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使用基本知识手册修订稿

合集下载

肥料施用基本知识

肥料施用基本知识

一.农化基本常识1.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答: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共16种。

大量营养元素分别有:碳、氢、氧、氮、磷、钾6种;中量营养元素分别有钙、镁、硫3种;微量营养元素分别有铁、硼、锰、铜、锌、钼和氯7种。

2.农田土壤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哪三种?答:农田土壤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土壤中的氮素、磷素和钾素。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带走大量的养分,而农田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导致目前农田土壤养分普遍下降,具体表现为有机质和氮含量下降、钾严重缺乏,土壤中磷含量近几年有所提高。

3.作物栽培为什么要强调施肥?答: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在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中,除了碳、氢、氧以外,作物对土壤中的氮、磷、钾的需要量较高,而一般土壤中能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磷、钾数量却比较少。

为了满足作物对它们的需要,解决这种供需矛盾,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人为地施用肥料。

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地施用氮、磷、钾肥,往往可以收到显著的增产效果。

4.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那些?答:(1)保持较高的土壤钾素肥力,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钾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在作物的稳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3)增施钾肥可以提高作物品质。

(4)配施钾肥,调整养分比例,可以充分发挥其它肥料的效应。

5.土壤养分调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土壤养分调节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1)增加养分投入,即针对土壤养分的不足进行补充和提高,这主要通过施肥解决;(2)要挖掘土壤潜在养分,发挥土壤养分“库”的作用。

控制土壤养分转化方向和速度,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保肥和供肥能力。

(3)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减少养分损失。

6.最常用的施肥方法有哪几种?答:最常用的施肥方法有根部施肥(如条施、穴施、撒施、轮状施肥等)和根外追肥(如叶面喷施等)两种。

7.什么叫有机肥(农家肥)?其特点是什么?答:有机肥是农村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简版修正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简版修正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 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在使用肥料之前,要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合特定植物的肥料是极为重要的。

常见的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等。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无机肥料通常含有高浓度的养分,但使用时需谨慎控制用量,以免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伤害;复合肥料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物,既能提供养分,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2. 准确掌握施肥时机施肥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早春和秋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可以增加植物的营养供应,促进其生长;夏季则需要减少肥料的使用量,以免过多的养分引发植物疾病或生长异常。

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施肥会更加有效,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强。

3. 控制合适的肥料用量肥料的用量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过多的肥料会造成养分过剩,导致土壤和植物的负担增加,甚至引发病虫害的发生;过少的肥料则会导致植物养分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度施肥或不足施肥的情况发生。

可以根据肥料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来确定合适的施肥用量。

4. 均匀施肥在施肥过程中,要保证肥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中。

可以通过撒播、喷洒或沟壑施肥等方法来实现均匀施肥。

均匀施肥可以确保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整体生长。

5. 注意施肥的方式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直接施肥或者溶解肥料浇水进行施肥。

直接施肥是将肥料撒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上,然后用铁锨等工具轻轻将其埋入土壤。

溶解肥料浇水施肥则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喷壶或灌溉设备将其均匀地浇灌在植物的根部。

不同的施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植物和土壤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6. 定期监测和调整施肥方案施肥后,我们应该定期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植物出现生长异常、叶子变黄或者养分过剩的现象,可能是施肥的方式或量不当造成的。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精简版范文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精简版范文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选择适合的肥料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中需要的养分不同,选择适合的肥料非常重要。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控制肥料用量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而过少施肥则可能导致植物养分不足。

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控制肥料用量。

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来确定肥料的用量。

3.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早春和晚秋是施肥的较好时机。

需要注意避免在盛夏或干旱条件下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4.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肥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施用,例如根部施肥、叶面施肥和土壤覆盖施肥等。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养分损失。

5.注意施肥时机和顺序如果需要使用多种肥料,需要注意施肥的顺序和时间间隔。

一般而言,有机肥料应先施用,然后再施化学肥料。

需要避免在雨后或高温的条件下施肥,以免影响肥料的效果。

6.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为了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需要正确储存和处理肥料。

将肥料保存在防潮、防晒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在使用完肥料后,正确处理残余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适合的肥料、控制用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方法,以及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可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化肥使用技术手册

化肥使用技术手册

化肥使用技术手册根据农业部土壤养分监测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耕地质量明显下降,其中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平均仅 1.8%,旱地仅为1%左右。

施肥不当是主要原因,必须引起重视。

施肥出现“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

由于施肥不合理,造成农作物生理病害加剧,水果外形、口感不佳,耐储性下降等,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更严重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出口创汇。

