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1964_CIE1931_标准照明体_1nm间隔
白度测定方法[新版]
![白度测定方法[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aa3a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9.png)
氧化铝,氢氧化铝白度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铝,氢氧化铝及其化学制品在标准照明体D65氢氧漫射/垂直(d/0)或垂直/漫射(0/d)光学几何条件下蓝光白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铝,氢氧化铝及其化学制品白度指数的测定。
测定范围:W B70~99.9。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住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B/T3977颜色的表示方法GB/T3978标准照明体及照明观测条件GB/T3979—1997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GB/T5698颜色术语GB/T6609.2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取样GB/T6609.23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试样的制备和贮存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GB/T9087用于色度和光度测量的粉体标准白板GB/T17749白度的表示方法JJG51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白度计3术语和定义3.1 物体的反射因数及其他颜色术语采用GB/T5698的定义物体的反射因数reflectance factor在特定的照明条件下,在规定的立体角内,从物体反射的辐通量或光通量与从完全漫反射的辐通量或光通量之比3.2白度采用GB/T17749的定义,即:白度表征物体色白的程度,白度值越大,则白色的程度越大,即物体的反射因数越大。
完全反射漫射体的白度等于100。
4方法提要本标准以试料板对主波长457nm±2nm蓝光的反射因数,与氧化镁粉体标准白板反射漫射因数的对比,作为氧化铝,氢氧化铝极其化学制品白度的测定方法。
5仪器及标样5.1白度计白度计采用10o视场D65标准照明体,光学几何条件为漫射/垂直(d/0)或垂直/漫射(0/d)方式,光谱响应在有效波长457nm±2nm,半波宽度为44 nm 的蓝光测定条件。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⑶规定( 规定 X)和( 和 Z)的亮度为 的亮度为0,XZ线称为无 亮度线 无亮度线 的各点只代表 度 亮度线。无亮度线上的各点只代表色度, 没有亮度,但Y既代表色度,也代表亮度。 为了使用方便,XYZ三角形经过转换就成 为麦克斯韦直线三角形,即目前国际通用 的CIE 1931 色度图。
• CIE 1931 标准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标准 察者光谱 刺激值X‐,Y‐,Z‐ 分别代表匹配各波长等能光谱刺激所需要 的红、绿、蓝三原色的量。在理论上,要 想得到某一波长的光谱颜色 想得到某 波长的光谱颜色,可以从表中 可以从表中 ‐ ‐ ‐ 或图上查出相应的X ,Y ,Z 三刺激值,也 就是说 按X‐,Y‐,Z‐数量的红、绿、蓝设 就是说,按 数量的红 绿 蓝设 想原色相加,便能得到该光谱色。
X k ( ) x ( ) Y k ( ) y ( ) Z k ( ) z ( )
4. 根据下式,求出光源的色度坐标。 根据 式 求出光源的色度坐标
X x X Y Z Y y X Y Z Z z X Y Z
1931 CIE‐RGB系统
莱 特 ( W.D.Wright,1928‐1929 ) 选 择 650 、 530 和 460nm 的 三 原 色 和 吉 尔 德 (J.Guild,1931)选择630、542和460nm三原 色,由若干名观察者在2°视场范围内,用 视场范围内,用 这三种原色匹配等能光谱的各种颜色。
光谱三刺激值与光谱色色度坐标的关系为: 光谱 刺激值与光谱色色度坐标的关系为 r= r‐ /( r‐ + g‐ + b‐ ), g= g‐ /( r‐ + g‐ + b‐ ), b= b‐ /( r‐ + g‐ + b‐ ) 1931 CIE‐RGB 系统用700nm,546.1 546 1 nm和 435.8 nm作为三原色是因为700nm是可见光 的红色末端 546.1 的红色末端, 546 1 nm和435.8 435 8 nm是两个较 为明亮的汞亮线谱,三者都比较容易精确 地产生 来 地产生出来。
CIE颜色标准

