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尺带珠丹B、松赞干布C、皮罗阁D、大祚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唐蕃“和同为一家”B、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理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D、使唐蕃结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祖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B、文成公主是第一位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亲的汉族公主C、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的发展D、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代的繁荣与开放是唐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派“遣唐使”B、鉴真东渡C、马可波罗来华D、玄奘西行【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太平公主B、金城公主C、王昭君D、文成公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遗址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B、敦煌莫高窟C、大昭寺会盟碑D、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回纥兴起后,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隶属关系。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B、回纥与唐多次和亲C、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D、回纥人撤出蒙古高原西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3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实景剧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

练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练习题第5课 “和同为一家”

练习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练习题第5课 “和同为一家”

第5课“和同为一家”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尺带珠丹和亲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吐蕃B.突厥C.黑水靺鞨D.回纥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A.皇帝B.国王C.可汗D.赞普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A.展子虔B.顾恺之C.阎立本D.吴道子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精选例题: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结盟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

从四个备选答案来看,与文成公主入藏不相关的是A、D。

特别是D 表述不正确,唐和吐蕃不能定义为管辖,只能是联系。

另外B也不准确,它应该出现在金成公主入藏之后。

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1.唐朝的吐蕃是今天()的祖先A.回族B.藏族C.朝鲜族D.维吾尔族2.吐蕃政权的政治中心( )A.长安B.开封C.逻些D.龙泉府3.唐朝与吐蕃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是( )A.怀人可汗B.尺带珠丹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4.藏族的祖先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是( )A.单于B.素丹C.可汗D.赞普5.维吾尔族的直线在唐朝时称( )A.吐蕃B.回纥C.突厥D.六诏6.彝族的祖先在唐朝称( )A.吐蕃B.回纥C.突厥D.六诏7.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唐中宗C.唐玄宗D.唐高宗8.被我国北方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中宗C.唐玄宗D.唐高宗9.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列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家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靺鞨的首领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中的话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另一赞普11.列举唐朝时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名称和设立此机构的两个皇帝。

12.列举匈奴、突厥和吐蕃的首领的称谓。

13.阅读下列材料:“外甥士先皇帝舅宿亲,又嫁给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堂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堂练习

第5课“和同为一家”典型例题1、藏族、维吾尔族和白、彝族的祖先分别是()①回纥②吐蕃③突厥④南诏⑤靺鞨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①④【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

注意题干中的“分别”二字,意思是答案要与题目的要求顺序一致。

答案:D2、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A.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A、C、D三项史实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故而正确答案为B项。

【评注】通过分析题干得知此题是一般型选择题,它的突出特征:1、陈述式选择题用“是”、“在”等字;2、不完整表述式选择将历史概念的前半句作题干,后半句作选项。

它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选题角度:这两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一题还考查学生解答组合选择题的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A.皮罗阁B.颉利可汗 C.大祚荣D.骨力裴罗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A.怀仁可汗B.成吉思汗 C.单于D.大汗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A.靺鞨B.突厥C.回纥D.吐蕃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A.吐蕃B.靺鞨C.回纥D.南诏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中宗D.唐玄宗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A.彝族B.白族C.维吾尔族D.藏族二、问答题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B 2.A 3.A 4.D 5.C 6.C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七年级历史下册 1.5《“和同为一家”》同步训练(1)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5《“和同为一家”》同步训练(1)北师大版

第5课“和同为一家”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册封南诏首领的帝王是______。

(2)唐朝时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是______人,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

唐玄宗时,他们的首领______上书唐朝皇帝说已经与唐“_______”了。

答案:(1)唐玄宗(2)吐蕃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2.“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文景之治思路解析:此题为材料解析题,首先要搞清说此话的人是谁,然后再判断是哪一个盛世局面。

这句话就出现在教材上,因而不难判断说话之人是唐太宗,他在位期间被称为贞观之治。

答案:B3.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

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思路解析:此题是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能力。

材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藏族民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再判断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是唐朝和吐蕃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答案: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A.鲜卑族B.突厥族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一定的地理知识。

