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一、说教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写作教学,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也可以作为本学期的作文起始课。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我选定"初中生活很不错"这一贴近生活的题目来引导学生从学会观察,学会写作。
二、说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学会多角度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自然,学会用笔记录有意义有意思的瞬间。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关注生活和自然,学会多角度观察。
教学难点:通过“写作实践”,能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想法,用通顺的文字写下来,并与同学交流。
四、说学情刚进入初一的学生对景物描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但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生动形象地将景物特点描绘出来。
且多数学生是为写景而写景,在景物描写中缺乏情感的抒发,显得空洞,不吸引人。
五、说教法学法"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专题,是整个初中阶段的第一个作文专题。
这一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趣,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学生放下对写作的畏难心理;第二,引导,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发现写作素材,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好每一篇作文;第三,写作实践,教材给了三个练习题,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三个练习题,分别是(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带着审美的眼光有所发现(二)留心校园生活,摄取精彩瞬间(三)回忆成长经历,搜索美好记忆。
【教学准备】1、在开学初,就请学生记录第17页的6个问题,其中第一、二、四3个问题,可以连续记录几天。
2、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初步完成“写作实践”的三个写作训练内容。
部编版初一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初一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这是学生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写作课,旨在交给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为以后的写作训练保驾护航。
二、说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感受亲人不同形式的爱。
2、学会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3、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再现亲人最令自己感动、难忘的事件,重温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与付出,引起同学间的共鸣,感受亲情,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与写作灵感。
4、感受亲人对我们真挚无私的爱,珍惜点点滴滴的亲情,丰富自己的心灵。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能在作文中叙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难点:注重细节描写。
四、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刚入初中,有的也许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有的也许受到一些误导,一开始就认为写作是"高深"的活动,平时口头表达挺流畅,一掌起笔就觉得不知从何写起。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主要通过贴近生活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明白写作就是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笔来说话。
五、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并通过环节的步步深入,归纳出从生活中发掘素材的一些方向。
【课前准备】1.收集古人积累素材的资料。
2.收集告示牌、标语、广告。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通用3篇)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案(通用3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篇1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意义的,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有些事令我们刻骨铭心,有些事只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模糊的影子;有些人,虽然陌生,却会在我们的心湖荡起涟漪,有些人,虽然熟悉,却总是被我们忽略。
是什么让我们总是忽略他们?是因为太无足轻重了吗?我想恰恰相反,只是因为太熟悉。
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身边写起,写眼前之景,眼前之事,或者熟悉的人、生活中的小事。
二、请同学们阅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材: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
平时善于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
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2)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
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的好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1)走进大自然,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力。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
要学会体验,捕捉瞬间的灵感。
(2)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
初中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

初中语文《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一、说教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第一单元的一次作文指导课。
该部分的内容旨在告诉同学们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写身边的事,抒法最真挚的情。
可以写人,记事,也可描摹万物,抒发情感。
在方法上要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多读书看报、积累语言素材,借鉴写作方法。
最后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练习,循序渐进,指导性强。
二、说教学目标1、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五觉法描绘出深秋景物的特点。
2、能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表达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五觉法描绘出深秋景物的特点。
2、能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能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表达情感。
四、说学情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
而作文一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相应的,学生作文水平—直不高,在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也是作文,进入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六年级的作文训练,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书写认真与合乎规范的方面接受了较系统的训练。
在写作时,也懂得了审题的基本要求,并接受了自拟标题训练,对标题准确、简洁、新颖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对于写作内容,学生却时常头痛,记得有同学曾经这样抱怨,作文作文,难作成文。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及现状进行训练。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谈话点拨经典领航学法:学习经典,分析并归纳方法写作演练,体会落实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
不知不觉,我们又和深秋相遇了,那在大家的记忆中,对深秋有怎样的印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
2、揭示课题——《情在深秋》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我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深秋景物的特点。
2、我能通过对深秋景物的描写表达感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指导课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名校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名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写作任务,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文字,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感悟。
但同时,他们往往因为缺乏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导致写作内容过于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会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文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文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小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写作任务,让学生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文字。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生活观察、写作素材积累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说课稿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节写作课。
这一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首先强调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经历,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见闻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提炼生活中的素材,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写作内容。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时期。
然而,在写作方面,他们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
2、写作素材单一,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3、写作技巧不足,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兴趣等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帮助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法,提高选材能力。
(3)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丰富写作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对写作的自信心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2)指导学生掌握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学会选材。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生活素材转化为生动的写作内容。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

校园里,有一棵树——《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一、“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材研读“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专题,是整个初中阶段的第一个作文专题。
这一专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激趣,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学生放下对写作的畏难心理;第二,引导,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发现写作素材,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好每一篇作文;第三,写作实践,教材给了三个练习题,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三个练习题,分别是(一)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带着审美的眼光有所发现(二)留心校园生活,摄取精彩瞬间(三)回忆成长经历,搜索美好记忆。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研读,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课中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消除对写作的畏难心理;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体悟到“生活是写作的金矿”这一写作要诀,并从中体验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如果能切实实现以上教学目标,那么,便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写作专题的教学价值——三、“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教学价值1.从写作教学的角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因此,“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专题,可以向学生传达这一写作目的,从心理上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为学生爱上写作作好铺垫。
2.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统编本新教材重视语文素养,注重构建知识体系。
七年级的写作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12个写作专题,每一个专题都要求一课一得。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专题,实际上起着为整个初中的写作教学奠基的重要作用。
3.从学生的角度刚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如果能够理解“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够明白“生活就是自己的写作金矿”这些关于写作的观点,对于他们今后的写作将善莫大焉。
因此,“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写作专题又可以说是要交给学生一把写作的金钥匙。
那么,怎样落实教学目标?怎样体现教学价值?下面,我来说一说教学设计。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说课稿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写作单元。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和感受。
接着,教材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写作指导,如如何观察生活细节、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等。
最后,教材安排了相应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往往是一件让他们感到头疼的事情。
很多学生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如何写。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此外,部分学生在写作时还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晰、结构混乱等问题。
但是,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他们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只要能够引导他们正确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他们就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指导学生掌握从生活中选材和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表达的乐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如展示生活中的图片、播放生活中的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写作教学,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也可以作为本学期的作文起始课。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我选定“初中生活很不错”这一贴近生活的题目来引导学生从学会观察,学会写作。
第二方面: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刚入初中,有的也许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觉得无话可说,有的也许受到一些误导,一开始就认为写作是“高深”的活动,平时口头表达挺流畅,一拿起笔就觉得不知从何写起。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主要通过贴近生活的写作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明白写作就是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就是用笔来说话。
!
