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13章:国际收支平衡表总结

如果净私人资本不足以弥补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赤 字时,怎么办?
官方结算余额:官方储备交易的余额
官方结算余额=经常帐户余额+资本帐户余额+金融项目 (不包括官方的)+统计误差
官方结算余额反映了一国官方通过变动储备资产来弥补的 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
3. 因此,商品和服务的出口,计入贷方;商品和 服务的进口,计入借方。
6
金融性资本流入
• 两种形式:(1)外国持有本国资本的增 加;(2)本国在外国资产的减少。
• 关键:资金从外国流向本国 • 例如,对美国而言:
(1)英国人购买美国股票,即英国持有美国资产 的增加,对美国而言,资金流入美国。记:贷 方。
逆差
外汇供给 小于需求
本币面临 贬值压力
29
13.6 美国的国际投资状况
•国际投资头寸: 年末本国在国外资产及外国 在本国资产的总额和分布。 作用:预测本国在外国投资的收益,以 及外国在本国投资而发生的支付。
• 国际收支平衡表——流量概念 • 国际投资头寸——存量概念 • 从表13.5看,美国的国际投资净头寸从1980
13.2 国际收支平衡表会计准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 )是根据复式记帐法编制的将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国际收支项 目进行分类统计的一览表。
5
13.2A 借方和贷方
1. 贷方交易是指从外国人那里收到付款的交易。 在收支平衡表中标 “+”号
2. 借方交易是指向外国人付款的交易。在收支平 衡表中标 “-”号
官方结算余额为正,储备资产增加,反之储备资产减少。
西方经济学-简答-判断-计算

第九章作业在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
它没有包括诗歌的美好,也没有包括婚姻的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也没有包括公务员的正直。
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有道理吗?如果有道理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价GDP指标。
答:肯尼迪的话是正确的,他看到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
然而为什么还要关注GDP?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GDP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二是为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依据;三是GDP为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工具;四是GDP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因为在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指标,很多与GDP有关,每年,联合国都要根据各国的“人均GDP”进行排名,来提供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依据。
可以说GDP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权利,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五是GDP的统计比较容易,其具有统计数据准确、重复计算少等优点,作为总量指标,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密切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大指标中最基础性的指标。
总之,GDP能够提供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国家领导人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过热之中。
甚至有人认为该指标像灯塔一样,能使政策制定者不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第十章习题( × )1. 在短期内,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也等于零。
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

投资+
3、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基金 组织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等)
4、误差与遣漏(作为各项目借贷差额的平衡
项目)
5
根据书本资料P274编制一张简单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6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判断
及其调节机制及政策(重点):P255
(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的判断
1、自主性交易——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2、调节性交易,如减少储备/向国外借款
国际收支的几种差额:
项目
关系
说明
贸易差额 贸易与服务的(出口 — 进口) 正值—顺差:
经常项目 差额
国际收支 差额
贸易差额+收入项目差额+经 常转移项目关额
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 +金融项目关额
负值—逆差; 零—平衡
7
为什么说“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逆差或顺 差对一国经济都产生不良影响?
9
2、自动调节机制(重点):
——背景:在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 (1)价格机制: 顺差时: 国际收支盈余——货币供给增加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恢复
平衡。 (2)利率机制: 顺差时:国际收支盈余——货币供给量增加 ——利率下降——资本流入减少——资本与
金融帐户逆差——国际收支改善。
13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1、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 缓冲作用;
2、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 汇率;
3、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 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
14
四、外债及其外债管理P265
(一)外债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我国规定: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
以外币表示的债务。 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指标: 1、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 20% 2、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 100% 3、偿债率=年偿还外债本息/年外汇收入 ≤ 20% 按国际惯例,短期债务占总债务比例 ≤ 25%
国际经济学:国际收支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务凭证 的交易,后者又可分成: 债券和票据; 货币市场工具;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与出售。 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 资产(如自然资源、土地)、无形 资产所有权的买卖引起的收支。
(二)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金融衍生品(如期权) 储备资产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B+OR=0 如果一国总差额顺差,就意味着该
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加或者外国作为 官方储备持有该国的资产减少; 相反,如果一国总差额逆差,就意 味着该国官方储备资产减少或者外 国作为官方储备持有该国的资产增 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 供给(Ms)包括两个部分:国内创 造部分(D)和来自国外部分(R)。 国内创造部分就是通过本国银行体 系所创造的货币;来自国外部分是 指经过国际收支获得的盈余(国际 储备)所创造的货币。外国货币会 转化为本国国际储备,形成高能货 币。
商品和服务 主要收益 次要收益
(一)商品
贷方:出口 一般商品 转口贸易商品 非货币黄金
借方:进口 一般商品: 转口贸易商品 非货币黄金
该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出口。 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方。
(二)服务
加工贸易服务 维修保养服务 运输 旅游 通讯服务(Communications Services) 建筑服务(Construction Services) 保险服务ancial Services)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特许权和许可证费(Royalties and License Fees) 其他商业服务(Other Business Services)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Personal,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13(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形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大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小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市场总需求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地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与总需求相对应,市场总供给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关系:(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关系图:(市场总供给)(市场总需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由图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表现市场供求均衡与否的物价水平波动也可以作为货币均衡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与此同时,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货币供给出发,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形成更多的市场总需求(第十四章会讲),需求拉动供给,如果此时一国存在着大量闲置的生产资源,则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出,市场总供给伴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市场供求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达到均衡,不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二、国际收支差额与货币均衡
(一)国际收支差额 1贸易账户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是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商品、服务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等于商品 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如果差额为正,称为贸易账户顺差;如果差额为 负,称为贸易账户逆差;如果差额为零,则称贸易账户平衡。2经常账户 差额 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移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因此, 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 余,称为顺差;反之,如果差额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称为逆差;如果差 额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 3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际收支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误差与遗漏。 总差额是一种使用广泛的指标,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 差指的就是总差额。
3-29
(二)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货币供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1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将会增加货币供给。相反,如果一国国 际收支出现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一般不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但是,中央银行不承担维 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并不等于说它不干预外汇市场,当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 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就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或收缩。 2国际收支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1)贸易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贸易顺差时,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投放本国货币,外 汇储备增加,货币需求扩大;反之,贸易逆差时,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为了保持 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投放外汇,回笼本币,外汇储备减少,货币需求减少。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资本流入,将增加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反之,将减少对本国货币的需 求。 (三)国际收支差额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对该国的市场总供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主 要的是贸易账户差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中,有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GDP=C+I+(X-M)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
国经作业

