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地财务造假分析共21页文档
新大地财务造假分析

(三)、对企业的期间费用进行分析时: 1、应注意是否与企业规模相配比 2、是否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3、使用的合理性
(四)、对企业可能操纵利润的手段进行分析
公司实际经历概述:
(1)2011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受理广东新大地公司的发行申请
(2)2012年5月18日,新大地公司通过证监会创业板首发审核会
(3)2012年7月17日,因为媒体的质疑其财务造假,证监会开始对新 大地立案稽查
(4)2013年5月31日,证监会确认其有造假事实,对其进行处罚并取 消上市
(三)分析财务比率 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有许多是存在内在勾稽关系的,同时在 实际经营活动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数量对应与约束要求。比 率分析就是依据报表中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率分析应 用广泛,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 获现能力进行评估。 (四)计算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不良资产)/年 度末普通股总数。不良资产为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 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调整后的每股净 资产剔除了不良资产因素,使计算所得的数据更贴近实际 情况。
新大地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
制作人:
1
公司背景
财务虚假记载 漏报的具体类容 启示
2
3 4
公司背景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平远 县长田镇油茶工业园,始建 于2004年,于2008年变更 为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是油 茶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导 产品是精炼山茶油、茶皂素 天然洗涤用品。
漏报的具体内容:
第一,新大地最近3年前十大客户涉及到的22家客户中,居然有近十家客户 被查出包括关联交易、可能存在虚假交易等问题,甚至还指向了新大地董秘赵罡 、验资签字注册会计师赵合宇以及实际控制人黄运江的多位亲属 第二,作为连续3年贡献突出的北京市场“主力军”,北京和风大地商贸有 限责任公司等3家重要客户,则离奇地指向了赵罡和赵合宇 第三,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核心客户和最大的茶油客户,梅州市曼 陀神露山茶油专卖店2010年曾为黄运江的侄女黄双燕所持有,招股说明书却虚 假记载。同时,这家专卖店的出资人邹琼,原来不过是没有决策权的新大地公司 员工,看似毫无关联的背后,巨额销售暗藏“自买自卖”的嫌疑 第四,作为连续3年贡献最为突出的一批核心客户,梅州志联实业有限公司 、梅州市维顺农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和梅州市康之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 公司,则指向了另一起蓄意隐瞒的关联方——黄运江的亲戚黄娴娴及其背后的 “马家军” 第五,赵合宇作为新大地的验资签字注会,同时担任新大地第三大股东— —大昂集团的总裁。大昂集团持股633.46万股,将因新大地上市获得数千万甚 至上亿元的财富增值,存在重大利益冲突;而赵合宇在挂靠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执 业的同时,竟兼任北京中兴新世纪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这已涉嫌违反《会计法 》禁止兼职执业和持股等相关条款的规定
虚假财务汇报分析.doc

虚假财务汇报分析【摘要】本文从分析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危害的角度,提出了对虚假财务报告进行监督治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对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后,概括出我国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重要诱因,进而提出从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完善法律和监管机制、加强社会力量监督等多方面来治理和解决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
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呈蔓延之势的会计造假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蝇头小利,却给国家、社会甚至是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造成国家经济波动、危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对国家来说,虚假的财务信息肯能导致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引起资本市场的不正常流动,导致国民经济建设的混乱,造成投资过热,甚至导致金融市场的极度紊乱、萎缩和崩溃。
2.造成投资者利益损失,沉重打击资本市场。
很多投资者因为虚假财务信息造成其投资决策失误,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
投资者信心丧失,证券市场持续多年低迷不振,股票价格的持续走低。
3.造成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影响企业自身发展。
对企业自身来说,一个是影响企业经营者管理和科学决策。
错误的、虚假的会计报告信息,导致其决策依据缺乏可靠的、科学的依据,长期如此,必将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再就是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丧失向企业融资的信心,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加剧。
4.造成中介机构信用受损,引发信任危机。
就中介机构来说,立身之本是诚实正直。
一旦中介机构与虚假财务报告信息交织在一起,谁还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抱有信息?失去光环的会计中介业引发的市场信任危机至使咨询公司诸如安达信等纷纷更改名称及品牌标识,以示与其他财务公司相区别。
财务造假分析

