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

合集下载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文章目录*一、带状疱疹怎么治疗1. 带状疱疹怎么治疗2. 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药方3.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二、带状疱疹如何护理*三、带状疱疹要注意什么带状疱疹怎么治疗1、带状疱疹怎么治疗 1.1、西医治疗首先我们要保证感染区是干净的,干燥的,而且要尽量的将其暴露在空气当中,不要用衣服遮盖,也不要抓挠,以免弄破水疱。

在刚开始的几天每隔几个小时用冰块冷敷几分钟,再粉碎两片阿司匹林,把它混合在适量的消毒酒精里面,调成糊状,然后涂抹患处,每天涂抹三次,如果瘙痒难忍,可以用涂抹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症状。

1.2、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讲究的是辨证施治,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说热盛证导致的带状疱疹,皮肤常会表现为潮红色,水疱壁紧张,而且有剧烈的疼痛,同时还会伴有大便干燥、小便赤黄、口苦咽干等症状,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清泻肝胆实火法,常选用的药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2、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药方 2.1、毒瘀并解方,是要准备黄芩,山栀,莪术,元胡,猪苓,然后将除了元胡外的药都用水浸泡三十分钟,然后将元胡放入,煎二十分钟,再跟别的余药一起煎三十分钟,每剂煎两次,最后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可以清热解毒。

2.2、活血散瘀汤,是要准备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还有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然后将这些药用水浸泡三十分钟,煎三十分钟,每剂煎两次,最后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温服。

2.3、越鞠丸加减方,是要准备苍术,生香附,抚芎,炒栀子,神曲,厚朴,泽泻,枳壳,然后加水煎服,每日一剂,可以利湿止痛。

3、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 3.1、隔姜灸把生姜切成厚片,上面用牙签扎几个眼,然后,把艾绒捏成圆锥形状,放在姜片上点燃,如果带状疱疹是条状的,就在两端各放一个姜片灸,意思是在两端切断疱疹蔓延的路径,疱疹会慢慢缩小,直至消失。

3.2、用血余炭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血余炭这个中药名,中医讲,发为血之余,所以,血余炭其实是焖煅的头发。

带状疱疹诊断与治疗阅读笔记

带状疱疹诊断与治疗阅读笔记

《带状疱疹诊断与治疗》阅读笔记一、带状疱疹定义与基础知识俗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皮肤病。

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皮肤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

这种病毒会侵犯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细胞的炎症和坏死,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带状疱疹在皮疹出现前常有轻度发热、疲倦、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在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很快变成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和结痂。

皮疹多呈带状分布,因此得名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虽然常见于成人,但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此病。

带状疱疹的基础知识包括其成因、传播方式、症状表现以及易感染人群等。

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带状疱疹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带状疱疹的预防,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感染源接触等。

带状疱疹虽然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但也有可能引发并发症,如神经痛等,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阅读关于带状疱疹的文献或资料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充分了解了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我将深入学习带状疱疹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内容,以期提高自己对带状疱疹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1. 带状疱疹的概念与发病机制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它的发病机制涉及病毒的复制和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带状疱疹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应激情况下易于发病,且主要发生在皮肤表面的某些区域,特别是胸腰部以及背部最为常见。

该病常伴随着一系列典型症状,如红疹、水泡和疼痛等。

病毒会沿着神经纤维传播,引发炎症和疼痛,导致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疱疹。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免疫应答、病毒复制和神经传导等多个方面。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病毒入侵阶段、病毒复制阶段和免疫反应阶段。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又称为生殖器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它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皮肤病变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预防措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他人。

药物治疗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带状疱疹发作初期,患者可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伊红霉素等,以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疼痛和瘙痒感。

对于严重疼痛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局部外用止痛药,如利多卡因贴剂等。

此外,还可以应用抗病毒药物外敷,如阿昔洛韦乳膏等,以加速疱疹愈合,减少疼痛和瘙痒感。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也是带状疱疹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患者可以采用热敷、光疗、针灸等方法,以缓解疼痛和瘙痒感。

