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乘客超载10.5 11.8

理赔问题10.1 8.1

票价问题 6.4 6.0

订票与确认问题 5.8 5.6

饮食问题 3.3 2.3

吸烟 3.2 2.9

广告 1.2 1.1

信誉问题 1.0 0.8

特殊乘客0.9 0.9

其他 6.2 5.3

100.0 100.0

收到投诉总件数22 988件13 278件

96.该公司1990年接到有关票价的投诉意见的件数大约为()。

A.220

B.860

C.1 200

D.1 500

97.1991年与1990年相比,投诉意见下降的百分比约为()。

A.42%

B.58%

C.75%

D.94%

98.从1990年到1991年,公司改进最明显的是()。

A.服务质量

B.理赔

C.饮食

D.信誉

99.如果下面的圆图代表1991年乘客投诉意见的总数,圆图中阴影所占的比例哪一个最接近“航班误点”的比例?()。

A B C D

100.下面的陈述哪项可以从统计资料表中得出?()。

Ⅰ.在1990年及1991年中,乘客关于航班误点、行李差错及服务质量三项的投诉意见超过全部投诉意见的50%。

Ⅱ.特殊乘客的投诉意见数量1991年与1990年的相比没有变化。

Ⅲ.与1990年相比,1991年有关航班误点的投诉意见的数量增加了。

A.只有第Ⅰ项

B. B.只有第Ⅱ项

C.Ⅰ项与Ⅲ项

D.全部三项

三、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101~105题。

1997年对某地区人员的职业、性别及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

101.该地区男性就业人员在全部就职人员中所占比例约为()。

A.38%

B.52%

C.58%

D.62%

102.1997年该地区一般职员的人数超过熟练操作工种的人数为()。

A.384 000

B.441 500

C.650 500

D.825 600

103.该地区男性就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比女性就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多()。

A.10%

B.20%

C.25%

D.35%

104.该地区女性公务员的人数约为()。

A.3.2万人

B.4.5万人

C.6.1万人

D.7.5万人

105.下面哪项陈述可以从资料中得出?()。

Ⅰ.专业辅助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不到l/3。

Ⅱ.女性公务员是女性保安类人员的3倍。

Ⅲ.男性技术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不如女性公务员的平均年收入高。

A.只有第Ⅰ项

B.只有第Ⅱ项

C.Ⅱ项与Ⅲ项

D.Ⅰ和Ⅲ项

四、根据下图回答106~110题。

106.某国家1974~1990年外贸状况资料统计(以美元计)106.哪一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0亿元?()。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107.图中所显示的该国外贸状况有几年是出口额超过进口额5亿元以上的?()。

A.9年

B.7年

C.6年

D.5年

108.1974年至1990年的进口年增长额大约是()。

三、根据下页两个表格,回答126~130题。

126.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995年大约增加了:

A.25% B.30% C.35% D.40%

127.1998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为:

A.1.6% B.16% C.19% D.190%

128.已知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5万亿元,在这几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年度是:A.1995-1996 B.1996-1997 C.1997-1998 D.1998-1999 129.如果1999年财政支出规模为14%,则几年中国财政支出增长最快的年度是:A.1995-1996

B.1996-1997

C.1997-1998

D.1998-1999

130.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表应该是:

A.美国B.欧元区

C.日本D.俄罗斯

13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

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

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

13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

A.8.1%B.7.5%

C.7.2%D.6.2%

13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

三、根据下面材料回答136~140题。

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 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 676.2亿元,非公有制实现18 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 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 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 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 860.2亿元,集体成分1 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36.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中增长最快的是( )。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D.不能确定

137.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

A.4 856亿元B.5 765亿元C.6 104亿元D.6 408亿元

138.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 )。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

139.下面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 )。

Ⅰ.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

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Ⅲ.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只有第Ⅰ项B.只有第Ⅱ项C.Ⅰ项和Ⅱ项D.全部三项

