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

03
指南核心内容解读
患者筛选与评估
快速识别
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和生 物标志物等手段,快速识别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评估病情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 积和侧支循环等指标,全面评估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筛选适合治疗的患
者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因、发病时 间窗和禁忌症等因素,筛选适合 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
治疗时间窗
指南强调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时间窗重要性,建议在发病后尽快进行血管内治疗,最好在发病6小时内 开始治疗。
治疗效果评估
指南指出,在进行血管内治疗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影像学检查结 果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血管内治疗。
实建立由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团队,包括神
围手术期管理要点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术后管理
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04
指南推荐意见及实践 建议
推荐意见概述
血管内治疗适应人群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指南推荐使用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血栓切除术和颅内血管成形术等,适用于大血管闭 塞引起的脑卒中。
推动技术发展
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血管内治疗技术 的发展和创新,造福更多患者。
指南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指南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 方面的限定。
医疗机构要求
指南对实施血管内治疗的医疗机构提 出了一定的要求,包括设备设施、专 业人员等方面的规定。
人工血管支架PPT课件

架。
生物可吸收支架
21世纪初,比利时科学家报道了 一种新型动脉支架。这种支架和 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 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 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 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 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 ,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 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7
人工心血管支架分类
应用场景有针对性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第一大死亡因素,在我国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相 关药物长期应用于高风险人群,效果良好。但由于生活节奏变化 ,长期预防控制困难,目前急性冠状综合征比例上升。对于部分 重症患者,手术和医疗器械仍是唯一选择而支架已成为治疗的主 要手段。
支架需求量巨大
中国人均 PCI 手术例数保持稳定增长, 2017 年中国 PCI 手术量是 75 万例,同比增长13%,估计未来仍将保持 15%的复合增速。 PCI 手术平均植入支架数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1.5 左右,与美国 等发达国家持平。心脏支架植入量也随着 PCI 手术量而保持同比 例增长,2017 年植入量达到 111 万支,同比增长 11%。
球囊膨胀性支架
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入口后,将会 注入显影剂,使血管在 光拍照下 清晰显示出来。当导管进入阻塞 部位后,将用充气球囊把血管撑 开数次,以使其复通。充气球囊 每充一次气都会比上一次稍多一 些,以防过快的充气使血管破裂 。阻塞部位复通后,在复通部位
放置金属支架。
自膨胀性支架
通过导丝将固定有支架 的推送杆送人狭窄部位 ,拉去固定丝,使支架 释放并自动膨胀,撑起
架。
环状支架
(1)支架内环;(2) 支架外环;(3)压缩 后内环与外环通过V形 镍钛丝连接;(4)支 架扩张后形态;(5) 支架带主动脉瓣膜外观 ;(6)支架流出道外 观;(7)支架输送装
生物可吸收支架
21世纪初,比利时科学家报道了 一种新型动脉支架。这种支架和 传统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体内 自行溶解,被机体吸收。这种新 型支架在动脉狭窄时可以起到扩 张血管的作用。当急性期过去、 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后 ,它可以溶解、消失,从而避免 了局部炎症反应的不良后果。
7
人工心血管支架分类
应用场景有针对性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第一大死亡因素,在我国死亡人数逐年上升相 关药物长期应用于高风险人群,效果良好。但由于生活节奏变化 ,长期预防控制困难,目前急性冠状综合征比例上升。对于部分 重症患者,手术和医疗器械仍是唯一选择而支架已成为治疗的主 要手段。
支架需求量巨大
中国人均 PCI 手术例数保持稳定增长, 2017 年中国 PCI 手术量是 75 万例,同比增长13%,估计未来仍将保持 15%的复合增速。 PCI 手术平均植入支架数趋于平稳,基本维持在1.5 左右,与美国 等发达国家持平。心脏支架植入量也随着 PCI 手术量而保持同比 例增长,2017 年植入量达到 111 万支,同比增长 11%。
球囊膨胀性支架
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入口后,将会 注入显影剂,使血管在 光拍照下 清晰显示出来。当导管进入阻塞 部位后,将用充气球囊把血管撑 开数次,以使其复通。充气球囊 每充一次气都会比上一次稍多一 些,以防过快的充气使血管破裂 。阻塞部位复通后,在复通部位
放置金属支架。
自膨胀性支架
通过导丝将固定有支架 的推送杆送人狭窄部位 ,拉去固定丝,使支架 释放并自动膨胀,撑起
架。
环状支架
(1)支架内环;(2) 支架外环;(3)压缩 后内环与外环通过V形 镍钛丝连接;(4)支 架扩张后形态;(5) 支架带主动脉瓣膜外观 ;(6)支架流出道外 观;(7)支架输送装
急性脑梗死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个案护理PPT参考课件

