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研现状分析与探讨

合集下载

医院科研现状分析与探讨

医院科研现状分析与探讨

医院科研现状分析与探讨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表面上看是这种竞争是医疗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医院间科研水平和医学人才队伍的竞争。

每所医院的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申报、专利申请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科研管理非常重要的指标,科研水平的高低和科技人才的多少成为一所现代化高水平医院不可缺少的标志。

尤其是综合性的公立医院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细胞,自然需要顺应社会大的潮流, 作者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医院科研工作现状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在1950年在党中央毛主席关心下成立的延安市最早的一家医院,六十多年来经过全院几代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现已发展成为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延安市及周边区县近50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

医院现有职工2876人,卫技人员2387人,高级职称人员402人(14%),中级人员1092人(38%), 其中硕士学历人员167人(5%),拥有开放床位2800 张。

1.1医院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2012 年科研费投入递增较明显。

由表可以看出2012年奖励明显变多,主要是因为医院奖励标准的提高以及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数量明显增多。

见表1。

表1 2008~2012 年医院科研经费投入情况年度(年)专项基金(项)配套(项)奖励(元)2008031236900200903423930020100432552002011055296100201246577519001.2 科研产出情况2008~2012年共获国家级科研成果1 项,省级科研成果32项,厅市级科研成果119 项,连续5 年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08~2012 年医院科研成果获奖情况(项)年度(年)国家级省级市级20080417200906252010072520110622201219311.3论文发表情况,见表3表3 2008~2012医院论文发表情况年度(年)核心以上级统计源非核心非统计源2008926220920091044524920108515246201112942472012170272932 分析与讨论从表1-3看出,医院的整体科研工作连续五年稳中有升,这得益于医院在“人才立院,科教兴院”的办院宗旨下扎实推进科研工作,与很多医院不同的是,延大附院重视科研工作,尤其是资金的投入,医院近几年科研工作的发展情况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医院科研秘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医院科研秘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

自 己的聪 明 才智 ,提 高 工 作效 率 和质 量 ,为 医 院科 研 提供 更 加
优质 的服务 。 2 . 加强 秘 书服 务 制度 建设 。 加强 规章 制 度建 设 是实 现秘 书 服 务 工作 规 范化 、科 学 化 的重 要 内容 ,将直 接 影 响科 研 单位 秘 书 工 作程 序 、质量 和效 率 。应 在 充分 肯 定和 正 确认 识 科 研秘 书
I I I 医 院 置 理 论 坛
p I
R e s e a r c h /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医院科研 秘书管理工作 现状及对策探讨
St a t u s Q U U O a n d Co O u U n t er e mea s ur Ur e s o f t h e W W or k o f R s Re e ar c h —
加强科研秘书 队伍现状 管理的对策分析
1 . 加 强对 科 研秘 书 重视 的 力度 。科 研秘 书管理 工 作 是医 院
科研 活 动 的管 理基 础 和 重要 保 障 ,医 院管 理 者 需 明确科 研 秘 书
存在 的必要 性 ,充 分 认识 和 肯 定科 研秘 书工 作 在 医院诸 多管 理
专业 化 、职 业 化 、科学 化 的有 效 评 估 与激 励 机 制 ,导致 科研 秘 书对工 作 的积极性 大大 降低 … 。
与科 研 人 员联 系 的 纽带 ,工 作 繁杂 重 复 ,使 他们 必 须 投入 大 量
的身 心精力 , 进 行 长期持 续的 服务性 工作 。 除了担任 科研 工作 外 , 还 要 担 任 学科 建 设 、临 床及 教 学 的辅 助 工作 等 等 。 由于 兼职 较 多 ,工 作量 大 ,因此 ,很 难 有 时 间在 专业 上 花 太 多的 精 力 ,没 有 更 多 的 时 间和精 力 去 参 加进 修 和学 习 ,严 重 影 响了 担 任科 研 秘 书本 身 所需 要 发挥 的潜质 。一些 科 研秘 书 没有 系统 学 习过 管

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

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

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探讨【摘要】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科研管理工作是医院提升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级医院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匮乏、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然后分析了三级医院科研管理的特点,着重强调了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管理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必要性,提出了在科研管理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探讨了二级医院如何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以及借鉴三级医院科研管理经验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

未来展望部分指出了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关键词】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科研管理、转型、问题、特点、必要性、提升水平、经验、借鉴、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医院的分类也逐渐发展多元化。

