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的重量分析

保龄球的重量分析
保龄球的重量分析

保龄球的重量分析

保龄球有多重?打保龄球是一项全身性的健身运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那么保龄球有多重?下面跟一起来看看吧。

保龄球有多重

1、保龄球有多重

保龄球的材质限定为非金属材质,有3个孔。现今均是中心以软木塞和合成强化橡胶混合组成,外层用硬质橡胶、塑胶或玻璃纤维包围而成。直径21.5厘米,圆周68.5厘米。重量依照国际规定最重到16磅(每磅为0.454公斤)。个人可凭喜好而选择所丢的保龄球的重量,通常为8到16磅。

2、保龄球的种类

保龄球分通用球和专用球两类:

一般场馆中用的都是通用球。通用球也叫娱乐用球,球上标有重量,三个指孔的距离较近,中指无名指入孔至第二指关节为限,采用传统握法。使用这种球时,只要重量合适,指孔稍大也无妨。对初学者来说,由于球的重量平均地分配在三个手指。因而抓握容易,有安全感,便于投出直线球和斜线球。

专用球是根据球员的体重、体力、握力和臂力等各种卧索决定的最适合该球员使用重量的球。重量决定后,再用专用量具测量球员手的大小、手指粗细、长短和柔软程度,最后根据确切的数据进行专门

钻孔。这种球和球员的手完全相配,最适合他本人使用。

3、打保龄球锻炼大脑反应能力

打保龄球能够锻炼人的大脑,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因此尤其适合老年人打。打球的过程是一个高速用脑的过程,打球不动脑,球就打不好。每一次从助走到球出手再到球撞击球瓶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秒的时间,而就在这很短的时间内你必须对球的出手、落点、线路、撞击的效果进行分析判断,并作为下一个球调整的依据,如此反复,虽然体力消耗不大但脑力消耗是很大的。

打保龄球的三种技巧

1、直线球

直线球是指从投球到球击中球瓶始终沿一直线前进的球。投球时,拇指要置于正上方即球的12点钟的方向正对目标,中指和无名指置于正后方即球的正后方6点钟的方向,手掌心正对球瓶区,出球点一般在球道的中间,以中心箭标为引导性依据,使球产生往前的旋转力直线滚出。

2、飞碟球

打飞碟球时,握球时拇指朝向球2点钟的方向,中指和无名指朝向7-8点钟的方向,手臂向前摆动时,手腕和手臂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手臂向上,手心向下,以拇指为轴向下压,中指和无名指顺势带推并朝前推球,中指和无名指脱离指穴时,拇指朝向6点钟的方向,中指和无名指朝向12点钟左右的方向,球会产生高速度的横向旋转的杀伤力。

3、曲线球

打曲线球时,手臂向前摆动时拇指朝向12点或1点钟的位置,在球向前下摆的后半段,手腕向内侧旋转,出手时拇指朝向9点钟方向旋转,而中指和无名指则在3点钟方向。提拉使球发生侧向旋转,这种侧旋使球滑落球道油区时会沿曲线滚动,球进入球道后段3分之1的无油区开始旋转,产生更大角度,切入1、3号瓶之间。

打保龄球的坏处

打保龄球对身体健康基本没有坏处,但是注意不要戴首饰打保龄球,特别是戒指。佩戴戒指打保龄球是非常的危险的,因为一般佩戴戒指的手指是需要穿过保龄球的球孔的。当我们将保龄球从手中甩出去的时候,我们手指上佩戴的戒指很可能会卡在保龄球的球孔内,戒指卡在了里面。而我们的手指却会随着甩出去的力度被从中抽出来,这样会导致我们手指上的肉被戒指活生生的剥落。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 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 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 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 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 7.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是20±2℃,相对湿度为45~60%;理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 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 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