财务造假分析引言概述: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虚假记录或隐瞒真实情况,以达到误导投资者、获得不当利益的目的。
财务造假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巨大风险,也对整个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准确分析财务造假行为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至关重要。
一、财务报表异常现象1.1 收入异常在财务报表中,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指标之一。
财务造假时,企业可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等手段来夸大收入规模。
这种行为常常表现为收入增长异常迅速、与行业平均水平不符或与其他财务指标不协调等。
1.2 费用异常财务造假时,企业可能通过虚增费用、虚构资产减值损失等手段来减少利润,以达到逃避税收、违规分红或隐藏真实盈利能力的目的。
这种行为常常表现为费用增长异常迅速、与行业平均水平不符或与其他财务指标不协调等。
1.3 资产负债异常财务造假时,企业可能通过虚构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来夸大净资产规模,以提高企业信用度或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这种行为常常表现为资产规模增长异常迅速、与行业平均水平不符或与其他财务指标不协调等。
二、财务指标分析2.1 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分析财务造假时,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净利润率、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等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盈利能力异常的情况。
2.2 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还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虚增资产或隐瞒负债,从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出现异常。
在分析财务造假时,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偿债能力异常的情况。
2.3 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财务造假可能导致企业虚构收入或隐瞒支出,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出现异常。
在分析财务造假时,可以通过比较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等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现金流量异常的情况。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法律诉讼、市场禁入等严重后果。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手段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事件背景2019年,某知名上市公司被爆出财务造假,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查,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通过虚构交易、隐瞒费用、虚增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数十亿元。
三、事件分析1. 财务造假原因(1)业绩压力:在市场竞争激烈、业绩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部分企业为了满足投资者和市场预期,不惜采取财务造假手段虚增业绩。
(2)监管缺失:我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财务造假。
(3)内部控制不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4)道德风险:部分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铤而走险。
2. 财务造假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等,虚增收入和利润。
(2)隐瞒费用:将实际发生的费用归入其他科目,减少当期利润。
(3)虚增资产:通过购买低价值资产、虚增存货等手段,虚增资产规模。
(4)操纵利润:通过调整收入、费用等科目,操纵利润。
3. 财务造假危害(1)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造假误导投资者,导致其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2)扰乱市场秩序:财务造假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市场信誉。
(3)加剧金融风险:财务造假企业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防范措施1.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2.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
3. 提高企业道德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
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财务报表中虚构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我国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了揭示财务造假的原因,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部分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失职、渎职现象,导致财务造假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2)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等,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企业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为财务造假提供了条件。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财务审批等环节存在漏洞,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3. 利益驱动因素(1)企业为了上市、再融资等目的,通过财务造假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估值。
(2)企业为了逃避税收、处罚等,通过财务造假隐瞒真实经营状况。
(3)企业为了获得信贷、担保等金融支持,通过财务造假虚增资产、利润等指标。
4. 人员素质因素(1)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为了个人利益或迎合企业领导要求,参与财务造假。
(2)企业管理层素质不高。
企业管理层缺乏财务知识,对财务造假行为认识不足,难以发现和防范财务造假。
5. 社会文化因素(1)利益驱动观念。
部分企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2)监管宽容文化。
部分企业认为监管力度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财务造假难以被发现。
三、对策建议1. 加强监管环境建设(1)提高监管力度。
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企业利润质量——以新大地财务造假为例

• 二、未按规定披露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2011年12月凌梅兰向天津久丰股权投资基金合作企业转让新大 地股份应收的股权转让款300万元,经新大地控制使用的梅州志 联实业有限公司账户,分别转款30万元、23.19万元、20.44万元 至梅州市梅江区伟梅商行、梅州市鸿隆实业有限公司和嘉阳贸易, 以上3家公司于收款当日转出等额资金至新大地。新大地据此确 认销售回款,虚增2011年营业收入646920.66元,虚增营业成本 341016.8元,虚增利润总额305903.86元。
财务造假的共同点
• 一、未按规定披露股东的关联关系 • 二、未按规定披露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 三、虚假披露公司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 • 四、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
12
• 四、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事项
•
对外担保事项属于企业的或有负债事项,极易导致相应的资产流出企业。
一旦因对外担保出现企业的资产流出,这类资产很难安全收回,从而转化为
• 经营范围:
茶皂速系列产品及山茶油加工、油茶培植及油茶基地开发; 洗发护发、沐浴液化妆品及生物有机肥生产、销售; 货物的进出口。
公司的主导产品:
精炼山茶油、茶皂素天然洗涤用品。
2020/8/20
• 一、未按规定披露股东的关联关系
2020/8/20
隐瞒关联交易:
外部信息使用者如投资人、贷款银行等对关联交易难以了如指掌,只 能依赖上市公司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正式因为关联方交易难以被发 现,所以一些上市公司基于此原因,瞒报关联方交易并拆解及占用关 联方资金。
2020/8/20
图示
凌梅兰
天津久丰股权投资基 金合作企业 300万元
制作虚增营 业收入、营 业成本、利 润总额
财务造假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一起典型的财务造假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及防范措施。
二、事件背景1. 事件概述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夸大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
经监管部门调查,该公司涉嫌财务造假,被责令改正,并处以巨额罚款。
2. 事件影响(1)投资者利益受损: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资本市场信誉受损:事件曝光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监管机构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财务造假事件频发。
三、事件原因分析1. 内部因素(1)公司治理缺陷: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内部控制失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无法有效防范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人员和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进行财务造假。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提高业绩,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
(2)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3)会计准则不完善:部分会计准则存在模糊地带,为企业进行财务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事件影响分析1. 对投资者的影响(1)投资决策失误:财务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误判,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巨额损失。
(2)信心受损:事件曝光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导致市场恐慌。
2.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1)市场秩序混乱:财务造假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
(2)监管公信力下降:事件暴露出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监管公信力下降。
3. 对社会的影响(1)诚信缺失: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企业诚信缺失,损害了社会道德风尚。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以广东新大地为例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以广东新大地为例[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便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财务造假事件,财务造假是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而IPO 财务造假是指公司为了上市而进行的非法财务手段,其主要的手法有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隐蔽的非关联方利益输送、明显的关联方利益输送以及开发性支出资本化。
它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财务造假危机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严重侵害了会计资料使用者利益,也直接影响了相关会计人员的信誉问题.本文以新天地为例,通过对其造假案例进行描述分析,指出其财务舞弊的手法,以及在审计阶段产生的失误,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以及治理建议,希望能够作为更过公司的借鉴,使财务造假现象减少甚至消失.[关键字]商品经济财务造假防范借鉴Financial fraud and audit failure — in guangdong newearth, for example[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more and more listedcompani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series of related financial fraud,financial fraud is the enterprise leaders and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ing, in violation of state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system, the behavior of the accounting fraud and the preparation of false accounting stat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