在这种背景下,二级医院作为中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和科研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级医院在科研管理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研究团队建设不够完善、科研资金不足、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等。

与此三级医院作为国家重点医疗机构,具有更多的科研资源和优势,其科研管理也更加规范和严谨。

二级医院转型成为三级医院已经成为当前医疗行业发展的趋势。

通过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二级医院可以加强其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为医疗服务的提升和医学科研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二级医院如何转型成为三级医院,在科研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2 问题提出在二级医院转型三级医院的过程中,科研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当前在实践中发现,二级医院的科研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水平不够,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二级医院在科研领域的竞争力不足,难以与三级医院相抗衡。

医院医学科研工作总结报告

医院医学科研工作总结报告

医院医学科研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医学科研工作在医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医疗水平、
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诊疗效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医院的医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医学科研工作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医院的
科研团队在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微创手术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精准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医院的医疗水平向前迈进。

其次,医学科研工作在疾病防治和诊疗方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对各类
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研究,我们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系列新的诊疗方法和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另外,医学科研工作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医院
的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为医院的医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总的来说,医学科研工作在医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和医
疗服务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加强医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思考与探索

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思考与探索

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思考与探索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专科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成为了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

在医学发展变革如此迅速的今天,如何加强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提高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已成为了专科医院管理者和决策者们不可回避的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思考和未来探索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现状思考专科医院学科建设:目前,我国专科医院的学科建设呈现出了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是学科结构单一,学科布局不够合理。

一些专科医院由于历史原因或地域条件的限制,学科结构单一,例如某些专科医院只重视临床学科的建设,而忽视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

其次是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低,多学科之间缺乏协同配合。

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日益增多,而一些专科医院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还存在欠缺。

最后是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一些专科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薄弱,学术水平偏低。

人才培养现状:专科医院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规划和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

其次是培养内容和方法滞后,对于新兴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比较滞后,无法满足医疗服务升级与新技术推广的需求。

最后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些专科医院人才队伍结构单一,医疗人才缺乏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

二、未来探索学科建设优化:未来,专科医院应该优化学科布局,结合当地的医疗需求和资源优势,调整学科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结构。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多学科间的协同配合,积极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大对学科建设的投入,鼓励和引导医疗人才进行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改革:未来,专科医院应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

更新培养内容和方法,加强对新兴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

新形势下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新形势下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新形势下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高芳;莫少伟;王为服【摘要】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文献检索法等方式对该省三甲医院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涵盖各三甲医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医、护、技、药等专业)。

对各医院科研状况,包括科研人员管理、科研氛围、科研投入等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总结其影响因素。

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级别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位高度相关;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氛围较良好;科研支撑平台功能分化优良率为77.78%(7/9);实验仪器设备状况优良率为88.89%(8/9);科研投入优良率为66.67%(6/9);科研经费合理使用优良率为77.78%(7/9);科研项目完成度优良率为88.89%(8/9);科研产出优良率为88.89%(8/9);9家医院总体状况较好。

结论海南省三甲医院科研管理状况良好,应总结有效经验对其做出相关优化。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hosp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e of top‐three hospita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analyz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ieldinvestigation ,literature retrieval method of top three hospital of the province were surveyed .Health technical persons on the job were main investigation ob‐jects ,such as medicine professionals .The research s tatus of each hospital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manage‐m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the atmosphere etc .) wereunderstood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number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had close contact with professional technicalpersonnel degree that were seen by the surve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tmosphere was good in top three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 ;The whole result showed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platform was 77 .78% (7/9)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experiment equipment was 88 .89% (8/9)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was 66 .67% (6/9)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of reasonable using of fund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77 .78% (7/9) ;The rate of excellent and good of project comple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88 .89% (8/9)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88 .89% (8/9) ;The whole condition of nine hospitals was better .Conclusi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op three hospital in Hainan Province was good ,it should summarize effective experience and make the relevant optimization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315-316,319)【关键词】三甲医院;科研状况;影响因素【作者】高芳;莫少伟;王为服【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科教处,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科教处,海口 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科教处,海口 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临床、科研及教学是医院整体发展的3个基本决定因素,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及进步,科研地位也越来越高,医院科研水平及能力状况决定该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1-2]。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疗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推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对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发展路径。

一、现状分析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相对较慢。

尽管医疗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但是由于医疗机构的传统管理体制,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地速度较慢。

