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口的变化-专题练习(二)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优质文档】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人口变化复习试题-实用word文档 (5页)

【优质文档】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人口变化复习试题-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广东高考地理考试人口变化复习试题人口变化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地理考试人口变化复习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地理考试人口变化复习试题例1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以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出现了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

材料二开发边陲,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的13亿人口?为什么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则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数将会怎么变化?(3)总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解析】本题以历史材料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在历史事件中的体现。

乾隆年间虽然出现了人口的高峰,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现在低很多,所以其并不能养活现在生产力水平下能养活的13亿人口,这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如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答案】(1)不能;资源种类和数量少(粮食产量低),科技水平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开放程度低,国外资源流入少等。

(2)人口数量减少。

(3)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A.云南B.广东C.广西D.福建(2)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B.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C.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的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自然环境的差异D.消费水平的差异解析第(1)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提升含答案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提升含答案

章末综合提升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原因。

古代人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代人口迁移更多的是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

人口迁移的影响可结合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1.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其答题思路为:2.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其答题思路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合计13。

2542.6819。

179.1110.320.22(1)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因素.(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1)错误!→错误!(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错误!(3)错误!(1)务工经商经济(2)文化劳动力(3)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人口迁移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土地、水和矿产资源等气候适宜,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等利于人口迁入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通信、教育、婚姻、家庭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受教育水平高等,促进人口迁移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宽松的人口迁移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会引起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入地有利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联系等不利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迁出地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加强。

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第八单元 人口与环境 (共71张PPT)

2018年高考地理(新课标Ⅱ专用)复习专题测试_第八单元 人口与环境 (共71张PPT)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 图完成下面两题。
4.(2013浙江文综,9,4分)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答案 D
高考地理
(新课标Ⅱ专用)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八单元 人口与环境
五年高考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4课标Ⅰ,10,4分,0.168)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答案 D
根据题干叙述: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
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相同,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化为两年三熟到一 年两熟。④地熟制最高,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较小,所以④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
)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变化。从图中看出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
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A项错误;图中显示世界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阶段是
1990—2010年,B项错误;199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上升至23‰左右,D项正确。
B组
两题。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面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2 第1章人口与环境 第1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必考+选考)含答案

2018版浙江省高考地理2 第1章人口与环境 第1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必考+选考)含答案

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必考+选考)(2016·浙江衢州二中4月选考模拟)下图为中国人口发展情况统计图(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基数大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老龄化严重D.人口出生率低2.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可采取的政策是()A.接收海外移民B.放开二孩政策C.停止实行计划生育D.禁止人口流动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图中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且数量、比重不断增长,反映了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

第2题,考查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图中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因此可通过放开二孩政策提高出生率,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接受海外移民会增加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停止实行计划生育不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禁止人口流动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

答案 1.C 2。

B(2016·浙江省湖州市高二调研)下图为四国2010年和2050年(预测)每100名劳动人口(15~65岁)的家属(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3~4题。

3.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名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主要由于()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迁入率高D.迁出率高4.中国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人口迁移量增大D.城市化速度加快解析第3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因素。

2010年尼日利亚每100名劳动人口的家属数量最多,显然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

第4题,考查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造成劳动人口家属数量增加明显,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不高。

答案3。

A 4。

B(2016·浙江省新高考猜题卷)我国的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l 日起正式实施.但城市育龄夫妇生育二胎的愿望不高,不符合人口政策预期。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此次人口政策如此重大调整的主要目的是()①恢复妇女生育权②增加未来的劳动力供应③应对老龄化问题④国内劳动力不足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城市育龄夫妇生育二孩的愿望不太强烈,其原因最可能是( )①夫妇工作忙碌,时间紧张②年龄偏大,丧失了孕育能力③孕育二孩的经济压力大④工作单位不批准孕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第5题,考查人口的相关知识。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第六章人口的变化2-6-1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第六章人口的变化2-6-1含答案

2-6-1(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湖北八市联考)如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A.东亚B.南美C.西欧D.北非【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约在②所示时间段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此段时间以后总增长率大于0,人口开始增加。

第2题,图示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一段时间为负增长,而有大量的人口迁入说明经济发达,因而最可能位于欧洲。

【答案】 1.B 2.C(2017·湖南益阳下学期4月调研)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

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2010~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B.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C.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4.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有关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5.为了延缓老龄化进程,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①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②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③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胎健康风险较大④医疗卫生水平提高⑤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传统生育观有所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数量变化-含答案及完美解析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数量变化-含答案及完美解析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数量变化-含答案及完美解析2018届高三毕业年级文科地理模拟精选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选择题,选对得4分(文综格式)(14)1.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A.B.C.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从常住人口数量的1990—2014年的变化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减少,则可以推出该省人口增长率是总体呈下降趋势,D对,ABC 错。

故选D。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丁、丙、乙、甲C. 甲、丙、乙、丁D. 丁、乙、丙、甲3.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教育压力大B. 人口老龄化C. 劳动力不足D. 死亡率高【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得比较及读图分析能力。

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为坐标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乙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D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

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丁、乙、丙、甲。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过快产生的主要人口问题。

