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题目: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及其应对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应对之策。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表现1. 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之一。
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学习和社交能力。
2.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另一重要表现。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社交世界,忽视现实社会的交往,严重影响社交能力和情感健康。
3. 沉迷于短视频和直播近年来,短视频和直播成为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新表现形式。
沉迷于短视频和直播会导致青少年浪费大量时间,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原因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对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以及家庭对互联网的过度放任,都会导致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依赖和滥用。
2. 心理因素青少年的心理因素也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渴望探索和追求刺激,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也是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互联网的刺激和快感容易产生依赖和滥用。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应对之策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之一。
家长应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互联网教育,限制使用时间和内容,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应对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3. 社会监管社会监管是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保障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互联网产业的监管,限制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时间和内容,减少网络成瘾的风险。
4.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是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现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十分普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庭﹑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青少年网路成瘾的原因比较复杂,必需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从纠正思想认识﹑戒除心理障碍等各方面防治中学生网络成瘾。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分析;对策网络成瘾的定义为:个体对互联网本身或其游戏等内容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表现为上网行为冲动失控,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身心不良反应的现象,据2005年底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网络成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络成瘾的倾向:处于13-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重灾区,初中生网瘾比例最高,达到23.2%,职高学生网瘾比例为20.5%,高中生网瘾比例为10.1%①。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一)家庭教育的失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亲子关系和谐与否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原因。
纵观各种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案例,不成功的家庭教养方式往往是其背后的首要原因。
在否定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极少得到赞赏,家长的批评和打骂不仅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更容易伤害中学生敏感的自尊心,从而可能选择不正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尊,比如上网发贴,当有人肯定他们的观点时,自尊心便得到的满足,这促使他们日益喜欢网络。
而在大型网络游戏中常常有社团等组织,体会不到家庭温暖的中学生也能在这种虚拟的集体活动中找到归属感。
还有的父母因忙于工作或因离婚后组建新家庭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无形中采取放任的家庭教养方式。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孤寂无聊体会不到家庭温暖而上网寻找快乐和刺激。
因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和归属感,同样可能过度迷恋大型网络游戏中的社团等组织。
专制型的父母则是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除了学习,不允许参加其它课外活动。
单调枯燥的生活和无休止的关于学习重要性的唠叨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五光十色的网络能让他们见识到虚拟世界的精彩、体验到各种新鲜游戏的刺激,沉浸网络中而暂时忘掉家中压抑紧张的气氛。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学科 内容的枯燥无味 、 教师讲 课方式 的呆板 、 只重视分 数 的评 价方式 、大量作业的积压使一些青 少年渐 渐对学校 的学 习失去 兴趣 , 找不到学 习的快 乐。 虽然我们的教育制度 已经做出一些改变,而且我们 的新一轮的课 程改革在2 0 1 0 年已经开始实施 , 但是效果并没有想 象中的那样理想 。 依然 有很多 中学生 晚上为了写作业要熬到 十一点 ,学校里的周 考、 月考还是不 断, 而且还要排名次通知家 长。研究 证实大 多数沉溺于 网络世 界不能 自拔的孩子 , 学习成绩 都比较差, 他们在现实生 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 的成就感,往往会 选择网络来满足 自己。 ( 三 ) 家庭 中家长和孩于 不能顺利 沟通, 家庭关 系紧张 是青 少年选择 网络 的又一主要 原因。 父母是孩子 最好的老师 , 少年在确立人生 观、 界观 青 世 的关键 时期 尤其需要来 自父母的正确指导 。很多父母 习惯 干那种 “ 家长命 令式 ” 的教育方 法. 忽视 了青少 年的叛逆心 理, 造成 了青少年偏要和父母对着干的局面 :你们不让我打 游戏 , 我偏要这么做 。 糟糕 的家庭环境 同样也是导致青少年 网络成瘾 的一个原 因, 如家庭 关系不和或单亲家庭 、 父母忙 于事业缺少和孩子的沟通 、 教育方法不当等 ( 四) 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导致的 网上的 内容 很广泛 , 有聊天 、 戏等 , 游 而青少 年大多 比 较贪玩 , 喜欢探 索未知 世界 , 网络 正好迎合 了他们 的这种 心理需求 ; 网上的东西 较新鲜 , 有诱 惑力 , 如果 他们的 自控 能力较差 , 就很容易 上网成瘾。而 且网上的一些 内容很能 抓住青少年 的心理 网上游戏就是其 中的一种 。有 些网络 游戏与赌博 的性质差不 多, 这种游戏 采取积分上层 次的方 式。玩者第一次在 网上玩 , 到一 定的分数 , 打 如果再打一定 的分数就 可上一个层次 , 上了层次其 功能和能力 就会更高 更强。有 了这种不断上层次 、 能力不断增强的吸引 , 很容易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成瘾现象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影响因素、表现特点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定义和特征青少年网络成瘾是指青少年对互联网过度依赖,无法自控地沉迷于网络世界中,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的一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过度:青少年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务,如学习、家庭和社交活动。
2. 行为失控:青少年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欲望,频繁出现无法自拔地上网行为,影响到日常生活。