医院管理者对科技成果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可,导致科研人员的成果无法得到及时转化和应用。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健全。

医院科技成果的转化通常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科研、技术开发、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等。

然而,当前的转化机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审批程序繁琐、资金匮乏等问题,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场景有限。

目前,医疗机构科技成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大城市,而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应用较为有限。

这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二、发展路径探讨为了推动医疗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医院管理者应该增加对科技成果的了解,积极宣传科技成果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同时,科研人员也应主动参与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科技成果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社会认知度。

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优化转化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还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和推广,提高转化效率。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

基层医疗机构是群众就医的首选,科技成果在基层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应用培训和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在基层的落地应用。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合作共享科技成果,加强交流学习,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三级医院青年医生科研工作现状调研

三级医院青年医生科研工作现状调研

三级医院青年医生科研工作现状调研作者:王晶晶赵永胜来源:《管理学家》2024年第04期[摘要]为了深入剖析S市三级医院青年医师在科研领域的工作现状,识别他们面临的挑战,分析他们的需求,文章开展了一项结合文献分析和个体访谈的调查研究。

通过在线平台“问卷星”对S市部分三级医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了248名医务人员的有效反馈。

研究分析了青年医师的基本情况、科研经历、成果、所遇问题以及他们的需求。

结果显示,尽管85.49%的青年医生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但仅有39.52%的人表现出强烈的科研热情。

研究提出了包括系统化科研培训、提高薪酬待遇、提供优质工作平台和建立人才培养制度等对策,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推动提升科研水平。

[关键词]三级医院;青年医生;科研现状;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04-0091-03在全球化的医疗健康领域,科研创新已成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学进步的核心驱动力。

青年医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学教育者的关注焦点之一。

青年医生是三级医院的新生力量,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医院乃至医疗系统的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青年医生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科研资源不足、科研时间与临床工作冲突、科研成果转化难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青年医生的科研潜力,也影响了医院科研氛围的形成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

因此,文章旨在通过深入调研S市三级医院青年医生的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他们在科研活动中的实际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优化科研环境,努力培育科研新生力量,调动青年医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青年医生的科研创新水平,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研究团队利用“问卷星”这一在线调查平台,对S市的三级医院青年医务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

此次调查共有248名医务人员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科研现状分析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07T16:05:41.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杜文静罗乐
[导读]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在1950年在党中央毛主席关心下成立的延安市最早的一家医院
杜文静罗乐(陕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教科 716000)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32-02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表面上看是这种竞争是医疗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医院间科研水平和医学人才队伍的竞争。

每所医院的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申报、专利申请的多少已经成为衡量医院科研管理非常重要的指标,科研水平的高低和科技人才的多少成为一所现代化高水平医院不可缺少的标志。

尤其是综合性的公立医院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细胞,自然需要顺
应社会大的潮流, 作者作为一名科研管理工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医院科研工作现状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前身是在1950年在党中央毛主席关心下成立的延安市最早的一家医院,六十多年来经过全院几代人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现已发展成为集预防、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担负着延安市及周边区县近50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

医院现有职工2876人,卫技人员2387人,高级职称人员402人(14%),中级人员1092人(38%), 其中硕士学历人员167人(5%),拥有开放床位2800 张。

1.1医院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2012 年科研费投入递增较明显。

由表可以看出2012年奖励明显变多,主要是因为医院奖励标准的提高以及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数量明显增多。

见表1。

表1 2008~2012 年医院科研经费投入情况
年度(年)专项基金(项)配套(项)奖励(元)
2008 0 31 236900
2009 0 34 239300
2010 0 43 255200
2011 0 55 296100
2012 46 57 751900
1.2 科研产出情况2008~2012年共获国家级科研成果1 项,省级科研成果32项,厅市级科研成果119 项,连续5 年呈上升趋势,见表2。