施肥不当还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主要表现为瓜果不甜、饭菜不香、棉麻纤维变短,食品中有害的硝酸盐含量上升,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状况,主要应从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着手,补充瓜果、蔬菜所需的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使其迅速恢复原来的口味。

亩产4500公斤以上果园:每亩施氮肥25~4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20~30公斤。

亩产3500~4500公斤果园:每亩施氮肥20~30公斤、磷肥8~12公斤、钾肥15~25公斤。

亩产3500公斤以下果园:每亩施氮肥15~25公斤、磷肥6~10公斤、钾肥15~20公斤。

早熟品种、或土壤肥沃、或树龄小、或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2~3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3~4方/亩,化肥分2~3次施用(晚熟品种3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第二次在6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增加钾肥用量;第三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土壤缺锌、硼和钙而未秋季施肥的果园,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公斤、硼砂0.5~1.0公斤、硝酸钙30~50公斤,与有机肥混匀后早春施用;缺硫果园应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也可适当施用硫磺。

果树生长季节进行叶面喷肥,是补充土壤施肥不足的有效措施,具有用肥量小、利用率高、发挥作用快、效果明显的特点。

特别是干旱缺水时,土壤施肥不易发挥作用,采取叶面喷肥效果更为显著,喷施叶面肥,能及时补充氮、磷、钾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提高果树坐果率,增加果实产量。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2023最新版)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2023最新版)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正确方法,帮助农户、园艺爱好者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在使用肥料过程中,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

二、选择适合的肥料类型根据植物类型、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

常见的肥料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

有机肥料适用于长期栽培,无机肥料适用于快速供应养分,复合肥料则可以满足多种养分需求。

三、了解肥料养分成分在购买肥料前,查看标签或说明书,了解肥料的养分成分。

主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其中氮促进植物生长,磷促进植物根系发育,钾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四、合理施肥量和频次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含量,合理确定施肥的量和频次。

避免施肥过量,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肥料生产商的建议进行施肥。

五、正确施肥方法⒈将肥料均匀撒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上,不要直接接触植物茎叶,以防止烧伤植物。

⒉较大的粒状肥料应埋入土壤中,与植株的根系接触,避免浪费和养分流失。

⒊液体肥料可以通过浇灌或喷洒的方式施用,确保肥料均匀分布。

⒋施肥后及时浇水,帮助养分渗透土壤并被植物吸收。

六、注意事项⒈避免直接接触肥料,尤其是无机肥料,可以使用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

⒉存储肥料应远离儿童和动物,防止误食和事故发生。

⒊遵循肥料包装上的保存要求,避免湿润、高温等情况对肥料的损坏。

⒋不要将不同种类的肥料混合使用,以防止养分反应和化学反应。

七、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带如下附件:⒈肥料选择参考表格⒉施肥量和频次建议表格⒊液体肥料施用方法示意图八、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有机肥料: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残留物和有机废弃物,经过堆肥等处理后制得的肥料。

⒉无机肥料:指由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制成的肥料,如尿素等。

⒊复合肥料:指含有多种养分的肥料,如NPK复合肥。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图文并茂版)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图文并茂版)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图文并茂版)肥料基础知识一、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和必要元素从植物的组成探讨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1、什么是必要元素(养分)?植物体中存在着近60种不同元素。

然而其中大部分元素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只有16种,这就是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钼、硼和氯。

人们将这16种元素称为必要元素。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必要元素,是因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不会正常,而且每一种元素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由化学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代替。

植物所必需的16种元素中,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9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多,称为大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和氯等7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16种必要元素中的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元素均靠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每种元素的化合物形态很多,但根系只能吸收其自身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例如,对于氮元素来说,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又如磷元素,植物主要利用的形态是正磷酸盐(H3PO4)。

因此了解植物对元素的吸收形态非常重要。

2、必要元素的特性有哪些?3、植物所需的必要元素的分类:大量元素:含量> 0.1%中量元素:0.01% < 含量 < 0.1%微量元素:含量 < 0.01%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一)最小养分律、(二)报酬递减律、(三)养分归还学说、(四)同等重要律、(五)不可替代律(一)最小养分律: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提出(J.V.Liebig)最小养分律——木桶效应最小养分是随时间、地点和作物生长期而变化的最小养分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最高的养分影响产量,而是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制约着作物的产量。

(二)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报酬却在减少。

肥料的基本知识(2)

肥料的基本知识(2)