3. 心理依赖:青少年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无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缺乏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4. 社交障碍: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导致青少年与现实社交活动的减少,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1. 个体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自控能力等对网络成瘾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性格内向、自卑感强、缺乏自信的青少年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
2.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行为等都会影响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态度和行为。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中的网络文化、同伴影响、学校教育等也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社会对网络的普及和推崇也会加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风险。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法: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防范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与防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强烈的对网络的依赖和沉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1.学习压力增加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青少年容易被各种游戏、社交平台等娱乐方式所吸引,从而忽视了学习。
他们沉迷于网络娱乐活动,导致学习时间减少,学业成绩出现明显下滑。
这不仅给他们的学业带来了困扰,更给他们增加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2.社交能力降低青少年的社交行为常常受到网络成瘾的影响。
他们更愿意与虚拟社交网络互动,而忽视了与现实中的亲朋好友交流的机会。
长期沉溺于虚拟社交,青少年的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减弱,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
3.心理健康问题增加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常常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面对面交流的体验,导致情感孤立感增强,心理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二、网络成瘾的防范措施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在网络成瘾的防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家长要通过开展家庭活动、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等方式,增加孩子与现实生活的接触,减少网络娱乐对他们的吸引。
2.学校的参与与教育学校应该主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加强对网络成瘾的宣传与防范知识的普及。
学校可以举办讲座、开设选修课程等形式,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强调网络娱乐的合理与适度。
3.个体自我约束与管理青少年个体也应该自我约束互联网使用行为。
他们可以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并避免过分依赖网络,要培养自己参与课外活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此外,他们还可以寻求相关专业机构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解决网络成瘾问题。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来预防和控制这种现象的恶化,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来矫正网络成瘾这种恶习。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一)沉迷于网络游戏(二)沉溺网络聊天与恋爱(三)沉迷论坛与社区活动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一)耽误学业(二)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三)滋生违法犯罪因素三、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造成青少年学生长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形成“网络成瘾”心理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学校教育不良(二)家庭环境不良(三)社会环境不良(四)自身素质不良1、精神空虚2 、性格不良3、学习的压力五、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应对的策略(一)加强学校教育1、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上网可能会产生的后果。
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网络知识教育,使他们知道网上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扩大自己的知识接触面,增加自己的知识来源渠道,缩短自己接受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效的锻炼自己的多种能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2、多给学生提供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网站,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网络中获得实践的成功体验。
鼓励学生学习制作PowerPoint课件,FLASH动画,书写自己的博客,制作网站……等等,让学生有目的的上网。
3、学校也应尽量创造宽松的氛围,多鼓励和表扬青少年,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其次,学校要注重青少年其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不能让素质教育成为一纸空文和点缀,同时,要花大气力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上;再次,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也是良好的风向标和指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各种课外活动合理有效地开展也是在和网络游戏争夺资源,只要用心,学校是能够因材施教,将快乐教学运用到实践中去的。
(二)抓好家庭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基础教育。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些中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甚至发展成为网络成瘾,这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如何预防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学业压力中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他们需要通过网络来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例如,一些学生喜欢在网络游戏、社交平台上与朋友交流,寻求情感支持和安慰。
如果缺乏适当的引导和监管,他们可能会过度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受到影响。
知识和信息获取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展自己的视野。
然而,一些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获取信息,忽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业成绩下降。
社交需求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需要与同龄人交往,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交平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结交更多的朋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然而,一些学生过于沉迷于网络社交,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和引导家长和老师应当加强对中学生的监督和引导,了解他们的上网行为和时间安排,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避免过度沉迷。
同时,家长和老师应当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他们的情感需求,避免他们在网络中寻求情感支持。
培养学生的健康上网习惯学校应当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培养他们的健康上网习惯。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开设网络安全课程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平衡学业、休息和娱乐家长和老师应当帮助中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引导他们平衡学业、休息和娱乐。