塞子打不开. 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 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 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 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 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 18. 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19. 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20. 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21.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 2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 23.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 24. 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 25.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基本规定 1. 目的 根据规定的要求,对采购金属件产品,公司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等 化学成份 进行测量与分析,控制符合要求的产品投入使用和交付。 2. 范围 2.1 适用于本公司用化学试剂方法对采购的金属件产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 2.2 本规程可对碳(C)、硫(S)、锰(Mn)、硅(Si)、磷(P)、铬(Cr)、镍(Ni)、铜(Cu)、钼(Mo)、铌(Nb)、钒(V)、钛(Ti)等十二种化学 元素成份进行测量与分析。 3. 职责 3.1 化学分析岗位试验人员负责在光谱分析仪无法工作特殊情况下,采用普 通的化学 试剂法对公司规定产品(含采购产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3.2 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所用化学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对危险或有 毒试剂用 品实行登记。 3.3 生产部抽查组和相关分厂负责试样的提取,并送至化验室进行制备。 4. 作业程序 4.1 岗位要求 4.1.1 作业要求 (1)采购金属件化学成份要求 主要依据对应产品的国家标准以及与供方签订的相关技术协议等规定 实施测量,并作为分析判定准则。 (2)公司制造的产品化学成份要求 主要依据对应产品的国家标准,以及与顾客签订的技术协议等规定 实施测量,并作为分析判定准则。 4.1.2 质量工作要求 (1)试验人员具备岗位操作资格证书,并能熟练采用试剂法进行检验。 (2)熟悉并执行本化学成份分析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检验标准。 (3)根据有关部门的委托试验申请,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相关产品的化学成份分析试验,如实填写并保存试验原始数据,出具分析报告,并及时通知对应部门。 当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向本部门领导报告。 (4)配合生产部相关主管,做好数据统计并定期汇报本岗位的相关质量工作。 4.2 本岗位作业流程 取样→制样→确定产品分析要求→测量化学成份→分析并判定结果→ 记录原始 参数→出具分析报告(必要时,含不合格复试报告)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重量分析法第七章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一 、 概述 在重量分析法中,一般是采用适当方法,先使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后,经过称量得到被测组分的质量,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待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和气化法等。 1、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例如 :测定BaCl 2· BaCl 2·2H 2 BaSO BaSO 4—→2、气化法 : 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逸出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BaCl 2·2H 2O )结晶水的含量,可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水分逸出,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钡质量的变化可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H 2O%=[试样重(1)—试样重(2)] / 试样重(1) 100% 重量分析法中全部数据都是由分析天平称量之后得来的,因而误差小于容量分析的误差。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一般测定的误差≤0.1%,其缺点是:操作较繁琐,费时较多,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