140.如果下面的圆图代表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圆圈中阴影所占比重最接近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的是

( )。

A B C D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126.C 【解析】电冰箱属于家用电器类,根据所给表格第四列中的数据可知,44.4%的网民会选择去超市购买。故最可能去的购物场所是C。故正确答案为C。

127.D 【解析】观察表格中所有数据,可知在全部四类打折商品中,有三类商品网民选择去小店购买的比例最少,另一类位列倒数第二,可知总的来说网民最少光顾小店。故正确答案为D。

128.B 【解析】根据所给表格第三列中的数据,愿意去综合商场买鞋、包的比例为

10.2%,问卷的总数为1 038份,故人数应为10.2%×1 038,约有100人。故正确答案

为B。

129.D 【解析】因为这次调查的问卷发放方式是通过网络,接受调查者的范围只是网民,网民是一个主要由年轻人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的特殊群体,不能代表全市的人群结构,所以不能反映全市

的购物倾向。其余A、B、C三项都能通过表中数据直接得出。故正确答案为D。

130.D 【解析】厕所洁具和餐具属于表格中的“其他商品”,所给数据显示选择去主题商场购买的人数比例为43.8%,故正确答案为D。

131.B 【解析】综合分析所给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除发展中国家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高,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从表格中第一行数据可以知道,2000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2001年跌入低谷,2002年略有回升,整体发展速度呈现曲线上升的态

势,并没有进入全球经济衰退期。故正确答案为B。

132.C 【解析】这道题可以采用代入法,只需要比较所给选项的四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通过比较可以得知日本的经济增长率最低,经济增长最为缓慢。故正确答案为C。

133.D 【解析】A项美国2001年经济增长明显减缓,2002年有所好转,但没有达到繁荣的程度。B项日本在2001年经济负增长后马上有了0.2%的增长,已经走出了经济衰退期。所给表格是一张

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的表,显示的是经济的动态变化,无法看出有关国家的经济规模,C项错误。

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趋于稳定,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

趋于稳定,故正确答案为D。

134.B 【解析】这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在2000~2002年三年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最高为8%,最低为7.1%,则平均增长率肯定在二者之间,且接近中间数据7.5%。故正确答案为B。135.A 【解析】通过观察所给表格可发现,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呈现2000年较高,2001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2002年略有回升的态势,能描述这种走势的图当然是有坡度有

谷底的A图。故正确答案为A。

136.C 【解析】资料中强调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而与之对应的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必定相应减少。故正确答案为C。137.D 【解析】资料中指出,1997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6 517.1亿元,比1996年实现的增加额增长了1.7%,通过计算可以得到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

济中的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6 408亿元。故正确答案为D。

138.A 【解析】从资料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非公有制经济比公有制经济增长快的结论,所以B、C、D 三项均不对。综合全文资料可以看到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的局面,故正确答案为A。

139.C 【解析】虽然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2%,但还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公有制经济。Ⅰ、Ⅱ都能

从资料中分析得出。所以正确答案为C。

140.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的能力。资料的最后一句话指出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不到1/4,排除B、C。而D图约为1/5,故选择A。2003年国家A类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某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资料如下:(单位:万人)分组合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男性3452711712060912女性40548228903063总计75075345210901515(注:学习年限标准:文盲,0年;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15年;本科及以上,16年)

111.该地区每万人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是多少?()。

A.350人/万人

B.400人/万人

C.450人/万人

D.500人/万人

112.根据上表所示,男女比例最为均衡的是哪种文化程度人群?()。

A.文盲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113.经折算,该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学习年限约为7.34年,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

A.该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达到小学水平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大

B.该地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高的人数偏少

C.该地区劳动力中文盲现象相对严重,对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影响较大

D.该地区劳动力中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男性是偏低的

114.若使该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资料更直观地呈现,那么选择哪一种图最好?()。

115.当地政府计划将该地区劳动力资源当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由原来的6∶1∶1调整为5∶3∶2,假设该地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不变,则大专、本科及以上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应分别增加多少万人?