热敷可以促进疱疹愈合,减轻疼痛感;光疗可以加速皮肤修复,减少瘙痒感;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疼痛感。

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理疗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疱疹愈合。

在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预防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过度接触,减少传染风险。

在疱疹破溃期间,患者应避免接触病变部位,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此外,患者还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促进疱疹愈合。

总之,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给他人。

希望本文所述带状疱疹治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范化诊疗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范化诊疗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标准化诊疗全网发布:2021-07-02 21:17 发表者:3226人已访问一、带状疱疹的标准化诊疗一、带状疱疹的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暗藏在人体内的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散布的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二、带状疱疹发生的主要部位及比例带状疱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胸部〔肋间神经〕:50%以上;颈部〔颈神经〕:10-20%;头颅部〔三叉神经〕:10-20%;腰骶部〔腰骶神经支配区域〕:2-8%;其它:<2%。

3、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特征(1) 发病率: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相关研究均说明,50 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带状疱疹发病率超过了14.2‰。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HIV 患者、癌症患者及经受免疫抑制医治的患者),每一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抵达14.5‰~53.6‰。

(2)疾病复发率: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暗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抵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康复后可取得较持久的免疫,复发率极低,一般不会再复发。

(3)年龄、性别:年龄因素是影响带状疱疹发病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美国、英国、法国等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女性更易患带状疱疹,机制尚不明确。

(4) 压力:压力会对人体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干扰细胞免疫功能,可能造成人体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性增高。

(5) 家族聚集性:美国带状疱疹的家族聚集性发病趋势明显高于其他皮肤病,但少数学者那么持反对态度,目前尚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4、带状疱疹出疹前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出疹前即前驱期临床表现包括:(1) 轻度乏力、低热、无畏寒,食欲下降;(2) 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

五、带状疱疹出疹期的临床表现带状疱疹出疹期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散布而不融合。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h r e o tr a d P e s z se n HN we e e r l d i h s su y T e VAS s oe,se p n itr a c ,t e d g e fi r v me ta d t e p r n ol n t i t d . h e cr le i g d s b n e h e r e o mp o e n n h u c mpi ai n r o a e ewe n p t n ste td e t e ysn l dc t n o dc t n p u ev lc g ns o l t swee c mp rd b t e a i t r ae i rb i ge me iai rme iai l sn r e b o k a e t.Re u t c o e h o o sl s I l t e 1 7 p t n s 5 s f rd f m c t e e o t ra d 8 HN. I h c t e e o trg o p,V e r a e n al h ai t ,8 uf e r 6 e e o a ue h r s z se n 2 P p n t e a u e h r s z se u p r AS d c e s d
用神经阻滞治疗后 , A V S评分降低( .4±2 1 ) ,3 患者睡眠改善。P H组 (2例 ) 单纯 药物 治疗后 ,A 4 1 .7 分 6% N 8 中, V S评 分 降低( . 1 0 9 ) , %患者仍存在 中 ~重度疼痛 ; 12 ± .6 分 8 5 合用神 经阻滞 治疗后 , A V S评分降低( . 1 .7 分 , % 患者睡 4 2 ±17 ) 5 5 眠改善 。结论 神经 阻滞治疗对带状疱 疹神 经痛及 P H均有疗效。 N

带状疱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区域性生殖器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引起的一种疾病。

它通常表现为带状疹(shingles),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出现红疹,这些红疹会发生疼痛、瘙痒和灼烧感。

带状疱疹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估计每个人一生中都有20%的几率得到这种病。

带状疱疹的症状带状疱疹最常见的症状是带状皮疹,通常在胸部、腰部、脊柱或臀部出现,但也可能在颈部、脸、眼睛和四肢出现。

这些疹子可能会疼痛和发痒,并在几天后产生小的水泡,这些水泡通常会干燥和结痂。

整个带状疱疹疹子消失通常需要两到四周时间。

除了皮疹,带状疱疹还常常会导致疼痛和神经痛。

有时候,疼痛会在皮疹消失后持续几个月,这种情况称为后遗神经痛。

这是因为疱疹病毒会感染神经,导致神经变性和疼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自然疗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药物疗法:药物疗法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acyclovir)、法昔洛韦(famciclovir)和磷酸氟尿嘧啶(valacyclovir)。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症状,缩短带状疱疹的持续时间。

