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超声医学

超声医学[单项选择题]1、正常情况下脑室内的脉络丛为()。
A.均匀的强回声B.均匀的低回声C.无回声D.不均匀的强回声E.不均匀的低回声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中度侧脑室扩张指其测量值()。
A.1~3mmB.4~6mmC.7~10mmD.10~12mmE.>12mm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3、一新生儿出生时四肢青紫Apgar评分为3分,抢救2小时后Apgar评分为5分,该患儿经颅超声一般不会出现()。
A.弥漫性脑实质回声增强,回沟消失,脑室腔变狭小B.脑室周围呈高回声区C.脑实质内散在的高回声区D.局限性大片高回声区E.脑实质内局限性低回声肿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4、一孕妇产前检查胎儿双顶径12.2cm,剖宫产后胎儿经颅超声检查示胎儿脑室系统形态失常,第三脑室呈圆形,无回声区内未见光点群回声,脑组织受压变薄萎缩,脑室宽度为7mm,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B.脑积水C.脑肿瘤D.Dandy-Walker综合征E.HIE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5、左室后壁在M型超声上的表现是()。
A.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呈同向运动B.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大于室间隔C.舒张期左室后壁向前运动,室间隔向后运动D.左室后壁因受膈肌影响,运动幅度小于室间隔E.左室后壁舒张期与二尖瓣前叶呈同向运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M型超声上,收缩期左室后壁向前运动,舒张期左室后壁向后运动。
[单项选择题]6、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早期,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改变(E/A)与二尖瓣环运动(Ee/Aa)的改变()。
A.E/A升高,Ee/Aa升高B.E/A降低,Ee/Aa降低C.E/A升高,Ee/Aa降低D.E/A降低,Ee/Aa升高E.E/A不变,Ee/Aa降低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不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左房增大B.二尖瓣舒张期高速血流C.左室肥厚D.右心扩大E.以上均可出现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8、二尖瓣血流跨瓣压差的变化与通过瓣口的血流量及瓣口面积密切相关,可反映()。
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的循证护理

杨俊茹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8 — 2 6
低 了感染 风险 , 减少 了手术 中及术后护理工作量 , 减 少了患者痛
理[ J ] . 当代护士( 下 旬刊 ) , 2 0 1 1 , 4 : 7 4— 7 6 . [ 2 ] 姚娅玲.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在 腹 腔 镜 小 儿 疝 气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术区 , 减轻家属及 护理工作量 , 提 高了患者满意度 , 为腹 腔镜手
1 临床资料
的或潜 在的循证 护理问题 ( 吻合 口出血 、 术 中低 体温 、 术 中压疮 等) 进行分析 , 结合本科 现有设 备和技 术 , 制 定新生儿 大动 脉错
位行大动脉转位矫治术的手术 配合方法。 2 . 1 吻合 口出血
2 0 1 2年 6月 一2 0 1 6年 6月本 院行完全性 大动 脉转位矫 治
鉴方 法, 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 新生儿 ; 大动 脉 转 位 矫 治 ; 大 动 脉错 位 ; 循 证 护 理
中图分类 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6 4 1 1 ( 2 0 1 7 ) 0 4 — 0 0 6 0 —0 3 室 间隔缺损及房 间隔缺损 2例 。所 有病例肺 充血 明显 , 肺 动脉
苦, 提高 了患者满意度 , 并增加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针对缺
乏自主配合能力的患儿采用简单易行的灌肠法, 无副作用; 避免
术中膀胱充盈妨碍操作而采取 导尿 时会 增加 患儿 的痛苦 、 增加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 , 延长手术 时间 。采用 开塞露灌 肠可 避免术 中麻醉后患儿肛门括约肌松弛排便污染术区 , 可 降低感染风 险 , 同时延缓了患儿术后第一次 排便 时间 , 避 免术后 过早排便 污染
大动脉转位

