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合集下载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影响:虽然西晋末年的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客观上却将
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技术带入迁入地区,并使这些先进的科 技、文化得到迅速传播,从而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 会进步,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小结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 各族的内迁
随堂练习1
➢合作探究: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 一方面,西晋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对发展社会经济不够重
视,人祸天灾下,中原人民无法生存,于是开始向南迁徙。
另一方面,为争权夺利而发动的战争持续十几年,严重破坏社 会生产。与此同时,西北各族人民为了反抗西晋汉族统治者的 民族奴役和剥削政策,不断起兵反抗,战争连绵不断。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贵族与大臣道德沦丧,唯利是图,贪图享乐。
二、八王之乱
➢ 阅读教材第99页的内容,指出为了巩固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采取的措施。
大封同姓诸王(分封制)。 ➢ 分封诸王有什么权力?
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 分封诸王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D
随堂练习2
A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1)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 转折点。 (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出现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合作探究: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如此短暂?
(1)晋武帝大封皇族,使封王掌握大量实权,造成了封王专权、中 央统治不力的严重政治后果,这是导致社会腐败、战乱发生的祸 根,也是西晋衰落以至灭亡的原因之一。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课件(共31张PPT)(共31张PPT)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三国后期魏国日益增强,吴蜀日益衰落
魏国大规模的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吴蜀两国所占地区都比中原地区开发完,生产技术也比较落 后,经济上赶不上中原地区;吴国在孙权死后,政治局面动 荡不安,赋税徭役繁重,刑罚严酷,人民不断起义反抗;蜀 国连年功魏,加重人民的负担,诸葛亮死后,以刘禅为首的 统治集团日益腐朽,阶级矛盾激化.
鲜卑 鲜卑 匈奴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匈奴
鲜卑 羌
民族融合 文化融合
鲜卑 匈奴 羯
三国后期至西晋 初年,关中地区 百万人口中,汉 族与少数民族人 口各占一半 内迁的少数民族 匈奴、鲜卑、羯、 氐、羌被称为 “五胡”

观察此时黄河流域 的人口构成?
四、十六国和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展有什么作用?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炎自立为 帝,国号晋,定都洛阳
西晋短暂统 一
西晋统一全国: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背景:封王掌握实权,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课 堂 263年,,司
马昭利用蜀国
内部混乱的机 会,派三路大
军攻蜀。后主
刘禅出降,蜀 亡。
266年,司马炎废魏帝, 自称皇帝,建立西晋。
西晋 280 年,晋灭吴, 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西晋统一
司马炎
合作探究
西晋能够短期统一的原因。
(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 力充足,逐渐超过了南方。 (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 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所灭。 (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总趋 势和人民愿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3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34页)

生活,不断向 内地迁移。魏 晋统治为了补 充兵源和内地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劳动力,也常 强制他们入塞。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
2.内迁民族概况
五 胡 内 迁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 戎狄居半。
——《晋书·江统传》
民族
原居住地 內迁地
氐族、羌族 匈奴、羯族
鲜卑族
西北 蒙古高原
西晋的统一
263年
魏26灭6蜀年司28马0年炎称帝 西建晋立完西成晋统一
●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废魏代晋; ●280年,晋灭吴。
统一魏是历史西2晋80灭年的主流
依据图示简要复述西晋建立及统一的过程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 代魏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是时(指西晋建立之初),天下无事,赋税 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不食肉糜?”

——《晋书·惠帝纪》
1.背景 (3)八王之乱
元康元年(291年)——光熙元年(306年)
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 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 王争夺皇位,在洛阳一带相互攻杀,战乱历时16年,史称八王之乱。
2.原因
北方
(由西向东) 陕西关中
(由北向南) 山西
辽宁; 陕西及河套
地区
为何称少数民族迁徙为“内迁”
有一种自外向内的向心力——向 长安、洛阳等西晋统治中心迁徙
阅读教材P88相关史事:内迁后,中原地区胡汉各族 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民族交往与交融加强
少数民族开始转入农耕生活,发展手工业,着汉人 流行的服饰。 汉族也学习经营畜牧业,文化习俗也受到少数民族 的影响。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教学课件
1.宗室诸王,即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晋惠帝昏庸无能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指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 的混战,前后历时16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这场战乱 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
另外: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八王”主 要仅指主要参与者。
自主学习(八王之乱)
A.“八王之乱” B.定都洛阳 C.“七王之乱” D.西晋迁都
3.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
D 徙高潮发生在( )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4.东汉、魏、晋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下列属于内迁的少数民族是
(C )
①匈奴 ②满 ③羯 ④氐 ⑤羌 ⑥鲜卑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 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01 西晋的建立
三国实力比较表
户数 魏 103万 蜀 28万 吴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
魏灭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利 用蜀国内部混乱的机会,派邓艾、诸 葛绪、钟会率大军分三路攻蜀。后主 刘禅出降,蜀亡。


