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
社交媒体:分享信息和交流,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电子商务:在线购物和支付,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和成本
远程教育:在线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Part Four
因特网协议
TCP/IP协议族
TCP/IP协议族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
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
远程通信:实现远程通信,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资源共享: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如打印机、扫描仪等
协同工作:实现多人协同工作,如远程会议、协同编辑等
Part Three
因特网概述
因特网定义
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无数小型网络互联而成
因特网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换
应用:广泛应用于学术、技术、娱乐等领域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
定义:一种实时、双向、点对点的通信方式
特点:快速、便捷、实时、互动性强
应用:QQ、微信、Skype等
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线游戏(Online Gaming)
游戏类型:包括角色扮演、策略、射击、体育等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IP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
TCP/IP协议族是开放、免费的协议,广泛应用于因特网
IP地址
IP地址是因特网上每台计算机的唯一标识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为四段,每段8位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用于因特网
IP地址分为公网IP和私网IP,公网IP是全球唯一的,私网IP是局域网内的唯一标识
1974年,TCP/IP协议诞生,成为因特网的基础协议
2010年,因特网用户数量超过2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系统

《认识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认识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2
按地理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 WAN)。
按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
3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总线型网络、树型网络、 网状网络。
02
CATALOGUE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七层模型
01
02
03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机 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等 特性的接口。
01
从10Base-T到100Base-T,再到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
以太网的帧结构
02
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
段、数据字段、填充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以太网的MAC层协议
03
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实现网
络中的多点接入和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802.11a、802.11b、 802.11g、802.11n、802.11ac等。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包括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等设备。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原理
采用扩频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移 动办公和无线接入Internet等功能。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工具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监控和维护的过程,以确保网 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网络管理涉及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排查、性能优化和
安全防护等方面。
网络管理工具
网络管理工具是用于简化网络管理任务的软件或硬件设备,它们提供图形化界面和自动 化功能,帮助管理员更轻松地管理网络设备和服务。常见的网络管理工具包括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第五章可靠传输服务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第五章可靠传输服务

5.12 Congestion Control 拥塞控制
In most modern internets, packet loss is more likely to be caused by congestion than a hardware failure. TCP always uses packet loss as a measure of congestion, and responds by reducing the rate at which it retransmits data.
IP does not read or interpret the messages.
IP treats each TCP message as data to be transferred.
5.6 Achieving Reliability 实现可靠性
The major problems are: Unreliable delivery by the underly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uter reboot.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
林坤辉
PART III Internetworking
Chapter 5 TCP: Reliable Transport Service
T C P:可靠传输服务
5.2 The Need for Reliable Transoprt可靠传输的必要性
When a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each end of the connection allocates a buffer to hold incoming data, and sends the size of the buffer to the other end.

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分类ppt课件
组播地址:用来标识一组节点的地址 组成员:通常具有某种共同的特性
用一个地址表示一些主机可简化操 作,但同时增加了组管理的复杂性 。
H1
H2
H3
H4
图例:主机H1给主机H2和H4发送一个消息
消息
组播通信
广播网络——共享介质
共享介质
H1
H2
H3
H4
共享介质:所有主机发送和接收消 息都通过同一个介质进行。
拓扑结构:指计算机网络 的物理布局。
星型
环型
树型
全连通
消息只能沿着点 -点链路的这头 发到那头。
H1
点-点链路
点—点网络——单播
H2
点-点链路
H3
当两点之间非直接相连时,
? 如何找到对方,以及如何
传递报文?
考虑两种情况:
H4
• H1给H2发送消息 • H1给H3发送消息
消息
单播通信
点—点网络——多跳传输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关键点
计算机(用户终端)必须在 地理上是分散的
计算机必须具备独立计算 能力
所有计算机通过一个通信 系统连接在一起
提供多种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手段
交流:用户交流 • 即时通信 • 异步通信 • 文本 • 音视频
通信系 统
资源:硬件、软件、信息 • 文件/邮件/网页 服务 • 视频/游戏服务 • 即时通信服务 • 。。。
广播地址:用来标识全体节点的标识 符。
H1
H2
H3
H4
图例:主机H1给所有主机发送一个消息
消息
广播通信
广播网络——组播
组播(multicast):一对多的通信模式, 发送者将消息发给网络上具备某种公共 特性的节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

目前,我国在接入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已建成中
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9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通信子网: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通 信子网由网卡、线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和相关软件组成。 资源子网: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 源子网由联网的服务器、工作站、共享的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和相关
目前局域网中最常见的3个协议是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
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
16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6.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
TCP/IP: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包括上百个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 件传输、电子邮件等,而TCP和IP是其中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协 议,目前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
第2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若干台计算机互连的系统,这些计算机之间不 但可以实现彼此通信,还可以实现计算机间的资源共享。这种实现计算机之
间的通信,并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称为第2代计算机网络。
7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3 相关知识点
第3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局域网和广域网。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 著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D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为计 算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标准,使得计算机网络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体系结 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3代计算机网络。 第4代计算机网络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Internet在美国出现。此后,许多其他计算机网络开 始相继接入Internet,使得Internet成为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发展最快、接入用 户数最多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标志着计算机网 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第4代计算机网络,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 入了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PPT课件