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转位为复杂的先天性畸形,其主要特征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口与左右心室的连接关系异常或/和这两根大动脉相互之间的关系位置异常。
凡有下列任何一种情况者,即可诊断。
(1)两根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关系不协调,不论瓣口前后、左右的关系是否倒转。
(2)两根大动脉的瓣口,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倒转,不论与心室的关系是否协调。
(3)主动脉瓣下与二尖瓣前瓣无纤维延续,不论主动脉瓣下有无肌性圆锥。
一、分类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可分为单纯型,解剖矫正型,功能矫正型及解剖功能矫正型。
部分型大动脉转位:可分二型,即右室双出口(DORV)含Taussing-Bing畸形及左室双出口(DOLV)。
二、病理生理1、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由于两大动脉与心室呈生理性连续,因而机体不能得到氧供,婴儿存活的条件是必须有心内的双向分流,分流量越大,血液混合越充分,存活可能性越大。
2、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虽然心室与大动脉连接不协调,但血流的生理功能正常,即在功能上进行了矫正,也称功能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3、右室双出口为主动脉与肺动脉均出自形态右心室,必须有巨大的VSD才能维持生命。
4、这些病变的常见合并畸形为卵圆孔未闭或ASD、VSD、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畸形等。
因此临床上、出现紫绀的严重程度,为基本病变与合并畸形综合产生的结果。
肺静脉畸形引流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为全部肺静脉和体静脉血引流入右房的一种畸形。
通过心房间的交通,混合血液进入左房至全身循环。
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PAPVC)为肺静脉的部分分支发生的异位连接。
常见与ASD并存,但单独发生率较少。
F4F4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心病,占先心病的10%——15%,在紫绀型中占首位。
解剖要点:1、肺动脉狭窄:包括右室流出道狭窄或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也可能合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狭窄。
2、VSD3、主动脉骑跨:主动脉根部位置比正常偏右,骑跨于室间隔之上,(骑跨大于50%称右室双出口)。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右位心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右位心孙卫卫;崔英凯;李向农;曹雪滨【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心血管畸形;误诊;右位心【作者】孙卫卫;崔英凯;李向农;曹雪滨【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252医院超声科;071000 河北保定,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21 病例资料男,15岁。
因间断胸骨后疼痛6 个月,再发9 h来诊。
6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胸骨后疼痛,9 h前再发胸痛就诊我院。
既往体健。
查体:体温36℃,脉搏58/min,呼吸 20/min,血压 143/88 mmHg。
心、肺及腹部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叩诊心浊音界大致位于右侧胸腔;心率58/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12 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9/min;Ⅰ导联QRS 波倒置,aVR QRS 波向上,aVL QRS 波向下,aVF 导联PQRS-T 波正立,V1~V5导联R波比例逐渐减小,STT 改变,见图1。
拟诊右位心。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心房反位,心室右袢,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方,二者平行排列,主动脉发自解剖右心室,肺动脉发自解剖左心室,呈右心房-解剖左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解剖右心室-主动脉连接关系;右侧房室增大,右室壁增厚(≤14 mm),三尖瓣开放好,关闭不良,可见中量反流信号,见图2。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CTGA)。
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胆、脾位置异常,脾位于右上腹,肝右叶及胆囊位于左中上腹,存在内脏转位。
复查心电图无动态变化。
冠状动脉螺旋CT 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左侧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旋支及右侧冠状动脉管腔未见狭窄。
2-3-8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第六节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病例一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患者,男,17岁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病例一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左图为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显示心房正位,心室左襻,即解剖右室位于左 侧,解剖左室位于右侧;房室连接不一致。
病例一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上图为心尖四腔心切面CDFI (动态图像):显示收缩期源于解剖三 尖瓣的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反流束。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6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4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病例一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左图为胸骨旁非标准切面(动态图像):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呈平行排列。 右图为同一切面(静态图像):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呈平行排列。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5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右图为同一切面(静态图像):显示解剖右室位于左侧,解剖左室位于右侧;房室连 接不一致。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学基础与临床》
3
病例一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左图为胸骨旁非标准切面(动态图像):显示肺动脉下圆锥、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 支,肺动脉与解剖左室相连。
右图为同一切面(静态图像):显示肺动脉下圆锥、主肺动脉及其左、右分支,肺动 脉与解剖左室相连。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讲解模板