重量分析法中以沉淀分析法应用最广。沉淀法是根据沉淀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因此要求被测组分必须沉淀完全,而且所得沉淀必须纯净。这是重量沉淀法的关键问题。为了达到沉淀完全和纯净的目的,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和适宜的沉淀条件。这是本章讨论的中心问题。二、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往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测定Cl-时,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沉淀,烘干后仍为AgCl。测定钡盐中Ba%时,加入稀H2SO4为沉淀剂,得到BaSO4沉淀,烘干后仍为BaSO4,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为MgNH4PO4,经灼烧后得到称量形式为Mg2P2O7。再例如Ca2+的测定中,沉淀形式是CaC2O4·H2O,灼烧后得到的称量形式是CaO,沉淀形式在灼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要求测定的溶解度的溶解损失不应超过天平的称量误差。一般要求溶解损失应小于 0.2mg (2)沉淀必须纯净,不应混进沉淀剂和其它杂质。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今析祂曇變脸 ——侑定今祈基痒探作 左量分析中常用得玻璃量器可分为:量入仪器(容量瓶、量筒、量杯等)与量出仪器(滴左管、吸疑管、移液管等)两类,前者液而得对应刻度为量筒内得容积,后者液而得相应刻度为已放出得溶液体积。 一、滴建分析常用仪器: 移液管:就是用于准确量取一左体积得量岀式玻璃量器,它得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称为球部,球部上下均为较细窄得管径,上而得管径上有一刻度线,称为标线,移液管有不同得规格,常用得有5ml,10ml,15ml,20ml,25ml,50ml,100ml,英容呈:按精度分为A级与B级。 吸疑管:就是具有分刻度得玻璃管。就是用来准确量取小体积溶液得虽:器,常用得规格有lml,2ml,5ml,10ml,20ml等,其准确度不如移液管。 容疑瓶:就是一种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就是用来配制一立体枳溶液得容器,带有玻璃磨口与玻璃塞,颈上有标线,常用得规格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滴定管:就是具有精确刻度而内侧均匀得用来准确测量滴立剂体积得细长玻璃管。 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旋塞,用来装酸性、中性及氧化性溶液,但不宜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下端连结一个软乳胶管,内放一个玻璃珠,乳胶管下端再连一个尖端玻璃管。一般装碱性及无氧化性溶液。 滴左管得总容积最小得为1ml,最大得为200ml,常用得有10ml,25ml,50ml等。 另外,常用得仪器还有:烧杯,锥形瓶,试剂瓶,量简等 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1、移液管与吸量管得使用: 使用前显弄淸移液管规格得大小,检查移液管就是否有破损,要特别注意管口得检查;对吸量管,还应熟悉它得分刻度,然后进行洗涤。 移液管: 洗涤:吸取自来水冲洗一次,内壁应不挂水珠,否则用珞酸洗液洗涤:(洗涤方法)右手拿着标线以上得地方,左手持洗耳球,吹去残留得水,除去管尖得液滴(用滤纸从下管口尖端吸水), 吸取洗液到管内球部至庐到以处,转动移液管使洗液布满全管,润洗完毕后从上管口将洗液放回洗液瓶中,并把洗液瓶盖好,必要时也可用洗液进行浸泡一会儿。然后用自来水将管子冲洗干净,最后再用蒸懈水洗涤2-3次。洗法同前,每次用水量约为洗涤器皿体积得莎. 第一次吸取溶液时,应先除去尖端内外得水,用溶液洗涤2-3次,洗法与用量同前。移取溶液时,将管子直接插入待吸液液面(如,在烧杯里)下约l-2cm处,关键不应深入太注,以免液而下降后造成吸空,也不应伸入太深,以免移液管外壁附有过多得溶液。吸液时应注意溶液中液面与管尖得位宜,应使管尖端随液面下降而下降。 吸取溶液得方法:右手拿着管径上方,左手拿洗耳球,先压出球内空气,慢慢松开左手指,当液而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移去洗耳球,并用右手手指按住管口,然后将管尖提离液而,左手改拿待吸液容器,将移液管往上提起,使之离开液面,并将管得下端缘伸入溶液部分沿待吸溶液内部转两圈,以除去管壁上得溶液,然后使容器(烧杯)倾斜30度左右,其内壁与移液管管尖紧贴,此时右手手指微微松动,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视线平视时,凹液而与标线相切。这时立即用手指按紧管口,移开待吸液容器,左手改拿接收溶液得容器,并将接收容器倾斜,使内壁紧贴移液管尖,呈30度左右,然后松开右手食指,就是溶液顺壁流下,待溶液流尽后,停靠15秒钟,把移液管尖端在承接容器上转动一圈,

分析化学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7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7.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A)Na+(B)K+(C)Ca2+(D)H+ 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 (C)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 9.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 (A)0.3625 (B)0.7241 (C)1.105 (D)2.210 10.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摩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d)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e)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一.仪器设备知识 1.电导电极有哪几种? 答:有光亮和铂黑两种 2.DJS-1型光亮电导极运用范围? 答:被测溶液的电导率低于10μs/cm时使用 3.电导仪"低周"的适用范围 答:测量电导率低于300μs/cm的液体时使用 4.测PH值用的玻璃电极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浸泡后才能使用? 答:因为干玻璃电极不显示PH效应,只有经过水化的玻璃电极才显示PH效应,所以玻璃电极要浸泡在蒸馏水中备用. 5.玻璃电极使用前为什么要处理? 答:玻璃电极经浸泡24小时以上,玻璃电极形成了稳定的水化层,使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在一定温度下与试液的PH值成线性关系,因此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或0.1N盐酸中浸泡24小时以上. 6.电子天平的称量原理? 答:电子天平的称量依据是电磁力平衡原理. 7.PHS-3C型酸度计工作原理? 答:是利用PH电极和参比电极对被测溶液中不同酸度产生的 直流电位,通过放大器输送到转换器,以达到显示PH的目的. 8.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721型分光光度计可用于实验室中可见光谱360~800nm范崐围内进行定量比色分析. 9.使用分光光度计的注意事项? 答: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要正确拿比色皿,拿毛玻璃面,洗 涤并保管好比色皿,不要用去污粉或毛刷刷洗.

