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减童话故事的不安全情节

合集下载

格林童话黑暗情节研究报告

格林童话黑暗情节研究报告

《格林童话》黑暗情节的文化心理研究摘要:《格林童话》自十九世纪初期在德国诞生以来,在世界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书中不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故事,但在美好、奇幻的糖衣之下,也存在大量“少儿不宜”的黑暗情节。

经过整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黑暗情节蕴含了暴力崇尚、生命意识淡化、性别歧视和家长权威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格林童话》黑暗情节文化心理在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童话的条目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

一般故事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力。

”韦苇将童话定义为:“为儿童读者而采记、复述、加工、再创造和创作的荒诞性与真实性有机结合、协调统一的奇妙故事,是最容易具有历史和人类的共同性的文学样式之一。

”①吴其南说:“童话是一种能引起少年儿童审美响应的假定性文学。

文学性、以非生活本身形式塑造艺术形象、儿童性是其三个基本特征。

”②从纯粹民间口头流传的童话,到作家搜集编撰民间童话,再到作家创作童话,这是世界童话史发展最初的轨迹。

我们所熟知的童话有两大体系,一是以《安徒生童话》为代表的文学童话,一是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民间故事。

19世纪初期,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先后花了四十年时间,忠实地记录了二百多篇民间童话,汇成《儿童和家庭故事集》即《格林童话》一书。

这是具有世界影响的第一部巨型①转引自洪迅涛.《童话学讲稿》[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②吴其南.《童话的诗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民间童话集。

《格林童话》在童话宝库中被尊崇为“经典”,一直以来是西方文学、史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

一、《格林童话》中黑暗情节分析第一版的《格林童话》发表于1812年(1812年12月由柏林的埃美尔出版了第一卷,1815年又出版了第二卷),“少儿不宜”的质疑声便不绝于耳,从1812年的第一版到1859年因威廉﹒格林与世长辞而定型的第七版,格林兄弟对《格林童话》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修改,最终第七版成为我们今天所读到的《格林童话》的译文“原版”。

格林童话中的教育启示教导孩子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格林童话中的教育启示教导孩子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格林童话中的教育启示教导孩子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格林童话中的教育启示:教导孩子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格林童话作为世界著名的童话集,以其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角色形塑,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思考。

然而,除了娱乐性质外,这些童话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其中之一就是教导孩子们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本文将通过分析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阐述教育孩子关于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启示。

一、童话故事中的人身安全教育在格林童话中,有许多故事涉及到儿童遭受不公平待遇或危险情境,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往往在旅途中或者与陌生人接触时遇到了危险。

通过这些情节,格林童话教育了孩子们要警惕陌生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危险发生。

例如,在《灰姑娘》故事中,灰姑娘母亲临终前告诉她不要与陌生人交谈,以免遭受伤害。

灰姑娘遵循母亲的教诲,始终保持警惕,并最终在遇到王子时得以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全。

二、教育启示: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向我们提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孩子们珍惜并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教育启示。

1.教导孩子辨别陌生人孩子们应该培养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明确地了解谁是可靠的人。

他们应该明白,认识的人和陌生人不同,陌生人的意图可能不为我们所知。

通过告诉孩子们不与陌生人交谈、不随意跟随陌生人等原则,能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保护观念。

2.建立沟通机制孩子们应该学会寻求帮助和及时向父母或者可信任的成人汇报。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他们在遇到问题或者感到不安全时能够毫不犹豫地与自己沟通。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及时寻求帮助,避免危险的发生。

三、借鉴格林童话的人身安全教育格林童话中教导孩子们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的教育启示不仅适用于故事情节,也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以下是一些借鉴格林童话的人身安全教育措施。

格林童话是恐怖故事

格林童话是恐怖故事

格林童话是恐怖故事格林童话是许多人童年时代的经典阅读材料,这些故事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

然而,有趣的是,这些经典童话背后隐藏着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元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格林童话是恐怖故事的代表。

本文将深入探讨格林童话故事中的恐怖元素,并解释为何这些故事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