有受伤的危险
废用性肌萎缩危险、 躯体移动障碍
有误吸的危险
跌倒评分5分,但患者未发生跌倒事件
ADL评分由30分提高至55分, 患者的右侧上下肢1级,左侧上下肢5级, 改善为:右侧上肢近端3级,远端4级,右侧下肢4级, 左侧上下肢5级。
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误吸
CAS术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
经过药物治疗后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得到控制
2020/1/11
15
日期 护理问题 诊断依据
护理措施
结局评价
02-05
2.有受伤的 危险
1.右侧上 下肢1级, 左侧上下 肢5级
1.充分评估患者的肢体偏瘫程度、活动 能力;
2.跌倒评 2.放置高危警示标识; 分5分,中 度危险;
3.向患者家属进行跌倒防护措施的详细 说明,取得家属配合。
4.保证床头铃、床栏的完好,教会患者 及家属使用床栏,床栏使用率达100%。
13.2↓
80.1↑
5.48↑ 3.51↑ 135.6↓ 9.35↑
2019-02-10 1.25↓ 2019-02-17
18.6↓
74.6↑
提示存在感染
136.3↓
2019-02-21 1.0↓
17.4↓
77.0↑
2020/1/11
11
影像学资料(一)
2020/1/11
2月20日头颅MRI
2月21日CTA检查
1.入院第一天给予良肢位摆放 ,防止肩 关节内收,形成“跨栏手”,以及下肢 屈曲挛缩和足下垂;
2.入院第二天生命体征平稳后,以肢体 被动为主,手指操及足趾训练,辅以抗 阻力运动及被动/主动上、下肢运动3-4 次/天、10循环/次。
3.ADL评分30分时做好生活护理,提供良 好的生活帮助,当ADL评分达到55分时, 鼓励患者进行自我照顾,如穿衣、洗漱 等。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副 作用
扩血管药物的副作 用
降脂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 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2024/1/28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出血等,需注意观察患 者症状并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头痛、心悸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肌痛等,需定期监测相 关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机械性治疗
通过机械装置对血管病变进行挤压、扩张或切割,如血管 成形术、斑块切除术等,适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37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3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血管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管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不 断提高诊疗水平。
2024/1/28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淋巴管疾病
包括淋巴水肿、淋巴管炎 等。
5
诊疗方法及技术手段
诊断方法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辅助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 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等症状。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
8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 、降糖等,以及手术治 疗如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搭桥术等。
动脉瘤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腔内修 复术等,以及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等 。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修改课件

SUMMAR Y
01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 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使用导管技术来扩 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的治疗方法。支 架植入术是在血管成形术的基础上, 通过植入支架来维持血管通畅。
目的
恢复血液流通,改善组织灌注,缓解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历史与发展
起源
最新进展
20世纪初期,血管成形术的雏形开始 出现,最初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 狭窄。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 入术
目录
CONTENTS
•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概述 • 手术过程 •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优势与风
险 • 病例分享与效果展示 •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未来展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影像学检查
通过血管造影、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了解血管病变的部位 和程度。
术前准备
告知患者手术目的、风险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手术区 域的清洁和备皮;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控制。
手术过程详解
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 麻醉。
血管穿刺
选择合适的血管穿刺点,通常是在腹股沟或上 肢血管。
SUMMAR Y
05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 术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药物洗脱支架
随着药物洗脱支架技术的 不断改进,未来将进一步 提高血管再狭窄和血栓形 成的发生率。
可降解支架
目前可降解支架仍处于研 究阶段,未来有望替代金 属支架,减少长期并发症 。
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_修改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六、适应症 1、PTA术后并发症或疗效不佳者 2、狭窄性病变累及主动脉壁或粥样硬化明显 者 3、颈部及颅内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 4、腔静脉和较大静脉分支的狭窄或闭塞 5、重建血管通道 6、支架移植物用于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治 疗 7、其他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禁忌症 1、严重的心肺肾功能不全 2、大动脉炎活动期 3、肢体广泛的动脉病变 4、生长发育未成熟者 5、其他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四、支架分类 3、按支架表面情况分 为: 裸支架(Bare stent) 覆膜支架 (Covered stent)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五、支架 置入步骤
第二节 支架成形术基本概念
Stents provide an intravascular scaffold for the vessel lume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stent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ngioplasty, as the plaque and vessel wall are literally pushed aside by the stent to enlarge the lumen
①、PTA后血管壁损伤处的内皮细 胞的过度增生。 ②、病变血管壁的弹性回缩。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3、晚期再狭窄:PTA后1年以上发生 的再狭窄 原因: ①、PTA后血管壁损伤处的内皮 细胞的过度增生。 ②、原有病变的加重或发展。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七、PTA后再狭窄机制
1984 年 Inoue 进行了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TMA)的临床应用研究。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PPT课件

