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约束论
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 金 融 资源 各要 素的 协 调 开 发 与 配 置 金 融 自组 织
系 统 各要 素之 间 的 协调 运 行 间题 ; ( 2) 金 融 资源 与经
— 济发展 的 协调 问 题 经 济金 融化状 态下 的金 融与
经济的 关 系 , 即 经 济 协调 发 展 中 的 金 融 功 能 ; ( 3) 金
为实现 发展 中国家 由金融 抑制 向金 融深化 的转
变 , 经济学家们提 出 了一 整套 金 融 深化 的方 案。 主
要 内容包 括 : 放开 利 率 ; 鼓励 银 行 竞争 ; 扩 大 给 高效
率的经 济单位放 款 ; 争取金 融 改革 与财政 改革 、 外贸
改革 同步 等等 。 3 . 金 融 约 束理论 。 在东 南亚 金 融 危 机之 前 , 托
然不 同 的政策 。 在 稳定 的宏 观 环 境 、 较 低 的通 货膨 胀 率 以及 正 的实际 利率 的前提 条件下 , “ ` 金 融约束 ’
的一 系列 金 融政 策 , 制 定 的 目 的 在 于 在 金 融 部 门和
生产 部 门设立 租金 。 ” 通 过 租金 的设 立 , 首先 把 租金
— 一 定 区域 产业 结构 的动态动 力 因素 金 融 存 量 和
增 量 的 变 化 引导 着一个 国家 和 一 定 区 域产业 结构 的
走 向和态势 。
所 以 , 处 于特定 经 济发 展 阶段 上 的金 融 “ 存童” 是 一 个 相对稳 定 和 二特定 的 量 , 是 具 有 特定 质 与量 的
工 具 。 金融工 具是 金 融活 动的表 现形 态 , 是 金融 活
动 的载体。 它是不 同时代科学 技术客 观地斌 予金融 领 域 充 分发挥 其功能 的金 融技 术 。
金融抑制_金融约束_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的互动关系探讨

金,即 以 金 融 自 由 化 的 方 式 实 现 金 融 深 化、促 进
经济增长。金融深化理论突出强调了金融体系
和 金 融 政 策 在 经 济 发 展 中 的 核 心 地 位 ,也 为 发 展
中 国 家 制 定 货 币 金 融 政 策 、推 行 货 币 金 融 改 革 提
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在经济学界
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家应具备稳定的
宏 观 环 境 、较 低 的 通 货 膨 胀 率 以 及 正 的 实 际 利 率
56
2011 年 第 6 期 总 第 257 期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等。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如 何 实 施 政 府 干 预 提 供 了 理 论 依 据 和 政 策 框 架 ,是 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 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金融约束论考察了金 融 深 化 论 假 定 不 变 的 外 部 条 件 ,其 假 设 条 件 更 加 接 近 现 实 ,但 却 忽 视 了 对 金 融 脆 弱 性 和 金 融 效 率 的 全 面 研 究 ,这 也 就 相 应 地 削 弱 了 该 理 论 的 实 践 程 度 ,从 而 也 使 得 发 展 中 国 家 在 金 融 自 由 化 过 程 中的危机和动荡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金融约束与金融自由化都是达到金融深化目标的政策工具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处于不同的金融深化阶段以及政府干预强弱的差别其中金融约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如何实施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工具而金融自由化则是最终实现金融深化的政策工在正常情况下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之间呈负相关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分别与金融深化呈正相关关系而金融抑制这一金融发展政策可金融抑制金融约束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图示2011天津财经大学学报56jinrongyanjiu金融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选择衡量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与金融深化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化提取适合下文分析的时间序列数据
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与步骤——兼评“金融约束论”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 年第 l 总 6 期 02 期( 6
利 率 市场化 的政 策 与步 骤
— —
兼评 “ 融 约束 论 ” 金
●郭 小燕
( 厦门大学财 政金 融系
福建厦 门 3 10 ) 60 5
摘
要: 在金 融垒球化的浪潮 中, 世界各 国都把利率市场化视为空稿 卣由化的 主要 内客之一 。我 国利 率市场化 应采 政策 步骤
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 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刨 造租金机会 , 并通过租金效应来推动金 融深化与 经济增长 。金融约束 不是 直接补贴 , 也有别 于金 融压抑 , 主要 区别在 于金融 约束要有正 的实 际 其
利率 , 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一 系列相关 的金融政 策, 而金融压抑则在 负实 际利率 的基础 上来构筑 相关的金融政策; 金融约束增大民阀部门竞争 , 往 往能为民间金融部 门创造租 金, 而金融压 抑则 限 铜民问部 门竞争 , 图从民问金融部 门攫取租金。 力 金融约柬政策主要有: 利率控制和资产替代等 , 其 中利率控 制是 核心。赫尔曼等人认为 , 金融约束 对发展中国家维护金融机构 的安全经 营, 保证金 融体系的稳定 , 推动 金融深 化 的进程具有极 为重
人, 在此条件下银行业充 分竞争 ;.限铜直接融 2 资, 防止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替代 ; 宏观经济 3 . 环境稳定 , 通货膨胀率较低且 可预测 , 从而确保实
际利率为正 。 但是 , 仔细推敲上述几个条件 , 我们不难发现 其中有不少矛盾之处。条件之一是银行业在限翻 市场准人的条件下充分竞争 , 然而 , 由于限铜市场 准人, 许多中小银行被排斥在市场之外, 而先前进 人市场的银行 由于处 于垄 断地位 , 进而失去金融 创新 的动力 , 因此 , 也就谈不 上充分竞争 ; 条件之
经济师《中级金融》:金融约束

经济师《中级金融》:金融约束中级经济师金融约束由于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通常不具备金融自由化所需要的先决条件,因而,走金融自由化的道路对它们就是不现实的。
20世纪90年代以托马斯。
黑尔曼、凯文。