()。

A.43;25

B.40;22

C.36;18

D.39;21

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某地区用水与人口情况

日平均用水量分配图

116.当日平均用水量为200万吨时的年代,人口约为多少万?()。

A.110

B.150

C.170

D.210

117.从1970年到1990年,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百分比减少了的是()。

Ⅰ.发电用水。

Ⅱ.其他工业用水。

Ⅲ.灌溉用水。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118.日平均灌溉用水的实际水量从1970年到2000年如何变化?()。

A.减少了

B.增加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9.从1970年到1990年,日平均发电用水量大约增加了多少万吨?()。

A.30

B.45

C.75

D.120

120.下列各图中能够反映出从1910年到2000年日平均人均用水量变化趋势的是()。

三、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下面几张图分别是中国网民的性别、年龄及学历构成。

121.如果中国网民的总人数为2 250万,那么41岁以上的网民约有多少万人?()。

A.100

B.200

C.300

D.400

122.男性网民比女性网民约多多少?()。

A.60%

B.70%

C.90%

D.130%

123.下列说法中哪些正确?()。

Ⅰ.本科以上(含本科)的网民比本科以下的网民多。

Ⅱ.25~30岁的网民比31~40岁的网民多。

Ⅲ.本科学历的网民所占的比例最高。

A.Ⅰ

B.Ⅱ

C.Ⅲ

D.Ⅱ、Ⅲ

124.18岁以下的网民人数与下列哪个年龄段的最接近?()。

A.18~24

B.25~30

C.31~40

D.41~50

125.网民人数随着学历升高而变化的趋势大致符合下列哪幅图?()。

四、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2002年1~6月,我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 1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元,增长8.5%;电信完成1 942.1亿元,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2%;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4%、29.1%和 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 627.1亿元,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5 126.6万户,平均每月增加854.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3.75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1 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 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用户新增1 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7 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东、中、西部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

126.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业务在2002年上半年中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情况是()。

A.增长13.5%

B.增长24%

C.增长68%

D.下降0.2%

127.200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为()。

A.6.5%

B.7.0%

C.7.8%

D.8.8%

1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数据通信,但其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还不足5%。

Ⅱ.农村电话用户新增数量比城市电话用户新增数量大。

Ⅲ.东部的固定电话用户数比中部和西部的总和还多。

A.Ⅰ

B.Ⅱ

C.Ⅱ、Ⅲ

D.Ⅰ、Ⅲ

12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比上年末增长了()。

A.5%

B.9%

C.15%

D.20%

1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际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B.IP电话通话时长同比增长超过20%

C.邮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

D.移动电话普及率有一定提高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111.B 【解析】由图表可知,该地区共750万劳动力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0万人,所占比例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25)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25)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资料分析 14黑龙江 一、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7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764亿元,增长11.5%。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增长12.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45亿元,同比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5亿元,增长14.3%。 按消费形态分,6月餐饮收入2059亿元,同比增长9.5%;商品零售16768亿元,增长13.8%。1~6月餐饮收入11795亿元,增长8.7%;商品零售98969亿元,增长13.2%。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6月商品零售额9100亿元,同比增长12.5%,1~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1508亿元,增长11.7%。 101、关于2013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低于上年同期水 B.6月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0多亿元 C. 6月的餐饮收入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成以上

D.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 【解析】C。 102、2013年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52% B.58% C.64% D.46% 【解析】A。,选择A选项。 103、如保持2013年6月的同比增量不变,到哪一年的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将首次超过1.5亿元?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数据分类汇总

教学主题数据分类汇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册书的第一章第四节,主要内容是熟悉数据分类汇总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1、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 2、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 二、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电子表格,学习了表格中公式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分类汇总的知识,对此次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基本的数据排序功能。 2、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 (二)、方法与过程 1、掌握数据的处理—排序、分类汇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

