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4.6-太阳系教案
浙教2011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与宇宙 第6节 太阳系》_2

浙教版第4章第6节《太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
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4.通过人类对太阳系认识过程的了解,体验科学的不断前进和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天文现象的兴趣。
学情分析:在小学时已经有对太阳系建模认识,对太阳系的组成和大致的模型都有自身的看法。
但大多数学生对太阳系的认识是模糊的,是非常浅显的,只是了解一个大概,是非常普通一般常识性的知识。
另外,初中生缺乏对数据的敏感性和处理能力,对数据需要进行形象化处理,才能从数据的背后去发现蕴含在数据中的有关太阳系的真实情况。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也是偏弱,对宇宙空间及天体的运行缺乏在头脑中建立立体的形象,但对于形象材料的接受能力较强,并有偏向性。
学生对于科学的认识还是较为理想化,并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科学探索的艰辛认识不足,总认为科学是一步到位,轻松达到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阳系的构成和主要天体特点。
难点:人类对太阳系认识过程的认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地球的公转,地球是绕什么天体公转的?生:太阳师:除了地球你还知道有其他天体绕太阳转动吗?生:八大行星(小学六年级已经学习到过)师:除了八大行星还有其他绕太阳转动的天体吗?生:彗星、小行星、矮行星等。
师: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提问:你知道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什么吗?生:太阳师:太阳为什么会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呢?生:质量大、体积大师: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六节《太阳系》教学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六节《太阳系》教学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了解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2.在脑海中建立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组成的太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是一种的科学学习方式。
2.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有规律,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太阳系的组成难点行星及其卫星一、我认知中的太阳系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中其实并不孤单,前面的课程我们认识了其中两位重要的近邻---太阳和月球。
他们三者存在怎样的运行关系?(月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同时,与地球一起绕日公转)讨论:你还知道太阳系中存在哪些天体?(行星、小行星、彗星、矮行星、卫星、流星体)二、古人对太阳系的探索历程1.来自古人的发现:夜空中的星星,根据是否有肉眼看得见的位置变化变化,分成两类:分别取名为恒星和行星。
凭肉眼观测到5颗行星,并分别给他们命名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
并设想这些行星、恒星都镶嵌在一个天球上,围绕地球转动。
上帝推动着天球运动。
2.哥白尼的日心说的困境:今天,几乎每个人都理所当然的接受哥白尼关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思想,但在当时,这很难。
事实上我们每天看到的是太阳在运动,而地球在我们的足下显然静止不动。
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即便如此,人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3.伽利略带来的新视野:望远镜的应用,让他大开眼界。
①看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更多的发现随之而来,当他把望远镜对准五大行星时,他的发现更加令人惊喜:②金星盈亏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一个预言,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证实了它,并为日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他观察到了金星也有盈缺变化,证明他和月亮一样都不能自己发光,也是靠反射太阳光。
③许多反驳者攻击哥白尼体系时说:如果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么。
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月亮围绕着它旋转?而伽利略用它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木星有四颗卫星围绕着它转动!④当他把望远镜对准土星时,他发现土星那黄色球体两侧,看上去像是有突出物或把手样的东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4-6 太阳系

