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会说话的红绿灯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红绿灯会说话教案

红绿灯会说话教案

篇一:红绿灯教案小班社会活动—红灯绿灯眨眼睛活动目标1. 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能根据交通信号的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并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红灯绿灯眨眼睛》的ppt2.交警头像,小红帽,卡片红灯、绿灯各一个、各种汽车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我是小司机游戏”让幼儿扮演司机的角色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活动场地画一个十字路口,让幼儿分两组进行玩游戏,(同时播放音乐,《我是小司机》)在幼儿相撞时停止音乐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相撞。

2.发现停车场,让幼儿把车停好。

3. 出示ppt观察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1)我们看大马路边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非常奇怪。

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交通信号灯又叫红绿灯)(2)如果小汽车碰到红灯(绿灯)需要做什么呢?(3)为什么要按红绿灯的指示行驶?如果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状况?(二)根据红绿灯显示,做出相应的动作。

1.游戏规则:当老师出示红灯时幼儿在座位上做出双手放在膝盖上的动作,当老师出示绿灯时幼儿做开车的动作。

2.老师表演红灯(绿灯)亮了时交警阿姨手上的动作,让幼儿认识手上的动作。

(三)迁移经验,做游戏。

1.老师为小朋友请来一位交警阿姨来,现在我们和交警阿姨一起做游戏吧。

规则就是,一部分小朋友做行人,一部分小朋友做小汽车,要根据出示的红灯和绿灯做出相应的动作,知道红灯亮了要停下,绿灯亮了就可以行驶了。

2.开始游戏,老师唱着“小汽车,滴滴滴。

开到东来,开到西。

看到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向前行,看到行人按喇叭;滴滴——3.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篇二:红绿灯教案小班社会活动—红灯绿灯眨眼睛活动目标1. 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 能根据交通信号的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并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红灯绿灯眨眼睛》的ppt2.交警头像,小红帽,卡片红灯、绿灯各一个、各种汽车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安全教案《会说话的安全标志》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安全教案《会说话的安全标志》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安全教案《会说话的安全标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红绿灯、斑马线、禁止标志等交通标志,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能够自我保护,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安全教育活动的主题为《会说话的安全标志》。

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什么是交通标志。

带着幼儿观察一下路边的交通标志,让幼儿了解标志的种类、含义和用途。

而后,我们特别向幼儿介绍一些“会说话”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这些标志通过亮灯、变色、变化等方式,向孩子们传达安全提示,提醒他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在介绍完这些交通标志后,我们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些图片,并让孩子们尝试认出这些标志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幼儿园老师播放音乐,教室内跟着音乐做健身操,让孩子们活动起来,做好准备活动。

2. 引入(1)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到教室门口,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2)引导幼儿了解交通标志的种类、含义和用途。

3. 正文(1)介绍“会说话”的交通标志。

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标志的用途和含义。

(2)播放幼儿版本的交通安全歌曲,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让孩子们看一些图片并猜测交通标志的含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深化(1)老师引导幼儿模仿交通标志进行动作示范,例如模仿斑马线的动作。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玩“站队”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模仿交通标志中的动作加深对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增强协调性和动手能力。

5. 归纳总结老师请幼儿向全班介绍自己喜欢的“会说话的交通标志”,强化幼儿对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和理解。

6. 作业布置要求家长和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关注交通标志,加深对于交通标志的认识,让孩子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快速识别并遵守交通标志,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行为习惯。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交通标志1.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标志的种类,如红灯、绿灯、黄灯、禁止通行、减速慢行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日常生活标志2.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如垃圾桶、饮水机、紧急出口等。

2.2 教学内容:介绍日常生活标志的种类和作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禁止吸烟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章:安全标志3.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安全标志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介绍安全标志的种类,如紧急出口、火警、急救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紧急演练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四章:公共设施标志4.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公共设施标志,了解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共设施标志的种类,如厕所、电话、电梯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五章:环保标志5.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环保标志,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标志的种类,如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保护动物等。

5.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六章:颜色和形状标志6.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形状标志,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颜色和形状标志的种类,如红色、蓝色、绿色、圆形、方形等。

6.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七章:数字标志7.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标志,培养他们的数数能力。

7.2 教学内容:介绍数字标志的种类,如1、2、3、4、5等。

7.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数数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八章:方向标志8.1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方向标志,提高他们的方向感。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其他标志。

2. 培养幼儿对标志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4.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交通标志:红灯、绿灯、黄灯、停车标志、转弯标志等。

2. 认识其他标志:禁止吸烟、禁止入内、紧急出口、残疾人通道等。

3. 学习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等一等。

4.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标志:如遇到红灯时,应该如何行动。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标志的名称。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相关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标志的作用和意义。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标志的知识。

4. 情景模拟: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实践交通规则。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和实物。

2. 准备交通场景的道具和玩具。

3. 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向幼儿展示一张交通标志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标志的名称。