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主要应用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演示法三大方法展开课程,通过对学生们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出本节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先排序、后汇总”的内容学习。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学生加深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 方法、手段等) 一、创设情境,呈现任务1、教师投影“××社区网上 购物调查表”,让学生阅 读教材第13页的情境和 任务。 2、提问:大家准备通过什么 方法完成任务的? 提问:大家想知道跟简单的 方法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 在电子表格中进行分类汇 总,使表格数据更直观。 1、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回答提问,发表 自己的意见。 资源:电子教材 方法:任务驱动 二、数据排序1、在进行数据分类之前,需 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那就是 对数据排序。 2、演示数据排序操作: (1)打开“网上购物调查 表”。 (2)单击数据区域的任意单 1、学生观看演示。 2、学生练习,体会在 排序中选择不同的主 要关键字所产生的不 同排序结果。 3、学生演示。 电子白板 PPT课件

最新-Excel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精品

Excel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篇一:怎样在中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怎样在中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当需要在中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时,除了使用数据透视表,还可以使用分类汇总命令。 与数据透视表不同的是,它可以直接在数据区域中插入汇总行,从而可以同时看到数据明细和汇总。 下面是分类汇总的使用方法:在进行分类汇总前,需保证数据具有下列格式,即数据区域的第一行为标题行,数据区域中没有空行和空列,数据区域四周是空行和空列,如下图是几种商品在一些城市的销售数据。 另外,如果数据区域在应用分类汇总前已被设置成2019列表或2019表,需将其转换为普通区域。 因为对于2019列表或2019表无法使用分类汇总。 一、仅对某列进行分类汇总例如上例中需要对各城市的销售量进行分类汇总,方法如下:1首先对数据按需要分类汇总的列(本例为“城市”列)进行排序。 选择“城市”列中的任意单元格,在2019中单击工具栏中的排序按钮如“→”。 在2019中,选择功能区中“数据”选项卡,在“排序和筛选”组中单击“→”按钮。 2选择数据区域中的某个单元格,在2019中单击菜单“数据→分类汇总”。 如果是2019,则在“数据”选项卡的“分级显示”组中单击“分类汇总”。 3在弹出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在“分类字段”下选择“城市”,在“汇总方式”中选择某种汇总方式,可供选择的汇总方式有“求和”、“计数”、“平均值”等,本例中选择默认的“求和”。 在“选定汇总项”下仅选择“销售额”。 4单击确定,将按城市进行分类汇总。 二、对多列进行分类汇总如上例中需要同时对“城市”列和“商品名称”列进行分类汇总,可以插入嵌套分类汇总。 1对数据进行多列排序,即进行多关键字排序。 首先选择数据区域中的某个单元格。 在2019中,单击菜单“数据→排序”。 弹出“排序”对话框,其中主要关键字选择“城市”,次要关键字选择“商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资料分析题库+解析(很全的)

n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 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6倍 120.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16.C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数字信息,判断出答案为C。 117.C 【解析】计算出96年外商与港澳台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既可得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正确答案为C。 118.B 【解析】私营企业数1999年~2003年间增长了30倍。 119.A 【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120.B 【解析】国营企业出口额1996所占比重为30%,2003年仅10%。 二、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121~125题。 ×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 产品 单位 (元) 产量(件)产值(元)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实际(扣除超计划部分)甲300 120 100 36000 30000 30 000 乙200 60 60 12 000 12 000 12 000 丙50 10 15 500 750 500 丁500 20 10 000 合计48 500 52 750 42 500 12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A.1/4 B.1/3 C.1/2 D.全部 完成 12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A.甲B.乙C.丙D.丁 12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A. 48500 52750 ×100%B. 42500 48500 ×100%C. 48500 42500 ×100%D. 52750 42500 ×100% 12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B.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 C.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D.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 12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121.B 【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 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2.A 【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1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 1999年国家真题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文回答以下5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50.9%;其中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86.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趋势为: 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 D.工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较大。

