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106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1月上第20卷第31期·健康管理·作者简介:潘娜娜(1991.06—),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产科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潘娜娜(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0)【摘要】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住院初产妇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1)观察组睡眠护理(3.7±1.2)分、新生儿喂养护理(3.7±0.3)分、成长护理(3.5±1.1)分、心理护理(3.4±1.1)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满意26例,较满意22例,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满意10例,较满意26例,护理满意度72.0%(P <0.05);(3)观察组的入睡时间(0.5±0.2)分、睡眠时间(0.6±0.2)分、睡眠效率(0.6±0.3)分、日间功能(0.5±0.1)分等维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31-0106-03对初产妇来说,由于其是第一次进行分娩,随着生理激素变化及角色转变,使得其很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严重的还会演变为产后抑郁,偶次严重影响到产妇的产后恢复,也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1]。

常规护理无法更好的满足产妇生理、心理以及成长需求,随机临床护理模式的改善,母婴床旁护理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

为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能力的影响,本文分析如下。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改进产妇护理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可以为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供实际依据和支持。

对母婴床旁护理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产后恢复和健康,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影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析和比较,揭示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护理能力提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的作用机制,为提高初产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如下:1.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在母婴床旁护理中,如何提升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产后恢复和健康。

2.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态度等因素对初产妇满意度的影响,为改善产后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3.深入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整体护理效果的综合影响,全面评估母婴床旁护理的作用机制,为优化初产妇护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产后护理体系,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可以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促进产妇的健康和幸福。

也有利于促进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提升护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

2. 正文2.1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产后,医护人员在产妇床边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帮助产妇进行自我护理和育儿知识的培训。

这种护理方式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有效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母婴床旁护理能够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

通过护士的指导和示范,产妇可以学会正确的产后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技巧、产后恢复运动等关键技能。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5 ) 0 9 — 0  ̄ 8 6 - . - 0 2
随着我 国经济 的发展 ,人们 的生活质量有 了极 大提升 , 对
更全面 、 更科学地护理和照顾 自己的孩子。 ( 3 ) 产 妇 自我 护理能力训 练 : 产妇生产 之后其 生理状 况和
包 括母乳 喂养 的优 点和正确喂 养方法 、 突发状 况处理 、 新生儿
调查 显示 , 实验组产 妇对新生儿 护理知识 的掌 握 、 母 乳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泌时 间以及 自我护理能力都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见表 2 ) 。
常见 生理现象的处理措施 以及新生儿 日常 护理方法 等 , 让 产妇

8 6一
验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明显优 于对照组 ; 实验组产妇对新 生儿 护理 知识 的掌握 、 母乳 分泌时间以及 自我 护理能力都明
显优 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床 旁护理模 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 具有显著效果 , 值得在 临床推广 。 关键词 : 母婴床 旁护理模式 ; 初产妇 ; 新生儿 ; 护理能力
( 2 ) 新生 儿护理知识 宣教 : 针对不 同产妇及 其家 属进行不 同的新生儿知识宣教 , 以一对一宣讲模式让产妇及其家属对新
注: 与 对照组比较, P < 0 . 0 5
2 . 2 两组 各 项 指标 对 比 分析
生儿护理 知识 有一 定的了解 , 并 向其发放健康 知识手册 , 主要
卫 生 职 业 教 育
V 0 1 . 3 3 2 0 1 5 N o . 9
“ 以 问 题为导 向" 教学法在 中职五官科 护理学教学 中 的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引言初产妇在生产后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而母婴床旁的护理对于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可能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改善初产妇的护理体验。

一、文献回顾1. 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初产妇在产后需要进行自我护理,包括产后伤口护理、个人卫生护理、坐月子护理等。

一方面,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可以加快伤口愈合,预防感染,保护母婴健康;自我护理也能提升初产妇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提升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其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3.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提高初产妇的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增强她们对自我护理的信心,促进产后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的发生。

母婴床旁护理还可以缓解初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三、研究方法1. 参与者本研究选取了100名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均在同一医院接受分娩并接受了母婴床旁护理。

2. 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了自编的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护理满意度量表,分别包括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的各项指标。

3.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者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研究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四、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母婴床旁护理的初产妇在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提升。

具体来说,初产妇在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明显提高,同时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母婴床旁护理与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

西藏医药2021年第42卷第1期(总154期)●医学护理●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许春玉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河南灵宝 472500摘要 目的 探究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及育婴技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6年11月 ̄2018年11月于我院成功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初产妇出院。

比较两组护理结束时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与育婴技能掌握程度。

结果 护理结束时,观察组ESCA评分与育婴技能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提高初产妇的自护能力,强化育婴技能。

关键词 初产妇 母婴床旁护理 自护能力 育婴技能 Effect of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infant-nursing skill in primiparaChun-yu XU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Lingbao First People’s Hospital, Henan Lingbao 472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infant-nursing skill in primipara. Methods 100 primiparas delivered successfully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8 were prospectively selected, divided them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50 cases) by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both groups were nursed until primipara were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score and the mastery of infant-nursing skil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nursing. Results At the end of nursing, the scores of ESCA and the mastery of infant-nursing ski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enhance infant-nursing skill of primipara.Key words: primipara; mother-infant bedside nursing; self-care ability; infant-nursing skill膀胱支配神经获得修复,同时增强尿道括约肌作用,阻止膀胱肌肉萎缩,使患者自主排尿,降低膀胱残余尿量。

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发表时间:2017-05-31T16:06:30.12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1期作者:林丽君[导读]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质量要求随之提高。

(东莞东华医院产科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

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床旁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