1. 颓废的背景在格林童话中,故事发生的环境大多数都是阴暗恐怖的。

无论是森林、深海还是古老的城堡,这些背景都散发着神秘和不安的氛围。

例如《睡美人》中的森林,常常被描绘为密林和黑暗的地方;而《灰姑娘》中的城堡,虽然富丽堂皇,却隐藏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

这些颓废背景给了读者一种不安全感。

2. 恶毒的反派角色格林童话中的反派角色往往是极其恶毒的,他们的行为充满了邪恶和残忍。

例如,恶皇后在《白雪公主》中企图杀害美丽的白雪公主,以保持自己的美貌;而狼在《红帽子》中则假扮成了红帽子的奶奶,企图吞噬红帽子和她的祖母。

这些反派角色的存在使得故事更具紧张和惊悚的氛围。

3. 意外的结局与传统的童话故事相比,格林童话的结局往往是意外和令人震惊的。

在《灰姑娘》中,灰姑娘终于与王子结婚,但却以自己恶毒继母和姐妹被眼睛被鸟啄出的方式告终;在《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最终被揭穿自己的“新衣”并赤身裸体地走在大街上。

这些非传统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进一步增加了故事的恐怖感。

4. 暴力和血腥的描写格林童话中的一些描写也包含了暴力和血腥的元素。

例如,在《灰姑娘》中,灰姑娘的姐姐们为了适应王子的玻璃鞋而割下了自己的脚趾;而在《小红帽》中,狼狠狠地把红帽子和奶奶吞下肚子。

这些描写虽然隐晦,但足以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恐怖和残忍。

尽管格林童话有着这些恐怖元素,但为何它们仍然如此受欢迎呢?1. 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恐怖元素的存在使得格林童话故事更加吸引人。

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被故事所吸引。

读者希望看到主人公们如何与反派斗智斗勇,最终战胜邪恶力量。

删减童话故事中的不安全情节【推荐下载】

删减童话故事中的不安全情节【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删减童话故事中的不安全情节
书架上层书架下层童话时间一个妈妈的忧心忡忡:4岁的林林和3岁的网网在院子里玩,不知怎幺回事儿吵了起来……“我是强盗,啊呀呀!一刀砍了你的头!”林林对网网比划着挥舞大刀砍头的动作。

“哼!我才不怕!我给你吃毒苹果,涂上蛇的、癞蛤蟆的、还有、还有……反正是好多的毒药!”网网说。

“你是大灰狼,我是猎人,剪开你的肚皮、扔到河里!”林林和网网的妈妈林丽在窗内越听越是坐不住,孩子吵架的情节,就出自书架上那一本本童话故事。

早就听说《白雪公主》和一些经典童话在西方遭到了现代父母的排斥,难道说我们真的要给童话分级?孩子睡了,妈妈坐在书架边开始阅读——大灰狼的N种死法“大灰狼把小红帽和外婆都吞下了肚子,然后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小红帽》的图画书里,大灰狼这时正露出了尖尖的牙齿和血红的长舌头。

记得林林2岁时看到这一页总会快快地翻过去,大叫“猎人快来呀!”——猎人来了,“怦!”
地一枪打死了大灰狼,然后用剪刀剖开它的肚皮,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

自然界狼的死法有许多种,被人或更强大的动物猎杀、饿死、冻死,但死得最具创意的还是在童话故事里。

童话世界的大灰狼无一例外死于酷刑,死前饱受折磨——除了上面的死法还有被三只小猪烫死,被羊妈妈用犄角顶破了肚皮,放进大石头沉到河里淹死。

狼和小白兔、小山羊、小猪一样都是地球上的动物,为什幺总是要它在故事里扮演大坏蛋呢,而比它更凶猛的虎、豹、熊还有机会成为小动物小朋友的好朋友。

太不公平了?记得有一次电视播放北美洲辽阔的草原,苍凉的管风琴中,播音员正用沉痛的声音说:“在北美大陆,狼群日异减少,政府已经禁止猎杀狼群。

“林林大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格林童话》是世界著名的童话集之一,它收录了许多经典的童话,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