隋唐之际占据蒙古高原的是突厥族,一度和唐朝发生过战争。

答案:BA.苗族B.黎族思路解析: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从其生活的地区比较容易判断。

答案:CA.尺带珠丹B.皮逻阁思路解析:唐玄宗时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南诏首领皮逻阁。

答案:B4.图1-7体现南诏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建筑是图1-7思路解析:矗立在苍山洱海之间的是千寻塔,它是南诏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 “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 “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 “和同为一家”人教版习题精选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唐朝对各派学说和外来文化兼容并蓄②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通婚③妇女骑马、打球成为时尚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吐蕃是今天哪族的祖先?( )A、苗族B、黎族C、藏族D、突厥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被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从下列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信息是( )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 )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尺尊东赞D、骨力斐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自称是唐朝皇帝外甥的少数民族首领是下列哪个民族的( )A、吐蕃B、回鹘C、突厥D、南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太平公主B、金城公主C、王昭君D、文成公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2013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实景剧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

和文成公主联姻的是( )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呼韩邪D、铁木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1.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丰富了藏族人民生活B.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D.改变了吐蕃民族习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可知,ABC都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考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情况和影响。

2.曾经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的人物是A.松赞干布B.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D.金城公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

”可知,“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尺带珠丹,故选C。

【考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情况和影响。

3.唐朝初年,尚未出现的少数民族是A.吐蕃B.回族C.突厥D.南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势力最为强大。

”可知,C选项突厥已经出现。

依据“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吐蕃民风骁勇,以战死为荣。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5课_“和同为一家”__试题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5课_“和同为一家”__试题

第5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选择题:1、哪些政策体现了唐朝的开明()A.准许少数民族考科举,做官B. 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C.与各族通婚D.接纳各派学说和外来文化2、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3、唐朝时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主流是:()A 友好互助B 战争不断C 时战时和D 纷争割据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能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A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B 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派工匠去南诏传播技术C 对战败的东突厥各部首领给予优待,让他们管理旧部D 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5、文成公主入藏的重要的意义在于:()A 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B 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C 奠定了藏汉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D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二、填空题:1、唐朝时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

2、唐朝时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拥戴为共同的君主,称他为“ ”。

3、隋唐之际的北方少数民族中,处在漠南地区的族势力最为强大。

但被派大军打败,归降唐朝4.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落的首领是,他建立了政权,都城逻些就是今天的。

三、段落改错题:(整段可能有多个错误,请找出错误处并改正过来)1.吐蕃就是今天的藏族。

2.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朝见唐朝皇帝并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是因为害怕唐朝的强大。

3.唐朝在被征服的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用汉族官员管理当地民族。

4.唐太宗时把金城公主出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南诏大致就在今天的云南地区,唐朝在很多方面深受南诏的影响。

一、选择题:1、哪些政策体现了唐朝的开明(ABCD)A.准许少数民族考科举,做官B. 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C.与各族通婚D.接纳各族的习俗文化和外来文化2、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B)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3、唐朝时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主流是:(A)A 友好互助B 战争不断C 时战时和D 纷争割据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及答案第5课“和同为一家”[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了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3、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和同为一家”的含义,能说出自己体会[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A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D.与尺带珠丹和亲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A.吐蕃B.突厥C.黑水靺鞨D.回纥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A.皇帝B.国王C.可汗D.赞普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贺生活方式。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A.展子虔B.顾恺之C.阎立本D.吴道子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这次会面,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二、课堂回顾10、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①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11、问答题唐朝周边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唐朝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怎样?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三、课堂延伸1、你们中学要与本市西藏民族中学同学联谊,举办汉藏“和同为一家”的演讲比赛,题目是:假如你是文成公主。

请你写100字左右的讲演搞。

2、名人访谈活动(填写)记者:大家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林涛,今天,我要采访的是唐朝时二位杰出的首领和一位杰出的女性──文成公主。

请问哪位是松赞干布?学生甲:我是松赞干布。

记者:松赞干布赞普,您好!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学生甲:好的。

记者:藏族同胞都称呼您为“赞普”,请问“赞普”是什么意思?学生甲:“赞普”是。

记者:据说您的名字“松赞干布”有很深刻的含义,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甲:在藏语里,“松赞” ,“干布” 。