甲地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人口比重过大等问题。

所以青少年及儿童人口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死亡率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慢所致。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小题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地理选编人口的数量变化-含答案及完美解析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持续下降B.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C.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D. 2015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5.自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呈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B. 老龄化加剧,死亡率增高C. 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增加D. 劳动力跨国流动逐渐增多6.2015年以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下降,有关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社会养老负担减轻B. 人口总数减少C.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D. 阻碍产业转型升级【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变化和读图分析能力。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2-1-2含答案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2-1-2含答案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美国每年都有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答案 C解析此题注意审题,是一批人员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人员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

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这批人员很有可能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

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答案 D解析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而南移。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3~4题。

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A项正确;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协调发展,B、C错误;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项错误。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据此并读图回答5~7题。

5.关于现阶段我国流动人口呈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规模大,以“90后”青少年为主B.流动时间短,季节性返乡规模大C.北京、上海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D.以个体流动为主,家庭化流动未成趋势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劳动年龄流动人口平均年龄约33岁,可推断流动人口以“80后”为主,而且流动人口6~15岁子女随同父母流动的比例为62.5%,说明以家庭流动为主,故季节性返乡规模小;图中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聚集态势加强,跨省流入人口东部地区所占比例为90.5%,由此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2018高考地理二轮精编题(下)及解析

2018高考地理二轮精编题(下)及解析

2018高考地理二轮精编题(下)及解析一、选择题(一)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原因是()A.人口迁移B.自然灾害C.人口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2.缓解乙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A.养老保险B.劳务输出C.扫除文盲D.计划生育3.当前甲国人口年龄构成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劳动力短缺B.人口抚养比下降C.养老费用上升D.婴幼护理受热捧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两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甲大于乙,且甲国少年儿童的比重明显低于乙国,说明甲国实行了限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2题,乙国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比重过大,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第3题,甲国青壮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人口抚养比可能会上升,养老费用会上升;少年儿童比重小,婴幼护理行业不一定受热捧。

答案:1.C 2.D 3.C(二)结合新疆交通分布图,回答1~2题。

1.新疆将瓜果等特色农产品运往我国东部地区较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为()A.公路B.铁路C.高速公路D.高速铁路2.新疆航空客运占本区客运总量的比重在全国最高是因为该地()①经济发展水平高②陆路交通不发达③城市之间相距较远④人口密度较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铁路运输量大、速度较快且运价较低,适合新疆瓜果的外运。

第2题,新疆地域辽阔,城市之间相距较远,同时新疆距其他省区也较远;新疆沙漠、山地广布,陆路交通不发达。

答案:1.B 2.C(三)(2017·东莞统考)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图中阴影为某自然景观分布,M地一年中最大昼长为13时13分。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阴影地区的自然景观最可能为()A.森林B.草原C.荒漠D.冰川2.该自然景观分布向北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的主要原因是()A.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B.山脉直逼海岸,地形狭窄C.沿岸洋流影响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形状,可以判断图中阴影地区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加上沿岸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故C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2015年10月4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冲突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叙利亚邻国,已经大大超出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原先预计的程度,迫使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必须大幅增加所需资金,以满足叙利亚难民日益增大的人道主义需求。

据此回答1~2题。

1.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其邻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经济
C.气候D.政治
2.若图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

当前叙利亚的人口迁移属于()
A.B1到B2B.B2到C1
C.A1到D D.C1到A1
(2016·衡水模拟)右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
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
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
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
4.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
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
读下图,回答问题。

5.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6~7题
6.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③来京务工人员④外国留学生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8.(2015·高考广东卷)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

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B.四川
C.广东D.浙江
下图是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图中箭头的含义分别是:①亚洲人口迁往美国,②美国人口迁往亚洲,③国内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阳光地带”,④国内人口由其他地区迁往东北部。

读图完成9~11题。

(3)说明人口迁移对甲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简述乙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BD 6~10.CABAB 11.C
二、综合题
1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13.(1)人口迁入。

(2)人口迁出。

(3)有利影响: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4)农村迁往城市。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2018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二)
人口的变化
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第1题,当前,叙利亚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国内持续动荡,也就是战争导致的难民迁移,战争属于政治因素。

2.第2题,“涌入叙利亚邻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图中A1到D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3.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口的迁移方向及特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

4.第4题,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

图中所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

5.解析:选D.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政策、婚姻家庭等。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政策,不会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东北地区;东北虽地处边疆,但周边邻国附近区域的人口较少,不会有大量邻国人口迁入;20世纪50~70年代正是东北工业基地建设时期,国家有计划地把城市知识青年迁入该地。

6.解析:第6题,从题干可知,该区域并非是高校集中的区域,因而外国留学生较少。

7.第7题,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

8.解析:选B.本题可以结合该省常住人口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图中显示,该省人口数量多,且常住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说明该省人口大量迁出,选项中只有四川符合条件。

海南省、广东省、浙江省属于人口迁入省份。

故选B.
9.解析:第9题,美国经济发达,国外人口迁往美国可以提高经济收入;美国人口迁往东北部工业区也是为了谋求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10.第10题,国内人口迁移对本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没有影响,美国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说明美国迁入人口数量大于迁出人口数量。

11.第11题,迁往南部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会使这些地区的老龄化加快。

二.综合题
12.解析:注意审题,要从人口数量和素质两个方面思考外来移民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1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