默认表情 酷猴 呆呆男注册 登录 LED 节能灯 LED 照明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LED 照明论坛 - 最专业的LED 行业论坛 » LED 照明【综合】 » CIE 标准 CIE 是什么 CIE1931 CIE 颜色系统LED 网友通讯录LED 路灯测试结果返回列表 下一主题 ›› ‹‹ 上一主题 回复 发帖发新话题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admi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admin 当前离线 UID 1帖子 243 精华 9 积分477 阅读权限1# 打印字体大小: tT发表于 2008-9-11 08:55 | 只看该作者[知识] CIE 标准 CIE 是什么 CIE1931 CIE 颜色系统CIE 标准, CIE 是什么, CIE1931, CIE 颜色系统 CIE (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原文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法)或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英)。
这个委员会创建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界定和测量色彩的技术标准。
可回溯到1930年,CIE 标准一直沿用到数字视频时代,其中包括白光标准(D65)和阴极射线管(CRT )内表面红、绿、蓝三种磷光理论上的理想颜色。
CIE 的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
200在线时间57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4最后登录2009-11-2 6管理员回复引用订阅TOPadmin发短消息加为好友admin 当前离线UID1帖子243精华9积分477阅读权限200在线时间57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4最后登录2009-11-26管理员2#发表于2008-9-11 08:58 | 只看该作者CIE1931色彩空间CIE1931色彩空间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在颜色感知的研究中,色彩空间的第一个数学定义就是CIE 1931 XYZ 色彩空间(也叫做CIE 1931 色彩空间),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31年创立。
CIE 1931 色度图

CIE 1931 色度图 (2维标准观测)目的这个工程的目的就是证明如何显示一个1931 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de l'Eclairage 国际照明协会)的色度图,同样还包括1960和1976介绍中对其的改革。
额外地,这个图可以使用1931的2维标准观测来显示,也可以用1964年的10维标准观测来显示,我们还试着解释它们之间的不同。
背景标准观测(Standard Observer)。
CIE标准观测是基于协会和建造者的表格的二维区域。
CIE 1964标准观测是10维的。
引导到1931标准观测的实验只使用了视网膜中的一个小凹槽,覆盖了视野的2维。
1964年附加的标准观测是基于视网膜10维区域的色彩比配实验。
观测忽略了中央的2维点。
当视觉感受被期望为4维时,1964的标准观测就被推荐出来了。
CIE标准观测通常都基于许多实验,这些实验是用少数拥有普通视力的人做出的。
没有真正的观测是也CIE标准观测一样的。
请参考[Judd75, pp. 153-157] or [Billmeyer81, pp.42-45]。
关于新闻组的投递,Danny提出“1964观测有50个观测者左右,而1931只有一打。
1964的工作包括一些外国的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同事,但是早期的工作只有包括伦敦附近的一些英国人”。
根据[Foley96, p. 580], 1964的表格并不是普遍为计算机使用的,因为它强调很大的一个颜色区域,这个区域里的大多数颜色并不是图象中能够找到的。
下面的图能够被“标准”表格色度程序显示,当程序被校准了以后尺寸也就正确了。
CIE 1931 2-Degree Field of ViewCIE 1964 10-Degree Field of View要得到附加的CIE1931和1964观测信息,请看[Judd75, p. 155] or [Billmeyer81, p. 42]。
第二章CIE标准色度系统1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28
29
21
1—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CIE1931标准色度图 特点: 1.x +y + z=1 ∆λ=5nm 2.光谱轨迹特点 3.三原色坐标 4.无亮度线 5.等能白光点 6.主波长 7.色饱和度 8.混合中间色 1.700-770nm 9.颜色视觉特点 2.540-700nm
3.380-540nm 4.互补色
22
2—CIE1964补充色度学系统
• 适用范围:适合10°大视场观察
实验者 三原色 被试数 量 视场范围 三原色单位规定
645.2nm红光、 斯泰尔和 526.3nm绿光、 伯奇 444.4nm蓝光 640nm红光、 斯柏林斯 545nm绿光、 卡娅 465nm蓝光
49
10°
相加匹配NPL白色的条件 下,定三者为等量关系
11
12
1—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1931CIE-RGB系统的缺陷: 标定光谱的三原色总是有负值出现,计算起来极不方 便、且不易理解。
改进