87.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82年我国的人口比1964年增加了约: A.27.6% B.33.4% C.44.6% D.50.1% 88.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 A.6亿5千万 B.7亿1千万 C.7亿4千万 D.7亿8千万 89.青海省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多少? A.60% B.64% C.70% D.无法计算 90.从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多少? A.2.1% B.2.4% C.2.5% D.2.6% 下面的三角形表示某省五种产业的数量按地域划分(城区、效区、乡村)所占百分比。图上的字符表示各种工业,三角形的顶点表示100%,与该顶点相对的基线表示0%。例如,该省所有的加工企业中,约有70%地处城市,5%位于乡村,25%在郊区。 F - 加工业 G- 金融业 H- 农业 J - 服务业 K- 地产业

企业销售数据的分类汇总分析方法

实验二企业销售数据的分类汇总分析实验2-1 “北风”贸易公司客户特征分析 实验目的 ?理解数据分类汇总在企业中的作用与意义; ?掌握数据透视表工具的基本分类汇总功能; ?掌握建立分类汇总数据排行榜、生成时间序列、绘制pareto曲线图、计算各地区客户分布、统计各地区客户的平均销售额和大宗销售时间序列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环境 ?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 microsoft office query 2003; ?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实验内容:“北风贸易”公司客户经理希望能获得有关客户特征的分类汇总数据,以便根据客户的特点,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制订有关销售的策略。 客户经理希望能够利用数据透视表完成以下的汇总工作: 1. 按照销售额汇总客户各年度销售排行榜,按照从大到小的方式排列,并且列出各客户在各类别上的销售额。 实验步骤: (1).首先创建数据源:启动Microsoft Query程序,执行”文件/新建”命令,按下图所示设置好数据源名字和相关定义,即完成了数据源的创建.

(2).打开EXCEL,执行“数据/导入处部数据/新建数据库查询”命令,在Microsoft Query中数据的整理。 (导入的数据源数据)

(按销售额从大到小汇总客户各年度销售排行榜) (3)列各客户在各类别上的销售额:从Microsoft Query中导入数据,再进行分类汇总,以下为所操作的过程图。 (导入的相关数据)

(各客户在各类别上的销售额) 对以上图的一些说明:图中共有93个客户,产品类别共有是一直到BY列。

数据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数据分类汇总》教学设计 单位: 姓名: 联系电话:

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信息技术 2.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 ()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课前实地调查,大约用60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初步掌握建立工作表数据库的条件和工作表数据库的有关概念。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分类汇总的“分类”方法及“汇总”方式。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分类汇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工作表数据库的分类汇总等操作并能熟练运用。 (2)在小组配合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认真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给学生以方法、以鼓励;通过自主实践让学生享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通过各小组互相帮助来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统计数据表格》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单元探秘电子表格”中的第三节内容。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初识WPS、如何建立工作表、工作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工作表数

据的运算等知识的运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有工作表基础知识之上的延伸,并贯穿了WPS 以后整个的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EXCEL的重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难点之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一个必要环节。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工作表数据库的分类汇总。通过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3、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数据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 汇总的注意点和汇总的方式 (3)重难点突破: 力求通过个人、小组、教师帮助等不同的教学途径,上机实践强化练习突出本课的重点,通过完成任务,结合对于学生易出现的失误反复提醒,对于共性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解决,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三)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爱表现、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试一试,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请部分学生把操作过程演示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试有回报,比有收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也高低不一,个性特征更是多样化的,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给每个学生以重要感和成就感。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选用讲授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2.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仪或网络广播等)。 (2).软件资源:WPS程序。

考试模拟样题_数据分析应用(附答案与解析)