这些童话并不完全适合儿童阅读,因为其中存在着暴力叙事的成分。

本文将研究《格林童话》中的暴力叙事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暴力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都存在着暴力的情节,如恶魔的出现、追逐战、打斗等等。

这些暴力情节会给幼儿带来恐惧感,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不安全感,甚至对他人产生攻击欲望。

而年幼的孩子们很难理解故事中的虚构性质,会将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混淆,从而增加了孩子们受到伤害的风险。

暴力叙事也会对幼儿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格林童话》中的暴力情节往往与冲突解决方式相关。

在《灰姑娘》中,继母和姐妹们对灰姑娘的虐待最终导致了她的遭遇,而仅凭着一双红鞋灰姑娘就得以与王子相会并幸福生活。

这种暴力叙事将解决问题和实现愿望简单化,传递出错误的价值观念,即通过暴力和报复来解决问题。

这对于幼儿的价值观教育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会使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采取激烈的行动。

由于幼儿对暴力的理解能力有限,暴力叙事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误解和误解。

对于幼儿来说,暴力是一种无法理解的概念,他们很难区分虚构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如《白雪公主》中因妒忌心理而导致毒苹果、在森林中追逐、战斗等情节,幼儿很容易将这些情节与现实生活中的危险混淆,导致他们产生过度的恐惧和焦虑。

由于幼儿无法理解故事中暴力的目的和意义,他们可能对暴力行为产生误解,并在模仿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针对这个问题,适当的儿童教育是非常关键的。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选择合适的童话故事来讲给孩子或学生听。

在选择童话时,要重视故事中的暴力内容,避免选择含有过多暴力情节的故事。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理解故事中的虚构性质,并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故事中的暴力情节。

提供更多正面的价值观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们明白通过和平、合作和善良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

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格林童话》研究《格林童话》是一部集合了德国民间故事的经典童话集,被认为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瑰宝之一。

这些童话中却隐藏着许多暴力元素,这与儿童教育的理念似乎并不相符。

本文将探讨《格林童话》中的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我们需要认识到,《格林童话》是在一个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

在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更为残酷和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暴力和残忍的行为是家常便饭。

在这些童话中出现的暴力元素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以及对儿童教育的警示。

童话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通过讲述故事、揭示道德、传递智慧等方式,童话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世界,认识到善恶之间的差异,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尽管《格林童话》中的暴力描写可能会引起儿童的恐惧和不安,但恰恰因为如此,这些童话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深刻和持久。

我们不能忽视《格林童话》中的正义和复仇的主题。

在很多童话故事中,邪恶的人物最终会受到惩罚,而善良的人物会得到正义的伸张,这种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即善恶终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格林童话》中的一些问题。

有研究表明,童话中过于暴力和残忍的情节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儿童教育者来说,有必要对《格林童话》进行一定的筛选和解读,避免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格林童话》中的暴力叙事与儿童教育存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暴力元素在这些童话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人们对于善恶、正义和复仇的关注。

虽然这些童话中的暴力描写可能会对儿童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在正确引导和解读的前提下,它们能够帮助儿童理解世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在使用《格林童话》作为教育材料时,儿童教育者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合理把握暴力元素的使用和展示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儿童的教育效果。

格林童话的恐怖故事

格林童话的恐怖故事

格林童话的恐怖故事在德国传统民间童话中,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故事,这些故事通常来自于格林兄弟著名的《格林童话》(Grimm's Fairy Tales)。

这些故事虽然是为了娱乐儿童而创作的,但其中蕴含的恐怖元素无疑使人们寻味良久。

本文将探讨几个格林童话中的恐怖故事。

一、《灰姑娘》《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最受欢迎的故事之一,然而,在浪漫的爱情故事之外,故事中也隐藏着一些恐怖的元素。

灰姑娘的继母和继姐虐待她,迫使她从早到晚地工作。

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给了孩子们一个不堪想象的恐怖画面,而且这也是一个常见的现实问题。

