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市值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市值管理文献综述企业市值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值,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市值管理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本。
关于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文献。
本文将对企业市值管理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一、研究现状当前,关于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市值管理理论研究市值管理理论研究是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值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研究者对市值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有学者认为市值管理是企业价值管理的一种具体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管理手段和策略提升股东财富。
还有学者将市值管理视为一种资本运作和投资决策的手段,强调其与企业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关联。
实证研究是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企业市值管理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市值管理的影响因素和效果。
研究者通过样本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了许多影响企业市值管理的关键因素,如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绩效、市场竞争力等。
他们还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不同市值管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企业的市值管理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市场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市值管理的政策与规定也有所不同。
市值管理政策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市值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探讨政策对企业市值管理的影响及其效果。
研究者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值管理政策,比较了其差异和相似之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改进方案。
二、发展趋势未来,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研究企业市值管理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其研究涉及金融、管理、经济、会计等多个学科领域。
未来,企业市值管理的研究将更加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市值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2. 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市值管理研究的重要手段。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

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方法初探一、本文概述随着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类文章旨在系统地梳理、分析和评价某一领域或主题的相关文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初探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以期为相关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述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明确其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步骤和方法,包括文献收集与筛选、文献整理与分析、文献评价与总结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要领和技巧。
本文还将探讨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常见的错误,以提醒读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介绍管理学文献综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类文章的写作技巧,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综述在管理学研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目的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通过系统梳理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管理学领域,由于涉及的领域广泛,研究问题复杂,因此更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把握研究的整体脉络和关键问题。
文献综述有助于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可以找出研究的理论缺口和研究空白,从而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理论之间的异同点,可以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再次,文献综述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实证价值。
在管理学领域,实证研究是主流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找出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研究假设和研究变量。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财务管理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投资、企业并购、企业重组及股权交易等产权交易活动风起云涌,而产权交易能否实现的核心前提就是企业价值的评估。
伴随着财务理论的发展,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得到了广泛认可,这就要求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能准确反映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由此,基于经济增加值指标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应运而生。
EV A价值评估法是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法——自由现金流估价法的演进,EV A法提出了新的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了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
它可以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真实价值,便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定价,有利于投资者做出理性投资。
引导企业管理者重视价值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有助于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
我们需要大力了解和推广EV A价值评估法。
如今,EV A指标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投资银行和大型基金(例如可口可乐、索尼、高盛、第一波士顿等)将EV A指标作为投资分析的重要工具。
EV A也被《财富》杂志喻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
国外各种实践也证明了采用该模型能比其它模型更准确全面地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对指导投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国内许多公司、机构(如南方基金管理公司)也试着运用EV A这一方法评价上市公司,并以此作为进行投资的参考。
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EV A进行价值评估,对其的研究当然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其实,对于EV A国内外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
但是,限于系统研究方式的不同,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以及国家地区政策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不同的学者的研究方向、结果略有不同。
1 关于价值评估方法和模型的研究所谓的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并撰写报告书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是将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000字》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力量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金融业创新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成几何级数增长,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化零为整的碎片化互联网理财、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时间成为金融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和研究互联网浪潮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应对挑战并成功转型成为当前金融从业者的时代任务。
自2013 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问题,首先,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础理论,明确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趋势和技术路径;其次有利于促进国内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对于实现传统金融业的顺利转型及普惠金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
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精神的互联网开始步入到传统金融行业里面,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同时还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互渗透。
“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
本课题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因此对于丰富和发展金融创新理论、银行营销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扩张业务的新机遇,本课题在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的策略。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Potter (2000) 提出,薪酬可以用数据的形式解释员工的实力和效率,它能有效的鼓励有效率的员工长期稳定在公司,并迫使不那么努力的员工离开公司。