互联网PPT课件

专线接入因特网
DDN

光缆


通常是位于某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无线微波
必要的准备
• 硬件与软件 • 向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申请线路
四 走进因特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因特网,亲身去体会它带给我们的喜悦 吧!
上网规则
• 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 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 • 过滤不健康的内容 • 不要在网上太多的时间
认识因特网
第一节 认识因特网
主要内容
• 什么是因特网 • 上因特网能做什么 • 如何连接因特网 • 走进因特网
一 什么是因特网
1. 计算机网络 2. 因特网的诞生与发展 3.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
1. 计算机网络
• 使用通信线路将若干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它们之 间能够互相通信,并且共享软硬件资源,就构成了 计算机网络。
• 清华大学BBS站----水木清华

三 如何连接因特网
• 电话拨号接入因特网 • 专线接入因特网
电话拨号接入因特网
一台电脑,一条电话线 一个调制解调器,一个ISP帐号
您的计算机
调制解调器
市内电话网
ISP 公司的 调制解调器 ISP 的服务器
因特网
调制解调器
• 制定了TCP/IP网络协议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 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我国叫它“因特 网”
IP地址
IP地址由四个数字,中间用一个点隔开, 四个数字在0~255之间
域名
为 了 使 用 和 记 忆 方 便 , 因 特 网 还 采 用 了 域 名 管 理 系 统 , 简 称 DNS (Domain Name System),在IP地址之外,网上的计算机还有另一种 表示法:域名,它是由代表一定意义的英文单词的缩写构成,如: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课件

02
03
流媒体技术的定义
流媒体技术是指通过网络 将连续的音频视频数将音频视频数据压缩 编码,然后以数据包的形 式通过网络传输,最后在 客户端进行解码播放。
流媒体技术的特点
支持实时传输、可跨平台 播放、易于网络发布等。
音频视频服务的应用
01
02
03
压缩算法
音频视频压缩算法主要包括变换编 码、预测编码、插值与外推法、统 计编码等,这些算法在压缩效率和 图像质量之间进行权衡。
音频视频编解码技术
编解码技术概述
音频视频编解码技术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或存储的格式的过程,包括音频编解码和视频编解码。
常见编解码器
常见的音频编解码器有AAC、MP3、WMA等,常见的视频编解码器有MPEG、H.264、AVC等,这些编解码器支持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
音频视频服务的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升,音频视频服务经历了 从简单的流媒体到高清、超高清视频的演变。
音频视频服务的类型
主要包括在线直播、点播、短视频、语音通话等。
音频视频传输协议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用于实时传输音频视频 数据流的传输层协议,支持一对一或 一对多的传输模式。
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和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计算机网络分类
根据规模大小和延伸 范围分类:局域网 (LAN)、城域网 (MAN)、广域网 (WAN)。
根据传输介质分类: 有线网和无线网。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 类:星型网、总线网 、环型网和网状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流媒体传输是将音频视频数据以流的 形式实时传输,用户可以边下载边播 放,无需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成。流 媒体传输协议主要包括RTSP、RTMP 、HLS等。

