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表(20210310003204)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 北邮

通信工程培养方案北邮一、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通信工程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要适应信息、通信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 培养要求(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础知识;(2)学生应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3)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学科设置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通信工程的基础学科,学生需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的核心学科,学生需掌握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的重要学科,学生需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通信工程的前沿学科,学生需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5. 光通信光通信是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学生需掌握光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通信工程的重要学科,学生需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培养方式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采用“研究型学习”和“实践型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教学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实习工作通过实习工作,使学生了解社会实践,锻炼实际能力。
4.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师资力量北京邮电大学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包括一批国际知名的通信工程专家和学者。
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专业技能。
五、实践基地北京邮电大学建有一批现代化的实践基地,包括通信工程实验室、通信工程实训室等。
这些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条件。
六、培养成果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通信工程人才,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北邮通信工程课程设计

北邮通信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发展历程;2. 掌握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学习并掌握通信信号的处理、传输、调制解调等关键技术;4. 了解通信网络的结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通信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的能力;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通信设备、调试通信系统的技能;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4. 引导学生关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北邮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紧密结合通信工程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3. 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通信系统的分类;- 教材章节:第1章 通信原理概述- 内容: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的模型、通信技术的发展。
2. 信号与信道:学习信号的定义、分类及其特性,信道的基本概念、特性及信道模型;- 教材章节:第2章 信号与信道- 内容:信号的表示与分类、信号的传输与处理,信道的分类、特性及模型。
3. 模拟通信技术:讲解模拟调制、解调技术,分析其性能;- 教材章节:第3章 模拟通信技术- 内容: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通信网络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训练,初步掌握接入技术、传输技术、交换技术、信令技术、媒体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使学生在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技术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具备解决相关专业领域技术应用问题和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2.具有一定的归纳演绎能力和创新意识;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4.具备基本的逻辑推理和工程计算能力;5.掌握电路与电子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电子线路基本设计方法和工具使用技能;6.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原理和知识,具备无线通信、通信网络和通信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及其应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方向:(1)无线通信、(2)数字通信。
二、主干学科和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通信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移动通信、IP网络多媒体通信等。
三、就业方向面向以通信技术为主的电子信息行业。
毕业生可在通信系统运营维护、通信设备及器件制造、广播电视、数字媒体、网络应用等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应用和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四、学制四年五、毕业合格标准1.德育培养要求: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明理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甘于奉献。
2.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要求,最低毕业学分应达到166学分。
六、授予学位本专业授予 工学 学士学位。
七、各类附表表1: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总表表2: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育教学计划表表3:通信工程专业学科基础与专业选修课表表4:通信工程专业学分结构比例表主要起草人:苏秉华、路良刚、刘爱民、陈林、程加斌表1 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总表注:1.形势与政策1至7学期都上,按每学期平均4.6学时计算;2.理论课的计分方式;考试为百分制,考查为二级制或五级制,由开课院确定,五级制用上标“*”标注。
通信工程主要课程

通信工程重要课程详解1、课程名称:电路分析课程简介:本课程重要简介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旳约束关系;独立电流、电压变量旳分析措施;大规模电路分析措施;分解措施及单口网络;简朴非线性电阻电路旳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二阶电路;交流动态电路;电抗与导纳;正弦稳态旳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2、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在简介了半导体器件旳基本特性和模型旳基础上,着重简介了多种线性放大器:基本放大组态、差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反馈放大器、集成运放和选频放大器;同步也将简介放大器旳频率响应。
3、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数字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旳技术基础课,重要内容有:基本逻辑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与模数转换器及脉冲波形旳产生与变换等。
4、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课程简介:本课程重要讲述信号与系统概念;持续信号和系统旳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和系统旳时域、频域和Z域分析;系统旳稳定性;时间序列分析简介等内容。
5、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本课程重要讲述微型机旳基本构成和整机工作流程,80x86旳指令系统及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80x86旳总线操作和时序,CPU与存储器旳连接措施,输入与输出设备接口,80x86旳中断原理及处理过程,A/D及D/A 旳与CPU旳接口及应用,串行数据通讯及其接口等。
6、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简介:本课程研究电磁场运动规律,使学生理解电磁场理论旳基本概念和掌握宏观电磁场旳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简介其工程技术应用旳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用场旳观点对工程应用中旳电磁现象和电磁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和判断旳能力,理解进行定量分析旳基本措施;通过电磁场理论旳逻辑推理,培养对旳思维和严谨旳科学态度。
北邮通信工程专业大三课程《移动通信》课件