10.721分光光度计对工作环境有什么要求? 答: 应安放在干燥房间内,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使用,崐应远离高强磁场. 电场及高频波的电气设备.避免在有硫化氢.亚崐硫酸氟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11.721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721分光光度计是根据朗伯-比耳定律设计的A=KCL. 当入崐射光. 吸收系数K.溶液的光径长度L不变时,透射光是根据浓度而崐变化的. 12.721分光光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光源.单色器.比色皿和检测器四部分构成. 13.电子天平应安放在什么环境下? 答1)稳定,尽可能避免震动 (2)保证无大的温度变化,无腐蚀 (3)避免阳光直射和通风 (4)电源要稳定 二.专业技术知识 14.碱性碘化钾溶液应(避光)保存,防止(碘逸出) 15.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是溶解氧与硫酸锰和(氢氧化钠)崐结合, 生成二价或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沉淀溶崐解,并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释出与溶解氧等量的(碘)崐再用淀粉为指示剂,用硫化硫酸钠滴定碘,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16.悬浮物是衡量废水质量的指示之一,它可使水质(混浊)降崐低水质(透光度),影响水生物的(呼吸)(代谢)的作用. 17.在测CODcr时,检查试剂的质量或操作技术时用(邻苯二甲崐酸氢钾)标液. 18.我车间测溶解氧的方法是(碘量法),它是测定水中溶解氧崐的(基本方法) 19.在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电极)做指示电极. 20. 对测定悬浮物的水样要及时分析,不得超过(12小时),时崐间长了悬浮物易(吸附)要瓶壁

SPSS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1

SPSS 中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操作 Xiaowenzi22与pinksss 共同制作 阐述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 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 1)越大,表示F 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 1应该是方差最打的,故称F 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 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 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 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 1, F 2)=0,则称F 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 个主成分。 主成分模型: F 1=a 11X 11+a 21X 21+……+a p1X p F 2=a 12X 12+a 22X 22+……+a p2X p …… F p =a 1m X 11+a 2m X 22+……+a pm X p 其中a 1i, a 2i, ……,a pi (i=1,……,m)为X 的协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X 1, X 2, ……, X p 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A=(ij a )m p ×=(,1α,2α…,m α),i i i R αλα=, R 为相关系数矩阵, i i αλ、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 1λ≥2λ≥…≥p λ≥0 上述方程组要求: 1、a 21i +a 22i +……+a 2pi =1 (i=1,……,m) 2、m I A A =′ (A=(ij a )m p ×=(,1α,2α…,m α),A 为正交矩阵) 3、Cov(F i ,F j )=ij i δλ, =01 ij δj i j i ≠= 操作步骤: 一、 数据标准化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复习题

