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青少年网瘾矫治PPT课件

青少年网瘾矫治PPT课件
8
玩网络游戏会产生的问题
1、性别差异 2、多重性格 3、减少真实交流与现实生活脱节 4、对钱的兴趣开始 5、过早成熟 6、现实虚拟交替产生幻觉 7、良好的习惯打破
9
网络游戏玩家心态
1、好奇、精彩、刺激 2、不用为所做的事情负责 3、没有场地限制 4、体力消耗少 5、可以伪装
经过统计,2004年全年中国大陆正式运营的网络 游戏有164款。其中国产网络游戏73款,欧美开发 游戏6款,日本开发游戏4款,韩国开发81款
6
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数量
7
从玩家的需求上看网络游戏
1、宣泄的需求 2、被尊重的需求 3、审美的需求 4、创造的需求 5、收集的需求 6、自我价值的实现 7、交流的需求
2
二、互联网络带来什么
1、交流的平台不再单一 2、网络语言开始出现 3、最大的信息源地 4、虚拟化的人格产生 5、与网络相结合现实生活 6、依靠网络莫生的人产生 7、现实与虚拟2大社会产生
3
三、网络游戏的发展
最早的中国网络游戏戏出现
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
网络成瘾基础知识(IT篇)
1
一、互联网络目前状况
截止2004年底,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 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网站数达 到66.9万
经过十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 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人们在 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 网
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 以下的占2.4%
2000年6月 华彩公司正式发行中国大陆第一款大型多人在线RPG《万王之王》;
2000年7月 《大众网络报》创刊,开辟了第一个网络游戏版块;
2000年9月 智冠公司制作的《网络三国》正式发行;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互联网在初中学生中渗透速度较快。

我们对本校的424名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0%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如此长的上网时间很容易形成网络沉迷。

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如何预防,对于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在初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发了《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预防》一课。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网瘾”,并了解其一般标准;掌握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测试,能够初步判断自己是否网络成瘾;通过对网络成瘾的信息收集、加工、整理、表达,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学会科学、理性地使用网络,提高自控力和约束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网瘾”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通过对一个个鲜活案例的直观感受,自觉形成对网瘾危害的认同感,进而自我警醒,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清晰的防范意识。

●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难点: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搜集、整理、筛选信息的任务;各组学生明确信息需求:网络成瘾的危害、预防和戒除,相关视频或文字资料;教师指导查阅及筛选信息的方法。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为什么喜欢?请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问题,列举网络给自己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

师:你的家长会控制你上网吗?既然网络有诸多积极影响,家长为什么还要控制你的上网时间呢?学生回答。

师:看来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一致的,家长担心长时间上网会影响你们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防止你们网络成瘾。

那么,什么是网瘾呢?网瘾有什么危害呢?它为什么会令家长诚惶诚恐?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借助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限制学生上网时间这一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家长的共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从而引出课题。

青少年认识网络远离网瘾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青少年认识网络远离网瘾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为什么上网容易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上网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异常症状 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网络成瘾者会终日沉浸在重复地使用网络 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着迷状态而不能有效地控制上网时间, 在网络使用中 能够持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诱发对网络产生心理依赖,而在现实 社会中却感觉身体不适, 不愿意花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久而 久之出现一些人格障碍, 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受损。
网络的便利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
青少年上网的弊端
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退化中学生的能力。 第二、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 第三、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 第四、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增多。 第五、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 第六、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 第七、网瘾严重者会心理变态,丧尽天良,泯灭良知,干出伤天害理,国法不容的事。
您可以将PPT后缀.pptx改成.rar,解压后,在ppt\media文件夹下 可以找到该模板的所有素材。 (注:为了不破坏源文件,在修改后缀名之前,最好对源文件做一 次备份)
7.如何让PPT在Office2003版本上播放?
案例六:一位13岁的学生因沉迷于电脑游戏,从楼上跳下时还学着"大侠"飞的动作。结果摔死了。
案例七:2003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 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 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 杀死,造成血案。

青少年网络成瘾班会课件(共18张ppt)