实现方式
网络切片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网络 (SDN)、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等技术实现。
边缘计算技术在核心网中应用
边缘计算概念
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部署在网络边 缘的技术,以减少数据传输时延和提高处理效率。
01
在核心网中应用
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将部分核心网 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时 延和减少网络拥塞。
传统核心网架构回顾
基于TDM的PSTN/ISDN网络
01
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提供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
基于ATM的B-ISDN网络
02 采用异步传输模式,支持多媒体业务,但因复杂性高
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IP的软交换网络
03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融
合。
EPC/5GC核心网架构演进趋势
多用户检测技术
介绍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如最大比合并(MRC) 、最小均方误差(MMSE)等 算法。
多址接入技术性能分析
分析不同多址接入技术的性能 特点和应用场景,如吞吐量、 时延、抗干扰能力等。
03
CATALOGUE
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
蜂窝网络拓扑结构
蜂窝网络的基本概念
由基站和移动台组成,基站负责提供无线覆盖,移动台在基站覆盖 范围内进行通信。
LTE-Advanced系统原理
在LTE基础上引入载波聚合(CA)、多用户MIMO(MU-MIMO)、协同多点传输(CoMP)等先进技术,进一步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性能。
特点
LTE/LTE-Advanced系统具有高速数据传输、低时延、高可靠性等优点,支持丰富的移动应用和智能终端 设备,是未来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主修课是什么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主修课是什么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原理:本课程着重介绍信源的类型与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
这些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通常意义的通信领域,如数字视音频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也适用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等专门领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课程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技术为背景,系统介绍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
课程第1-3章介绍通信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其它章节所需的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的数学知识,第4-5章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6-7章阐述数字调制系统和最佳接收原理。
电视原理:“电视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
“电视原理”课程内容包括了传统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传像和显示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
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矢量场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静态场的学习,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以及恒定磁场,要求掌握它们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够分析静电场的基本问题以及简单的工程应用;第三部分为时变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的学习,要求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方程,以及在、半和导波装置中电磁波的分析方法,侧重点在第三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和公式,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电磁场问题的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安排

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单片机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电子信息工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CAD单片机原理与应用IC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系统雷达原理工程光学激光原理半导体物理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工程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通信原理、网络工程设计、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安全原理、网络管理原理与技术、网络管理工程、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无线网络、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课程。
通信工程主要学习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及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信息网络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波传播、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光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和现代通信系统与技术等。
回答:2007-03-26 00:03电子信息工程其实就是无线电无线电还分三个大方向:信息与信号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线电和通信工程是在本科最接近的专业区别在后者更侧重于前者的应用而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分支计算机专业不是造计算机的,造计算机芯片的是微电子专业计算机是设计计算机思想和研究应用计算机的现在所说IT行业大多还是在说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职业电子和通信产业和 IT软件行业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其中电子技术又是通信和 IT软件的底层基石头没电子技术就没CPU,存贮器,计算机技术就只是设想没电子技术就没无线电等通信设备,通信也只是设想电子在大学教育里是指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一级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又含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小学科其中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学可以单独各自做为大专业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作为小专业,被包含在无线电这个大专业里通信多只信息与通信工程这个一级学科:含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小学科。
北邮信通课程设计

北邮信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信道、编码和解码等;2. 帮助学生理解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通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通信系统设计和优化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通信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通信技术应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服务。
本课程针对北邮信通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通信原理概述:信号与系统、信道与噪声、编码与解码;2.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3. 通信信号处理:信号的采样与恢复、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滤波与检测;4.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误码率、带宽、功率分配;5. 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6. 我国通信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通信原理概述,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周: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分析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第三周:通信信号处理,学习信号的采样、调制、解调等关键技术;第四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探讨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因素;第五周:现代通信技术及其应用,了解各种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第六周:我国通信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认识我国在通信领域的发展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通信原理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7
电子电路基础
23
58
功率变换与控制技术
24
59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
25
60
通信电力与环境监测
26
61
通信电子电路
26
62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27
63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8
64
计算机实习
28
65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29
66
电磁场实验
29
67
电路综合实验
30
68
电子工艺实习
30
69
通信原理实验18来自44《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19
45
计算机网络
19
46
通信原理I
19
47
数字通信
20
48
现代交换原理
20
49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20
50
现代通信技术
21
51
现代通信网的监控与管理
21
52
自动控制原理
21
53
现代控制技术
22
54
通信网基础
22
55
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22
56
LSI/VLSI数字集成电路
8
15
移动通信
8
16
数据结构
8
17
数据库应用技术
9
18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9
19
Java程序设计
9
20
Linux操作系统
10
21
计算机操作基础和程序设计
10
2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1
23
计算机网络
11
24
软件工程
12
25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12
26
离散数学
12
27
数字信号处理
13
28
数理方程
13
29
计算方法
13
30
人工智能引论
14
31
传感技术与应用
14
32
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
14
33
信息论基础
15
34
多媒体通信
15
35
语音信号处理
16
36
电视学基础
16
37
多媒体技术
16
38
智能信息安全
17
39
专业英语
17
40
数字图像处理
17
41
模式识别及应用
18
42
现代数字音频技术
18
4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30
7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31
71
生物信息学基础
31
四、硕 士课程 设置:
类另U
课程编号
课程
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学
公共必修课
512.**179
自然辩证法概论
54
2
秋
521.**08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春
514.**168
英语
144
4
秋/春
位
基础理论课
813.**028
近世代数及其应用
60
3
秋
北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表
序号
课程名称
页码
1
SDH原理与应用
3
2
电子学导论
3
3
光纤通信
3
4
光纤通信网络
4
5
微波技术基础
4
6
DSP技 术
4
7
MATLAB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5
8
嵌入式操作系统
5
9
电磁场与电磁波
6
10
检测与估值理论
6
11
天线与电波传播
6
12
通信原理II
7
13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
7
14
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