化学分析基本操作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若怀疑试剂在放置中失效,可通过()方法检验。 A 校准仪器 B 对照分析 C 空白试验 D 无 2、标准溶液的标签上不一定有()。 A 溶液名称 B 溶液浓度 C 有效期 D 标定日期 3、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则应呈()。 A 蓝色 B 紫色 C 红色 D 无色 4、实验室大量使用的是()。 A 一级水 B 二级水 C 一次蒸馏水 D 高纯水 5、下列标准溶液只能用标定法配制的是()。 A NaCl标准溶液 B HCl标准溶液 C K2Cr2O7 标准溶液 D Zn2+标准溶液 6、一般分析试验和科学研究中使用()试剂。 A 优级纯 B 分析纯 C 化学纯 D 实验 7、依据国标,在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中三级水的pH值范围(25℃)是()。 A 6~9 B 6~8.5 C 5.0~7.5 D 6.5~8.5 8、蒸馏法制取的纯水除去了大部分(),适用于一般的实验室工作。 A 有机物 B 无机盐 C 酸性物 D 碱性物 9、实验室日常大量使用一次蒸馏水,一次蒸馏水能作()用。 A 一般分析B特殊分析 C 适用于所有分析 D 微量分析 10、()见光易分解,应盛装在棕色瓶中。 A EDTA B盐酸C 碘标准溶液 D 烧碱 11、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A 无水碳酸钠B草酸C 领苯二甲酸氢钾D 氢氧化钠 12、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A 无水碳酸钠 B 领苯二甲酸氢钾 C 硼砂 D 碳酸钙 13、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 A 分析试剂 B 保证试剂C基准试剂 D 优级试剂 14、下列物质的溶液不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 A 氯水 B 氨水C硝酸银溶液D 盐酸 15、下列药品中,必须保存在水中的物质是()。 A 钠 B 过氧化钠 C 白磷 D 锌 16、我国化学试剂分析纯代号是()。 A A.R B G.R C C.P D C.R 17、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贮存于()中。 A 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 白色橡皮塞试剂瓶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 试剂瓶 18、配制酸或碱溶液时应在()中进行。 A 烧杯 B 量筒C细口瓶D锥形瓶 19、使用浓盐酸、浓硝酸,必须在()中进行。 A 大容器 B 玻璃器皿C耐腐蚀容器D通风橱 20、进行滴定操作时,正确的方法是()。 A眼睛看着滴定管中液面下降的位置 B 眼睛注视滴定管流速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实验的目的: 1.验证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巩固、加深、拓展理论知识的学习; 2.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程序: 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报告-实验结束考试 三、实验预备知识: (一)误差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1.误差—实验测定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实结果之间的差值 (注—真实结果: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等) 2.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测定结果-真实结果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结果×100% 误差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3.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某些固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测性等特点。 如:砝码腐蚀、试剂(包括蒸馏水)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沉淀反应不完全、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一致等。 (2)偶然误差—某些不确定的原因(如气压的微小波动、温度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波动等)所造成的误差。具有双向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等特点,但符合统计规律(多次测定结果中:正负误差出现机会/几率相等,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可以代表真实结果) 如:天平零点稍有变化;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等。 (二)偏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 1.偏差—多次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值 2.表示方法 (1)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2)平均偏差=单次测量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3)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算术平均值)×100% 偏差反应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但是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准确度不一定高,因为分析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三)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只含有一位可疑数字的物理量。 (注—物理量:不仅给出数值,而且反应量度的方法/仪器的准确度) 2.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加减法—计算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小数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26.71 (2)乘除法—计算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0.328 (3)数字修约—数据处理过程中舍去不必要的有效数字的过程 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被修约数字≤4 舍去 0.52664=0.5266 ≥6 进位 0.36266=0.3627 =50 舍去/进位 =5* 进位 18.0852=18.09 末位为偶数10.2350=10.24;10.2650=10.26 (注意:不能连续修约,如:1.54546=1.5;1.54546≠1.6) (4)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设自变量x1,x2,x3,…x n(如浓度) 应变量y1,y2,y3,…y n(如仪器的信号值:电位、吸光度、峰高、峰面积等)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章节小结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是以沉淀平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沉淀的完全,沉淀的纯净及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是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准确定量测定的关键。 (一)沉淀滴定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用K2Cr2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首先是生成AgCl沉淀,随着AgNO3不断加入,溶液中Cl-浓度越来越少,Ag+浓度则相应地增大,砖红色Ag2CrO4沉淀的出现指示滴定终点。 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控制K2Cr2O4的浓度。实验证明,K2Cr2O4浓度以5×10-3mol/L左右为宜。(2)适宜pH范围是6.5~10.5。(3)含有能与CrO42-或Ag+发生反应离子均干扰滴定,应预先分离。(4)只能测Cl-、Br-和CN-,不能测定I-和SCN-。 铁铵钒指示剂法是以KSCN或NH4SCN为滴定剂,终点形成红色FeSCN2+指示终点的方法。分为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两种:(1)直接滴定法是以NH4SCN(或KSCN)为滴定剂,在HNO3酸性条件下,直接测定Ag+。(2)返滴定法是在含有卤素离子的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3。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为防止AgCl沉淀转化,需在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前,加入硝基苯等防止AgCl沉淀转化。 吸附指示剂法是以吸附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要注意以下几点:(1)沉淀需保持胶体状态。(2)溶液的酸度必须有利于指示剂的呈色离子存在。(3)滴定中应当避免强光照射。(4)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及应用见下表7-1。常用的吸附指示剂及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列于表7-2。 表7-1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及应用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指示剂K2Cr2O4Fe3+吸附指示剂 滴定剂AgNO3NH4SCN或KSCN Cl-或AgNO3 滴定反 应 2Ag++Cl-=AgCl SCN-+Ag+=AgSCN Cl-+Ag+=AgCl 终点指示反应2Ag++CrO42-=Ag2Cr2 O4(砖红色) SCN-+Fe3+=FeSCN2+(红色) AgCl·Ag++FIn-= AgCl·Ag+·FIn-(粉红色) 滴定条件(1)pH=6.5~10.5 (2)5%K2CrO41ml (3)剧烈摇荡 (4)除去干扰 (1)0.1~1mol/LHNO3介质 (2)测Cl-时加入硝基苯或高浓度的Fe3+ (3)测I-时要先加AgNO3后加Fe3+ (1)pH与指示剂的Ka有 关,使其以FIn-型体存在 (2)加入糊精 (3)避光 (4)F指示剂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基本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目录 分析化学实验目的P2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P2 实验 1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半微量分析法)P3 实验 3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半微量分析法) P5实验 4滴定分析技能考核P7 实验 5EDTA 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8 实验 6天然水中总硬度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 P9 实验 7NaOH 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 P11 实验 8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 P12 实验 9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P13 实验 10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 P15 实验 11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 P16 实验 1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17实验 13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 P19 实验 14亚铁盐中铁的测定含量(半微量分析法) P20 分析化学实验目的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2~ 2/3 。为此,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分析 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熟悉各种分析方法,尤其应掌握基础 的化学分析法;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具有初步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 将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完成上述任务,提出以下要求: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如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和鉴定,常见基 准物质的使用。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指示剂的选择,学会查阅分析化学手册和参考资料,能正确、熟练 地使用分析天平,会使用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等仪器。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爱公物、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分析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以定量测定为主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应达到以下 目的: 1.巩固、扩大和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熟练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充实实验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实验条件、试剂用量等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学会正确、合 理地选择分析方法、实验仪器、所用试剂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正确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5.根据所学的分析化学基本理论,所掌握的实验基本知识 , 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设计实验的可 行性。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 1.实验课开始时应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和“天平室使用规则” ,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了解实验室安 全常识、化学药品的保管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按操作规程和教师的 指导认真进行操作。 2.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做好必要的预习记录。未预习者 不得进行实验。 3.洗仪器用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要注意节约使用试剂、滤纸、纯水及自来水等。取用试剂时 要看清标签,以免因误取而造成浪费和失败。 4.保持室内安静,以利于集中精力做好实验。保持实验台面清洁,仪器摆放整齐、有序。 实验课开始和期末都要按照仪器清单(见附录二十四)认真清点自己使用的一套仪器。实验中损坏和丢失 的仪器要及时去“实验准备室”登记领取,期末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爱护仪器, 5.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各种测量的原始数据,必须随时记录在专用的、预先编好页码的实验记录本上, 不得记在其他任何地方,不得涂改原始实验数据。 6.火柴、纸屑、废品等只能丢入废物缸(箱)内,不能丢入水槽,以免水管堵塞。 7.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能保证实验准确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化学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试剂及洗 液、洗衣粉等)的消耗。实验产生的废液、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或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中, 统一处理。 常量分析的基本实验,其平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极差和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0.2%和± 0.3%,自拟方案实验、双组分及复杂物质的分析和微量分析实验则适当放宽要求。 实验 1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实验 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 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 栅 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 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 )、 分区 统计(Zonal Statistic)、 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 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 )、 邻域统计(Neighborhood )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 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数据是指以地 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 格和数字等。它是 GIS 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 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 GIS 。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 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 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 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 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 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 ) 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 ) 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 ) 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d ) 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e ) 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准备

