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之欧阳歌谷创编
管理会计定义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定义文献综述作者:于选萍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1期摘要:"管理会计"这个名词于1922年诞生于美国,出自著名会计学家奎因坦斯出版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一书。
此后,国内外有关组织、机构和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众说纷纭,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定义;文献综述一、西方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定义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58年专门成立的管理会计委员会,就将管理会计定义为“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和分析企业历史的或预测的经济资料,以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制定经营目标,编制计划,做出一系列决策,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而1966年,AAA在其重要文献《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又对上述定义做了修正:“管理会计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观念,加工历史和未来的经济信息,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并协助管理部门达到其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
”这两个定义的内涵相差不大,其实质都是将管理会计理解为通过对历史和未来的资料或信息的分析处理,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目标及做出恰当的决策而使用的一种技术或概念。
但是无论是从管理会计基础理论,还是实务等其他方面都比1958年有了较大的发展,认为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与方法。
美国会计师协会(NAA,即现在的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MAP)于1986年发布的第1A号《管理会计的定义》中,认为“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并将编制供外部使用者使用的财务报告的工作也包含在管理会计活动的范畴之中。
这是一种广义的管理会计观,把管理会计职能扩大到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并且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和一门综合的边缘学科,扩大了管理会计的范围。
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思考

对管理会计研究的思考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的管理会计界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传统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所提供信息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要求,强烈地呼吁在管理会计领域进行变革。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管理会计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研究者试图寻找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但终无结果。
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向就是通过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因此,积极探索我国现行体制下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必要的先行步骤。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中图分类号:F234.3doi:10.3969/j.issn.1672-3309(8).2010.10.03一、管理会计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随着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
尽管研究者试图寻找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但终无结果。
就这种局面的形成,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的探讨。
(一)管理会计学科的特殊性质从管理会计的学科性质看,它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毋庸置疑,管理会计是由多种学科交叉、渗透。
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
管理会计随着各学科的发展而发展。
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管理会计的动态性决定了其发展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其理论体系难以成型。
这里一部分学者怀疑其是否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另一部分学者甚至怀疑研究其理论体系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二)企业组织结构不断变迁从管理会计的研究成果看,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方式、战略模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战略模式的不断变迁.也使管理会计理论不断发生变化。
致使管理会计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理论体系。
(三)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多变20世纪后期,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企业信息技术革命、市场竞争的加剧。
制造环境、制造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等,都迫使企业寻求自身的变革,同时,企业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管理会计侧重于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化最终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本文试图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讨论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
一、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价值增值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
但是,自从财务会计从管理会计分离出来之后,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本身也得到了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主题:价值增值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50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
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ective),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iciency),强调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
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
因此,无论是执行性还是决策性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的。
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管理会计又致力于如何为优化“价值链”(Value Chain)服务。
可以说,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的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如何为优化“价值链”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的。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
浅析“管理会计在21世纪环境下的变迁”

浅析“管理会计在21世纪环境下的变迁”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在于提供有关企业决策的会计信息与预测结果,并协助管理层制定企业战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在21世纪环境下也发生了不少变迁,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升级和创新,本文将对其变迁进行浅析。
一、相对于批量生产的管理会计变迁在20世纪,企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批量生产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管理会计的角色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成本计算、投入产出分析和生产效率分析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在21世纪环境下,企业管理迎来了一个新阶段,即生产与服务的高度定制化。
管理会计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深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创新和价值创造。
二、相对于企业规模的管理会计变迁在早期,企业规模越大,管理会计角色强度也越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企业的数据量庞大,涉及的信息也多样性和复杂性较高。
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信息的容易获取和处理已经变得容易了很多,企业规模对管理会计的需要越来越减少。
相反,随着全球化和企业成长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被赋予了更加复杂和高度影响的角色,需要全面协助企业制定新的战略和规划方案。
三、相对于企业分散的管理会计变迁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业务流程分散到不同的地点和国家,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型和运营策略,以满足全球性市场变化。
这意味着企业管理会计需要更加全面、高效和快速的支持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
在这方面,管理会计已经跨越了地理的物理限制,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企业如何成功的主宰这种变化,领先于竞争对手,全面意义上想要输入管理会计工具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四、相对于企业价值创新的管理会计变迁所谓的价值是指在市场环境下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这方面,管理会计需要在价值创新方面做更多的贡献。
管理会计在这方面需要为公司工作做出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并充分发挥所长优惠优点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意见,帮助企业不断创造更多的价值。
浅析“管理会计在21世纪环境下的变迁”

