑剂的 物质形式
TPM=RP³
4.油品的储存
脂筒的摆放
• 平放易导致空气挤入中段
按润滑剂的 物质形式
对样品的标记
• 很重要 • 标记越细致,参考作用越大 • 在样瓶上注明
– 油品名称(品牌、名称、黏 度牌号)
– 设备名称\编号 – 油品使用时间 – 取样日期 – ……
TPM=RP³
4.油品的储存
2. 防锈剂阻断水和氧,防止 铁锈。
5. 防止金属腐蚀。
7. 将油剂涂抹到金属表面, 使其成为强浮油。
8. 基 于 粘 度 指 数 改 善 剂 而 随 温度变化的粘度降低。
3. 防沫剂抑制泡沫的形成并 迅速消除形成的泡沫。
6. 乳化剂使其更容易与水混 合。
9. 摩 擦 调 节 剂 覆 盖 金 属 表 面 使其更滑。
10. 防止因高压积聚而烧坏。 11.倾点抑制剂即使在低温下 也不会硬化。

设备润滑的目的及润滑方式

设备润滑的目的及润滑方式

设备润滑的目的及润滑方式一、设备润滑的目的:1、减少摩擦在摩擦面之间加入润滑剂,能使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节约能源的消耗。

在流体润滑条件下,润滑油的黏度和油膜厚度对减少摩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摩擦副接触面间金属-金属接触点的增多,出现了边界润滑条件,此时润滑剂的化学性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2、降低磨损机械零件的黏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与润滑条件很有关系。

在润滑剂中加入抗氧、抗腐剂有利于抑制腐蚀磨损,而加入油性剂、极压抗磨剂可以有效地降低黏着磨损和表面疲劳磨损。

3、冷却作用润滑剂可以减轻摩擦,并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能降低机械运转摩擦所ω造成的温度上升。

4、防腐作用摩擦面上有润滑剂覆盖时,就可以防止或避免因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及液体、尘土、氧化物等所引起的腐蚀、锈蚀。

良好的润滑能有效防止设备的摩擦副异常磨损,防止润滑油泄漏,防止杂质和异物进入摩擦副表面之间,从而预防机械设备工作可靠性下降和润滑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生产率,降低设备运转费用和维修费用。

二、润滑的6大方式1、手工润滑手工润滑是一种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

一般是由设备油枪向油孔、油嘴加油。

油注入油孔后,沿着摩擦副对偶表面因润滑油量不均匀、不连续、无压力而且依靠操作人员的自觉性可靠,故只适用于低速、轻负荷和间歇工作的部件和部位,如开式及不经常使用的粗糙机械。

2、滴油润滑滴油润滑主要是滴油式油杯润滑,它依靠油的自重向润滑部位滴油,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其缺点是给油量不易控制,机械的振动、温度低都会改变滴油量。

3、飞溅润滑飞溅润滑是利用高速旋转零件或附加的甩油盘、甩油片散成飞沫向摩擦副供油,主要用于闭式齿轮副及曲轴轴承等处。

油槽还能部分溅散的润滑油引到轴承内润滑。

飞溅润滑时件或附件的圆周速度不应超过12.5m/s,否则将产生大量泡沫及化变质。

应装设备通风孔以加强箱内外空气的对流,以便油面指示。

4、油绳、油垫润滑这种润滑方法是将油绳、垫或泡沫塑料等浸在油中,利用毛细管的虹吸作用进行供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的目的与方式润滑
对轴承来说,润滑是左右其性能的重要重要问题。

润滑剂或润滑方式的合适与否将大大影响轴承的寿命。

润滑的作用如下:
1)润滑轴承的各部分,减少沟道面和钢球的回转摩擦、钢球和保持器的滑动
摩擦、保持器和沟道导向面内的滑动摩擦
2)带走轴承内部内部摩擦发生的热和其它从外部传来的热,防止轴承的发热
和润滑剂的劣化
3)使轴承的滚动接触面经常形成适当的油膜,缓解冲击负荷集中应力及延长
轴承的疲劳寿命 4)防止钢球、沟道、保持器的锈蚀以及垃圾、异物、水分
的侵入,轴承的防锈和防尘。

轴承的润滑方式主要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其一般性比较如下所示:
脂润滑
脂润滑可做到充填一次润滑脂后长时间不需补充,而且其密封装置的结构也较简单,因此使用广泛。

脂润滑有预先在密封型轴承中充填润滑脂的密封方式,以及在外壳内部充填适量润滑脂,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补充或更换的充填供脂方式。

此外,对有多处轴承需要润滑的机械,还采用管道连接至各润滑处的集中供脂方式。

1)润滑脂的充填量
外壳内的润滑脂充填量随外壳的结构和容积而有所不同,一般充填至容积的1/3-1/2为宜。

充填量过多时,润滑脂因搅拌发热发生变质,老化和软化,应加以注意。

但用于低速轴承时,为防止异物侵入,有时也充填至容积的2/3-1。

2)润滑脂的补充与更换
润滑脂的补充与更换同润滑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使用清洁的润滑脂,并注意防止外部异物的侵入。

补充的润滑脂应昼为同一品牌号的润滑脂。

补充润滑脂时,尤为重要的是应保证新润滑脂确实进到轴承内部。

油润滑
油润滑适用于高速轴承并可耐一定程度的高温,而且还对减小振动和降低噪音有效,大多用于脂润滑不适用的场合。

油润滑大体分为:
(1)油浴润滑 (2)滴油润滑(3)飞溅润滑
(4)循环润滑(5)喷射润滑(6)油雾润滑
(7)油气润滑
标准润滑剂
油脂是由基油、增粘剂、添加剂构成的半固体状润滑剂,需根据其组合选择合适于用途的油脂。

(1) 基油
油脂的基油一般大多使用矿油,但为了提高耐热性、低温流动性,故也使用硅酮油等合成油。

(2) 增粘剂
增粘剂有各种复合剂等,是控制机械稳定性、耐水性、使用温度范围等特性的东西。

(3) 添加剂
根据使用目的,加上各种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使冲击负荷和重负荷特性向上。

·氧化添加剂防止长时间无补充时的氧化劣化。

·防锈添加剂防止轴承及其周围的锈蚀。

(4) 粘度
表示油脂硬度的程度,是5秒内规定重量的金属圆锥内倒入油脂深度(用0.1mm表示)的物理量,数值越大越软。

(5) 滴点
油脂加热后变成流动状态,从规定的孔开始滴下时的温度叫滴点,其值越高使用温度越高。

(6) 异种油脂的混合
增粘剂和添加剂混合,油脂的性质变化,故原则上各种不同的油脂最好避免混合。

(7) 油脂的封入量
(8) 油脂的寿命
(9) 油脂的补充间隙
即使使用高品质的油脂,但因长期使用、周围环境等影响,油脂的性能退化,润滑性能低下,因此需要适
时作油脂的补充和替换。

一般50℃左右的运转温度1年1次,超过100℃即使有好的耐热性最好1年2~3次的交换。

无特别指定时的标准润滑剂如下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