状静脉窦片(图6.32.2-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手术步骤:
间,做冠状静脉窦片尖端与 左心房组织褥式缝合,并将 冠状静脉窦片和房间隔片缝 在一起覆盖左
2.在完全性大动脉调转位合并大的室间隔 缺损的病例,其肺血管阻力>10Wood单位, 可做姑息性心房内调转术,并保留大室间 隔缺损开放。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适应证:
3.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的手术适用于完 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一侧心室发育不全、 房室瓣骑跨和房室隔缺损型室间隔缺损的 病例,在生后4~6个月选用双向腔肺动脉 分流术,2~4岁施行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 接。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手术步骤:
过腔静脉流入通道经房间隔 缺损和二尖瓣进入左心室。
⑥右心房前缘的上下端分别 向前延伸1.0~1.5cm,约等 于上下腔静脉周径的1/4~ 1/2(图6.32.2-6),如此 可增加右心房切口前缘的长 度,防止缝合产生张力不均。
⑦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手术步骤:
(1)Senning手术:此手术是用心房壁和 房间隔组织制成心房内体、肺循环静脉两 个通道分连接至相应的心室,恢复正常串 联的血流动力学。
手术资料: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生理矫治手术
手术步骤:
①建立体外循环前, 分别测量上腔和下腔静脉周径。缝好4个 标记线。在房间沟缝两针标记左心房切口 上和下端;在右心房侧壁缝两针标记右心 纵切口上下端,其上端在终嵴前1cm, 下端至左心房切口下端标记线之间距离为 下腔静脉周径的2/3,至少在终嵴前1.5cm (图6.32.2-1)。在心脏停跳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再次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经验参考模板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再次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的经验【关键词】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体外循环;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2008年11月我院成功为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再次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其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患者,男,13岁,身高149 m,体重37 kg。
出生后即发现口唇及四肢紫绀,一岁就诊时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TGA)。
2002年4月23日患者7岁时因先CHD CTGA,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右室流出道狭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septum,RVOTS),在全麻体外循环(cari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右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Glenn)。
术后两年患儿活动后乏力,气促,紫绀加重而于2008年7月再次入院。
入院诊断:CHD、CTGA、VSD、肺动脉狭窄、永存左上腔静脉、慢性肾病、肾性高血压、Glenn术后。
体检示:患儿营养不良,高血压(20/13.3 kpa)。
术前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2.9 g/L,红细胞比容0.687,凝血酶原时间25.9 s,肌酐46.0 mmol/L,尿蛋白定量1.125 mg/24 h。
SpO2 70%。
于11月13日在全麻CPB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total cavo pulmonary connection,TCPC)。
采用Jostra人工心肺机,Medos1000膜式氧合器,预充基础液为勃脉力A,加入血浆300 ml,25%人血白蛋白50 ml,甲基强的松龙100 mg,5%碳酸氢钠20 ml,肝素20 mg及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1 g。
生理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

生理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内畸形矫正术1. 适应症1、解剖矫治手术:此手术包括心房内调转术和大动脉调转术或Rastelli手术,又称双调转术。
此手术是将体循环静脉血流通过三尖瓣、右心室到肺动脉;肺静脉血流通过二尖瓣、左心室到主动脉,从而生理性矫正大动脉转位获得解剖上矫正。
双调转术的基本要求为左心室/右心室收缩压比值>0.7 0,左心室发育和功能正常,肺动脉发育良好和(或)冠状动脉分布可以移植。
(1)室间隔缺损:新生儿时有巨大室间隔缺损和肺血过多者先做肺动脉带缩术,待生后12个月进行双调转术;无肺部血流过多者,则在生后3~12个月手术。
此时右心房够大,易于施行心房内调转术。
婴儿时出现心力衰竭者,经心导管检查发现肺血管阻力逐步上升,应尽早施行双调转术。
(2)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流出道阻塞:应在5岁后施行心房内调转术和Rastelli手术。
少数小的婴儿有严重肺动脉流出道阻塞或肺动脉闭锁者,因室间隔缺损可以变小,应尽早施行双调转术。
成人有右心室功能障碍和中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产生心力衰竭者,应择期施行双调转术。
双调转术后右心室成为肺循环血泵,右心室功能得到改善,三尖瓣关闭不全明显减轻,这是传统心内修复手术无法比拟的。
合并Ebstein心脏畸形者,术中同时施行三尖瓣置换术,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消失。
双调转术是一种新开展的手术,其手术适应证仍在不断扩大,临床上已应用双调转术和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治疗此畸形合并右心室发育不全,双调转术治疗合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加用Damus-Kaye-Stan sel治疗较小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等。
2、传统心内修复: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肺动脉流出道堵塞和(或)小的室间隔缺损,无法进行双调转术,则应用左心室到肺动脉心外管道。
少数仅有肺动脉瓣狭窄,应用肺动脉瓣切开术。
2. 禁忌症1、少数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闭锁,往往伴有严重三尖瓣关闭不全、类似Ebstein心脏畸形的薄壁心室和右心室功能不全,不适合心内修复和Damus-Kaye-Stansel手术,应考虑心脏移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大动脉转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动脉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直接对我们的生命产生威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分为多种,
大动脉转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动脉对于我们来说,可以直接对我们的生命产生威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分为多种,对于患者来说,应该详细的了解这两种治疗方法,对病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下面我们就讲解一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内科治疗
主要控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但疗效不大。
2.外科治疗
根据畸形情况而定,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若有严重发绀、缺氧性发作,可施行体-肺分流术。
单纯性左侧房室瓣关闭不全可施行瓣膜修复或人工瓣膜替换术,有Ⅱ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传统手术和解剖矫正手术两种。
近年来,解剖矫正手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最常进行的是双调转术,包括心房内调转术和大动脉调转术或Rastelli手术。
心房内调转术常采用Senning手术或改良Senning手术;肺动脉瓣正常和无瓣下肌肉狭窄者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合并较大的VSD和肺动脉狭窄者应做Rastelli手术。
双调转术有望成为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术式。
以上就是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但不同的治疗方式,都存在于一定的副作用和危险性,所以要慎重的选择治疗方法,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不要盲目的选择。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