5-1重量分析法---水分的测定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一般是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他组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食品中水分测定、灰分测定、脂肪测定,多属于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水分的测定 一、概述 1.水的作用 ①水是维持动、植物和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除谷物和豆类等的种子类食品以外,作为食品的许多动植物一般含有60~90%水分,有的甚至更高,水是许多食品组成成分中数量最多的组分。如蔬菜含水分85~97%、水果80~90%、鱼类67~81%、蛋类73~75%、乳类87~89%、猪肉43~59%,即使是干态食品,也含有少量水分,如面粉12~14%、饼干2.5~4.5%。 ②在动、植物体内,水分不仅以纯水状态存在,而且常常是溶解那些可溶性物质(例如糖类和许多盐类)而构成溶液以及把淀粉、蛋白质等亲水性高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凝胶来保持一定形态的膨胀体的溶剂。另外,即使不溶于水的物质如脂肪和某些蛋白质,也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分散于水中成为乳浊液或胶体溶液。 ③水的介电常数很大,能促进电解质的电离。水不但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介质,本身也是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水还是动物体内各器官、肌肉、骨骼的润滑剂,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水分的存在状态 系着水分子的作用力可以分为氢键结合力和毛细管力两类。 由氢键结合力系着的水习惯上称为结合水或束缚水,如在食品中与蛋白质活性基(-OH、=NH、-NH2、-COOH、-CONH2)和碳水化合物的活性基(-OH)以氢键相结合而不能自由运动的水即属此类。 束缚水有两个特点: ①不易结冰(冰点为-40 ℃); ②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媒。 与束缚水相对应的水称为自由水或游离水(Free water),即指组织、细胞中容易结冰、组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它又可细分为三类:①不可移动水或滞化水(Immobilized water);②毛细管水(Capillary