青少年网络成瘾班会课件(共18张ppt)
家长对孩子过高、严厉的期望使孩子逃避现实,走 向虚拟。 四、家庭教育
过分溺爱或过分严格都会导致孩子疏远,容易形成 网瘾。
学校因素
一、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单一,学生压力大,容易转向网
络。 二、学校管理模式
有些学校管理过于严格,学生没有自由, 叛逆。 三、教师关心
教师忙于工作、科研等,不能及时发现学 生心理上的变化,任其发展容易形成网瘾。 四、学校信息教育
青少年网络成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什么原因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有什么危害? 怎样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 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lAD), 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 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 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 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 神及躯体症状,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 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
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薄弱,使学生对网络只 知道其娱乐功能,不知学习功能。
社会因素
一、监督管理 对社会上存在的网吧监督管理不善,有不合格网吧
放任青少年肆意上网。 二、信息嘈杂
对网络中存在的不法信息,例如黄色、暴力等信息泛 滥。 三、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现行有关网吧、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较少,相关政策法 规严重滞后于网络的发展。
1、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 2、课程设置要人性化; 3、课程教学要生动化; 4、师生关系要平等化、学生的校园生活要丰富化。
积极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
社会该为青少年做些什么?
1、社区管理层都应当加强 社区设施的健全和社区 文化的建设,在学生寒暑假期间组织青少年多参加 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教案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教案

《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教案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教育教案:一. 教案背景和目标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普及,带来了网络成瘾的崛起,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我们设计了以下预防教育教案。

二. 教学内容和方法1. 普及知识通过教学中引入相关案例和统计数据,向学生普及网络成瘾的定义、危害和影响。

同时,告诉他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网络成瘾问题。

2. 引导正面价值观通过互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探讨互联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明确正确的网络使用价值观念。

鼓励学生认识到网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要平衡好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 技能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提供学生实际操作互联网工具的机会,教授如何合理使用互联网和应对他们面临的各类网络成瘾风险。

重点关注时间管理、信息筛选和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4. 家校合作鼓励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分享网络成瘾预防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家长会议、家庭作业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三. 教学评价和改进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小组展示和个人反思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从知识掌握、态度改变和技能运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

结合学生反馈意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 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案例和统计数据2. 互动课堂讨论题目3. 小组合作活动指导材料4. 角色扮演材料5. 家庭作业设计五.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计划为期4周,每周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活动。

六. 教育效果评估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观察等方式,评估教育效果和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