肥料的基本知识(2)一、肥料的安全使用常识1.氯化铵、氯化钾使用的安全常识⑴不宜被施用的土地。

盐碱地、种植有忌氯作物的土壤(忌氯作物有:红薯、马铃薯、烟草、甜菜、甘蔗、茶树、果树)、透水性差容易积水的土壤、长期干旱、降雨量小的土壤。

⑵比较适合施用在水田土壤上。

⑶不能作种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⑷储藏时应注意保持包装袋密封,环境干燥。

特别是应将一袋开封的没有用完的肥料要及时扎紧袋口。

防止化成水。

2.硫酸铵使用的安全常识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

施用时应注意:⑴在南方土壤上,最好与碱性肥料(如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一起配合施用。

⑵在石灰性土壤上长期施用应配合施用有机肥。

⑶一般不提倡施用到水田作物(如水稻、荷花、藕等)上。

⑷可以用作基肥、种肥、追肥,但应控制在每亩2公斤以内。

⑸它吸湿性小,容易储存。

但多雨空气湿度大的季节,一样也要扎紧袋口,防止稀释化水。

3.硝酸铵使用的安全常识简称硝铵,属于炸药组成成分之一,被列为危险品,属专控物品,现在在农资市场上很难见到。

如确需施用,应注意:⑴易炸,如遇结块时,不能用锄头等猛砸或用石磨子碾,最好用木棍轻轻碾碎;⑵容易分解,储存时应避免与柴草、油类、酒精、火柴等易燃物资一起存放;仓储应符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安全要求;⑶一般不应在水田或连雨的季节施用;⑷可以作种肥、基肥、和追肥。

作种肥时,每亩用量控制在4公斤以内;⑸很容易吸潮,应注意防潮防雨,保持环境干燥,一次没用完的应立即扎紧袋口,以免化成水。

4.尿素使用的安全常识它是最常见的氮肥品种之一,农业上也是用量最大的氮肥。

适合施用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

在施用时要注意:⑴禁止用作种肥;⑵可以用作追肥和基肥;⑶一般要求,与其他肥料混合后当天施用到地里。

5.碳酸氢铵使用的安全常识碳酸氢铵又名气肥,俗称碳铵,是目前常用的氮肥品种之一。

适合施用在各种土壤和作物上。

易分解,分解后放出刺激性氨味。

该肥料的这个特点就要求:⑴储存时应保持环境干燥、阴凉低温;⑵施用后立即覆土;⑶适宜作基肥和追肥,不适宜作根外追肥和种肥。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2023版)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2023版)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⒈肥料选择
⑴确定植物的需求: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根据具体植物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肥料。

⑵了解土壤状况: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pH值,以确定所需的肥料类型和用量。

⑶注意肥料成分:了解肥料包装上的成分含量,并根据植物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

⑷考虑环保因素:选择有机肥料或其他环保型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⒉肥料的施用方法
⑴遵循包装说明:根据肥料包装上的指导,按照推荐的用量和频率施用肥料。

⑵均匀施用:将肥料均匀撒布在植物周围,避免堆积在一个地方。

⑶避免接触叶面:肥料应避免接触植物的叶面,以免导致烧叶或损伤植物。

⑷注意时机:在适宜的季节和植物发育阶段施用肥料,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肥。

⒊肥料使用注意事项
⑴避免过量施肥:肥料的过量使用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⑵配合浇水:在施肥后要充分浇水,使肥料溶解并迅速渗入土壤,以保证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

⑶定期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需要,定期进行肥料补充,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⑷注意防潮:肥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附件:
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
⒈常用肥料成分表
⒉土壤测试方法和结果解读
⒊肥料使用计算工具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环境保护法:国家规定的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法律。

⒉有机肥料:以有机物为原料制成的肥料,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

⒊施肥:将肥料应用到土壤中,供植物吸取养分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使用基本知识手册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第一部分肥料基本知识1、什么叫做肥料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2、肥料有哪些种类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3、什么是化学肥料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4、什么叫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料。

5、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7)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导致土壤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6、什么是BB肥BB肥特点是什么BB肥又称掺混肥,它是把单质肥料(或多元肥料)按一定比例掺混而成。

BB肥特点是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比例容易调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产出各种规格的专用肥,比较适合测土配方施肥的需要。

7、氮肥主要有哪些品种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1)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硝酸钠、硝酸钙;(3) 铵态硝态氮肥: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8、常用的磷肥品种分为哪几类(1)水溶性磷肥。

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2)混溶性磷肥。

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3)拘溶性磷肥。

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

(4)难溶性磷肥。

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

9、什么是缓效肥料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

10、什么是复合肥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11、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如何表示复合肥料习惯上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其成分。