Yang(2013)运用对非对称信息下两阶段的博弈分析发现:如果员工和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时,员工能保持最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也对企业发展最为有利。
[2]。
Kelmendi (2017)认为:薪酬是员工因工作而获得的所有劳动报酬,奖励和绩效是达成对员工有效激励的最重要因素。
而当下的员工薪酬主要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个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具备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创造业绩,还有助于更好的留住和吸收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3]。
Lord (2010)发现,很多的薪酬管理系统是以员工岗位工作所产生的价值和利润为依据来决定工资待遇标准的,而成熟的薪酬系统则通过分析岗位价值来确定不同的岗位层级。
并根据不同岗位级别来确定薪资待遇[4]。
通过Till和Karren (2011) 对薪酬满意度的五个公平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员工个人对公平性的感知是决定员工对于企业的薪酬满意度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还发现外部公平、内部公平、程序公平和信息公平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对薪资满意度的判断。
因此,公司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薪酬计划之前,需要了解影响员工工作状况的关键性因素[5]。
Sundberg (2015)提出,绩效目标可能会强烈影响奖励系统的有效性。
当给予员工一个绩效目标时,其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和奖金等薪酬制度都会影响绩效。
当对员工的目标进行精细化分解和给予合理反馈时,员工工作更有效率,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6]。
由此可见,目前国外对企业薪酬与薪酬管理体系的研究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
企业薪酬是指劳动者付出劳动所取得的所有回报,是薪酬管理体系中基础部分,奖励和绩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同时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构建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物质奖励,还有非物质奖励,其合理的优化设计不仅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也呈正向激励作用。
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资金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之一,它主要涉及到资金筹集、运用和监督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于资金管理的文献综述:
1. 《资金管理与企业价值》:本文从企业价值角度出发,分析了资金管理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资金管理的方法。
2. 《财务风险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关系研究》:本文通过对财务风险和资金管理的概念进行辨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3. 《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包括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融资管理等方面。
4.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本文针对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完善内部控制、加强财务管理等。
5. 《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的关系研究》:本文探讨了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指出资金管理应该与投资决策相互配合,达到最优的效果。
6. 《基于现金流量的资金管理研究》:本文以现金流量为核心,探讨了如何进行资金管理,包括现金流预测、现金流监控等方面。
7. 《企业短期资金管理策略研究》:本文针对企业短期资金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如缩短账期、增加库存周转等。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

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英文版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Theory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ABSTRACT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depends on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earning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assess earnings, and the mainly methods are DCF method,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theory, Economic Value Added valuation method and Real Options Valuation method. This article ba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business value theory, and giv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latest research, then compares thedifferent valuation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Finally,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features of Chinese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concluded that assessments of the latest theories in Chinese enterprises.KEY WORDS :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Literature Review1、 Introduction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ro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earlyth1960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50 year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Western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greatly applied in practice. 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nterprise value evalu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mature,and it has been used to assess in practice.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theory is later than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is nowrelatively slowly. Therefore, arranging the present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theory structure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s so as to form a tight,coherent theory system. On the guidance of the business valuation practice it can establish new methods of business valuation in China, and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study.2、 Studies AbroadBusiness value measurement have a history of hundreds of years as an industry in Western countries. During those hundreds of years, many scholars in Western countries on business valuation have done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studies.Shiller (1981) used the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 to describe stock prices fluctuating boundaries, an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real stock prices change significantly beyond this range. Because these uncertain information is estimated with hypothesis and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ts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required too many intuition for decision makers, but also achieving many possible distribution[1]hypothesisIn 1995, Ohlson use the conception of clean surplusin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use of clean-surplus (clean surplus)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concept of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 [2]. Felthan and Ohlson (1995) further developed this theory, that extraordinary income sources are twofold: first, monopoly rents, second, accounting for sound doctrine. Their mostprominent contribu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linear information models (1inear information model) [3]. Evaluation of applying the residual income model, relates to the extraordinary income is not included in the current period in the time series estimates of future earnings, more difficult.1995年,Ohlson在剩余收益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干净盈余(clean[2]surplus)的概念构建并完善了剩余收益估值模型。
管理学文献综述写作方法

如何写管理类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目的任何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往某个方面深化的尝试,都具有承接性。