在保证学业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上网时间,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和娱乐爱好。
同时,家长和老师应当监督学生是否在上网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如熬夜上网、逃避现实等,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
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成因及对策分析

52006.12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成因及对策分析□杨丹王晓(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网络成瘾障碍成为当前社会上日益突显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成瘾障碍现状、危害、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寻找到一种有效治疗网络成瘾障碍的方法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成瘾障碍网络心理问题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2-175-02一、网络成瘾障碍的诊断标准、现状及危害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是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的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并伴随有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强迫性行为等。
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网络成瘾障碍诊断工具为美国彼兹堡大学Y oung 编制的网络成瘾障碍诊断问卷(IAD-DQ )。
Young 认为网络成瘾障碍的性质最接近于病理性赌博,故参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病理性赌博的诊断标准拟定了8条网络成瘾障碍诊断标准,即网络成瘾障碍诊断问卷。
网络成瘾障碍诊断问卷由8个问题组成,当回答“是”的问题在5个或5个以上时,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网络成瘾障碍症状持续在3个月以上;上网时间≧14小时/每周(即平均上网时间≧2小时/每天);上网次数≧4次/每周(因工作、学习需要等正当理由而上网的时间除外),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障碍。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日益兴旺,网络成瘾障碍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有文献报道网络成瘾障碍在大学生中发生率为4%-13%,中学生发生率为6-15%。
据最新调查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数8700万人,25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过半数(59.3%),且网民在结构上已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障碍青少年群体仍在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丽妮【摘要】: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交往手段和通信媒介。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
为此,我们应当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原因措施【Abstract】21 century is the information times,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ntacts means and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ir daily life, study and work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rings convenience to young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brings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especially many young students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For this, we shoud analyze the caus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adolescents,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and take full use of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Interne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teenagers health personality, and guide teenagers grow healthy and to make teenager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era,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Key words】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cause measures一、引言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普遍,很多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案例一:初三学生小C,除了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网游”外,几乎无话可说。
“在网游可以交朋友、练级,级别越高装备越好,越厉害,可以统领别人,在网上称王称帝。
”案例二:今年初一的李伟(化名)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
然而,李伟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
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
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
后来,父亲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
李伟非常气愤,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
案例三:罗章(化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
刚上初中的时,罗章的学习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
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
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里,而且于周围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
罗章的父母非常焦虑。
二、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既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社会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有许多青少年网络成瘾,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㈠主观原因1.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叛逆的时期,老师、家长越是禁止的事,他们越要去做。
在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的“考试决定命运”、“分数决定前途”的今天,老师、家长把学习作为学生的唯一任务,除了学习,学生没有其他自由,不准上网,不准玩游戏,青少年学生出于好奇,也由于这时期的逆反心理,他们想方设法地去上网。
在上网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满足,得到了快感,更加迷恋于网络。
案例二中的李伟父母不准他在家上网,他便到网吧去,这可能比在家上网造成的危害更大。
⒉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分裂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是通过现实我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有一定距离,要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就必须把现实我和理想我进行整合。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中,他们的成长过程正是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他们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渴望友谊和交流,特别渴望现实我得到肯定,寻求现实我和理想我的统一。
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满足,就导致了现实我和理想我的分裂。