2. 讲解标志:讲解标志的作用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标志的重要性。

3. 学习交通规则: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学习交通规则。

4. 游戏互动:设计一个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交通规则和标志的使用。

5. 情景模拟: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实践交通规则。

6. 总结和复习:通过问答和复习,检查幼儿对标志和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7.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标志,并拍照或画出来,下次上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标志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问答环节,检查幼儿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幼儿在游戏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交通规则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交警或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给幼儿进行实地讲解和演示。

2. 组织幼儿参观交通博物馆或相关设施,增加他们对交通知识的了解。

小班语言红绿灯教案

小班语言红绿灯教案

小班语言红绿灯教案教案:小班语言红绿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教材《红绿灯》。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学习交通规则,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规律。

2.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了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

难点: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模型,交通标志卡片,交通场景图。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卡片,用来表示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交通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交通信号灯,引导幼儿关注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和变化规律。

2. 教学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和作用,让幼儿了解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通过讲解,让幼儿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如何在交通场景中正确遵守交通规则。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飞行棋”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红绿灯教案1.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2. 交通信号灯的作用3. 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交通信号灯及作用。

2. 家长协助幼儿在社区或家庭中观察交通信号灯,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积极践行交通安全,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大班社会活动会说话的交通信号灯

大班社会活动会说话的交通信号灯

大班社会活动:会说话的交通信号灯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灯。

2、知道每个公民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认识常见的交通信号: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
——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哪些交通信号?它们分别表达什么意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交通信号灯的图片,让幼儿认识这些信号灯,了解这些信号灯表达的意思。

2、判断对与错:
教师出示挂图,幼儿判断挂图中的对与错,并说出理由。

3、交通游戏:
教师运用交通信号灯的卡片,请幼儿根据出示卡片改动的行动。

幼儿扮演警察进行游戏。

红灯绿灯说话小班科学教案

红灯绿灯说话小班科学教案

红灯绿灯说话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严格遵守红灯绿灯的交通规则意识;2. 增强孩子对红灯绿灯和交通标识的认识;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红绿灯模型和交通标识图片:红灯、绿灯、行人过街图标等;2. 学生分组活动所需的团队标志或头饰;3. 小组活动所需的纸、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红绿灯模型和交通标识图片,给学生讲解红灯绿灯的含义以及交通标识的作用。

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遵守红灯绿灯的交通规则。

2. 学习(20分钟)分发小组活动材料,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其他学生为“组员”。

学生们将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以下任务:a. 小组长负责规划学习内容,指导组员。

组员需要听从小组长的指导并全力配合;b. 小组长和组员一起绘制一张交通标识,要求标识符合规范且容易理解;c. 小组长和组员准备一个小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展示红灯绿灯的交通规则。

3. 合作展示(3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交通标识和小故事,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故事中涉及到的红灯绿灯规则,并和学生一起总结规则的重要性。

4. 活动延伸(2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红灯绿灯游戏。

学生分成小组,站成一排。

教师打开红绿灯模型,当红灯亮时学生停下,当绿灯亮时学生行走。

教师随机改变红绿灯的状态,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快速作出反应。

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b. 学生们可以在校园或社区进行观察红灯绿灯的交通规则,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回到教室后,学生们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观察到的情况,并思考一些改进红灯绿灯的建议。

5.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遵守红灯绿灯交通规则,并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交通文明小卫士。

四、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小组展示的成果和口头表达情况进行评价;2. 学生们可以互相评价其他小组展示的交通标识和小故事。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标志幼儿园常识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含义。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各种交通标志图片、卡片、实物等。

2. 环境:设置一个模拟交通场景,如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交通标志。

2. 认识交通标志:教师展示各种交通标志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含义。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司机、行人、交警等,引导幼儿正确遵守交通规则。

4.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出与交通标志相关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以此检验他们对交通标志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交通安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2. 环境创设: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增加交通标志元素,如在游戏区设置交通信号灯、标志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到交通标志。

3.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交通警察局,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让幼儿亲身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际交通场景中的行为表现,评估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基本交通标志:红绿灯、禁止通行、人行横道、慢行、禁止鸣笛等。

2. 了解交通标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以及它们代表的含义。

3. 学习交通规则,如遵守信号灯、各行其道、礼让行人等。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认识交通标志。

2.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交通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交通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会说话的红绿灯
活动目标:
1.知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过马路红绿灯的作用及其与汽车、行人的关系。

2.CD《开汽车》,自制红绿灯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用玩具车导入主题。

一辆玩具小汽车来到大马路上,看到红灯、绿灯一闪一闪的,觉得真奇怪。

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红灯眨眼睛,告诉我们什么?
绿灯眨眼睛,又告诉我们什么?
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那将会怎么样?
2.学念、理解儿歌:
教师朗诵儿歌2遍。

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教师同时以问题形式提示幼儿。

小汽车在大马路上是怎么开车的?
看到红灯是怎么做的?
看到绿灯是怎么做的?
看到行人是怎么做的?
3.游戏:
教师出示红灯、绿灯、行人信号牌,请幼儿坐在座位上分别做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幼儿扮演小司机,根据教师出示的信号牌做出相应动作,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