1(50.0分) 移动公司想结合用户通话行为,推荐相应套餐,或者结合用户现有套餐优化用户套餐,提供个性化套餐,从而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增加客户粘性。为 移动用户细分聚类 data-移动用户细分聚类.xlsx 请你根据这些客户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变量构造新变量进行分析),预处理之后选择合适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算法自行选择,写出分析思路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将客户分为5类。并为移动公司提供客户精准营销的相关建议。(请写出分析的流程并刻画最后细分之后的客户的特点和相应的营销建议)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解读本题可以选用聚类方式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此处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型假设。 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均为数值型,此项不用处理; 检验数据可知没有缺失值,故此项不用处理; 将数据导入datehoop平台进行异常值处理可以看到虽然异常值较多但考虑到可能是特殊人群,故此项不做处理。聚类对变量相关性影响较为敏感,因此将数据通过datehoop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Peak_mins和Total_mins相关性显著。此处利用比值法构建新的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因为变量之间取值范围差异较大,因此进行聚类时需要进行标准化(datehoop平台可以自动标准化,此处不单独处理)。

2、对变量进行聚类,选择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offpeak_mins,weekend_mins,international_mins,total_mins,average_mins;根据题目要求,聚类个数选择5,聚类结果如下: 平均轮廓系数为0.2485,虽然轮廓系数并没有接近1,但也是合理的。在实际聚类过程中并不是每次聚类都会达到较高的轮廓系数,轮廓系数不高说明类之间区分性不是特别明显,但并不代表类之间没有区分 3、针对聚类结果分析每一类客户在现有变量上的特征,这里选取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每一类针对每一个变量的类中心点如下: 0类:工作日通话时长、国际通话时长、总通话时长都最长,周末通话时长也较长,可以定义为高端商务客户; 1类:平均每次通话时长最长,其他通话时长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定义为长聊客户; 2类:所有通话时长都最低,命名为不常使用客户; 3类:下班班时间通话时长最长,总通话时长和上班时间通话时长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日常客户; 4类:周末通话时长最长,上班时间通话时长仅次于高端商务客户,国际通话时长和总通话时长都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商务客户; 4、根据以上客户细分的结果和特征分析,移动产品开发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套餐品类,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实际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针对不同的类别客户给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按照老师课堂讲解,可以发挥想象力针对每一类客户设置不同的营销策略, (1)对于0类高端商务客户,移动公司可以推出较为优惠的电话资费以保证客户可以长期使用。在保证国内通话时长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优惠的国际漫游资费。

资料分析经典练习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率(%) 1.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经济最不恰当的描述是( )。 A.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 B.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入全球经济衰退期 C.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2.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 )。 A.美国B.欧元区 C.日本D.俄罗斯 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 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走出经济衰退期 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 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 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 A.8.1%B.7.5% C.7.2%D.6.2% 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

以下是某市通过1 038份网上问卷对打折购买商品进行调查的结果。请根据此表回答打折 服装(%)鞋、包(%)家用电器(%)其他商品 商品 消费场所 综合性百货商场43.0 10.2 16.0 18.8 主题商场22.6 25.0 28.4 43.8 超市26.6 47.2 44.4 25.0 小店7.8 17.6 11.2 12.2 A.综合性百货商场B.主题商场C.超市D.小店 7.总的来说网民最少光顾的打折场所是( )。 A.综合性百货商场B.主题商场C.超市D.小店 8.回收的问卷中,愿意选择去综合商场买鞋、包的人数大概有多少?( )。 A.50人B.100人C.200人D.300人9.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 A.小店打折没有什么吸引力 B.打折时人们比较喜欢去超市 C.打折时去大商场买衣服合算 D.该调查结果反映了全市的购物倾向 10.接受调查者如购买厕所洁具与餐具一类商品,去主题商场的人数比例一般不会超过( )。 A.30%B.35% C.40%D.45%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136~140题。 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生产总值74 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 676.2亿元,非公有制实现18 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 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 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 517.1亿元,占国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 860.2亿元,集体成分1 656.9亿元,分别占国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所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生产总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中增长最快的是( )。