二、《小红帽》《小红帽》是格林童话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些令人不安的情节。

毒狼假扮成小红帽的奶奶,以欺骗和吃掉她,这种滑稽的变形与恶意增添了故事的恐怖氛围。

这个故事警示了年幼的读者要警惕陌生人,从而引起他们对于陌生人的不信任感。

三、《汉赛尔与格莱特》《汉赛尔与格莱特》是格林童话中最另类的一则故事。

故事中,一个邪恶的女巫将两个孩子绑架,并将他们关进一间屋子里,目的是为了吃掉他们。

这个故事中的阴森和恐怖情节以及孩子们面临的生存挑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魔鬼当铺》《魔鬼当铺》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格林童话故事,但它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故事。

故事中的男主角与一个魔鬼进行交易,他以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来换取财富。

然而,最后男主角不得不支付他的灵魂作为代价,这个故事强调了贪婪和交易不对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五、《灰骨鱼》《灰骨鱼》是格林童话中的一则恐怖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只渔夫捕捉到的一条鱼,这条鱼可以用金钱来回报捕鱼者,但同时也要求对方付出代价。

故事逐渐展示了捕鱼者渴望金钱的贪婪心理以及被贪婪吞噬的恐怖图景。

虽然这些恐怖故事是以童话的方式呈现的,但它们所揭示的恐怖情节却常常引人深思。

这些故事不仅提供了关于勇气、正义和智慧的宝贵教训,还为读者带来了一种从平淡生活中脱离的刺激和冒险的体验。

格林童话,比传说中还要血腥黄暴和不伦丨壹读百科

格林童话,比传说中还要血腥黄暴和不伦丨壹读百科

格林童话,比传说中还要血腥、黄暴和不伦丨壹读百科近百年来,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一本童话能像《格林童话》一样这么受孩子们的喜爱,白雪公主、灰姑娘和白马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讨人厌的继母和恶毒的反派被正义打败,自食恶果,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正义、理所应当的故事路径。

但也许,童话故事的真相远不止如此,《格林童话》其实很暗黑。

白雪公主代表了虚荣,因为她抗拒不了金光闪闪的梳子和漂亮的苹果;亨舍尔和格莱特被巫婆抓到最主要的原因是贪吃;小红帽不听妈妈的话,为了采摘漂亮的花偏离了小路,被狼吃进了肚子里,当然,这些只是一小部分,真相远不止如此。

△警察叔叔,就是这两个人从最初1812年第一版格林童话出版,到1957年最后一版格林童话随着威廉·格林的去世而停止修订,45年中,格林童话一共修订了7个版本,其中血腥、暴力和乱伦等等情节渐渐被删减,变成了更符合孩子们和中产阶级趣味的读物。

今天,壹读君(微信:yiduiread)就带你去领略一下格林童话的本来面目,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查询一下就近的心理诊所联系方式。

真·清新的实习壹读君丨清新随处可见的血腥元素1812年的格林童话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们玩屠宰游戏》。

父亲杀了一头猪,孩子们目睹了这个过程,午饭后,哥哥对弟弟说,你来扮演猪,我演屠夫。

说完就抽出明晃晃的刀刺向弟弟的咽喉,弟弟倒在了血泊里。

在楼上帮婴儿洗澡的母亲听到声响,跑了下来,看见哥哥杀死了弟弟,怒不可遏,抽出弟弟身上的刀,扎进了哥哥的心脏。

做完这些之后,她跑上楼看正在洗澡的婴儿,发现婴儿已经在洗澡盆中溺死了。

妻子既绝望又害怕,不顾仆人们的劝阻,上吊自尽了。

父亲从田地里回来,看见一大家子人都死了,极度悲痛,不久也死了。

虽然在随后的第二版(1819)中格林兄弟迫于读者的压力,删掉了这个故事,但其中的血腥元素还是能在其他被保留下来的故事中找到。

《杜松子树》的故事里,小男孩被继母杀死,父亲吃掉了他的肉,把骨头吐出来扔在桌子底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删减童话故事的不安全情节
童话时刻一个妈妈的忧心忡忡:4岁的林林和3岁的网网在院子里玩,不知如何回事儿吵了起来……“我是强盗,啊呀呀!一刀砍了你的头!”林林对网网比划着挥舞大刀砍头的动作。