4.6 太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太阳系的组成。
(2)知道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3)了解小行星、彗星和流星。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收集、分析资料认识太阳系的组成。
(2)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感受太阳系的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认识到收集、分析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通过对太阳系的学习,认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系的组成。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太阳系的组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8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天体组成。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其质量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其他天体都绕太阳公转。
3.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小行星集中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教师点拨】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方向除金星(自东向西)外也都是自西向东。
【跟进训练】1.如果把太阳系当作一个“大家庭”,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其中的一员。
下列不属于这个家庭成员的是(C)A.火星B.土星C.北极星D.海王星2.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天体,与该行星相邻的是(C)A.地球、火星B.地球、木星C.火星、土星D.木星、金星3.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能发光的天体B.月球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最亮的行星C.哈雷慧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D.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知识点二行星及其卫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9~15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行星是一种体积和质量比太阳小得多,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动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动的球状天体。
2.八大行星中体积、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其次是土星。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是金星。
《第四章第6节太阳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太阳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 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等天体。
2. 掌握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如公转、自转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太阳系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重点:让学生掌握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和各行星的基本特征。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系中各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关系,形成清晰的空间认知结构。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准备太阳系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便学生直观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和各行星的特征。
2. 准备太阳系模型或相关软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星的运动轨迹和规律。
3. 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太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4. 准备教学辅助工具,如白板、笔、纸等,以备不时之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首先会以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言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教师会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太阳系各行星的短视频,同时配以生动的解说词,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随后,教师将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互动,提问学生是否见过夜晚的星空,对太阳系有哪些了解,以及他们对太阳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等。
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帮助他们回忆起日常观察和已学知识。
二、知识点铺垫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将进行知识点铺垫。
首先,教师将通过黑板或多媒体设备展示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卫星等。
接着,教师将详细介绍太阳的特性和作用,如太阳的组成、大小、温度等,以及太阳对地球的重要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采用图片、图表和简要的动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探究太阳系各行星特点接下来,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系中各行星的特点。
4.6太阳系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 测试:在课堂上,我会通过小测试来检验学生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我会出一道选择题:“下列哪个行星没有卫星?”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太阳系和宇宙探索的科普书籍,如《宇宙简史》、《黑洞与时间弯曲》等。
- 科学杂志和期刊:鼓励学生阅读科学杂志和期刊,如《自然》、《科学美国人》等,以了解最新的太阳系研究成果和科学进展。
- 在线科普平台:推荐学生访问一些高质量的在线科普平台,如国家地理、科学松鼠会等,以获取更多关于太阳系的有趣知识和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让他们在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理解太阳系的运动规律。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通过观察和分析太阳系的图片和数据,学生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在分析太阳系组成和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将提升科学思维,掌握观察、思考、推理和论证的能力。同时,学生将培养科学态度,保持好奇心、尊重事实和坚持真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将增强实践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
- 探索太阳系的未来:让学生思考太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如行星的轨道变化、太阳的寿命等,并撰写一篇关于太阳系未来的短文或报告。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6 太阳系 教案设计

第6节太阳系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初中学生对太阳系已有了初步认识,如八大行星绕日旋转等。
通过对“太阳系”学习,有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和宇宙观,为高中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及其简单规律;并通过了解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及其成果,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能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关系;2.能说出几个典型行星及其卫星的特点;3.了解小行星和彗星的一些基本情况。
4.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5.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重点难点1.掌握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关系;2.根据八大行星的相对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新课导入】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们还一起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学生自主回答。
一、太阳系概况【播放视频】请观看视频“太阳系”,并思考:(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此处可使用视频“太阳系”学生观看视频,填写活动题中的表格。
【问题探究】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为什么唯独地球上产生了生命?地球上哪些条件适合生命生存?分别介绍太阳系主要成员二、太阳系主要成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问题1:谈谈对火星的认识?问题2:谈谈对木星和土星的认识?问题3:谈谈对小行星的认识?问题4:谈谈对慧星的认识?了解完八大行星后,讨论:探究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 适宜的温度;2. 充足的水;3. 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探究2: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学生讨论教师小结:1.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2. 火星表面的温度、大气环境与地球最相近3. 火星上还有固态水。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6认识太阳系 学案

七年级科学学科学习导引课题 4.6认识太阳系〔课型新授课〕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知道恒星、行星、卫星的概念。
2、能准确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字。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八大行星。
4、简单了解流星和彗星的概念。
5、能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站甚至互联网搜集整理需要的信息。
能够互相交流信息。
6、通过收集整理信息明白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重点难点】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月相变化的规律【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1、太阳系的中心是,主要由、、、、等天体构成。
2、在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是,向外依次是、、、、、、、。
小行星带主要位于和之间。
3、彗星在〔靠近〕时会出现。
4、土星光环是由、和混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
5、地球以外的月亮、星星、太阳,我们都称为天体。
在所有天体中,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是。
月球绕着地球转,是地球的,地球和月球一起绕着转,在转到特定位置的时候,会产生或者现象。
6、我知道关于描写太阳的诗词、成语:二、生生合作交流展示1、太阳是太阳系的。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星。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它的直径有千米。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卫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八大行星包括:3、〔小提示:可以从“位置〞、“体积〞、“状态〞、“卫星数量〞、“外貌特征〞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矮行星:小天体:〔流星、彗星、或者小行星〕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四、真情体验自主提升1、下表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局部数据。
分析比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绕日周期最长的是__________星;自转周期最小的是___________星;按照距太阳的远近顺序,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属类地行星, ________、_______属巨行星,________、_______属远日行星。
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内部原子核聚变反响B.色球上的耀斑爆发C.太阳内部原子核裂变反响D.太阳内部可燃物质的燃烧3、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达在:( )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平哥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6.1太阳系 导学案