默多克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为主的金融发展理论为他们提出了第三条选择——金融约束(Financial restraint)。
金融约束是指通过选择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人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制造租金机会,从而为这些部门提供必要的激励,促进它们在追逐租金机会的过程中把私人信息并入到配置决策中。
金融约束论者以金融市场更容易失败为由批评金融自由化。
指出,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差别巨大,金融市场不完全信息普遍存在。
关于有效竞争市场的正统理论是以完全信息为前提的,这样,关于每个竞争性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福利经济学定理,对衡量金融市场是否具有效率就没有指导意义。
因为具有不完全信息或不完全市场的经济,一般来说,就不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
所以斯蒂格利茨提出政府干预就能大大提高单个经济体的效率,政府干预不仅会使金融市场运行得更好,还会改善经济的绩效。
主张通过政府干预使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金融约束能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同利率限制一样,政府也可以采取市场准入限制、限制银行业的竞争、抑制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定向信贷配给等措施,来创造租金。
只要政府使银行获得了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且政府并不参与收益的分配,就可以说政府为它们创造了租金。
租金创造的直接目的是为竞争者提供适当的激励,诱发出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活动。
这是“金融约束”论与“金融抑制”论的根本区别。
平均租金为银行创造特许权价值(Franchise Value)。
特许权价值能给银行创造一个持续、稳定的利润流或“长期股本”。
使银行有动力成为一个长期经营者,从而减少银行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行为。
总之,金融约束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政府干预金融的作用,认为“温和的金融压制”是必要的。
金融约束理论 doc

金融约束理论 doc
金融约束理论是金融学中最突出的理论之一,它是指金融有助于影响投资者行为,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金融是一种资源,它的可用性与其他资源的可用性一样,它可以确保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可用于投资以加强其盈利能力。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会最大限度地利用金融资源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金融约束理论基于一个假设,即企业持有一定量的资本和装备安排,并且只有通过投资获得的流动资金才能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无论金融资源可用性如何,企业将根据资源情况决定投资决策。
这种有约束的状态使企业管理者不得不考虑可用资源、可能会产生的投资机会成本以及投资领域的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此外,效率市场假设基于证券得到及时估值的假设,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地判断在投资决策中,那些投资是最有效的,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
金融约束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解释金融杠杆水平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它指出,增加杠杆水平可以增加企业资产价值,因为有了外部债务资金,企业可以投资更多的项目来提高收益,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然而,增加债务资金也会增加债务成本,使企业负担压力,从而减少企业价值。
当这种压力超过了企业可抗承受范围时,金融约束将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金融约束理论是企业金融管理的重要原则,它可以指导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利用金融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提高。
金融约束包括资产结构、投资决策和市场效率等,它们是企业金融管理的基础思想。
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金融进化论的理论比较及其评述

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金融进化论的理论比较及其评述摘要:金融深化论和金融约束论都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而金融进化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经营策略或者投资策略。
本文主要是对金融深化论、金融化约束论和金融进化论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说明,对三种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和比较。
关键字: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金融进化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发展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进行了以解除金融压制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深化改革,我国的金融深化实践也有所进展。
但是理论上人们对金融深化的怀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此种怀疑的表现之一,赫尔曼、斯蒂格利茨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提出了“金融约束”论。
他们认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论的假设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但在现实中这种均衡条件难以普遍成立,所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仍是十分必要的。
21实际,里奥﹒蒂尔曼对于经营策略或者说是投资策略提出了金融进化论。
一、金融深化论1、金融深化论的基本内容金融深化论是麦金农和肖提出的。