“哼!我才不怕!我给你吃毒苹果,涂上蛇的、癞蛤蟆的、还有、还有……反正是好多的毒药!”网网讲。

“你是大灰狼,我是猎人,剪开你的肚皮、扔到河里!”
林林和网网的妈妈林丽在窗内越听越是坐不住,小孩吵架的情节,就出自书架上那一本本童话故事。

早就听讲《白雪公主》和一些经典童话在西方遭到了现代父母的排斥,难道讲我们确实要给童话分级?
小孩睡了,妈妈坐在书架边开始阅读——
大灰狼的N种死法
“大灰狼把小红帽和外婆都吞下了肚子,然后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小红帽》的图画书里,大灰狼这时正露出了尖尖的牙齿和血红的长舌头。

记得林林2岁时看到这一页总会快快地翻过去,大叫“猎人快来呀!”——猎人来了,“怦!”地一枪打死了大灰狼,然后用剪刀剖开它的肚皮,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

自然界狼的死法有许多种,被人或更强大的动物猎杀、饿死、冻死,但死得最具创意的依旧在童话故事里。

童话世界的大灰狼无一例外死于酷刑,死前饱受折磨——除了上面的死法还有被三只小猪烫死,被羊妈妈用犄角顶破了肚皮,放进大石头沉到河里淹死。

狼和小白兔、小山羊、小猪一样差不多上地球上的动物,什么原因总是要它在故事里扮演大坏蛋呢,而比它更凶残的虎、豹、熊还有机会成为小动物小朋友的好朋友。

太不公平了?
记得有一次电视播放北美洲宽敞的草原,苍凉的管风琴中,播音员正用沉痛的声音讲:“在北美大陆,狼群日异减少,政府差不多禁止猎杀狼群。

“林林大眼睛困惑得不得了——大灰狼,不能统统杀死?!童话能不能也给大灰狼一次机会?
《白雪公主》的4种害人方法
放下大灰狼,认真“审查”《白雪公主》的故事,才发觉串连的主线并不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而是一起又一起的阴谋与毒杀。

皇后下令卫兵杀死白雪公主,而且声称要看到白雪公主的心脏。

卫兵不忍心杀死白雪公主,就杀死了一头无辜的鹿(友爱的小孩,你知识替罪羊是如何回事了吗?),剖出它的心脏去欺诈皇后。

皇后得知白雪公主没有死,决定亲自出马,她化妆成一位老妇人,用花言巧语骗得白雪公主让她进了屋——“夫人婆进门后,趁白雪公主转身的时候,用丝带勒住了白雪公主的颈项,越勒越紧,直到白雪公主躺倒,一动不动,才松开手,逃向森林里了。


白雪公主依旧没有死,皇后又给她送来了有毒的木梳子。

白雪公主依旧没有死,皇后用毒蛇、癞蛤蟆、蜥蜴做成了毒药,涂在苹果上,让白雪公主吃。

原先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讲下来,林林和网网差不多学习了至少4种害人的手段。

还以为他们只记得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起跳舞的情节呢。

依旧将它放在书架的最上层吧。

又惊又喜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是上星期刚买的,差不多给林林讲过两次了(他专门喜爱那个故事)。

那儿面有杀头的情节——我要砍下你的头,强盗一刀砍下了人头。

强盗是坏人,坏人是残酷的,那么好人呢?故事接着写道:“阿里巴巴聪慧的女仆,发觉强盗藏在袋子里,因此找来一大桶油,用锅把油烧得滚烫滚烫的,再把滚烫滚烫的油倒入每一只皮口袋里,一袋、两袋、三袋……一共39袋,袋子里的强盗连口气儿也没吭,都给烫死了。


