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合集下载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学设计篇1一、拓展习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理解感悟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请生自由读第一小节(可以边读边看图)找一找文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师小结:这是我们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荡起双桨,小船儿轻轻的地推开波浪,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构成的美丽景色。

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说一说,然后朗读体会)3、小组合作学习二、三小节(在小组里说一说本小节的内容,议一议该怎样读,读一读,评一评)4、汇报交流(导入)阳光明媚,我们在湖面上荡起双桨周围是白塔、绿树、红墙构成的美丽景色,我们荡舟水面,尽情欢乐,这样的童年生活幸福吗?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组讨论汇报,师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幸福生活的,渗透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啊!正是有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们才有了这么幸福快乐的童年。

四、开展竞赛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展朗读比赛,可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美读课文升华感情1、朗读表演师:在朗读比赛中,你们用最美的声音读出了优美的诗歌,我想如果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朗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更快乐!试一试吧!2、学生自由表演朗读3、指导背诵师:那么优美的诗歌,那么幸福的童年生活,大家想不想把它记在心里,作为一个永久的美丽的回忆呢?试一试背一背吧!(1)师生比赛背诵诗歌,看谁背的快记的牢。

(2)师生分别进行配乐背诵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全班同学配乐齐背诗歌,没有背过的同学可以看书读。

4、学唱歌曲(1)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曲及动画)请学生欣赏。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2.能读准字音,大体懂得生词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唱这首歌;了解课文中反复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料:白塔: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里。

北海公园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御花园,从1一qi9年挖海堆山,到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全园面积为68.2公顷,水面占一半以上。

藏式白塔耸立在四面环水的琼花岛上,五龙亭、九龙壁、漪澜堂、永安寺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

教学用具:1.课文放大挂图。

2.课文歌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提示挂图)图上的少先队员在干什么?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快乐地歌唱呢!(放歌曲录音)你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2.这首歌的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书课题。

学生读题。

“桨”是怎样的?到图上来指指。

它是干什么用的?“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摇动)那“摇船前进”可以怎么说?(荡舟)二、自学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少先队员在课余荡舟北海的游乐场面。

教师简介北海。

(见“教学资料”)先请同学们自学。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并结合诗句想一想。

2.找找,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

三读后检查。

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员?(“红领巾”、“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三、指导阅读。

1.指导阅读第一节。

(1)轻声读读,看看这一节描绘了哪些景物?(2)再读读课文,对照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出示:我们荡舟遨游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

小船儿_______,湖水________。

只见_______。

啊,_________!(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来丰富诗句与画面的内容。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分析。

2.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解释。

3.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演唱。

2.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记忆。

四、教学难点:1.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演唱。

2.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理解。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 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旋律、歌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1. 教学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2. 乐谱:提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谱供学生参考。

3. 教学PPT:制作歌曲相关的PPT,展示歌词、旋律等。

4. 合唱队伍:组织学生分成合唱队伍,以便进行集体练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讲解:教师对歌曲的旋律、歌词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合唱队伍,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4.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唱腔上的错误。

5.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教师进行指挥。

八、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2. 合唱效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合唱效果,关注学生的集体协作和和谐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同类歌曲学习:推荐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集体主义歌曲,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欣赏。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教学预设:篇一第一课时(总1)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浪、周、轻、凉”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中班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儿童的欢乐心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自豪感和上进心。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录音机及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到歌曲师一首活泼、轻快的歌儿,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它的歌词。

2、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1、观察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2、播放录音3、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想想课文有几节?4、出示生字词。

双浆白塔四周环绕红墙轻轻洒在悄悄愉快安排A各自拼读,指名读,在去掉拼音读。

B相互交流各自读懂得词。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词作者是乔⽻、曲作者刘炽都是我国的词曲作家;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忧考⼩编整理了⼩学⾳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熟能详的歌曲,学习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的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步的指导。

相信在教师精⼼创设的情境中,在深⼊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在富有感染⼒的⽰范下,学⽣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喜欢。

教学⽅法:听唱法、教唱法与随琴跟唱法。

在较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三段歌词。

教学⽬标:1、初步了解影视⾳乐,能以柔美的声⾳、连贯的⽓息演唱歌曲,表达热情、优美的⾳乐情绪。

2、运⽤⽰范演唱、指挥⼿势、情感术语提⽰等⽅法,引导学⽣体会以柔美、轻快的声⾳表现欢快、热情的⾳乐情绪。

感受驾着⼩船,悠闲⾃得的⾳乐形象。

3、培养孩⼦们热爱祖国,热爱⽣活的情感,使学⽣感觉到⽣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幸福。