他们认为,金融变量和金融制度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中性因素,它既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也能起到阻滞的作用,关键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制度选择。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当局普遍存在着错误的政策和制度选择,对金融活动过度干预,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抑制”。
主要表现为:利率管制、信贷配给、金融市场的两元结构以及其他政策对金融的抑制,如对金融资产的歧视性税收、通过官定汇率高估本币价值等。
麦金农和肖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抑制的危害性,包括:第一,利率管制带来的低利率乃至负利率,降低了人们的储蓄意愿,从而使储蓄率的提高大受影响。
第二,利率管制使得贷款利率无法发挥其辨别投资的作用,助长了低效益投资,恶化了资本配置效率。
第三,配给制给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浅析金融约束理论及其是否适合中国

三 、金 融约束 的政策 主张
金融 约 束 理 论认 为 , 金融 约 束 发挥 作 用 必 须 具 备一 定 的 条件 , 包 括宏 观 经 济稳 定 , 通货 膨 胀 较低 且 可预 测 , 正 的 实 际 利 率 等 。 金融 约 束 论 者 在 这 些 前 提 条件 下提 出如 下政 策 主 张: ( 1 ) 利率 控 制 , 这 是 金融 约 束 政策 提 供 的一 种 克 服 金融 不 稳定 的补救 措施 , 通 过存 款利 率控 制 , 为 银行 部 门创造 了 租金 机会 。在这 种情 况下政 府可 通过 控 制贷 款利 率在 银行 和 企业 之 间配 置租 金 。同 时 , 也 能 为~ 部 分 低预 期 收益 的 企 业 推 出 正 式借款 渠 道 , 从 而 起到 调节 借款 企 业信 贷 分配 的作 用 。( 2 ) 限 制银 行 业 的竞 争 , 尤其 是 破坏 性 的 竞争 。政府 应 控 制 银行 业 的市 场 准入 , 至 少 要保 证 新 的进 入 者不 能 侵 蚀先 进 入 银行 所必 须 的 租 金 。如 果政 府 不对 市 场 准入 进 行 限制 , 银 行 部 门 会遭 到激 烈 的市 场竞 争 。竞争 将会 消 除政府 给 银行 部 门设置 的租 金 , 引起银 行 的经营 性倒 闭 , 从 而危 及 金融 体系 的稳 定 。 ( 3 ) 限制资 产替 代 , 金 融约 束 的一 项重 要政 策 内容 是 限制 正 式 金融 部 门 中的存 款转 化为证 券、 国外存 款 、非 正式 金融 部 门 的存 款 以及 实物 资产 等其他 资产 形式 。
进 而 推 动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的 一 种 金 融 发 展 理 论 。 该 理 论 的 核 心 观 点是 创 造 租 金 机 会 , 而 这 种 租 金 机 会 可 以 规 避 潜 在
“金融约束论”评析

第 5卷
第2 期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
Ju a 0 u h oa o a a dT c n a C l g C m rh ni ) o m l f 0 eV c t n l n eh i l o e e( o p e s e L i c l e v
V0 . . 1 5 No 2
20 0 6年 4月
Ap .0 r 2 06
“ 融约 束论 " 析 金 评
张 凤
( 中华会计 函授学校漯河分校, 南 漯河 420 ) 河 6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争 争 寺 争 争 牛 牛 争 争 ÷ 牛 争 争 争 争 争 年 牛 牛 牛 争 ÷ + ÷ 牛 牛
府 通过 一 系 列 的金 融 政 策 在 民 间 部 门 创 造 租 金 机 会 , 取 得 即
超过竞 争性 市场所 能产生的收益的机会 , 这种租金能够 促进 市场更好地为经 济发展服务。“ 金融约束论” 的核 心观点是 :
提 供 宏 观经 济 环 境稳 定 、 货 膨 胀 率 较 低 并 且 可 以预 测 的 前 通
摘要 : 从赫 尔曼 、 尔多克和斯 蒂格利 茨等经济 学家提 出“ 穆 金融 约束论” 的基 本观点 出发 , 国 内一 些学者对该பைடு நூலகம்理论 对
的 一 些批 评 和肯 定进 行 了再认 识 。在 此基 础 上 , “ 融约 束 论 ” 对 金 的理 论假 设 、 幕 选 择 和 实 施 以 及 在 金 融 业 发 展 和 经 济 政
增 长 中的作 用进 行 重 新认 识 。 关 键 词 : 融 约 束 论 ; 论 ; 认 识 金 评 再 中 图分 类号 :82 F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4 20 }2— 09一 2 17 —76 {06 0 09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约束论[编辑]金融约束论的产生及其主要观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该国金融业发展状况的影响,而金融业的发展又受制于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选择,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金融业的管理来间接影响经济发展。
但是,政府对金融业的管理并不一定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不恰当的金融管理政策甚至可能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一国政府的金融管理活动与该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差异很大的结论。
如金融抑制论认为,政府对金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控制扭曲了资源配置,阻碍了经济增长。
尽管从重视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调节作用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观点来看,金融抑制论毫无疑问应该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所走出的道路并不能够为这一理论提供更多的佐证,反而从另一个方面对其科学性提出了疑问。
二战后到现在,东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东南亚的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按照金融抑制论的观点,这些国家由于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经济不应该有飞速的发展,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在这一背景下,以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20世纪9O年代末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提出了“金融约束论”。
他们认为,政府通过实施限制存贷款利率、控制银行业进入等一整套的约束性金融政策,在银行业创造租金,从而可以带来相对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金融压抑政策下更有效率的信贷配置和金融业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经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推动金融业发展的进程极为重要。