镇痛药:镇痛药可以帮助减轻带状疱疹疼痛和神经痛。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布洛芬(ibuprofen)和吗啡(morphine)等。

激素:激素类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带状疱疹疼痛和症状,例如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等。

自然疗法相较于药物疗法,自然疗法并不能治愈带状疱疹,但它们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和疼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自然疗法:草药:许多草药可以帮助减轻带状疱疹疼痛和症状,例如七叶皂荚(St. John's wort)、大黄(rhubarb)、金银花(honeysuckle)等。

瑜伽:瑜伽可以帮助减轻带状疱疹疼痛和症状,并提高身体免疫力。

例如山式(mountain pose)、树式(tree pose)和犬式(downward dog pose)等。

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

带状疱疹的诊治-肖红

带状疱疹发病的最 常见原因
老年人 有些恶性疾病 恶性疾病的化疗和放疗 HIV感染 器官移植后 某些疾病应用激素治疗
0
添加标题
1
前驱期
0
添加标题
4
后遗症状期
0
添加标题
7
疱疹消退、结痂并脱 落,残留色素沉着
0
添加标题
2
疱疹期
0
添加标题
5
全身和局部感觉异常 症状
0
添加标题
8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 留疼痛
镇痛 阿片类 ±NSAIDs
局部治 N S疗A I D s
辅助治 神 经疗阻 滞
2016
2017
2018
2020
2021
早期神经阻滞 治疗
01
缓解HZ急性 期的剧痛
04
预防PHN发生:
降低PHN发生率
缩短持续时间
减轻异常痛程度
02
缩短疼痛 周期
03
改善全身 症状
神经阻滞治疗 的作用机制
减轻受累神经节及外周神经的炎症和损伤 阻断传入神经传导、降低中枢神经的高度兴奋。 直接阻断外周的疼痛向中枢的传导。 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性。
HZ 年发病率约为 125/10万
80岁以上老年人 HZ发病率为5‰10‰
HZ患者约有10% 并发PHN,60岁 以上患者有5075%并发PHN
发生PHN的 危险因素
高龄 急性带状疱疹期间剧
烈疼痛
严重疱疹和皮肤损伤 疱疹出现前受累皮肤
前驱性剧烈疼痛
PHN的疼 痛特征
01 痛觉过敏
Hyperalgesia
0
添加标题
3
恢复期
0
添加标题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
缠腰火丹
肝经郁热
1、望诊:表情痛苦,舌红、苔薄黄;
2、问诊:患者主因、、、入院
3、闻诊:无特殊;
4、切诊:脉弦;
辩证分析:患者主因“”入院,本病符合祖国医学缠腰火丹范畴,证属肝经郁热
,肝经郁热,损伤脉络,气血壅滞,血瘀脉外,故见疼痛不适,患者舌舌红、苔薄黄、脉弦等都为肝经郁热之征象,病位在肝,病性属实。

治法:清肝火、解热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组成:
龙胆草10g 黄芩10g 山栀子10g 泽泻10g
木通10g 车前子10g 当归15g 生地黄20g
柴胡10g 生甘草6g
用法:开水煎药30min,取汁600ml,分温3服,每日1剂,共3剂。

方解:方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本方泻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

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在本方配伍龙胆草,为臣药。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

