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教程ppt
合集下载
遗传学实验课件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是典型的巨大染色体,它的成因是
:核内有丝分裂造成的。由于其染色体DNA经过多次
复制(可达210 -215次),但并未发生细胞核分裂,
同时唾腺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是处在配对状态即体细胞
联会,重复复制后的染色线聚集在一起,所以在显微
镜下看到的唾腺染色体要比一般染色体大(宽约5μm
,长约400μm,是一般染色体的100 -150倍),又
遗传学实验
实验01 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实验0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 实验二 遗传学中的人类味觉研究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四 性染色质:人体X-染色质观察 实验五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实验 实验六 果蝇的伴性遗传 实验七 实验五的检验 实验八 实验六的检验 实验九 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十 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实验十一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试 1/17 实验十二 简易法提取植物遗总传学D实验NA
五、实验步骤:
1.观看视频教材:
6/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7/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8/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9/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10/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11/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12/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13/17
遗传学实验
实验三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遗传学实验经典课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将各代正反交的结果 填入表格。 2、将记录结果整理,分别做X2测验,看其是否 符合遗传规律。F1代要多于30只,F2代要多于 50只。记录好放飞时间(亲代和F1代)。 3、对结果进行分析。
六、注意事项
麻醉剂的使用:乙醚有毒, 挥发性强,使用时, 要注意随时盖好瓶盖,防止乙醚挥发。 麻醉深度:麻醉果蝇时,要防止麻醉过度,影 响继代培养。
物理诱变方法
一般采用r圃,以60CO源为中心放置处理材料, 以材料与60CO源中心距离和照射时间来控制辐射 量。这种r圃对于诱变育种的应用不是十分合适的, 一般设置小的60CO室进行处理。可处理植株、植 株的局部、处理种子或花粉。处理花粉的优点是 产生突变不至于形成嵌合体,但花粉的存活时间 短暂不易进行处理。但花粉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玉米新鲜花粉可在常温下储存在液体石蜡油中 2.5h,对花粉活力没有影响。
做好标记:新转移的培养瓶上需贴好标签,注 明继代培养日期及实验者姓名。
本实验的内容和要求还可以扩展到有关数量性 状的遗传分析、果蝇诱变实验设计等,自行决 定。 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实验手段, 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 变的规律和特点。
物理诱变剂及诱变机理:
常见的物理诱变剂是各种射线,如X射线,r射线和中 子,此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X射线和r射线都是能量 较高的电磁波,能引起物质的电离。当易受辐射敏感的 部位受到射线的撞击时,发生离子化,可以引起DNA链 或染色体断裂,当修复不能恢复到原状,就会造成缺失、 重复、倒位和易位等染色体畸变,从而出现突变。
w B st e y sn b nub2 vg Cy m
复眼白色 复眼条形 小眼数少 复眼猩红色 身体乌木色 身体浅橙黄色 刚毛卷曲烧曲焦状 颜色比黑檀体深 翅小匙状 翅退化,不能飞 翅向上翻卷,纯合致死 翅膀短小,不超过身体
实验案例探究五遗传图解类实验共24张PPT

信 (3)中基因A、B突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基 息 因a、b或其他形式的等位基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4因
(4)中“丢失标签”,荠菜种 选用卵圆形果实种子(aabb)
信 子基因型:AABB、AaBB和 与待鉴定的种子,种植后进
息 aaBB无法区分;可选材料为 行杂交实验。然后将得到的
5 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 F1种子进行自交,根据F2所
信息4 第(4)问中“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且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 推论: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可合成红色中间产物,AaBb个体自交, 后代为9A_B_(紫色)∶3A_bb(红)∶3aaB_(白色)∶1aabb(白色)。
【规范答案】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或AAbb×aaBb 遗传图解(只要求写一组)
荠菜种子
有果实形状及比例推断
【答题——规范答案·警示失误】 (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错答:第二空错答为“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孟德尔定律”。 错因:不能正确分析301∶20,无法分析F1的基因型,进而无法得 出亲本的基因型。应注意:只答“孟德尔定律”过于笼统,应确 切答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其中香味基因是 性
基因。
(2)在F2中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 株。
(3)不同品种水稻的香味有差异,具有不同香味的水稻两两杂交,
所获得的各F1群体均表现为有香味。不同品种的有香味水稻分 别与无香味的水稻杂交,F1、F2植株与种子香味表现及比例与上 述杂交实验结果一致。由此可以判断,香味基因的出现很可能
信息3 题干中“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 =1∶1”,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过程。 推论:根据信息1可知F1为AaBb,由于F1紫花∶白花=1∶1,所以 两亲本其中一对基因进行的是测交,即亲本基因型为Aabb× aaBB或AAbb×aaBb。对于杂交过程,要写出每代的基因型和表 现型。
《果蝇遗传学实验》PPT课件

(雌) 与三隐形(雄)测交,一周后统计后 表型,计算基因相对距离和顺序。
Data table / 数据表 (举例)
Gp: A . Parents: ♀vg-wing x wild type♂
phenotype
session sub- total(O) total E(3:1) O-E
Mon Tue Wen Thu
果蝇的饲养及操作
培养基:玉米粉;香蕉;米粉 20-25 ℃ 麻醉、操作:乙醚、CO2;麻醉器、毛笔、
白纸/白瓷板 等
果蝇的生活史/life cycle
4 stages: - egg (卵) - larva(幼虫) - pupa (蛹) - adult (成虫)
25℃时从卵到成虫约 10-12天
2)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在减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可以均等的机会组合到同一个配子中。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
3,果蝇的遗传分析
动植物细胞及人类遗传学实验(第10-11周)
4. 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教材P208.)(第10周) 5. 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教材P1.及补充材料)(第10周) 6. 染色体组型分析(教材P213.及补充材料)(第10周) 7.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人类指纹的分析(补充材料)(第11周)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4. 横纹:
- 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出现一系列宽 窄不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
- 不同染色体横纹宽窄、疏密、数目、形状和排列顺序恒定,具有物 种特异性。
Data table / 数据表 (举例)
Gp: A . Parents: ♀vg-wing x wild type♂
phenotype
session sub- total(O) total E(3:1) O-E
Mon Tue Wen Thu
果蝇的饲养及操作
培养基:玉米粉;香蕉;米粉 20-25 ℃ 麻醉、操作:乙醚、CO2;麻醉器、毛笔、
白纸/白瓷板 等
果蝇的生活史/life cycle
4 stages: - egg (卵) - larva(幼虫) - pupa (蛹) - adult (成虫)
25℃时从卵到成虫约 10-12天
2)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在减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可以均等的机会组合到同一个配子中。
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
3,果蝇的遗传分析
动植物细胞及人类遗传学实验(第10-11周)
4. 细胞有丝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教材P208.)(第10周) 5. 减数分裂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教材P1.及补充材料)(第10周) 6. 染色体组型分析(教材P213.及补充材料)(第10周) 7. 数量性状遗传分析:人类指纹的分析(补充材料)(第11周)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4. 横纹:
- 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出现一系列宽 窄不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
- 不同染色体横纹宽窄、疏密、数目、形状和排列顺序恒定,具有物 种特异性。
《遗传学实验》课件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概述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手段将目的基因从细 胞或个体中剔除或插入特定位置的技术。
基因敲除与敲入的方法
基因敲除的方法包括同源重组法和CRISPR-Cas9技术等, 而基因敲入则通常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和锌指核酸酶等技 术。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的应用
基因敲除与敲入技术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基因治 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改和调控的技 术。
基因编辑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它能够通过引导 RNA精确地定位到目标基因并对其进行切割和修复。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病治疗、农作物改良、动物模型建立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人类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遗传学实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遗传学实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随着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遗传 学实验逐渐发展起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遗传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 完善。
发展
现代遗传学实验更加注重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利用基因编辑、基因 合成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究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为人类认识生命本质和解 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果蝇遗传实验
果蝇遗传实验简介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 其染色体数目少,繁殖快,易于
观察。
实验过程
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可以 观察到明显的遗传现象,例如伴性 遗传、突变等。
实验结果
果蝇遗传实验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帮助科学 家更好地理解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 系。
04
现代遗传学实验
遗传学--ppt课件全篇

真核生物一个mRNA只编码一个基因;原核生 物一个mRNA编码多个基因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遗传密码不重叠(少数例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核苷
三点测交
干扰与并发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 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或干涉 (interference,I )
对于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来表示
并发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非整倍体
超倍体(hyperploidy)
指体细胞中多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 超倍体的来源
• 由于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所致 n +1 配子与 n 配子结合形成三体(trisomy)
• 两个相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四体(tetrasomy) 两个不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双三体(double trisomy)
X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 (克氏)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
超Y综合征
典型核型
45,X 47,XXX 47,XXY
47,XYY
主要特征
卵巢发育不全,呈索条状,不育,乳房不发育,蹼颈, 肘外翻 大多患者外表正常,内外生殖器、性功能一般正常,少 数卵巢功能异常。有生育能力或不育等
先天性睾丸不发育,智力低下,乳房发育等
Cy + +S
+S ×
Cy +
Cy +
Cy +
Cy +
+S
Cy - 果蝇翘翅基因
+S
遗传密码与蛋白质的翻译
遗传密码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 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遗传密码不重叠(少数例外),在一个mRNA上每个核苷
三点测交
干扰与并发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交换的 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为干扰或干涉 (interference,I )
对于受到干扰的程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或符合系数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来表示
并发系数 = 实际双交换值 / 理论双交换值
非整倍体
超倍体(hyperploidy)
指体细胞中多若干条染色体的个体 超倍体的来源
• 由于减数分裂时个别染色体行为异常所致 n +1 配子与 n 配子结合形成三体(trisomy)