记者:Thank you!您能说说您的故事吗?学生甲:(讲故事)在我少年的时候,父亲遇害,贵族举兵反叛,我在动乱中继位。

年少的我,骁勇而有谋略。

我依靠叔父和亲信大臣,团结各方力量,很快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局势。

7世纪前期,我统一了,定都,也就是今天的。

我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朝求婚,后来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我,这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记者:谢谢赞普的精彩故事。

下面我要采访的是南诏杰出的首领云南王。

(记者走到南诏组)请问哪位是云南王?学生丁:我是。

记者:云南王,您好!据说云南王的封号是唐太宗册封的,是吗?学生丁:不是的,云南王是册封的。

记者:谢谢云南王精彩的故事。

下面我要采访的是本次采访活动中唯一的女性,她是女性的骄傲,她就是文成公主。

请问哪位是文成公主?学生(女):我是。

记者:文成公主,您好!有关您的故事很多,也很传奇。

能给大家说说您的故事吗?学生(女):(出示地图册彩图《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图》)您好,记者同学,这是我出嫁时所走的路线图。

我从出发,长途跋涉,历经三年,终于来到了吐蕃。

我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有才识的女子。

出嫁时,我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

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学会了,等等。

此外,我还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了吐蕃。

记者: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您嫁到吐蕃吗?学生(女):我想是为了吧。

记者:出嫁时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女):好像是吧。

记者:谢谢文成公主,谢谢!本次采访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各族同胞的观赏。

第6课开放与交流[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两者之间共同之处,能运用比较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3、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

了解长安城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其中不包括( )A.玄奘B.义净C.法显D.鉴真2、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印度B.阿拉伯C.朝鲜D.日本4、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国家是 ( )A.天竺B.波斯C.大食(阿拉伯)D.东罗马5、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6、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统治者推崇佛教②佛经浅显易懂③雕版印刷佛经④人们盼望安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哪些事件( )①遣唐使②鉴真东渡③“大化改新” ④明治维新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8、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D 《史记》9、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 )A、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10、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诗句,下列反映了不正确是( )A、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B、唐都长安是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唐王朝开放的象征。

C、每年有大批少数民族与外国人被迫来到长安,受到唐政府接见。

D、来的人主要有:外国人,酋长、商人、留学生、学问僧、各国艺人。

二、课堂回顾12、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

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2: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材料3: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

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

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料4: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评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要求:表述成文,限180字。

13、问答题世界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列举唐朝和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

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三、课堂延伸(一)1、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长安城内的重要地名。

2、填写在长安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叫________,居民住宅区叫__________。

城内最中心的街道叫___________。

3、这样布局有什么样的含义?(二)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隋唐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

2、在图中用红色笔标出唐朝有频繁外贸活动的四个城市。

3、认别A、图B,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他们到达的国家。

4、填出下列各国在今天的名称:新罗今_________,天竺今________。

5、请你想象玄奘西行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到玄奘法师哪些精神。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课堂训练1、A2、B3、D4、 A5、D6、D7、A8、C9、A 10、D提示:1提示:见书P29小字第一段2提示:“一家”是一种关系,既不是直接行政管理,又不是成为一个整体,只说明关系密切。

3提示:A、B、C是少数民族臣服,D是关系密切表现。

4提示:“和亲”使两者关系不同于其他选A5提示:谥号起源于周,见书P306提示:见书P27下面注释②7提示: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8提示:见书P28下面注释②9提示:左起第二是禄东赞,左起第三是唐典礼官员10提示:由尚书省礼部负责进行二、课堂回顾1. 材料题答:①唐太宗;"天可汗"②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我都一样爱护他们。

③表达了唐太宗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2. 问答题提示:民族:西部和西北部:突厥、回纥;东北部:靺鞨族;西南部:吐蕃、六诏。

关系:①行政: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

②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

③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等。

④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唐蕃会盟。

原因:①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