在Excel工作表的数据列表中插入分类汇总

插入分类汇总 通过使用Excel“数据”选项卡的“分级显示”组中的“分类汇总”命令,可以自动计算列的列表 (列表:包含相关数据的一系列行,或使用“创建列表”命令作为数据表指定给函数的一系列行。>中的分类汇总和总计。 ·分类汇总分类汇总是通过 SUBTOTAL 函数利用汇总函数 (汇总函数:是一种计算类型,用于在数据透视表或合并计算表中合并源数据,或在列表或数据库中插入自动分类汇总。汇总函数的例子包括Sum、Count 和 Average。>(例如,“求和”或“平均值”>计算得到的。可以为每列显示多个汇总函数类型。 ·总计总计是从明细数据 (明细数据:在自动分类汇总和工作表分级显示中,由汇总数据汇总的分类汇总行或列。明细数据通常与汇总数据相邻,并位于其上方或左侧。>派生的,而不是从分类汇总中的值派生的。例如,如果使用“平均值”汇总函数,则总计行将显示列表中所有明细行的平均值,而不是分类汇总行中的值的平均值。 如果将工作簿设置为自动计算公式,则在您编辑明细数据时,“分类汇总”命令将自动重新计算分类汇总和总计值。“分类汇总”命令还会分级显示 (分级显示:工作表数据,其中明细数据行或列进行了分组,以便能够创建汇总报表。分级显示可汇总整个工作表或其中的一部分。>列表,以便您可以显示和隐藏每个分类汇总的明细行。 1、确保每个列在第一行中都有标签,并且每个列中都包含相似的事实数据,而且该区域没有空的行或列。 2、选择该区域中的某个单元格。 3、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插入一个分类汇总级别 可以为一组数据插入一个分类汇总级别,如下例所示。 运动列中的每个更改...

...销售额列的分类汇总。 1、对构成组的列排序。有关排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对区域或表中的数据排序。 2、在“数据”选项卡上的“分级显示”组中,单击“分类汇总”。 将显示“分类汇总”对话框。 3、在“分类字段”框中,单击要计算分类汇总的列。在上面的示例中,应当选择“运动”。 4、在“汇总方式”框中,单击要用来计算分类汇总的汇总函数。在上面的示例中,应当选择“求和”。 5、在“选定汇总项”框中,对于包含要计算分类汇总的值的每个列,选中其复选框。在上面的示例,应当选择“销售额”。 6、如果想按每个分类汇总自动分页,请选中“每组数据分页”复选框。 7、若要指定汇总行位于明细行的上面,请清除“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复选框。若要指定汇总行位于明细行的下面,请选中“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复选框。在上面的示例中,应当清除该复选框。 8、(可选>通过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七,可以再次使用“分类汇总”命令,以便使用不同汇总函数添加更多分类汇总。若要避免覆盖现有分类汇总,请清除“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框。 插入分类汇总的嵌套级别 可以在相应的外部组中为内部嵌套组插入分类汇总,如下例所示。 每次在外部组中更改时,地区列... ...对该地区的销售额进行分类汇总,在每次在内部组中更改时,运动列对销售额进行分类汇总。 1、对构成组的列排序。有关排序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对数据排序。 2、插入外部分类汇总。 如何插入外部分类汇总 A 在“数据”选项卡上的“分级显示”组中,单击“分类汇总”。 将显示“分类汇总”对话框。 B 在“分类字段”框中,单击外部分类汇总的列。在上面的示例中,应当单击“地区”。 C 在“汇总方式”框中,单击要用来计算分类汇总的汇总函数。在上面的示例中,应当选择“求和”。

资料分析精选10题及解析(12)