浅析“管理会计在21世纪环境下的变迁”作者:刘建葛陈金霞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2期摘要:文章通过对21世纪全球环境的分析,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变化,提出了管理会计的研究着眼点。
关键词:管理会计;21世纪;环境;变迁21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化,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含量的比重在经济中大大提高。
这使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环境下必须做出新的变革。
一、传统的管理会计的计算方法必须做出革命性的变革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不再是单纯的“产品”成本计算,管理会计需突破传统的权限,为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管理会计必须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计算”也就应运而生,而“作业成本计算”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1世纪是“竞争力的世纪”,企业面对市场的变化必须迅速地做出反应。
因此管理会计的重心将是在决策,这就需要企业完善会计决策分析,拓展决策评价标准。
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决策,获得更具有确定性、可靠性的数据,企业不得不将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
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使相关的损失、消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传统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重视对非财务指标、过去数据、传统资产等的评价,而忽视了对非财务指标、未来的数据、知识资本、企业环境等评价,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新经济时代要求管理会计进行决策分析时要全面,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发展。
二、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改变21世纪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市场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培植和提升。
展望21世纪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2)

展望21世纪管理会计的新ﻭ一、知识经济的、将对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从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ﻭ总的说来,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发达国家正处于从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期,这一转变将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ﻭ回顾人类历史的,从经济上看已经历了农业经济、经济阶段,现在有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到从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
在农业经济阶段,是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单要素阶段。
ﻭ经济阶段又可大致区分为两个依次继起的阶段——即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经济的初级阶段,是手工场和低机械化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劳动密集型生产,是以土地、劳力、资本作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也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在经济的高级阶段,是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生产,可称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
在这一生产阶段,由于经济环境、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的要素除原有的土地、劳力和资本外,还需其他的要素与之相配合,生产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因而可称为生产的多要素阶段.所以,总起来说,在经济阶段,整体上看,可称为生产三要素阶段。
ﻭ知识经济(Knowledge Based Economy)阶段是经济阶段的进一步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人类高度的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关键的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可称为生产的新要素阶段.由生产的多要素阶段到生产的新要素阶段,体现了人类的一个新飞跃。
ﻭ首先,知识在促进经济和进步中的作用,早在300多年前,哲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年)就说过一句至今仍是家喻户晓的:“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体系中,高知识转化为高智力,而高知识又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富有个性(独出心裁)、富于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
这种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独特的策略、构思,进而种种具有开拓性的设计和发明、创造等等,它们的定型化(物化),就独特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2024年会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8] 王斌,李苹莉. 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 2001(08)
[19]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01(02)
[6] 余绪缨. 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 财会月刊. 2007(22)
[7]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2)
[8]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 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01)
2024年会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会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
[1]徐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企业导报.2012(15) :22-25.
[2]张明霞.李云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40-43.
[3] 路秀平.任会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实选择 [J]. 会计之友 (上旬刊).2012(12):89-92.
[2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1(01)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一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09 (2): 45-52.
高级管理会计 第2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

二、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三
个方面:
(1)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必须对顾客所重
视的价值有关键性贡献。 (2)竞争差异化。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竞 争力独树一帜,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3)延展性。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不断推衍 出一系列新产品,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
第二章>>第二节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 理会计基本框架
(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从价值链一般模式出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包括研 究与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 21世纪管理会计必须关注: (1)研究与开发能力评估。 (2)作业管理会计。作业管理会计以作业为核心, 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以产品设计 (成本)、适时生产系统(时间)和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等基本环节为重点,优化企业“作业链—— 价值链”,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扩展了 管理范围,把企业外部顾客需求(包括供应商和经销 商)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资源有机地整合 为一体,在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确立 企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章>>第一节
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21世纪企业面临的微观环境
1.顾客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 顾客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产品更新 换代更加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环境更加难以把握。以满足顾客需求为 导向,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成为企 业一切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
第二章>>第二节
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 理会计基本框架
21世纪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图
第二章>>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
因此,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管理会计实务的变化最终将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本文试图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讨论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
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
但是,自从财务会计从管理会计分离出来之后,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本身也得到了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主题:价值增值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50年代的执行性管理会计和50年代之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两个阶段。
在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ective),强调把事情做好,在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iciency),强调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应该说,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
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
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
因此,无论是执行性还是决策性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的。
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管理会计又致力于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服务。
可以说,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的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如何为优化企业“价值链”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的。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
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value-added)而展开。
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教材基本上按照这个主题构造其框架。
(二)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进入90年代以后,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
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搜集信息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使用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及时搜集到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
管理会计不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行为,已经变成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
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
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 a. atkinson, etc,1997)。
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胡玉明,1998)。
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说,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