金融约束的主要政策有利率控制和资产替代等,其中利率控制是核心。
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即取得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产生的收益的机会,这种租金能够促进市场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金融约束论”的核心观点是:提供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可以预测的前提,由存款监管、市场准入限制等组成的一整套金融约束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编辑]对金融约束论的评论任何一种理论要想在学术界站稳脚跟,都必须经受住各方面的检验,金融约束论也不例外。
作为对政府管制金融行为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分析的一种理论,金融约束论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热点,对其进行批评和赞扬的观点比比皆是,在这里主要对其批评与肯定的观点进行评述。
(一)对金融约束论的批评批评金融约束论的学者大多从其前提条件人手,对其进行分析。
严格来讲,金融约束论要想成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限制市场准入,在此条件下银行业充分竞争;限制直接融资,防止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的替代;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可以预测,从而保证实际利率为正。
这三个条件在现实中都不可能完全满足。
如果限制市场准入,许多中小银行将被排斥在市场之外,而先前进入市场的银行由于处于垄断地位,进而会失去金融创新的动力。
结果将导致金融业缺乏竞争,反而会阻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直接融资也不可能被严格限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融资渠道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政府不可能也不情愿对资本市场进行严格的限制,即使有所限制,也一定不会是长期的。
另外,居民在进行投资时也不会选择单一银行信贷资产,这不符合理性的投资理念;同样,宏观经济也不可能一直保持稳定,通货膨胀率的上下波动也是经济运行的常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金融约束论的假设过于严格,现实中根本不能满足。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来看。
金融约束论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对金融约束论的肯定当然,也有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金融约束论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
他们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任何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依据假设的不现实性来对某一理论进行批评是不合理的。
经济学分析中,衡量理论有效性的标准是看该理论的结论是否符合经济现实,而不是去衡量其假设现实性的大小。
金融约束论的直接结论是政府对金融市场一定程度的直接干预是有效的,它显然得到了东亚经济快速增长这一事实的有力支持。
即使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不影响金融约束论对特定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现象的解释能力。
对于有观点认为银行业充分竞争是金融约束论成立的前提条件,而价格管制与银行业充分竞争又不可兼容,因此金融约束论的理论逻辑存在冲突,他们认为,金融约束政策恰恰是通过适当限制银行业的自由竞争来为银行制造租金机会,而限制银行业的自由进入与过度竞争是为了保证发现新储源的银行的租金不会因竞争而缩小甚至消失,这与适度的银行业竞争是并行不悖的。
因此,对于金融约束论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应该妄加指责。
[编辑]对“金融约束论”的再认识评价一种理论,关键是看其观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极其严格的假设为前提。
金融约束论对政府的金融管理政策在金融业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做出了分析,从而丰富了经济发展理论。
但是,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这一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及指导作用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约束论”的严格假设限制了该理论的现实意义虽然对理论的科学性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的假设上,因为有许多理论的假设尽管十分严格,却并不影响其科学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放弃对金融约束论理论假设的分析。
不同于其他一些只是单纯的逻辑推论而不涉及政策选择的理论,金融约束论的目的更多的是给政府选择金融管理政策时提供帮助,而这些政策是否真正有效,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它们究竟是否适应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对金融约束论的理论假设进行仔细推敲。
正如上文所述,金融约束论成立的条件主要有限制市场准人、限制直接融资和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且可以预测。
在这些条件中,限制市场准入和限制直接融资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实现,但是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宏观经济的稳定不仅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受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制约,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还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单靠政府的力量很难保持一贯的经济稳定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还有,正如有些学者所讲的,对市场准人和直接融资的限制是与经济发展规律相悖的,竞争和开放才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此外,姑且不论这些限制政策的正面意义究竟有多大,单单这些限制政策后面所隐含的权力就会导致严重的寻租行为,紧接着是政府部门的腐败和政治法律环境的恶化,而最后必然是经济发展受挫。