• 两个相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四体(tetrasomy) 两个不同的 n + 1 配子结合形成双三体(double trisomy)
X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 (克氏)综合征
(又称小睾丸症)
超Y综合征
典型核型
45,X 47,XXX 47,XXY
47,XYY
主要特征
卵巢发育不全,呈索条状,不育,乳房不发育,蹼颈, 肘外翻 大多患者外表正常,内外生殖器、性功能一般正常,少 数卵巢功能异常。有生育能力或不育等
先天性睾丸不发育,智力低下,乳房发育等
Cy + +S
+S ×
Cy +
Cy +
Cy +
Cy +
+S
Cy - 果蝇翘翅基因
+S
《遗传学实验》课件

《遗传学实验》PPT课件
本课程介绍了遗传学实验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涵盖了遗传学领域的各个方 面,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因学知识。
遗传学实验简介
这一节将介绍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实验所需的常见材料奥秘,了解不同的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基因敲除与基因编辑技术
探索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和TALEN等工具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CRISPR-Cas9
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
TALEN
专门设计的转录激活因子。
突变体筛选方法
了解突变体筛选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鉴定和分离感兴趣的突变体。
Sanger测序
传统测序方法,经典而可靠。
高通量测序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测序技术。
DNA提取方法
了解如何从不同的生物样本中提取DNA,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酶切技术与凝胶电泳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限制酶切来切割DNA,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DNA片段。
1 酶切技术
通过限制酶切割DNA,将其分为特定的片段。
2 凝胶电泳分析
利用凝胶电泳将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和检 测。
PCR技术
介绍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原理和应用,以及PCR的实验步骤和常见问题。
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学习如何构建克隆载体,将外源DNA片段插入目标细胞中,以实现基因的表 达和研究。
基因转染技术
了解基因转染技术,将外源DNA转移至细胞内,以实现指定基因的功能分析和改变。
本课程介绍了遗传学实验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涵盖了遗传学领域的各个方 面,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因学知识。
遗传学实验简介
这一节将介绍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以及实验所需的常见材料奥秘,了解不同的测序技术,包括Sanger测序和高通量测序。
基因敲除与基因编辑技术
探索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和TALEN等工具在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CRISPR-Cas9
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
TALEN
专门设计的转录激活因子。
突变体筛选方法
了解突变体筛选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鉴定和分离感兴趣的突变体。
Sanger测序
传统测序方法,经典而可靠。
高通量测序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测序技术。
DNA提取方法
了解如何从不同的生物样本中提取DNA,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酶切技术与凝胶电泳分析
学习如何使用限制酶切来切割DNA,并通过凝胶电泳分析DNA片段。
1 酶切技术
通过限制酶切割DNA,将其分为特定的片段。
2 凝胶电泳分析
利用凝胶电泳将DNA片段按照大小进行分离和检 测。
PCR技术
介绍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原理和应用,以及PCR的实验步骤和常见问题。
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学习如何构建克隆载体,将外源DNA片段插入目标细胞中,以实现基因的表 达和研究。
基因转染技术
了解基因转染技术,将外源DNA转移至细胞内,以实现指定基因的功能分析和改变。
遗传学实验PPT

五、作业
1.制作两张合格的有丝分裂玻片。 2.绘出观察到的各有丝分裂时期图象。
六、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时期 姓名
学号
实验四 染色体组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 学习并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 • 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相对稳定。 观察有丝分裂,经显微照相,冲洗放大等步骤获得染色 体照片。 染色体照片对比分析,并对各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 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和描述,从而阐 明生物的染色体组成,确定其染色体组型,这种过程称为 染色体组型分析。 核型分析可为物种起源进化提供依据,发现染色体变 异。
纵向划一切口,用镊子取出花序分枝。此时雄花序先端小穗
颖长4mm左右,花药长2~3mm,每一分枝中上部小穗发育 最早。 • 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10时,不同材料间稍有差异。
玉米花序
大喇叭口期
玉米小穗
2.固定:
• 取下的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杀死固定 (保持细胞活体的形态)。 • 一般采用卡诺氏固定液,无水酒精:冰醋酸 =3:1,可用95% 乙醇代替无水乙醇。 • 如需长期保存,可先用70%酒精冲洗2次然后 转入70%酒精中保存。 • 固定液时应现配现用,固定时不要在阳光下 暴晒。
老师注意事项
• 每一次实验成绩都记入总成绩。 • 严格要求,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酒精灯和危险药 品时)和实验秩序。 • 学生固定位置,填写显微镜使用记录(实验室使用 记录)。
• 提前听课,预备实验,熟悉仪器操作和实验过程。
• 实验过程中尽量不离开实验室,随时回答学生问题, 解决实验中出现的故障(显微镜)。 • 不得在实验过程中到236房间上网。 • 及时批改作业,提交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1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中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中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2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后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后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3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末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末期
8
蚕豆( faba, 蚕豆(V. faba, 2n=12) 核型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9