6计算机科学导论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6计算机科学导论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20
6.2.8 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53)是为了帮助其 他应用程序而设计的。为了确认一个实体, TCP/IP使用IP地 址定义某主机和网络之间的连接。但是数字化的地址难以记 忆,因此网络需要一个名字到地址的映射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DNS是一个作为域名和IP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全世界有13台根域名服务器。由ICANN管理。
25
6.3.2 传输层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ser Data Protocol)是面向事务的不可靠的无连接传 输协议。提供进程间通信。 用户数据报,UDP数据包,有一个固定大小为8字节的头,存 储在总长为65535字节的IP数据报中。 UDP耗费系统资源较少,可能丢包,不保证数据的顺序。
26
7
协议分层的原则
(1)如果想达到双向通信,我们需要保证每一个协议层都可 以进行两个对立且方向相反的工作。 (2)在两个站点中每一层的两个对象必须完全相同。
逻辑连接
Figure 6.6 同位体协议层之间的逻辑连接
8
OSI参考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国际 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 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
第 6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Computer Network & Internet)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该能够:
描述局域网和广域网(LAN和WAN). 区分因特网和互联网. 描述作为因特网网络模型的TCP/IP协议族. 定义TCP/IP协议族中的各层以及他们的关系. 从应用层面描述一些应用. 描述网络层协议提供的服务. 描述传输层协议提供的服务. 描述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不同协议. 描述物理层的责任. 描述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不同传输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8 Procedures that Implement The Socket API
27.8.1 The Socket Procedure.
descriptor = socket(protofamily,type, protocol)
Return a socket descriptor if successful; -1 if error.
The system returns a small integer descriptor that identifies the socket.
In a Unix implementation,sockets are completely integrated with other I/o.
A single application can be written that transfers data to an arbitrary location.
当所有的传输操作完成后,用户进程关闭调用, 通知操作系统已经完成了对某对象的使用。
TCP/IP协议被集成到UNIX内核中时,相当于 在UNIX系统引入了一种新型的I/O操作。 UNIX用户进程与网络协议的交互作用比用户 进程与传统的I/O设备相互作用复杂得多。 首先,进行网络操作的两个进程可能在不同 主机上,如何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其次,存在多种网络协议,如何建立一种通 用机制以支持多种协议? 这些都是网络应用编程所要解决的问题。
4.协议端口
网络中可以被命名和寻址的通信端口,是操作 系统可分配的一种资源。
传输层与网络层在功能上的最大区别是传输层 提供进程通信能力。
因此,网络通信的最终地址就不仅仅是主机地 址了,还包括可以描述进程的某种标识符。
为此,TCP/IP协议提出了协议端口 (protocol port,简称端口)的概念,用于 标识通信的进程。
27.6 Sockets, Descriptors, And network I/O
Socket communication also uses the descriptor approach.
Before an application can use protocols to communicate,the application must request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create a socket that will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27.4 Sockets And Socket Libraries
In BSD Unix and the system derived from it,socket functions are part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itself.
In many cases,instead of modifying their basic operating system,vendors created a socket library that provides the Socket API.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件
林坤辉
2019-02-6
PART IV Network Applications
Chapter 27 The Socket Interface Socket 接口
27.1 Introducti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an application and protocol software. How an application uses protocol software to communication. Set of procedures that an application uses to become a client or a server, to contact a remote destination, or to transfer data.
Unix uses an open-read-write-close paradigm for all I/o
补充: 1. Socket API与Unix
Unix是一个通用的交互式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 Unix由AT&T 公司Bell实验室于1969年开发。 Unix 有两个主要的流派:System V 和 BSD System V 由最初的AT&T Unix 演化而来。 BSD Unix 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eley) 分 校开发,其目标是提供一个具有复杂网络支持 的开放系统。 TCP/IP 协议族也与Unix 的发展有很密切关系。 Socket API与Unix 操作系统关系非常密切。
The Socket Procedure:
The socket procedure creates a socket and returns an integer descriptor.
An API defines a set of operations that an application can perform when interacting with protocol software, the API determines the functionality that is available.
Socket接口
应用程序的基本网络接口
–由操作系统提供; –进程的通信端点 –一个socket的信息含义
协议类型 本地地址 本地端口号 远端地址 远端端口号
27.7 Parameters And The Socket API
Socket programming differs from conventional I/o.
27.3 The Socket API
Although protocol standards allow operating system designers to choose an API, many have adopted the Socket API. The Socket API is available for many operating systems. The Socket API originated as part of the BSD Unix operating system. The Socket API is a de facto standard.
Because an application must specify many details to use a socket.
To accommodate all the details, each socket has many parameters and options.
To avoid having a single socket function with separate parameters for each option,designers of the socket API chose to define many function.
插口结构
Client-Server执行模式
Client-Server端执行模式
Server
Socket bind
准备阶段
Client Socket
listen accept
连接建立阶段 connect
Send/recv(循环) 通信阶段 Send/recv(循环)
cபைடு நூலகம்ose
关闭阶段
close
注意:上面这些Socket的意思与指IP地址和 TCP端口号的组合的Socket不同
A socket library can provide applications with a socket API on a computer system that does not provide native sockets.
When an application calls one of the socket procedures, control passes to a library routine that makes one or more calls to the underlying operating system to implement the socket function.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
这样一个三元组,叫做一个半相关(halfassociation),它指定连接的每半部分。
全相关
一个完整的网间进程通信需要由两个进程组成, 并且只能使用同一种高层协议。 一个完整的网间通信需要一个五元组来标识:
(协议,本地地址,本地端口号,远程地址, 远程端口号)
这样一个五元组,叫做一个相关 (association),即两个协议相同的半相关 才能组合成一个合适的相关,或完全指定组成 一连接。
端口是一种抽象的软件结构(包括一些数据 结构和I/O缓冲区)。
应用程序(即进程)通过系统调用与某端口 建立连接(binding)后,传输层传给该端 口的数据都被相应进程所接收,相应进程发 给传输层的数据都通过该端口输出。
在TCP/IP协议的实现中,端口间的操作类似 于一般的I/O操作,进程获取一个端口,相 当于获取本地唯一的I/O文件,可以用一般 的读写原语访问之。
27.5 Socket Communication And Unix I/O
An application communicates through a socket similar to the way the application transfers data to or from a file.
类似于文件描述符,每个端口都拥有一个 叫端口号(port number)的整数型标识符, 用于区别不同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