第三方面: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作文教学要求,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
1.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明确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然,学会多角度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感受生活、自然,学会用笔记录有意义有意思的瞬间。
由于本课重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会初步的表达,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关注生活和自然,学会多角度观察。
第四方面:教法和学法
}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和点拨法。
先通过谈话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在交流、表达、创作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诱导,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和归纳法,通过已学
课文的呈现、探究,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是写作的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并通过环节的步步深入,归纳出从生活中发掘素材的一些方向。
第五方面:教学过程
《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这也正切合当前高效课堂所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为此我在课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充分的交流和思考,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1 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一段访谈。
他接受访问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写作,我便回答,为了生活的更好。
假如有人问我,为什么生活,我便回答,为了写得更好。
他的这一番话准确的道出了生活与写作互为因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其实并不可怕。
它就是用笔来说话,你把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熟悉的,最想表达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再害怕写作。
展示课题——《爱上写作,从用心生活开始》
此导语以名人访谈的方式展开,更突出生活和写作密不可分的关系,鼓励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让他们对接下的课堂活动充满期待和探究欲。
¥
环节2 用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1、感知变化。
刚入初中,发现初中生活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没有
2、细寻精彩。
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初中生活有何精彩之处
学生自由发言。
3、随笔成文。
学生就题目“初中生活很不错”写个小片段,150字左右。
写作,就要留意自己的生活。
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大诗人陆游也说,写诗“功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并不是每个大作家都是天生的高手。
而是做到了用心观察、感悟、写作。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提到:”写作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本部分的设计源于学生生活,与现实相贴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并及时用片段写作记录下学生的感受,真正体现了文学源于生活的内涵。
:
前面一个环节的写作上,相信很多学生的聚焦点都会集中在两个方向上:景美、人善。
那接下来我的设计就围绕这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的写作。
环节3 多维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斑斓
这一环节我这样设计:
①说一说。
不知不觉,炎热的夏季已经远离我们,秋天又如约而至。
每天穿梭在森林城市的道路上,你发现秋日的校园有何美处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观察角度。
、
②学一学。
教师再用多媒体投放《春》一课的景物描写,分析其选取景物的丰富性,典型性、观察角度,写作顺序。
③写一写。
最后就《春》这篇文章所提供的写作范本,让学生选取秋日的校园的两三处景物进行描写,注意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主要考虑到学生刚刚进入初一,写作水平有限,第一次作文指导课,让学生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增强写作信心。
所以,一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瞬息的变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积累素材,二是通过名家片段,给学生示范,他们是如何观察、积累的,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有章可循。
环节4 定点观察感悟生活中的至味
本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七嘴八舌话保安。
以学生走进校门的那一刻的观察入手,你看到了什
么保安,这是非常笼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回忆,他在做什么表情、
衣着、细节~
`
在一步步的引入中让学生明白写作,就要留意自己的生活。
②以课为例明手法。
再以学生学过六年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用幻灯片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这是写人的文章,有对人物精细的观察,有典型的事例,有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外貌描写。
具体的片段加以品析,学习。
②细心发掘积素材。
有了范例以后,最后,请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初中
生活经历里有没有倍觉温暖的人和事呢再请学生当堂交流。
设计意图:无论是学过的课文还是校门口的保安,都是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有话可说,有事可想,最后的回忆,交流是在之前的观察和借鉴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事,欣赏生活的朴素真味。
环节5 自主创作融入生活中的真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写作并不难,只是用笔说话的方式,写出你看到的,你想到的,你感觉到的,只要开始,就是成功。
课下请把片段丰富完整,形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结合刚才的归纳:
感受自然变化;观察人物特征;记录典型事件。
写作教学,最终的目标要落实在写,落实用笔表达,结合本节课目标和任务,课堂最终,我让学生还是落实到写作训练中。
在写作中将将能力加以内化提升,增强写作信心。
各位评委老师:本堂课,我力争做到“巧妙的激趣,能让写作课堂充满乐趣;明确的目标,能让写作课堂有的放矢;有序的安排,能让写作课堂事半功倍”。
以上,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