蚕豆有丝分裂过程(pp:4~5, 蚕豆有丝分裂过程(pp:4~5, 12)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0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前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前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3
二、实验材料
蚕豆(Vicia faba, 2n=12)根尖 蚕豆 根尖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4
三、实验用品
培养皿、恒温箱 光照培养箱 光照培养箱) 培养皿、恒温箱(光照培养箱 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 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镊子 光学显微镜
试剂:预处理、固定液、 试剂:预处理、固定液、染色液等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5
四、实验原理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目的(p9)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目的
染色体标本制作材料的选择(p9) 染色体标本制作材料的选择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6
五、实验步骤
1. 取材:实验室发根取材(p10) 取材:实验室发根取材 2. 预处理: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注意 p13) 预处理:目的、原理与方法 注意, 注意 3. 固定:目的与方法(p11) 固定:目的与方法 4. 解离: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 解离: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5. 染色:要求、方法(p11-12) 染色:要求、方法 6. 压片:操作程序及要点(p12) 压片:操作程序及要点 7. 镜检:观察要点,问题分析(p12) 镜检:观察要点,问题分析 8. 临时装片保存与永久片制作 临时装片保存与永久片制作(p12, 25-26)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4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7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交1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 标签 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标签 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 标签) 2. 绘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 3. 根据你的观察,本实验所用根尖是否经过预处 根据你的观察, 为什么? 理?为什么? 4. 分析自己制片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下周实验
实验三 细胞减数分裂制片与观察
植物花粉母细胞涂抹片制作 pp: 5~7, 14~18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
实验二 植物分生区细胞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用品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染色体制片的目的 应用) 了解染色体制片的目的(应用 应用 2. 掌握植物根尖压片技术 3. 进一步熟悉有丝分裂过程及其染色体 动态变化与遗传学意义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1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中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中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2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后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后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3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末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末期
8
蚕豆( faba, 蚕豆(V. faba, 2n=12) 核型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9
蚕豆有丝分裂过程(pp:4~5, 蚕豆有丝分裂过程(pp:4~5, 12)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0
蚕豆( faba, 2n=12)有丝分裂前期 蚕豆(V. faba, 2n=12)有丝分裂前期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3
二、实验材料
蚕豆(Vicia faba, 2n=12)根尖 蚕豆 根尖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4
三、实验用品
培养皿、恒温箱 光照培养箱 光照培养箱) 培养皿、恒温箱(光照培养箱 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 盖玻片、载玻片、刀片、解剖针、镊子 光学显微镜
试剂:预处理、固定液、 试剂:预处理、固定液、染色液等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5
四、实验原理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目的(p9) 染色体标本制作的目的
染色体标本制作材料的选择(p9) 染色体标本制作材料的选择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6
五、实验步骤
1. 取材:实验室发根取材(p10) 取材:实验室发根取材 2. 预处理: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注意 p13) 预处理:目的、原理与方法 注意, 注意 3. 固定:目的与方法(p11) 固定:目的与方法 4. 解离: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11) 解离:目的、原理与方法(p10, 5. 染色:要求、方法(p11-12) 染色:要求、方法 6. 压片:操作程序及要点(p12) 压片:操作程序及要点 7. 镜检:观察要点,问题分析(p12) 镜检:观察要点,问题分析 8. 临时装片保存与永久片制作 临时装片保存与永久片制作(p12, 25-26)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4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7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交1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 标签 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标签 张制作良好的临时片 标签) 2. 绘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图 3. 根据你的观察,本实验所用根尖是否经过预处 根据你的观察, 为什么? 理?为什么? 4. 分析自己制片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下周实验
实验三 细胞减数分裂制片与观察
植物花粉母细胞涂抹片制作 pp: 5~7, 14~18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1
实验二 植物分生区细胞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用品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农学院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组
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染色体制片的目的 应用) 了解染色体制片的目的(应用 应用 2. 掌握植物根尖压片技术 3. 进一步熟悉有丝分裂过程及其染色体 动态变化与遗传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