若某种复合肥料中含N10%,含P2O52 0%,含K2O10%,则该复合肥料表示为10-20-10。

有的在K2O含量数后还标有S,如12-24-12(S),即表示其中含有K2SO4。

三元复合肥料中每种养分最低不少于4%,一般总含量在25%~60%范围内。

总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12、什么是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剂。

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通过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力能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13、作物必需哪些营养元素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

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氯(Cl)。

14、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大量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但对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习惯上把碳、氢、氧、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

15、哪些营养元素叫做中量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中,把需要量中等的钙、镁、硫称做中量元素。

16、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微量元素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以下的其余7种元素铁(F 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氯(C l)称为微量元素。

17、什么是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肥上接种有益微生物而成的肥料。

兼具精制有机肥和生物肥的特点。

18、什么是精制有机肥一般由农作物秸秆或禽畜粪便经腐熟、发酵、灭菌、混拌、粉碎等工艺加工而成。

原料多来自于农业废弃物。

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含量多在50%以上。

19、什么是有机无机复合肥在充分腐熟、发酵好的有机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肥,充分混匀并经工艺造粒而成的复混肥料。

主要功能成分为有机物、氮、磷、钾养分。

一般有机物含量20%以上,氮、磷、钾总养分20%以上。

20、什么是叶面肥在作物生长期间施于作物叶面的肥料。

一般分为大量元素叶面肥、微量元素叶面肥、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

21、叶面肥有那些特点叶面直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

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22、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空气,经过根瘤菌的固定作用进入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

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

23、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形态的养分作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如:K+、N H4+、NO3-、Ca2+等等;但也能吸收某些可溶性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胺、核酸和磷酸甘油酸等。

化肥主要供给无机态离子养分,容易溶在水中的,肥效就快;有机肥既能供给离子态养分(分解后)又能供给部分有机态养分。

24、什么叫做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①施肥能使植物获得高产和优质;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25、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

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重要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

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

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

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

26、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显着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

临界值是作物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它的生长量或产量显着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时的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

在不同时期所施用的肥料对增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好,这个时期称为营养最大效率期。

27、什么叫做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按下列公式求得: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60%。

28、什么叫做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率是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来的。

他曾说过:如果土壤中某一种必需养分不足,或者缺乏的时候,即使其他养分都存在,这种土壤仍将成为不毛之地。

也就是说,在某种土壤中限制产量的因子是其中最为不足的一种养分。

最小养分律提醒我们,在施肥时应找出最影响作物产量的缺乏养分,以及各种必须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的关系。

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了某种最小养分之后,另外某种养分可能上升为最小养分。

第二部分肥料购买注意事项和鉴别方法1、购买肥料产品时应注意些什么(1)包装材料:外袋为塑料编织袋,内袋为薄膜袋,也可用二合一复膜袋,碳铵不用复合袋包装。

凡包装材料不符上述要求都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2)包装袋上的标志:包装袋上应标明有肥料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净重、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厂址、质量合格证,有的还应有肥料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号等。

如果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3)养分含量:养分含量主要指氮、磷、钾含量,如果产品中添加中量元素(硫、钙、镁、钠)或微量元素(铜、锌、铁、锰、钼、硼),应分别单独标明各个中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各个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总含量。

不能出现氮+磷+钾+硫+钙+镁+钠+铜+锌+铁+锰+钼+硼≥58%、85%等标法。

(4)产品中有添加物时,必须与原物料混合均匀,不能以小包装形式放入包装袋中。

(5)应注意保留购肥凭证,购肥凭证是发票或小票,票中应注明所购肥料的名称、数量、等级或含量、价格等内容。

如果经销单位拒绝出具购肥凭证,农民可向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或工商管理部门举报。

(6)如果购肥半吨以上,最好留有一袋不开封作为样品,等待当季作物收获后没有出现问题再自行处理。

2、怎样正确的购买肥料(1)尽量购买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的产品;(2)认清外包装标识,认清氮(N)—磷(P2O5)—钾(K20)各养分含量,购买时你算好,每吨一个养分45元左右,包装上氮磷钾以外的中微量元素只做购肥时的对比参考,不必计算。

(3)尽量不要购买企业标准的产品。

肥料是商品,所以按照标准化法的要求,每种产品都要有自己的产品执行标准,标准分四个水平:国、行、地、企业,标准又分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标准分类分别为:国家标准(GB),行标(NY或HG ),地标(DB/),企标(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