阿里巴巴看得又惊又喜。

妈妈看得心惊肉跳,尽管对坏人我们要以牙还牙,不能心慈手软,然而这手段也太……要不要爬上梯子,把它藏到书柜最上层的最里面呢?期望林林不记得那个聪慧的女仆。

王子和幸福的生活“网网,长大想当什么?”“公主!”“什么原因要当公主呢?”“结婚,和王子。


白雪公主嫁给了王子、灰小姐嫁给了王子,他们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人们都明白,故事只能写到那个地点,否则结果就专门难讲了。

但是小小孩却开始做梦啦——仙女送来的水晶鞋、王子漂亮的城堡、王后的金冠、女仆……她们不明白,事实上王子和公主开始吵架了,王子常常不回家,公主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然后天天追咨询王子去了哪里,再后来她要么离开王子、离开城堡,要么变成怨毒的皇后老太婆。

王子是什么东东?一个漂亮的大男孩,老爸专门有钞票。

但是妈妈的女儿只有嫁给老爸有钞票的漂亮男小孩才会幸福吗?妈妈的女儿能够自己买水晶鞋、自己开步走,全然不用因为王子的赏赐低眉顺眼,脸色羞红。

王子和公主,这一段过时的童话——放到书架上层去吧!一直以为童话是收容小孩的安全地带,不成想里面竟有成人世界所有的危险、杀戮、背叛和欺诈。

尽管我们不能让小孩生活在水晶瓶里,然而我更情愿在今后的现实中让他们慢慢地去了解,而不是早早用童话去搅扰他们可贵的单纯与宁静。

儿童教育学家的童话观——警察依旧故事妈妈?
如果你和小孩过马路,你会如何样做?你会告诉小孩如何过马路,教给他如何样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样爱护自己的安全。

你确信可不能指挥车辆停下来,因为你是妈妈不是警察。

童话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是我们将现实世界告诉小孩的一个载体。

就像每一个现实事件都不仅为我们传达一个信息,一个童话也不只给我们一个道理。

给小孩讲童话不应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讲”童话与小孩交流对世界的认识。

学习做一个会“讲”故事的妈妈,你会发觉没有什么故事是“不安全”的。

关于2~3岁的小孩,某个故事并可不能对他们产生深远的阻碍。

他们大多会在5岁左右不记得更小时候听到的故事。

那个年龄的小孩,往往将自己和故事中的人物相混淆,因此故情况节越简单越好,一些可爱的动物形象更易引起他们的爱好。

关于4~5岁的大小孩,你能够通过让他们“讲”故事的方法了解他们对故事中人物和情形的懂得。

能够咨询咨询小孩,你最喜爱故事中的谁?什么原因?要留意听小孩关于“什么原因”的讲明,那才是小孩的认识和方法。

如此你就能够明白,那个故事对小孩产生了什么样的阻碍,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落下一些情节。

在给小孩讲故事的时候,你能够有选择性地落下一些情节,专门是一些可能令小孩感受不安和难过的情节。

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例如:“女仆发觉强盗藏在袋子里,就把强盗杀死了”,几乎没有小孩会追咨询:“她是用什么方法杀死他们的?”
落不下的大灰狼。

有些情节你不可能落下,例如《小红帽》中的大灰狼,它是故事的要紧人物,还有就算你落下了,小孩也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那儿看到。

你需要讲明,那个地点面的大灰狼扮演的是一个坏蛋,猎人剪开它的肚皮是为了救出小红帽和外婆,顺便告诉小孩对待生疏人的常识。

注意选择睡前故事。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合睡前。

睡前童话应该是令小孩感受到温顺安静的。

例如《雪人》是一部适合在冬天的夜晚讲给小孩听的童话,《柳林风声》能够在春天开始的时候讲,也能够按照不同的季节分段进行。

扩大选择范畴:事实上有许多名作家都写过童话,例如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柳林风声》的作者),如果你的亲小孩差不多6岁了,什么原因不给他讲《汤姆·索亚历险记》呢?尽管不是童话,然而故事中有味的情节和小汤姆的勇敢精神,没有男小孩不喜爱。

回忆一下你童年时看过的那些用漂亮的水墨画画成的中国童话故事和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片,别忘了将它们介绍给你的小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