网络空间为现实我和理想我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契机,网络游戏可以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自我、实现自我,每一次游戏胜利都是对现实我和理想我有机整合的一种肯定,网上聊天给了他们交际和倾诉心灵的空间和对象。
网络的隐匿性使大学生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满足感,随意、放松、自由平等的世界深深吸引着他们,网络的虚幻性使上网者不需要负任何责任,很多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在网络空间中可以得到尽情的展示。
虚拟网络将现实我与理想我融为一体,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渴望下次再来。
这就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产生心理上的依赖。
案例一中的初三学生小C“在网游可以交朋友、练级,级别越高装备越好,越厉害,可以统领别人,在网上称王称帝。
”这就是他沉迷于网络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他不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便求助于虚幻的网络世界。
㈡客观原因⒈家庭方面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温暖、不过分压制和溺爱家庭的最有利于青少年同一性的健康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上管理严格、惩罚严厉,更多地体现出拒绝、否认,缺少温暖和理解或者是缺少父母的管教,对孩子放任自流。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网络便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案例三中罗章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由祖父母照顾兄妹二人。
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加之祖父母年纪很大,对他的管教不严。
同时,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很少,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因此在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⑵家长不正确的网络观念。
近年来,由于网络心理问题的频发,许多家长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限制或禁止学生上网,殊不知,在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禁止”,成为了部分青少年学生迷恋上网的助推器。
如案例二中的李伟,便是父母不正确观念造成的。
如果李伟的父母不是采取禁止的方式,而是监督他控制上网时间,或许作用更大。
⒉学校方面在学校生活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引起老师的注意。
然而有些教师却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他们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又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理不睬。
而这些学生便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引起老师的注意,逃课上网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上网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在老师那没有体验到的满足,因此,体能更加依恋网络。
案例三中的罗章在开始迷恋上网络后,老师和家长也没有能适时阻止,而是听之任之,这种不加重视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种纵容,使得孩子越陷越深。
⒊不良的网络环境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加上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心理成熟程度较低,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对生活中的邪恶、正义、善良与诚实缺乏系统的认识、了解、接触和体验,特别是有些学生自制力差、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暗示性强,很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上瘾。
如黄色等不健康的内容。
三、解决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㈠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学生心理支持⒈教师教会学生正确处理网上人际交往网上交往是当今的一种时尚,在网上,大家可以极大地扩大交际面,可以和各种类型的朋友畅所欲言,而又不必暴露身份,因此青少年学生容易在网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通过网络扩大交际面,又要重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使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感受到来自朋友的关心,从而正确处理好学生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⒉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来自网络的危险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它的安全性很难得以保障。
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理,甚者是仇视心理,很可能引发网络出轨行为,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教师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孩子正视网络安全问题,意识到网络中可能存在安全威胁,并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教育学生确立网络道德,规范网上行为,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㈡支持、引导学生正确上网⒈教师、家长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与家长都应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成为学生网络生活的指导者。
但目前,大多数家长和师在这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自己都不太懂得网络,甚至是一窍不通的网盲,当然无法在网络方面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和引导了。
因而,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
教师、家长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网络素质,学会怎样有效的运用网络,才能更好的指导孩子,指导他们正确的运用网络来学习,来获取有用的知识。
⒉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处理能力网络是一个信息的集合,有精华,也有糟粕。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妥善对待和处理网上的各种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查找与学习相关、对学习有用的资料、视频、书籍等,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哪些信息是健康的、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有害的、不健康的。
⒊父母要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会控制上网时间,而不是禁止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我们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多和孩子谈心,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帮助孩子控制上网时间,引导孩子处理好上网和学习、生活的关系,而不是严格禁止孩子上网,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⒋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心理训练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训练可包括:认知训练,即与青少年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正确评判网络与现实的差距,帮助他们矫正错误的认识;自信心的训练,即与青少年学生一起分析他们自身的优点,及时鼓励,帮助其在学业上获得成就感,重新找回自信心和上进的勇气;人际沟通技能的训练,即积极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交往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良好的人际沟通和信任,摆脱虚幻的友情的困扰;自我时间管理训练,即帮助大青少年学生设计操作的流程,设定上网时间,建立奖罚机制,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规定的上网的时间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