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了解前人说过些什么,而这实际上也决定了我们能够说些什么。
具体地,对于要研究的对象,我们必须弄清:(一)前人是否说过要知道前人是否说过,关键是要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
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在线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文献检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目前,各大学的图书馆均购买了较为齐全的中英文数据库,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查到几乎所有的文献,省却了以往做研究非跑图书馆不可的麻烦。
如果文献搜索结果表明自己拟做的研究别人已经做过,那么就没有必要做无为的重复,而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改换研究角度、重点或方法。
(二)前人说过什么要想知道前人说过什么,就必须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前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what)、研究对象的表现方式和特征是什么(how)以及对于这些表现方式和特征有何解释(why);然后是前人观点的异同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是否可以分类、如何分类、观点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是什么。
搞清楚(一)别人是否说过、(二)说了什么,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三)前人是怎么说的在文献综述时不仅仅要综述观点,还要综述研究方法(即别人是怎么说的)。
方法的发展和进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已有的观点。
随着数据获取途径的增多和获取技术的改进,总的来说,针对某一对象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会越来越多。
因此,当我们发现某类文献主要以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研究方法为主、对其他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能否采用其他方法特别是比较新的研究方法,以便通过方法创新来实现观点创新。
(四)谁、何时、何地说过这组问题主要描述相关观点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观点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上的变化。
例如,总体上看,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以及文化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及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发展,并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最后对文献评价综述。
关键字: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28x(2011)01-0182-01
一、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发展
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著名的mm理论,构建了价值管理的基础。
汤姆·科普兰(19901明确提出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应用模型,标志着价值管理理论的形成。
mctagga等(1994)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视角,提出了vbm的概念,标志着价值管理的成熟。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价值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企业经营目标逐步调整,不再单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目的,更加关注整体价值实现,在管理模式也逐步从传统模式向价值模式的转变。
巴松曙认为,商业银行价值凸显了商业银行的真正经营目标,其市值、股东价值的比较,是具备统一标准的共同的标尺,并已经开始成为关键性的指标。
从国外看,基于价值管理理念的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 added)、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isk a djust return of capital,raroc)、bsc(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经济资本(capital atrisk,car)等管理工具,早已在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得到广泛应用。
2002年,中国建行率先引入了经济
资本管理,并逐步构建了自身的eva体系,迈出了价值管理的第一步。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对中国建行的eva体系备加推崇,认为建行的eva体系给其带来了“初步但很深刻”的变化。
二、国外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
hazel j.johnson(1992)对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价值计量进行了研究,立足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财务指标计算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银行市场价值计量方法。
william ler(1995)认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是一个综合且复杂的课题,其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管理方式存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征,并提出了可用于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的技术方式,此外,还对价值管理之外的银行目标分析、税收管理、特定的会计处理规则及评价值方法进行了讨论。
uyemura、kantor、pettit(1996),对全美最大的100家银行控股公司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使用eva度量模式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评估的相关性要高于传统roa、roe财务度量指标。
schuster(20001将股东价值分析作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并全面论述了公司策略与股东价值财务目标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导向的企业计划方法。
gross和stephanie(2006)对德国银行业的价值评估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银行与股东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国内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研究
黄海清(2003)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了“价值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创新方向”一文,系统介绍了价值管理在银行的应用,指出了商业银
行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
李艳明、赵立成(2004)认为,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企业,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实现价值管理。
1 从价值度量和业务发展角度的研究。
关新红(2006)认为,商业银行的创值能力是商业银行充分考虑了资本机会成本的生产能力,提出较强的创值能力是商业银行培养和获取核心竞争力主要影响因素的观点。
李德怀(2004)、程群(2009)、赵翠(2009)则在经济增加值(eva)和银行价值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说明了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和价值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王艳茹(2006)从速度经济与价值管理的内涵出发,探讨了速度经济对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要求,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对策。
曹军(2006)认为需要在商业银行内容构建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体系。
孙宏、陈伟(2008)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管理模型。
韩明(2010)结合流程管理与价值管理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商业银行流程进行全景式审视,探讨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模式创新。
2 从商业银行风险角度进行的研究。
赵胜来等(2005)、谭硕(2006)、杨超(2009)认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具有创造价值和支持风险业务两大功能,指出价值管理体系就是实现经济资本的最优化配置,必须同时实现经济资本度量和配置两个目标。
张玉喜(2007)、李忙来(2007)、曾玲玲(2007)认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应关注风险调整后的业务绩效,强调业务发展的资
本回报主要是反映股东投资风险的经济增加值(eva)和资本回报率(raroa)。
何川(2004)认为认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价值管理是银行价值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不良资产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3 从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角度的研究。
李明熙(2007)细分了市场价值、附加价值、风险价值和客户价值四种门类,对价值管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资产负债、全面成本、全面风险、经营绩效四种价值管理渠道,以及价值预算、流程控制、绩效评坐、资源配置四个战术观。
闫冰竹(2008)从价值管理的起源人手,分别从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重新整合、客户管理、风险内控管理、业绩评价等八个方面具体阐述价值管理的应用,并以北京银行为例,讨论了中小商业银行价值管理实践。
四、总结评述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研究的范围涉及商业银行价值创造来源、框架、模式、工具及具体应用等内容。
同时,国内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国外研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商业银行应该加快向价值管理转变[n].新京报,2008-1-9
[2]温秀,第三只眼看收益-eva给建行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国经营报,2006-3-6
[3]leo schuster,shareholder value management in
banks[j].palgravemacmillan,2000(3)
[4]李艳明,赵立成,从制度创新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价值管理[j].金融与经济,2004(7)
[5]王艳茹,速度经济下的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会计之友
[j].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