结论
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根本) 启示:
2.八王之乱,耗竭国力。 提倡节俭;处理好民族关系;注
3.内迁的少数民族起意兵民反族晋平。等团结
03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敕勒川狩猎图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是我国北方游牧民 族的生活写照。
2.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共17张PPT)
3.成语“乱七八槽”有两个相关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 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八王之乱”有关。“ 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4.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开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晋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gǒng wèi卫护]了西晋王 室,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王实力过大,威胁中央 统治的隐患。
另一方面,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晋武帝时期 陆续派遗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即“移封就镇”, 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 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 条件。
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认识到西晋 糟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 乱发生的原因。
概况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 为了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 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影响
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 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幸者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重点探究
八王之乱的发生与西晋实行分封制是有关系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讲、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西晋的短暂统一 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但西晋的统治很短暂,这是为什么? 魏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匈奴、鲜卑、 羯(jié)、氐(dī)、羌(qiāng) 等民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他们从何而 来?又做了些什么?
【学习目标】
1.识记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以及西 晋的短暂统一。 2.了解八王之乱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3.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概况。 4.认识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中华民 族经过各民族的互相交融逐渐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共1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内迁(共11张PPT)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 匈奴人所灭,随后东晋建 立。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辩一辩:北方民族内迁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发展有利。 (可利用课本“相关史事”内容)
反方: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发展不利 (可从北方少数民族文明程度与中原的差异来谈)
1.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北方人南迁则促进了江南 地区的开发 2.西晋对少数民族采取的压迫政策激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抗,产生 了民族间的矛盾,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而西晋灭亡后,北方 民族政权林立
西晋灭亡的原因 1.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奢侈腐化,在位的皇帝昏庸无能。
2.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 治秩序,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 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进内乱的机会起兵 反晋,推为平原王、琅邪王、扶风王,
弟司马攸封为齐王,均为大国,司马炎叔祖安平郡王司马孚则超
越制度,食邑户数多达4万户)
——《晋书》
1.西晋为什么会爆发“八王之乱”?与其实行分封制有关系吗? 2.“八王之乱”造成了什么后果?
八王之乱的影响:(书79页)
1、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 亡,幸存者南迁,形 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 徙高潮。
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民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掌握西晋建立和统一、“八王之乱”等史实,初步把 握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脉络。
2.通过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西晋灭亡的根本原因,提 高分析问题和归纳史实的能力。
3.通过学习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等史实,初步认识正确处 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西晋建立的背景 西晋建立的基本情况(时间、都城、人物) 西晋的统治策略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迅 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教训:(1)反贪防腐,加强思想建设; (2)要团结,不要内耗;(3)民族关系 要融洽;等等。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 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他们须履行保卫 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 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 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 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中央统治,酿成诸王 争霸、征战不断的局面。
3.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
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思考: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实 质是什么?
➢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 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
行的一场混战。
4.北人南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 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 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 就是晋武帝。
2.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20—266年

西


221—263年

229—280年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 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 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 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宫,不料消息走 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西晋北方各族 内迁分布图
➢ 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18张PPT)

生活习俗 双向互鉴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现牛羊。
胡 床
椅 子


内蒙古和林格尔 北魏墓壁画摹本
课堂小结
魏 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1.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2.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 ,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40里的步障 ,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4.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5.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6.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7.下列哪些王朝因为大肆分封同姓王而导致战乱( )
苻坚是如何治理前秦的?
自主学人习教版6 七年级上册 观察《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阅读右侧的文字。概括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路线和分布。尤其注意迁入山西一带的少数 民族有哪些?
陕西 河套
辽宁 山西
民族交融 多元一体
蒙古 山西
陕西 关中
阅读下方三幅图片及P88页阅读相关史事,
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表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兴亡
1、建立:266年,司马炎 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 吴,统一了全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王猛
氐族的贵族深受汉族文明的影响,皇帝苻坚任用汉 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整顿吏治、厉行法治 、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等。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 原是鲜卑语,后译成 汉语,广为流传。
上方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 路线 1)西北的羌族和氐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3 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3.主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洛阳一带
4.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十六 年,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 纷逃离,其中往南方的即数以十 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 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敕勒歌》
风 吹 草 低 见
笼阴 天盖山 苍四下 苍野
敕 勒 川
牛野

羊茫
266年
280年
316年
想一想: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反 晋 起 义 分 布
二、八王之乱
1. 背景:
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且派遣
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手握 重兵且掌管民事,势力强大。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 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等暴政激起内 迁各族人民强烈反抗,起兵反晋。
2.爆发:
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其在位间,手握重兵的八个封 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 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
迁》课件
2020/9/19
一、西晋的建立
1. 背景: 263年,司马昭出兵,魏灭蜀。
曹丕死后,太尉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 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 皇帝形同傀儡。
司马懿
2.建立: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 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 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 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晋武帝
3.西晋的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63年,司马昭 派兵灭蜀汉
265年,司马炎废魏 帝,自称皇帝,建 立晋朝,史称西晋
280年,晋灭 吴,三国鼎 立局面结束
统一至灭亡:36年
4 “十六国”的出现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 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 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 重的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 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 ,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