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监测过敏反应
治疗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和材料。
严密观察病情
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展望
CHAPTER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02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 管之一,当其管腔狭窄时,会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 状。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01
02
03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 质沉积、内膜增生等导致 血管狭窄。
动脉炎
某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 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 也可引起颈动脉狭窄。
其他原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包括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剥脱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材料的出现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可降解材料、药 物涂层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适应症的拓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适 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 段。
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未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评估和监测将更加科学和 准确,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优化治疗效果。
谢谢
THANKS
改善认知功能
恢复脑部供血可改善认知功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血管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或 出血。
术后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监测过敏反应
治疗前了解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和材料。
严密观察病情
治疗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展望
CHAPTER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
02
颈动脉是供应脑部血液的主要血 管之一,当其管腔狭窄时,会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症 状。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01
02
03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原因 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脂 质沉积、内膜增生等导致 血管狭窄。
动脉炎
某些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 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等 也可引起颈动脉狭窄。
其他原因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包括支架植入、颈动脉内膜剥脱等。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材料的出现为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可降解材料、药 物涂层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有望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适应症的拓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适 应症范围有望进一步拓展,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 段。
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未来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效果评估和监测将更加科学和 准确,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优化治疗效果。
谢谢
THANKS
改善认知功能
恢复脑部供血可改善认知功能,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血管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栓形成或 出血。
血管支架ppt课件

支架手术(介入治疗)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
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 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整个介入手术,可分为外周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冠脉介入(冠 状动脉介入)、神经介入三大类。与之对应有各类支架。
• 另外,不锈钢、钛合金弹性模量大,与骨不能良好地匹配而造成“应力 遮蔽”效应,使骨的生长和发育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和强化,导致骨损伤 部位骨质疏松和自体骨退化,甚至引发“二次骨折”。
• 目前常用的金属植入物是生物惰性材料,长期固定并留在快时有一定弊 端,治愈后如需拆除则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增加了治疗费用和患者的痛 苦。
冠状动脉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
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 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
血管堵塞
血管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类,这些脂质含量一旦过高,就会变 成血管中的“垃圾”,当垃圾在血管中越堆越多,逐渐就会形成动脉血 管斑块,当斑块增大、破裂后就会彻底堵住血管,然后形成血栓,最终 导致脑梗或心梗等严重疾病。
镁合金是最早被用于研制可降解血管支 架的金属材料,2006年,美国 ACC 年会 Summit 论坛上,德国 Erbel 医生公布了 镁合金冠状动脉可降解金属支架的人体研 究结果:该中心 63 例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 果,手术成功率高,镁合金支架在冠脉重 建中与核磁成像( MRT) 和 CT 兼容,无 支架内血栓形成,
与其它常用金属基生物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以下优势 (1)镁在人体内的正常含量为25g,半数存在于骨骼中。镁及镁合金的 密度远低于钛合金,与人骨密度接近。
(2)镁是人体细胞内的阳离子,其含量仅次于钾,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能激活体内多种酶,调节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保障心肌 正常收缩及体温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 Intimal hyperplasia is not a true disease or disorder,but a biologic response to injury to the vessel wall.
▪ Causes of Intimal Hyperplasia
▪ The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include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factors.
▪ There are multiple theories of causation, including intimal trauma, an autoimmune response,and infection. Whatever the underlying pathogenesis, the key point to remember is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a systemic disease, affecting arteries in all vascular beds.
Angiographic appearance of bulky, eccentric plaque in the SFA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Hypertrophied collateral arteries around a short chronic occlusion of the distal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SFA)
through incompetent venous
valves
Loss of vessel wall integrity Aneurysm, dissection, bleeding
These can occur alone or in any combination.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血管成形术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一、PTA的定义 二、PTA的发展简史 三、PTA的治疗机制 四、PTA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五、PTA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六、PTA后再狭窄的机制 七、支架成形术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Clinical Manifestayions of Vascular Pathology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Risk Factor for Atherosclerosis
▪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Smoking
▪ Diet
▪ Diabetes
▪ Chronic renal failure
▪ Hypertension
▪ Homocysteinuria
▪ Advanced age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一、PTA的定义
. DSA showing an abrupt cutoff of flow with a filling defect (arrow) consistent with thrombus. There is a paucity of collateral vessels and lack of reconstitution of distal vessels.
▪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 Vasculitis(Takayasu's arteritis) ▪ Other factors
Takayasu's arteritis
irregular beaded appearance (arrow) and location of the abnormality in the distal main renal artery
▪ Atherosclerosis is an arterial disease that is prevalent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 Veins do not develop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unless they are exposed to arterial pressures and flow ove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DSA arch aortogram showing occlusion of the left CCA (arrow) at the origin, long stenosis of the right CCA (arrowhead), and stenosis of the right subclavian artery origin
Manifestation
Example
Obstruction to flow forward Arterial and venous stenoses
Increased flow forward
Arteriovenous fistula,
malformation
Increased flow backward Varicose veins due to reflux
▪ Hyperlipideoprotein (a)
Atheromatous plaque. Eccentric
atheroma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第一节 血管成形术基本概念
Angiographic appearance of concentric stenosis of the left common iliac artery
Cause
Examples
Injury
Surgical anastomosis, clamps,
angioplasty
denudation of intima by any device
Foreign body Stents, suture material, catheters
Abnormal flow Arterialization of veins, turbu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