第二章比较优势原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机会成本: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一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
2、生产可能性曲线:指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3、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少的商品(这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错)1、一个产品不可能同时既具有绝对优势,又具有相对优势。
(对)2、单纯从贸易利益来看,小国参与国际贸易通常获利更多。
(错)3、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错)4、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货币差额论。
(错)5、只要给定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条件,双方必定形成互为有利的国际分工。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10分)1、已知:生产每单位X产品需投入1单位劳动力、6单位资本;生产每单位Y产品需投入2单位劳动力、1单位资本。
又知,在发生国际贸易前,A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3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B国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60美元、每单位资本价格为10美元。
计算:用比较利益理论分析两国将会如何分工?解: A国:X A=1×30+6×10=90$,Y A=2×30+1×10=70$。
B国:X B=1×60+6×10=120$,Y B=2×60+1×10=130$。
X A/X B=3/4,Y A/Y B=7/13;所以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应生产Y,B国应生产X。
四、简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简述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2、论述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 H-O理论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边际转换率:每多生产一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理论

第十二章 国际收支理论一、名词解释1.价格——铸币流动机制(Price Specie -Flow Mechanism )也称“休谟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完全用不着人为的政策干预,在价格机制和黄金(铸币)流动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国际收支会自动趋于均衡。
2.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公式|e x ︱+ |e m ︱>1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它说明当进出口的供给弹性都趋于无穷大时,只要一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就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3.J 曲线效应(J Curve )一般而言,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改善之间也存在一个时滞,这种现象被命名为J 曲线效应。
4.商品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所谓商品贸易条件(用“π”表示)是指以同种货币表示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用公式表示为:*=m x p e p /π 5.外贸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公式)(1100000M X G I C m c Y -++++-=中的m c +-11就是开放经济下的外贸乘数,它表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的变动使国民收入成倍变动的倍数。
6.哈伯格条件(Harberger Condition )|e x ︱+ |e m ︱>1 + m 就是哈伯格条件。
它说明当进出口的供给弹性都趋于无穷大时,只要一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加边际进口倾向,本币贬值才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二、填空题1.早在金本位制盛行的时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大卫·休谟 就提出了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理论,它实际上就是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理论。
2.按弹性分析理论,一国降低本币汇率有利于改善该国贸易收支的条件是 |e x ︱+ |e m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平衡表
1.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答案提示:由于采用复式记帐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借贷双方总额是相等的,即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
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
调整项目或称补偿项目、事后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
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差额。
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帐面上达到平衡。
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
2.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1)A国一位居民从B国一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1000美元的商品,并同意半年后付款。
(2)半年后,该居民用他在B国的银行存款余额付款。
(3)若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其对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影响如何?
答案提示:略
3.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位B国投资者购买了500美元的A国债券,并且用其在A国银行的存款支付;债券到期后,该投资者得到本利和550美元,并存入B国的银行帐户。
答案提示:略
4.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有何关系?
答案提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国国际收支流量的记录,而国际投资头寸表则是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存量统计表,它反映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及其构成。
根据流量与存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国际收支变化必然会导致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而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也会对将来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5.何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答案提示:国际收支项目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
自发交易项目又称事前交易项目,是企业或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属于自发交易项目。
调整项目又称补偿项目或事后交易项目,是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
国际收支中的官方结算是主要的调整项目,当一国自发性交易产生的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时,为平衡供求金融当局就需动用本国的黄金、外汇等官方储备,或通过外国中央银行、
国际金融机构融通资金以弥补自发性交易带来的收支差额。
错误与遗漏也是调整项目,它可以使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在帐面上达到平衡。
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的,真正能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自发项目,通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状况实际上指的就是自发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6.国际收支总差额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如果一国总差额顺差,就意味着该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加或者外国作为官方储备持有该国的资产减少;相反,如果一国总差额逆差,就意味着该国官方储备资产减少或者外国作为官方储备持有该国的资产增加。
官方储备是一国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会对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如货币供给量、汇率、利率、私人金融资本的流动、国内资本形成、国内生产以及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等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国际收支总差额也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含义。
国际收支总差额可以看作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它是一国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
而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国际收支总差额又会进一步对其它的宏观经济变量如汇率、利率、私人资本的流动、国内投资、生产以及进出口等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