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

方用柴胡,是为引诸药入肝胆而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出现成簇疱疹,颜
色鲜红,沿T12-L1节段
单侧呈带状分布
诊断:急性带状疱疹
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是 由 水 痘 - 带 状 疱 疹 病 毒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较剧烈疼痛为特征 的疾病, 尤其老年人和免疫力降低者好发病。
(hypothesia)
触诱发痛
异常疼痛
(dysthesia)
(allodynia)。
带状疱疹的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疼痛和疱疹,出现带状疱疹
是特有的体征。 • 对皮肤受损的部位和表现不典型的,免疫功能 异常的病人,需要实验室检查确诊。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 促进疱疹愈合 • 缩短病程 • 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四川学华西医院疼痛 肖红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62岁,因“右腰部疼痛5天”来 门诊就诊。5天前因感冒后出现右腰部疼痛, 为皮肤针刺样痛,触摸及衣服摩檫后加重。 PE:一般可,心肺腹(一)。右腰部皮肤无 红肿,无皮损,触痛,痛觉范围沿T12-L1节 段性分布,VAS评分5-6分。
入院后第二日患者腰
• •

逐步开展带状疱疹的预防接种
● 小结
1. 早期大剂量抗病毒药治疗AHZ, 显著提高
疗效,对预防PHN有一定作用。 2. 局部浸润和 神经阻滞对AHZ的镇痛效果 肯定的。可能有预防PHN的作用。 3.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治疗病理性神经痛被 认为是开创PHN治疗的新纪元。
4. PHN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应采取综合治
疗方法。当一种(或一组)方法疗效不 佳时,可试用其他方法。
降低PHN发生率
缩短持续时间 减轻异常痛程度
神经阻滞治疗的作用机制
◆减轻受累神经节及外周 神经的炎症和损伤
◆阻断传入神经传导、降
低中枢神经的高度兴奋。 ◆直接阻断外周的疼痛向
中枢的传导。
◆降低肾上腺素能受体兴 奋性。
⒊ 常用神经阻滞方法
⑴皮损区皮下浸润 ⑵椎旁神经阻滞 ⑶硬膜外阻滞 ⑷星状神经节阻滞
发生PHN的危险因素 • 高龄
• 急性带状疱疹期间剧烈疼痛 • 严重疱疹和皮肤损伤 • 疱疹出现前受累皮肤前驱性剧烈疼痛
PHN的疼痛特征
治疗目标
1.缓解疼痛——异常痛和痛觉过敏等
2.减轻精神症状 3.改善睡眠
4.提高生活质量——自信、自理
PHN治疗模式
一线 二线 三线 抗癫痫+三环类药 增量 增量
前驱期
全身和局部感觉异常症状
疱疹期
单侧红斑或粟粒样丘疹、小的疱疹
恢复期
疱疹消退、结痂并脱落,残留色素沉着
后遗症状期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疼痛
疱疹的特点 首先出现红色斑丘疹或丘疹
1-2天疱疹丛、疼痛性囊 状小泡或大疱皮疹
疱疹的特点 3-5天后变为脓疱,进
一步成为脓疱疹和溃疡
1-2周皮损结痂
疱疹的特点
• 预防并发症
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措施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局部治疗
阿昔洛韦 软膏等
辅助治疗
抗抑郁药 ±± 抗癫痫药
阿昔洛韦 泛昔洛韦 万乃洛韦
NSAIDs
类固醇 老年(+) 老年(-)
阿片类 ±NSAIDs
保护皮肤
神经阻滞
早期神经阻滞治疗
预防PHN发生: 缓解HZ急性 期的剧痛 缩短疼痛 周期 改善全身 症状
⑴ 镇痛药:曲马多、氧可酮控释片、吗啡控 释片、芬太尼透皮贴
⑵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替林、去甲丙 咪嗪、帕罗西汀 ⑶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卡马西平、丙戊酸 纳、双丙戊酸纳
2. 新的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gabapentin,neurontin,1-氨甲基-环乙酮羧酸 ) 开创PHN治疗新纪元!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急剧增加 儿童或年轻人约1/1000 65岁以上则为4-12/1000
美国90%以上成年人VZV血清抗体阳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 脊髓背角感觉神经节
手术、创伤、放疗、化疗、恶性肿 瘤、结核、炎症、免疫缺陷、老年、 生活紧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 病毒复制(感觉神经节内) 皮肤感觉末梢病理改变
2-4周愈合,多遗留疤
痕和永久性色素沉着
皮疹和疼痛 -带状疱疹的两个临床特点
• • • • 疼痛可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数天或数周,或同时出现 极少数为非典型性疱疹,偶见只有疼痛,无皮疹出现 90%病人表现有痛觉异常
疼痛的性质通常为“锐痛”或“刺痛”,常见“灼痛”
感觉过敏
感觉迟钝
(hyperthesia)
◆化学结构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相似。
◆ 作用机制仍未清楚,可能存在多种途径,包括抑制 受损神经元的异位放电,逆转NP的异常性疼痛和痛
觉过敏。
◆ 缓解PHN的异常痛、烧灼痛疗效显著。
◆ 用量与用法:200mg-600mg,口服,tid,最大剂
量范围3600mg/d 。 ◆ PHN的一线药物 ◆ 副作用:嗜睡,眩晕,无力
著。机制:可能是阻滞神经元钠通道。
阿司匹林+乙醚(或氯仿)。
辣椒素。
神经阻滞疗法
⑴NB疗法有一定效果。疼痛三个月以上者疗 效差。 ⑵皮损区浸润疗效肯定。 ⑶椎旁阻滞或椎间孔注射疗效显著。
⑷硬膜外注射类固醇有效
PHN是一个复杂的疾病状态,治疗很困难, 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个体化治疗 ,
即综合治疗,包括心理学和行为学治疗
2. 疱疹消失后仍遗留疼痛
持续的灼痛,绞痛或酸胀痛 间断性锐痛 各种感觉异常,包括异样感觉 痛觉异常 在最疼痛的区域表现有感觉缺失 疼痛消失后, 再出现疼痛
HZ 年发病率约为125/10万 80岁以上老年人HZ发病率为 5‰-10‰
HZ患者约有10%并发 PHN,60岁以上患者 有50-75%并发PHN
临床上证实
阿片类
三环抗抑郁药物
抗惊厥药物加巴喷叮
可减轻疼痛的程度和缩短病期
目前治疗PHN的一线药物 加巴喷叮 + 神经阻滞疗法 + 5%利多卡因贴剂
最佳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
PHN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可能是预防其发生, 但目前的临床治疗尚不能有效预防其发生。