由此可见。
金融约束论的理论假设过于严格,不太容易实现,更加严重的是一旦完全实现了这些假设条件,叉会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大的阻力,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其现实意义。
(二)金融约束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存在困难按照金融约束论的分析,金融约束政策主要有利率控制和资产替代等,其中利率控制是核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最为重要的市场信号。
一个国家的利率形成机制和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国经济增长质量。
但利率要想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发挥正面作用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引导资源配置的利率必须是市场利率,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原因之一。
要想通过金融约束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对利率进行控制。
而在政府控制之下的利率本质上与市场运行规律相悖。
与市场利率相背离的官定利率势必不能很好发挥引导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作用。
同样。
强制的资产替代实施起来也不是太容易,一旦真正有效的实施起来,则又可能会阻碍一国金融市场的平衡发展,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金融约束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都存在困难。
(三)租金对金融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赫尔曼等人认为,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
这种租金是指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产生的收益,它能减少与信息相关的、妨碍完全竞争市场方面的问题。
为银行创造“特许权价值”,还可以促使银行开展一些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不利的业务,还能够诱导民间部门当事人增加在纯粹竞争市场中可能供给不足的商品和服务。
事实上。
金融约束论所说的租金本质上是政府为银行人为地创造一种特权,其关键在于政府通过一系列有利于银行业的金融管理政策来推动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发展,进而通过金融业的发展来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当然,金融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是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必须是健康的,不健康的金融业只会阻碍而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租金在金融业的发展中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至今仍是个疑问。
必须看到,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发展与否并不是只与政府行为相关,它需要很多其他的主客观条件。
金融业本质上也是竞争性产业,如果金融业可以通过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来创造所谓的租金从而促进其快速发展,岂不是说任何一个竞争性产业都能通过政府的特殊照顾而得到快速发展,因为金融业所体现的经济运行规律与别的产业并没有本质区别。
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业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推行金融约束政策,但他们的金融业十分发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量推行金融管制政策,却没能推动其金融业快速发展。
况且金融约束论是一些经济学家在20世纪9O年代根据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所总结出来的,这些经济取得巨大进步的国家多多少少采取了一些所谓的“金融约束”政策,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政策在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此,金融约束论的理论逻辑未必就正确,租金对金融业及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不明确。
[编辑]金融约束论的结论经过对金融约束论的分析,可以得出金融约束政策必须要在一系列苛刻的假定条件下才有可能成立,在现实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金融约束政策想要达到金融深化的目的,实际上却更加限制了金融深化的进程,因此,金融约束论在我国是行不通的,它并不能保证实现经济改革的目标。
有步骤地实行利率市场化,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功能,健全金融体制才是金融深化的可行路径。
金融约束论的结论就是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金融约束政策可以促进金融业更快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其隐含的前提是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金融业,或者说政府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事实上,政府并不比民间部门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更强的经济管理能力。
在管理经济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同样严重,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政府过多参与经济管理的最终结果往往是阻碍而不是促进经济的发展。
市场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不是任何主观力量都可以替代和改变的。
因此,金融约束论所提出政策的现实意义就很有限。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金融约束论,特定条件下金融约束政策对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确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虽然政府不能代替市场,并不是说政府的力量在市场运行中就丝毫不能发挥作用,主要是把握好一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