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1931CIE-XYZ系统(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在1931CIE-RGB系统的基础上,改用三个假设的三原色 (X),(Y),(Z)建立了一个新的色度图,同时将匹 配等能光谱各种颜色的三原色数值标准化。
莱特
10
2°
630nm红光、 吉尔德 542nm绿光、 460nm蓝光
7
2°
相加匹配NPL白色的条件 下,定三者为等量关系
7
8
接近三原色三角 形的中心
9
1—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
1931CIE-RGB色度学系统由二人的结果经过结合、转换 取平均值得到
色度学实验报告 - 中国海洋大学

色度学实验研究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物理学同组者:研究光源或经光源照射后物体透射、反射颜色的学科称为色度学。
这是一门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目的是对人眼能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定量的测量。
色度学本身涉及物理、生理及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
人眼对物体色彩的视觉感受涉及物理学(物体的自发光、透射光或反射光形成颜色刺激)、生理学(感光细胞响应与传输,颜色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心理学(颜色感知的响应)等方面。
我们所说的色度学是对颜色刺激进行物理测量、数学计算并定量评价的学科,它不涉及神经响应、传输及颜色感知。
为了把“颜色”这个经过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加工后的生物物理量变换到客观的纯物理量,从而能使用光学仪器对色光进行测量,以消除那些因人而异、含混不清的颜色表达方式。
国际上颜色的定量表述有多种系统,如用色卡表述的孟塞尔表色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表色系统等,各系统之间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本实验主要介绍常用的CIE表色系统,它是基于加色法混色系统发展而来的。
【实验目的】(1)了解色度学的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颜色相加混合、相减混合及颜色匹配等方法。
(3)了解并掌握测色原理。
(4)掌握颜色定量表示方法及色度坐标的测定。
【实验仪器】TCC-1型三色合成仪、WDM1-3光栅单色仪、光电接收装置和微电流计、高压汞灯、镀膜滤色片、照度计、CIE1931色度图等。
【实验原理】对颜色的描写一般是使用色调、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物理量。
色调是颜色的主要标志量,是各颜色之间相互区别的重安参数。
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其他的一些混合色均是因色调的不同而加以区分。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洁程度,可见光谱中的单色光最纯;如果单色光中混杂白光后,其纯度将会下降。
明度是指物体的透射反射程度。
对光源来讲,相当于它的亮度。
1.颜色匹配和颜色三刺激值实验表明,人眼对相同强度、不同波长的光照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这包括色调和明度的感觉。
印刷色彩学题库

()
17. 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波长 507 纳米色光的敏感度最高。
()
18. 人眼在明视距离下,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 0.072 mm。
()
19. 光谱光效率函数值为 0 的光谱称为不可见光。
()
20. 在明视觉条件下,黄色光给人的感觉为最明亮。
()
21. 视觉辨认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作为视力。
()
22. 在明视觉条件下,蓝紫色光给人的感觉为最暗。
B. 高 适中 为中等光源。
C. 高 高
D. 高 低
4
A. 45~80 28. 光源的显色指数在
B. 50~75 为劣等光源。
C. 55~75
D. 50~80
A. ﹤40
B. ﹤45
C. ﹤50
D. ﹤55
29. 在颜色方程中,若 RGB 三刺激值都为 30,50,70,其色度坐标 r,g 为 。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5. 在中等亮度条件下,人眼能够分辨的色彩总数在
种左右。
A. 900
B. 1000
C.10000
6. 在暗视觉条件下,人眼对色光最敏感的波长为 纳米。
A. 500
B. 510
C. 555
7. 在明视觉条件下,人眼对色光最敏感的波长为 纳米。
D. 500~560
D. 蓝光 D. 绿光 D. 12000 D. 560
15. 除了 外,其余是阶段学说的颜色视觉过程的几个阶段。
A. 信息接收
B. 信息加工
16. 消色物体的呈色特点之一是 的变化。
C. 信息传输
D. 颜色感觉
A. 明度
B. 色相
17. 彩色物体的呈色特点之一是 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