七. 教育教学活动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网络成瘾问题的宣传和倡导。

组织相关讲座、主题班会等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网络成瘾预防教育的认识。

青少年网络成瘾ppt

青少年网络成瘾ppt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这个人必须在一年内表现出下列七种症状中的三种以上: 第一,耐受性增加。 第二,戒断症状。
第三,上网频率、上网时间总比事先计划的要高、要长。 第四,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以失败告终。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第五,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的有关活动上,如安 装新软件,下载大量文件和聊天等。 第六,上网使病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 重影响。 第七,虽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病人仍不 可抑制地花大量时间上网。
第 二 组
青 少 年 网 络 成 瘾 的 问 题
小组成员以及所准备的主要内容
1 演讲者 :
2
资料准备成瘾原因:
3
资料准备成瘾事例,图片:
4
资料准备成瘾危害及应对策略:
一、定义:什么是青少年网络成瘾?
网瘾(即网络成瘾),全称为“网络成瘾综合 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ease,简称IAD),又称 网络过度使用症,是由于反复多次地、长时 间的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 态。
四、网络成瘾的危害 角色扮演,现场版的~
四、网络成瘾的危害
事例1 小辉,高一男生,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 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 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是 “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他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白天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然而一摸到鼠标键盘就 立刻神采奕奕。 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之内他偷了父母3000多元钱, 上网时间1000多小时。因为在网上游戏中的积分令同 伴羡慕,被称为“大侠”。父母发现不愿上学,问 其原因,他也不理解。后来父母发现他每天都去上 网,家里少了许多钱,开始控制不给他零用钱,他 一反常态,打骂父母,砸东西,多次自伤,还扬言 要自杀,直到父母给钱为止。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疏导程序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疏导程序
的建设中去 。
青坐年网络成瘾B  ̄ l l t l 理 磕 导 程 序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爱国 王秀平 赵 中 南京 医科大学脑科 医院 鲁龙光
[ 摘 要] 心理疏导疗 法对网络成瘾 问题 的疏导分为三 个阶段 。疏通阶段 : 建立 良好的 咨询 关 系, 疏导来访者 内心的深层需要 , 分析 网络成瘾 的发 生机制 ; 戒 断阶段 : 制定规则 , 控制 网瘾行为 ; 引导 阶段 : 理性面对 网瘾 者惯性 的回归 , 引导 网瘾者不断成长 , 最终摆脱
网瘾。
[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理疏导疗法
网瘾综合症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 网游戏等产生特殊 的亲和力 和依 赖而不能 自拔 的心理 障碍 。最初 只是心理上的依赖 , 产生渴望 、 情绪低 落、 失眠 、 头痛 、 注意力难 以集中 、 记 忆缺失 、 焦虑 紧张等 , 之后发展 为易 冲动 、 说谎 等品行 或人格 障碍 问题 。一旦 网络成 瘾 , 轻者影 响身心健 康、 生活学习 , 重者人格改变及发生恶性事件 , 从而 自我毁灭 。 根据 多年 来 的临床 实践 , 我们将 网瘾 的心 理疏导分为疏 通 、 戒断 、 引导三个阶段 : 1 . 疏 通 阶 段 1 . 1阶段任务 这一 阶段 的主要任 务是 : 消 除网瘾者 的紧张 、 戒备 心理 , 建立起其 对疏导者足够 的信任 和亲密的感情 , 激发其求变 的愿望 , 同时提 高他们 对 网瘾的认识 , 树立矫正改变 的信心 。 疏导者 ( 疏导者 包括父母 、 教师 、 医生和社会有关人 士) 应 以关 心的 态度从 不 同角度 、 不 同侧 面和层 次耐 心进行信 息收集 、 全 面细微地 考 察, 帮助来访 者认 识有关 网瘾 的状态与 表象。因为他们 对 网瘾 的 自知 力缺失 , 认识 网瘾 有较大障碍。这时 , 医生在治疗上必然会 遇到困难与 阻力 , 接触 的初期就应引起重视 。 1 . 2爱心 、 诚心 、 耐心是疏导 的基础 网瘾早期 , 青 少年会面对种种矛盾 : 如学 习与上 网 , 合群与独处 , 骄 横 与畏惧 , 自卑与 自尊 , 立志进取与意志薄弱等矛盾 与心理冲突 , 苦闷 、 孤独与迷 茫常会油然而生 。因学习成绩下 降而受 到家长老师指责。心 理 受挫 , 戒备 心理弥漫 , 表 现冷漠 、 自 卑、 怀疑 , 不相 信会有人对 他真正 同情 。因此 , 疏导者必须有足够 的“ 爱” 心, 用爱去激 发网瘾者生命的潜 能。 1 3疏导要坚持 “ 无错原 则” 在疏 通阶段 , 疏导者要注意对 网瘾者坚持 “ 无错 原则” , 适度允许青 少年在 调整中犯错误 。从孩子 的视 角看问题 , 注意与孩子平等相处 , 激 励孩 子进步 , 睁大眼睛发现他们 的优点 , 用科 学的方法矫正改变孩子 的 不 良行 为 , 使他们感到疏导者 “ 爱 中有严 , 严中有爱” 。只有架好沟通 的 桥梁, 才可能逐步引导他们成 为戒 除网瘾 的主动参与者 , 而不是被动 的 改造者 。 旦 网瘾青 少年能树立 戒断 的信心 , 积极 的与疏导者合作 , 准确 、 全面地 提供 自己的上网信息 , 就为第二阶段“ 戒断网瘾” 打下了基础。