【关键词】床旁护理;初产妇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33-02分娩是女性一次强烈的身体体验和角色转变。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质量要求随之提高,常规的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初产妇的需求[1]。

研究显示,由于初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护理[2]。

本文在此基础上,选取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

入选的标准:均为新生儿健康,单胎妊娠,B超示无异常者,排除妊娠并发症、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等。

床旁干预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床旁干预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床旁干预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床旁干预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床旁干预护理。

观察两组出院前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情况。

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达到优秀的比率为58.8%,而对照组优秀率为3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床旁干预护理,能大大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与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干预护理;初产妇;新生儿抚触【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44-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后母婴保健的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多。

由于多数首次妊娠妇女对产后保健、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缺少一定的认知[1],甚至会存在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从而很大程度地影响产后自身及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我院产科对34例初产妇实施床旁干预护理,在提高初产妇自我新生儿护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8例,年龄22~37岁,平均(25.3±4.4)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39.3±0.7)周;阴道分娩者42例,剖宫分娩者26例。

排除:伴有各类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者;有精神疾病史者。

随机将入组的6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初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照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娩后均实施母婴同房,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方法:产妇与家属都不参与到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均由护士在新生儿沐浴室完成护理操作,对产妇以及家属采取集中授课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影响。

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初产妇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初产妇给予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初产妇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初产妇给予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初产妇;母婴床旁护理;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初产妇中选取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40名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20例患者给予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32±5.21)岁;怀孕时间37-40周,平均怀孕时间(39.23±0.79);观察组20例患者给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5.97±6.15)岁;怀孕时间37-40周,平均怀孕时间(39.16±0.85)。

两组患者的年龄、怀孕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20例初产妇给予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产妇及其家属并不参与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中,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主要由医护人员单独完成,并通过集中讲授和单独授课的方式,对初产妇进行健康宣教[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研

摘要】目的:研究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
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

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
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床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及新
生儿护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比
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床旁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
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

【关键词】床旁护理;初产妇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33-02
分娩是女性一次强烈的身体体验和角色转变。

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
求提高,人们对产后护理质量要求随之提高,常规的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初产妇
的需求[1]。

研究显示,由于初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自我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能
力掌握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护理[2]。

本文在此
基础上,选取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床旁护理对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
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

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受生育的16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

入选的标准:均为新生儿健康,
单胎妊娠,B超示无异常者,排除妊娠并发症、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等。

观察
组平均年龄(23.73±1.65)岁,孕周(39.52±2.38)周,体质量(65.27±5.84)kg,新生儿体质量(3.38±1.73)kg。

对照组平均年龄(23.25±1.45)岁,孕周
(39.46±2.63)周,体质量(65.75±5.06)kg,新生儿体质量(3.35±1.03)kg。


组在性别、年龄、孕周、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床旁健康宣教、床旁沐浴、床旁抚触及床旁脐部护理等。

床旁健康宣教是在入院时向产妇详细介绍产科的环境,产科相关的知识,使产妇对分娩的过程有系统和全面了解[3]。

鼓励产妇之间
相互讨论产后康复的相关知识,有疑惑者给予解答。

床旁沐浴是在新生儿出生后
第1天开始进行床旁沐浴。

管床护士首先讲解婴儿沐浴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并
给予示范,鼓励产妇及其家属为新生儿沐浴[4]。

床旁抚触是在婴儿沐浴前后及婴
儿平静和清醒的状态下对婴儿进行抚触。

管床护士详细讲解床旁抚触的优点,并
鼓励产妇及其家属亲自抚触婴儿,以培养产妇与婴儿的感情。

床旁脐带护理是在
婴儿住院期间对婴儿进行脐部护理。

管床护士在示范脐带护理时详细讲解脐带护
理的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及其家属掌握脐部护理的方法[5]。

1.3 评价指标
通过发放自主研制的问卷,了解产妇母婴护理知识、态度,母婴护理知识以
回答准确率为指标,准确率≥70%为掌握,<70%为未掌握;态度主要指母乳喂养
信心及产褥期母婴护理畏难情绪,以有或无为统计指标。

对初产妇新生儿照护技
能的测评在出院前由责任组长对产妇进行评估,评估掌握>75%为掌握、60%~75%为基本掌握、<60%为未掌握。

自我照护技能测评通过责任护士日常对产妇
照护能力设定指标的观察及问卷综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统计学
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初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比较
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照护能力(沐浴、抚触、臀部护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
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3.讨论
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护理模式,该模式具有人性化的优点,在这种模
式下家属可以系统全面地了解护理措施,也可以现场进行护理操作。

由于初产妇
没有任何生育经历,常规的护理模式不能满足初产妇的需求,因此床旁护理方式
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初产妇自我照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由于床旁护理方法是管床护士亲自讲解和示范产妇保健的知识,使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妇保健知识有了全面了解。

刘艳秋[6]研究也显示,床旁
护理方式可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

本次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初产妇新生儿照护
能力(沐浴、抚触、臀部护理)掌握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

说明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照护新生儿的能力。

周慧[7]也认为床旁
护理对产科初产妇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中的影响效果显著,可以大幅度地
提高母婴结局和母婴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有利于提高初产妇自我保健知识水平和新生儿护理能力,提高了新生儿的健康率,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根香.整体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5):1936-1937.
[2]陈洪波.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影响[J].右江医
学.2013.41(6):895-896.
[3]刘素娥,陈月梅,葛圆,等.家庭支持对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17-1518.
[4]刘寅素.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60-161.
[5]陶丽玲.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全
科护理,2014,12(11):984-985.
[6]刘艳秋.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6):57-58.
[7]周慧,郭淑冰,陈情娣,等.床旁护理对产科初产妇保健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中的影响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260-1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