积极治疗急性带状疱疹 积极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感觉异常、感觉迟钝 疱疹性皮损 斑疹、丘疹、疱、坏死
HZ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急性带状疱疹常见部位及发病率
部位
胸部
发病率(%)
50
额面部(三叉神经) 颈部
腰、下肢
3~20 10~20
5~15
宋文阁· 傅志俭主译:临床疼痛学,2004
带状疱疹发病的最常见原因 • • • • • • 老年人 有些恶性疾病 恶性疾病的化疗和放疗 HIV感染 器官移植后 某些疾病应用激素治疗
⑸神经干或分支阻滞
神经阻滞常用药物
局部麻醉药:布比卡因,利多卡因 类固醇:得宝松,地塞米松, 维生素:甲钴铵、Vit B1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疱疹消退后仍长期遗留自发性疼痛,
痛觉异常,痛觉敏感或感觉改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标准: 1. 有带状疱疹的病史,疱疹和疼痛
加巴喷丁治疗PHN多中心研究结果
组别 例数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疼痛疼减轻率
加巴喷丁
89
6.3
4.2
2.1(33.3%)
0.5(7.6%)
安慰组
95
6.5
6.0
Arzneimittel therapie, vol,18 no:2(2000)
3. 局部治疗
5%利多卡因贴剂。缓解异常痛疗效显 盐酸可乐定油膏。 前列腺素E1凡士林油膏。
NSAIDs 物理治疗
局部用药
TENS
阿片类药 神经阻滞,神经电刺激 手术治疗 神经毁损
心理治疗
四线 五线
局部或区域性神经阻滞,包括躯体和交感
神经阻滞,尤其是持续硬膜外阻滞或交感
神经阻滞对预防急性带状疱疹期间的中枢
敏化和末梢敏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进而预
防PHN的发生。
1. PHN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