表2 2008~2012 年医院科研成果获奖情况(项)
年度(年)国家级省级市级
2008 0 4 17
2009 0 6 25
2010 0 7 25
2011 0 6 22
2012 1 9 31
1.3论文发表情况,见表3
表3 2008~2012医院论文发表情况
年度(年)核心以上级统计源非核心非统计源
2008 92 62 209
2009 104 45 249
2010 85 15 246
2011 129 4 247
2012 170 27 293
2 分析与讨论
从表1-3看出,医院的整体科研工作连续五年稳中有升,这得益于医院在“人才立院,科教兴院”的办院宗旨下扎实推进科研工作,与很多医院不同的是,延大附院重视科研工作,尤其是资金的投入,医院近几年科研工作的发展情况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医院还不断的健全科研管理机构,院长亲自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由一名副院长具体分管科研工作,使医院的科研管理机构形成了院长主管、业务副院长分管(院学术委员会主持审核)、科教科负责具体布置、各临床科室具体实施的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使科研工作始终置身于院领导的管理之下,成为领导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从表1-3同样看到,医院的整体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投入与产出并没有成正比,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2.1高学历人才、尤其是受过博士、硕士教育的人才比例相对较少。

高学历人才虽然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熟悉科研工作,了解医疗卫生行业政策、发展动态、前沿知识等,能够对医院整体的学科发展有着清晰而完整的规划;但他们多为医院的学科的负责人,身负医、教、研多重任务,既是日常任务的完成者,又是医学科研的承担者,所承担科研课题的设计、实施、总结等往往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时间、精力受限,难以出成果,而中青年医务人员缺少锻炼,更难与之形成一支有较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2.2科研的非专职性。

科研人员从工作职能应分为专职科研人员和兼职科研人员两类,目前医院的科研人员大部分身兼多职,既是医生,同是还是科研人员、教师、管理者,科研管理人员又多为医师、护士、技术人员中转岗而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科研管理系统培训,没有系统掌握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依靠的主要是传统的经验式管理。

由于缺乏科研管理专业知识,只能从形式上组织申报项目或管理项目,不能客观地了解项目的专业内容、进展情况和研究水平[1],从而给予科研项目以专业上的支持和帮助,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附属医院的一般都是当地的医疗中心,核心工作必然是医疗,更多的时候医疗工作不仅没有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反而极大的制约和束缚了科研工作。

2.3科研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医院目前有四名专职科研管理人员,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与细化,原来的一人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多人协作团队管理,科研课题管理分为纵向课题管理(国家级课题管理、省级课题管理、厅局级课题管理以及地市级课题管理)和横向课题管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委托、个人委托的技术服务等项目);从环节上,科研课题管理分为项目申报管理、实施管理、结题管理、成果管理、资料管理等[2]。

这样就造成了现有的管理人力不足以应对医院科研管理细分后的每个环节,管理不到位,从而一定程度限制了科研工作。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制度化建设、挣脱落后观念的束缚。

医院科研管理观念相对保守,行政命令式的干预管理现象普遍存在[3]。

医院的管理者应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院”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制定出医院科研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

必须把科室的科研业绩纳入院科两级绩效考核体制中,作为对科室考核、评优的量化指标,把科研业绩与科室的效益、个人职称评聘、考核及人才培养挂钩。

3.2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措科研经费和成果转化,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

医院应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障医院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还要面向社会,与科研院所、上级医院开展各种层次、形式的科技合作。

鼓励科研管理部门开发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或科研人员市场化意识科研项目最重要的意义是其转化为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医学成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

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转化更能激发专家的研究热情,显示出医院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实力。

所以,科研管理人员对于本院专家完成课题要及时组织奖励申报,并积极准备将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4]。

同时,在增加经费投入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应与财务、审计部门做好经费的管理工作,保证科研经费足额使用在了科研工作中。

3.3 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

医院在不断进行高学历人才引进,推动医院整体发展的同时,必然加大了医院的运行成本。

因此,通过对医院现有科研人员的继续教育来提升和带动医院业务水平和科研实力的提高,就显的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研究方向、加强科技创新、创立学科精神,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硬件设施等途径来实现[5]。

另一方面可以对科研管理人员分层培养,根据工作职能的不同,对项目负责人员进行科研课题设计、申请书撰写、课题实施等技术方面予以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对管理人员科研管理的全流程进行培训,同时做好思想培训,树立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工作[6]。

在我们改变粗放型管理、提倡集约型管理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把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引入医院管理工作中,向管理要效益,通过科学的管理取得最佳的医学科研绩效是医学科研管理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耿丹.刍议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93-94
[2]强选萍,白吉庆.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J].科研管理,2007,28(6):40-41
[3]何含兵,赵莉,陈辉,等.试论医院科研管理的机制创新[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9):42.
[4]赵丹娜.医院科研管理人员能力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 30(10)825-826
[5]戴倩丹.浅论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与医院学科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6):56.
[6]温建明,周中行.浅谈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几个误区[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