容量分析报告基本操作

容量分析基本操作 (一)移液管和吸量管 移液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在标明的温度下,先使溶液的弯月面下缘与移液管标线相切,再让溶液按一定方法自由流出,则流出的溶液的体积与管上所标明的体积相同(实际上流出的溶液的体积与标明的体积会稍有差异。使用时的温度与标定移液管体积的温度也不一定相同,必要时可校正)。吸量管一般只用于量取小体积的溶液。其上带有刻度,可以用来吸取不同体积的溶液。但用吸量管吸取溶液的准确度,不如移液管。上面所指的溶液均以水为溶剂,若为非水液剂,则体积稍有不同。 1、使用前,移液管和吸量管都应洗净,使整个内壁和下部的外壁不挂水珠,为此,可先用 自来水冲洗一次,再用铬酸洗液洗涤。以左手持洗耳球,将食指或拇指放在洗耳球的上方,右手手指拿住移液管或吸量管管径标线以上的地方,将洗耳球紧接在移液管口上。 管尖贴在吸水纸上,用洗耳球打气,吹去残留的水。然后,排出洗耳球中的空气,将移液管插入洗液瓶中,左手拇指和食指慢慢放松,洗液缓缓吸入移液管球部或吸量管全管约1/4处。移去洗耳球,再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把管横过来,左手扶住管的下端,一边使管口降低,让洗液布满全管。洗液从上口放回原瓶,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洗耳球吸取蒸馏水,将整个内壁洗3次,洗的方法同前,但用过的水应从下口放出。每次用水量,移液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或吸量管全管约1/5为度。也可用洗瓶从上口进行吹洗,最后用洗瓶吹洗管的下部和外壁。 2、移取溶液前,必须用吸水纸将尖端内外的水除去,然后用待吸溶液洗三次。方法是:将 待吸溶液吸至球部(尽量勿使溶液流回,以免稀释溶液)。以后的操作,按铬酸洗液洗涤移液管的方法进行,但用过的溶液应从下口放出(弃去)。 3、移取溶液时,将移液管直接插入待吸液液面下1~2cm处(为避免引起稀释或沾污,可将 溶液转移到烧杯中然后再吸取(先用待吸液将烧杯和移液管洗3次)),不要伸入太浅,以免液面下降后造成吸空;也不要伸入太深,以免移液管内外壁附有过多的溶液。吸液时将洗耳球紧接在移液管上,并注意容器中液面和移液管尖的位置,应使移液管管尖随液面下降而下降。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时,迅速移去洗耳球,并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左手改拿盛待吸液的容器。将移液管向上提,使其离开液面并将管的下部伸入溶液的部分沿待吸液容器内轻轻转两圈,以除去外壁上的溶液。然后使容器倾斜成约45°。其内壁与移液管尖紧贴,移液管垂直。此时微微松动右手食指,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视线平视时弯月面与标线相切时,立即按紧食指。左手改拿接受溶液的容器。将接受容器倾斜,使内壁紧贴移液管尖成45°倾斜。松启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出。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再等15秒钟后取出移液管。注意,除非特别注明需要“吹”的以外,管尖最后留有少量溶液不能吹入接收器中,因为在检定移液管体即时,就没有把这部分溶液算进去。 4、用吸量管吸取溶液时,吸取溶液和调节液面至最上端标线的操作与移液管相同,放溶液 时,用食指控制管口,使液面慢慢下降,至与所需的刻度相切时,按住管口,移去接受容器。若吸量管的分度刻到管尖,管上标有“吹”字,并且需要从最上面的标线放至管尖时,则在溶液流到管尖后,立即用洗耳球从管口轻轻吹一下即可。还有一种吸量管,刻度刻到离管尖尚差1~2cm处。使用这种吸量管时,应注意不要使液面降到刻度以下。 在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根吸量管的同一段,并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而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5、移液管和吸量管用完后应放在移液管架上。如短时间内不再用它吸取同一溶液时,应立 即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放在移液管架上。 (二)容量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