资料分析精选例题及解析(12) 资料分析一: 资料分析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回落8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全年水泥产量亿吨、同比增长%,陶瓷砖9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天然花岗岩石材亿平方米、同比增长%。平板玻璃亿重量箱、同比下降%,卫生陶瓷产量亿件、同比下降%。 2012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万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尽管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但由于水泥制品、轻质建筑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金属门窗和玻纤增强塑料材料等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和%,全行业利润总额仍创375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 大宗产品产销率呈下降态势,水泥产销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销率%、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截至12月,水泥制造业存货790亿元,同比增加%;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业存货590亿元,同比增加%;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319亿元,同比增加%。 2012年行业出口交货值约2250亿元,同比增长%,出口商品离岸价格上涨%。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建筑和技术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0%、%。 1、与2010年相比,2012年建材工业增加值约增长了 A. % B. % C. % D. % 2、如2012年建材行业无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则当年平均每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A. B.

C. D. 3、以下关于2012年产品产量或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的排序,按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产量增长率:水泥>平板玻璃>卫生陶瓷 B. 利润增长率:水泥制品>玻纤增强塑料材料>金属门窗 C. 产量增长率:天然花岗岩石材>卫生陶瓷>陶瓷砖 D. 利润增长率:轻质建筑材料>建筑陶瓷>耐火材料制品 4、如果2012年建筑卫生陶瓷商品出口价格同比涨幅与建材行业出口商品离岸价格同比涨幅相同,则2012年建筑卫生陶瓷商品出口量与上年相比 A. 下降了1% B. 上升了1% C. 下降了17% D. 上升了20% 5、以下关于2012年建材行业产销状况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A. 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同比增速低于水泥制造业 B. 玻璃制品制造业存货比上年增长约30亿元 C. 2012年全年水泥销量超过21亿吨 D. 建材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约200亿元 资料分析二: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资料分析题库+分析(很全)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 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 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 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 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 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 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 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 中所占比重都在30% 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 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 倍 120.从1996至2003 ()。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 下降了15个百分点

成千上万数据的分类汇总统计,一招让你3分钟搞定

成千上万数据的分类汇总统计,一招让你3分钟搞定 有时领导突然扔过来一份原始数据明细让你分类汇总 或处理分析,你会怎么办?是还在傻乎乎地用筛选、求和一项一项统计吗?或是干脆用计算器去计算?今天给你分享 一个excel中自带的数据透视功能使用大法,让你3分钟就把成千上万数据的分类汇总统计一招搞定。还是老规矩,我们先上一个小动画,演示这一神奇的功能。我们示例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按天统计每天使用的用户数和使用时长,原始数据是1-29号每个节目使用的用户数和使用时长。下面我们开始分步骤说明。第1步: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透视计算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独立的单元格,不能有合并单元格的情况出现,我们需要先检查一下有没有合并单元格的情况出现,如果有,取消合并单元格;空的行和列也可以删去。第2步;打开另一个sheet,在上方工具栏选择:插入-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会弹出“创建数据透视表”的表格,一般使用它默认的选项就可以第3步:将鼠标移回到原始数据所在的sheet,随便放在某个单元格,然后CTRI+A,全选,在“创建数据透视表”的表格点确认第4步:在弹出的“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中选择要添加到列表中的字段(即我们原始数据表的表头字段),再根据我们的统计需求在下方拖动字段到相应区域就可以了。特别要注意的是行后面的“值”的汇总方式

是支持多种的,最常用的是值求和或值计数(某个值出现的次数),要根据你的统计需要来修改。第5步:其实我们的数据汇总统计工作就全部完成了,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要进行每一类数值的筛选查看。比如我们示例中的就可以详细查看每一个节目每一天的数据统计。如果要求是按节目统计,只要在右侧的字段设置表中,把节目名称的字段放在行的区域,日期的放在筛选区域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简单呢?这个功能是不是很强大呢?如果我们表格再复杂一些,比如表头有十几个字段甚至更多,行有成千上万,按照上面的步骤操作,一样可以几分钟轻松搞定汇总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