教学课时:第⼀课时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不同情绪的意境美;能⽤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能够熟练掌握弱起节奏OX XX的唱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电⼦琴(钢琴)、竖笛、船型座位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问好!⼆、导⼊教师播放课件:影视⾳乐《敢问路在何⽅》、《葫芦娃》师:同学们,在哪⾥听过吗?会唱的同学随着⾳乐可以唱⼀唱⽣:是电视剧《西游记》、动画影⽚《葫芦娃》的主题曲。

师:不错,这些都是影视⾳乐。

影视⾳乐分为影视歌曲和影视器乐曲两种。

影视歌曲:是指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作为⽚头曲、⽚尾曲及插曲,并随着影视作品的流⾏⽽被⼴泛传唱,并得到⼤家喜爱的曲⽬。

影视器乐曲:分为场景⾳乐、背景⾳乐和情景⾳乐。

下⾯⽼师就带着⼤家来欣赏⼀部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感受优美的风景和歌声。

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师:好听吗?⽣:好听师:这么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知道歌曲名字吗?⽣:回答师:下⾯⽼师就给同学们介绍作品及其作者三、作品及作者简介:《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是⼉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学歌曲: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 家长协助孩子,关注孩子在练习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 下周课堂上,学生分享家庭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简单的旋律和歌词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运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展示: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家庭作业: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成果,评价其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彼此的演唱技巧和合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演能力。

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展示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等,进行跨学科教学,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让我们荡起双桨》精品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精品教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2.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准确演唱歌曲,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方法。

2.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听唱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划船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划船的乐趣。

2.提问学生:“你们划过船吗?划船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引出课题。

2.欣赏歌曲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节奏和音准较难的部分。

3.分声部教唱,让学生熟悉二声部的旋律。

4.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

4.歌曲表演
1.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分组表演,互相评价。

5.课堂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唱的重要性和美好生活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唱给家人听,并回忆美好的童年时光。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 通过歌曲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谱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相关学习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3.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讲解歌曲中的音高和节奏。

4. 学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5. 歌曲实践: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熟练程度,是否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观察学生在学唱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主动交流和分享。

3. 评价学生对歌曲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是否能从中感受到爱国情怀。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歌曲教学,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乐趣和魅力。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才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
国无比幸福.
3、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教学重难点:
1. 弱起节奏OX XX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想一想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养的感受?
二、传授新课;
1、欣赏
师:初听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音乐旋律优美,速度缓慢。

生;听了这首歌曲,我很高兴、愉快,仿佛自己就在划船一样。

生:听着音乐我好象看到了一群在水里嬉戏的孩子们,他们自由自在的、无忧无虑的在玩耍。

2、介绍影视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首歌曲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祖国的花朵》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现在是2011年相差56年)摄制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

而影片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更是家喻户晓,传唱了三代人。

影片中由成熟沉稳的中队长梁惠明、聪明活泼的小队长刘菊和骄娇小气的杨永丽将五十年代少年儿童的生活真实的表现出来。

说到影视音乐,它可以分为歌曲和器乐曲。

其中,歌曲又分为主题曲、插曲、片头曲和片尾曲;器乐曲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

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有密切关系的插曲。

也许你不知道《祖国的花朵》这部电影,但是对其中的主题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相信你一定非常的熟悉。

这首歌伴随着每个人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那充满童真的歌声一定承载着每个人对于童年的记忆。

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学习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3、学唱歌曲
(1)分析声音及旋律。

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下,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柔和的声音)旋律线怎样?(悠长的)
(放音乐)
(2)学唱歌曲:老师先范唱一段之后学习歌曲,着重讲解第一句唱法。

(这里主要讲解节奏如果老师感觉学生的声音出不来可以做开嗓练习。


(3)在这时为了避免单调,进行强调特殊乐句可教唱歌谱。

锻炼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巩固知识,解决演唱时学生出现的难点。

(4)练习的比较连贯时把第一段连起来演唱,第一次纠正错误,第二次练习悠长的声音控制,强弱的对比。

这时可讲一下“飘”字的含义及唱法,就是为了表现小船的轻巧和水面的宁静,因为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求知识的时候是静心学习的。

带着这样宁静的心境我们再次演唱一下歌曲吧!
(5)再次演唱歌曲,老师伴奏,同时做指挥,让学生明白强弱的对比,做出柔和的演唱。

(学生随音乐自主习唱。


五: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我们学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此歌,并且明白了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在影片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乐器,这个乐器怎样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是需要我们来认真练习,仔细思考的,没准我们这里就会出现演唱家呢!
抚宁县牛头崖小学王爱军
2011年4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