七年级(下)科学编号:040601 主备:祝小平使用时间:2014年6月12日姓名:七年级科学下册§4.6.1太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知道太阳系主要天体八大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3、知道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的特点。
4、会根据哈雷慧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建立太阳系的空间概念【课前预学、课中交流】1、太阳系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太阳点太阳系总质量的_________,是太阳系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天体。
2、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星和_________星轨道之间;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光环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是_________。
3、彗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彗星的慧核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著名的彗星是_________,它的公转周期为_________年。
4、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________,主要由铁质成分构成的陨星叫_________。
【合作交流】1、根据八大行星的特点,说说下面的之最。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体积最大的行星——体积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最亮的行星——最美丽的行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2、请你根据图4-38说说八大行星的外观差异。
(比较主要方面,可以不用写出)3、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重:木星;最大:木星(大红斑);
卫星最多:木星66颗;温度最高:金星;
离地最近:火星;运动最快:水星;
最亮:金星;最美:土星(卫星多,有光环)
离日最近、最轻、最像月球:水星(环形山)
5.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份(液态);
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
6.八大行星结构特征:
类别
彗尾:彗发中的部分被太阳风吹拂成彗尾。
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
(2)哈雷彗星:周期76年。
(3)彗星在绕日运行时如果被行星俘获,也会发生撞击现象。
2.流星体
(1)概念:太阳系中有许多绕太阳公转的固体小块。
(2)流星现象: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
(3)陨星:没有烧尽降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体,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火烧木头土肥油,
天南海北任我游。
了解各行星的特征
阅读教材了解
思考:什么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思考:彗尾朝向?
你见过流星吗?
流星是怎么产生的?
了解
说说你知道的卫星
板书设计
4.6太阳系
一、太阳系的组成
1.构成: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
2.中心天体:太阳,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成员
质量、体积ຫໍສະໝຸດ 密度表面温度类地行星
水金地火
小
大
高
巨行星
木土
大
小
低
远日行星
天王、海王
较大
中
最低
7.行星公转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三、彗星、流星、卫星、小行星及其他
1.彗星
(1)概况:围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
彗核:由岩石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
彗发: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核的冰物质受热汽化;
课题4.6太阳系第1课时(总第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卫星、彗星
2.会根据哈雷彗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3.了解流星及陨石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图片等,了解八大行星的表面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太阳系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太阳系的组成
1.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
2.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3.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教学反思
3.小行星
(1)特点: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直径不等,数量多。都围绕太阳运动,一旦运行轨道发生变化,就可能被行星俘获而发生剧烈撞击。
(2)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卫星: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小结,完成练习题
阅读教材148页,了解、识记
会读图,并从图中了解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八大行星位置等
水漫金山遍地流,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水星:离日最近,无空气,表面温度很高,无卫星。
金星:(启明星、长庚星)有大气,表面温度超400℃,无卫星,离地球最近行星。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有大气,可能有大量固态水存在,有卫星。
木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6颗卫星,显著特征为大红斑。
土星:气体星球,有大气和光环,62颗卫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是太阳系中第二颗存在液体的星球。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天体。
3.太阳系示意图
二、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1.行星:一种比太阳小的多的球状星体;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球状天体;
2.八大行星根据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肉眼可见的行星:
二、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1.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
4.行星公转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三、彗星、流星、卫星、小行星及其他
1.彗星:围绕太阳运动的一种天体,由彗核、彗发和彗尾组成。
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哈雷彗星:周期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