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对策PPT教学课件

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对策PPT教学课件

2020/12/12
24
第四种 心理障碍上网者
约占10% 特点 上网多为无目的性 在其中少有收获或少获得愉悦 常不能离开 不易被其他需要或兴趣打断 强行打断常会有暴力行为 有相应的心理障碍表现。
2020/12/12
25
常见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因素
1. 抑郁症 2. 焦虑症 3. 恐惧症 4. 疑病症 5. 强迫症 6. 神经衰弱 7. 病态人格
2.情绪调节作用(Mood Modification)。上网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
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通过网络活动可以产生激惹,兴奋和紧张等情
绪体验,也可以获得一些安宁,逃避甚至是麻木的效果。
3.耐受性(Tolerance)。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
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就像吸毒者必须逐次增加毒品摄入量一样。
息上,造成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E型:程序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患者往往自认为
能成为一流的游戏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者,不能自拔,影响正
常的工作、学习。
F型:强迫行为性网络成瘾症——此类成瘾者不可自控
地202参0/12加/12 网上赌博、网上购物及拍卖等商业活动。
9
赏识和激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治疗的基础:
7.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 不住还要上网?
8. 有4项或以上并持续一年就表明已是“网瘾综合征”。
2020/12/12
6
新的心理障碍:网络综合症
网络交际成瘾(对网络的过度依存造成的 生理、心理受损)
种类
2020/12/12
游戏成瘾(以青少年为主)
网络色情痴迷症(有不少成年人)
2020/12/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oinson 最早提出用去抑制来解释人们在网络空间与真实生活中行 为方式的差异。所谓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是指在某种外在因素 的影响下所出现的抑制(特别是社会抑制)作用的减弱,因而行为 比现实生活中更不受约束。
Young 认为,网络的三大特点导致用户成瘾,并提出 ACE 理论模型
八级以上,相当严重
危机
• 2016年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77亿,占中国青少年人口总数的 79.6%
• 据调查,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 (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12.6%-13.8%),约3500万人,青少 年网络成瘾现象带来的危机已经不容忽视
网络成瘾的类型
1.网络游戏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 2.网络社交成瘾:沉迷于社交网络 3.网络色情成瘾:沉迷于网上色情影片 4.网络信息和网络交易成瘾
判断是否上网成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指标【2】: 1.上网时间过长 2.无法控制上网时间和频率 3.出现戒断症状 4.严重影响现实生活 5.自我不和谐和人际关系不良等
介绍一种评判标准并了解一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
• 国内著名的挽救成瘾青少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结合自己挽 救成瘾青少年的丰富实践经验,将青少年网络成瘾临床病症划分为 10 个级 别【2】 :
小组工作要点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2、相应的预防工作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的特点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2.1性成熟对心理的冲击 2.2青少年的情绪发展特点 2.3青少年的思维自我监控特点 2.难所
• 自由度高、匿名性、交互性、复杂性等网络的这些特性综合起来 突出表现为“去抑制性”。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青少年,导致青少年在现实中的 孤独感被不断放大,同时青少年又为了满足这种孤独感而更加 积极地投身于网络,这可能是产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国内关于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研究
有研究表明【4】:
父子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地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程度,而且还 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进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 而母子关系只是 通过影响个体的孤独感而间接地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这一结果表明孤独感在 中学生父子关系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而在母子关系 影响自身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1.偶尔上网,对正常生活与学习基本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2. 时间比第一项稍长,但基本上自己可以控制; 3.自己有些控制不住,但在家长的提醒下可得以控制, 对学习己经产生一定;
五级以上,
就可以说 是网络成

4. 开始对家长的限制有反感,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
5.有时瞒着家长上网,并且用说谎的方式为自己掩饰,开始厌学;
对母亲来说,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子女的教养和陪伴上,因而 母子关系往往提供着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Videon,2005; 徐安琪,张亮, 2008) 。
1.学习压力 2.环境适应 3.人际关系
焦虑与抑郁
在网络中逃避现实以减少 焦虑及抑郁
2.3思维自我监控的特点
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在接触网络的条件相同时,哪类 群体更容易网络成瘾?
思维的自我监控
思维监控: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 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注定的定向、控 制、调节的能力。(并非自我控制力)
在初一到高一期间,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速度比小学生 快很多,在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
• Anonymity(匿名性) • Convenience(便利性) • Escape(逃避现实性)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2.1性成熟的对心理的冲击
受到性成熟的影响,青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一些与 性相关的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渴望,体会到一种 强烈的压抑。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述 1.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
1.1 青少年的界定 1.2 网络成瘾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类型
什么是网络成瘾?
PIU
• Ivan Goldberg 首先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997 年在一本杂志上对网 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 IAD)作了介绍。
6. 已产生对网络的依恋,一天不上网就不舒服; 7. 与父母有公开的冲突,亲子关系紧张,上网成了生活的主要目的; 8. 对父母强烈厌恶,经常逃学,连续上网,通宵不归。并有其他很不理智 的行为,如开始在家里有暴力行为,敲打或毁坏东西等; 9. 不顾一切也要上网,若父母干涉,非骂即打,不但毫无亲情,甚至伤害 亲人、逼父母分居或离婚; 10.为了上网,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
不受限制的网络可以满足青少年的这种幻想与渴望, 释放压抑,更容易陷入网络色情成瘾。
2.2青少年情绪发展特点
情绪发展与网络成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心境的变化
孤独感
• 唯有在人际交往里出现; • 是主观的心理体验; • 这种心理感受是不愉快的,令人悲伤的消极情感。
孤独感产生原因
1、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缺乏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社会关系 2、与父母关系产生裂痕 3、环境关系变化(调查发现初一、初二孤独感高于初三)
由于网络本身的特点,它能够阻碍孤独感的产生,尤其是网络社交
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相互作用
• Kraut 等人通过一项追踪研究发现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会导致他们 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减少,从而引发他们的孤独感 (1998)。
• Hamburger 和 Ben-Artzi 等人则认 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社交、工 作和休闲等多种功能,因而网络成瘾并不一定会增加个体的孤独 感; 相反,孤独感的增加则会引发更多的网络社交行为(2003 )。
• 后来 Ivan Goldberg & Davis等人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简称 PIU)来代替网络成瘾一词。是指在没有明显成瘾
物质情况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上网,导致个体明 显的社会和心理行为功能的损害。
怎样界定青少年网络成瘾?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