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拉美的金融危机

全球化与拉美的金融危机
全球化与拉美的金融危机

全球化与拉美的金融危机

罗伯特?弗兰克夫

2012-8-15 17:23:03 来源:《国际贸易译丛》(京)2004年02期

一、拉美参与金融全球化的30年

金融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历经30年。1971年到1973年间,美元与黄金脱钩,主要发达国家采取了货币浮动汇率制,由此开始了金融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布雷顿森林协议以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固定汇率被取消,汇率风险转嫁给私人部门,这刺激了外汇市场及其衍生工具的发展。

1973年欧佩克组织决定提高石油价格,这是金融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另一个标志。第一次石油冲击造成巨额的贸易不平衡,因此必须用资金来弥补,使欧洲美元市场的需求大幅增长,同时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又为欧洲美元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资金。

金融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以不断增长地跨越国界地金融交易为特点;另一方面又以一系列金融机构和立法改革,以使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和放开各国金融体系为特点。

金融交易额的增长和机构、立法改革是相互促进的。资本市场的竞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金融中间人交易成本的降低,促使各国的金融成本降低,国家管制放松。在一些国家出现的新机遇推动下,国家间交易实现自由化。

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然而拉美几个大国从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就参加到这一进程中。首先是巴西,然后是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

智利,这些国家在70年代都大量举债,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它们成为自由化改革的先驱,比90年代自由化改革提前了20年。

由于80年代的债务危机,拉美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断。危机持续了大约8年,这一时期没有人愿意为拉美融资。到了90年代,拉美地区重新生机勃勃地参与到这个进程中,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这一地区。一般认为:1982年墨西哥延期支付,标志着债务危机的开始;根据布雷迪计划,墨西哥签署的第一个协议又可以作为拉美重新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标志。

1.拉美在“失去的10年”中的金融参与

1981年和1982年拉美各国的金融危机先后爆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个资金高潮骤然终止。继危机之后的大量的私人外债通过不同的机制实行了国有化。各国与债权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谈判,对每个国家的外部资金融通通过签订债务重新安排协议逐个解决。期间,拉美地区的融资体系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外部融资受到了量的限定;二是同债权银行和多边金融机构的谈判,从宏观层面上讲,使大量的资金向国外净转移。因此不能不说,80年代拉美脱离了金融全球化进程。事实上,这个地区根本不可能获得新的主动性贷款。但是,对前期负债本息的谈判仍然使拉美地区与国际金融体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由于拉美过早地参与了金融全球化进程,并承受了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尤其是大国,它们步入90年代新一轮的融资高潮时,已经是债务缠身。

2.90年代的资本流入高潮及对金融全球化的认识

90年代初,拉美重新参与到金融全球化进程,其所经历的又一次资金流入高潮至墨西哥的金融危机而骤然终止。在经历了短暂的衰退后,新的融资高潮又接踵而至。在新一轮资金流入高潮中,外国直接投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周期性的变动似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消失了。我们在文章中还要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

第一次融资高潮到来时,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由于国际金融不断深化,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开始进入长期增长阶段。这是多边金融机构以及拉美各国政府的基本预测。持这种看法的包括投资者和国际金融中间人。他们认为,随着金融深化,新兴工业化国家势必不断地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中。这样,金融危机就不可能再次发生。对于之后所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资本移动在当时确实没有考虑到。

90年代第一次融资高潮的规模和程度与投资者对风险的低估密切相关。这就造成了资本以自我实现的预测的方式大量涌入。墨西哥金融危机及其影响,表明了资本的风险和流动性,但同时也表明了国际性间接干预的可能性和效率。这种干预能够尽快恢复金融市场的信誉,使墨西哥以及受波及的其他国家,主要是阿根廷,履行其所有的债务协议,为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新一轮的融资高潮创造了条件。

3.亚洲、俄罗斯和巴西金融危机之后的金融全球化

在经历了亚洲、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危机之后,人们逐渐对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周期性推进有了认识,期待着新一轮的融资高潮的出现。例如:1999年

末开始执政的阿根廷政府就坚信这一看法。巴西相对缓和的金融危机以及国际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延期支付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干预,也支持了这种乐观的看法。

然而,另一些事实却表明,金融一体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与低潮时期的1998年的流入金额相比,1999年资本的净流入并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大国风险指数以及那些负债少的国家的风险指数持续偏高,比融资高潮阶段的风险指数高出两倍多,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平均风险率的影响很大。这些大国的资产价格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风险率及私人资本的流动随着各国危机及其新的传染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2000年和2001年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和纳斯达克股票指数下跌的影响,就证明了这一特点。

自1998年起资本流入减少,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特点。这与90年代其他方面的重要变化也有一定联系。这些变化表现为长期扩张的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人们预期的无衰退的持续增长进程破灭了。人们一度认为,“新经济”带来革新,推动美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因而预期经济持续增长。这种预期曾有其道理。

还必须指出的是,90年代末期美国技术股票价格泡沫的破灭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的负面财富的效应。技术股票的泡沫是同新兴市场繁荣平行发展的,两种资产共同为当时的高收益投资提供了机遇。收益预期的调整以及因新经济股票价格下跌而带来的损失等因素,对新兴市场的资产需求造成负面效应。除此之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从资产供给方面看,90年代末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并不象90年代初那么重要。90年代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对外部门及其外债支付能力

不断变化,其参与国际金融的方式也在改变。随着资本净流量的增长,外资比例和公共及私人外债不断增加。这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中的外国要素收入持续增长。在问题突出的国家中,资本收益的增长快于净出口的增长,因而导致经常项目的结构性逆差。这种金融参与和贸易参与的不一致正是造成这些国家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90年代末,由于支付大量的资本利息和利润,高负债国家提出需要资金来偿付债务和弥补经常项目逆差。相对于金融服务和要素服务帐户上的新增赤字而言,贸易收支逆差已不那么重要了。尽管拉美各国情况有所不同,但2001年阿根廷和巴西都面临同样的形势。它们是新兴工业化和拉美地区国家的主要负债国。2002年底,阿根廷已经没有能力偿付债务,巴西也停止发行债券。

二、外部危机

1.90年代危机

90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国家经历了国内和国外的几次金融危机,使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危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高成本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但拉美危机还明显地具有区域传染效应。一个国家的危机对其他国家的融资价格和资本流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首先明显反映在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特基拉效应”影响到整个拉美地区和其他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是1995年阿根廷危机的导火索。从1997年开始,金融传染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都具有世界影响,不仅波及到巴西和阿根廷,而且也波及到一些实力相对较强的拉美国家。

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阿根廷金融危机(1995)、巴西金融危机(1998-1999)、阿根廷第二次金融危机(2001-2002)等,都是发生在那些资本流入高潮期吸收资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拉美实力相对较强,是这个地区的最大的新兴市场。

对上述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就能看出发生危机的国家在体制和经济政策上的一些共同点:(1)名义汇率是固定或近似固定;(2)实际汇率升值;(3)资本自由流动实际上不存在壁垒;(4)高潮阶段时的资金流入占本国已有的货币和资本市场的比例高;(5)在融资高潮阶段,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管理比较脆弱和松懈。

如果我们更详细地分析上述情况,还会发现,除了已提及的特点外,周期性的宏观经济波动是另一个共同点,即最初是经济扩张阶段,然后是停滞和衰退阶段,接着是内外金融更为脆弱,最后是金融和兑换危机。阿根廷经济在90年代经历了两次周期。第一次是1995年的特基拉效应,阿根廷的兑换制度幸存下来。1995年后,阿根廷经济又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扩张期,资金流入增加。这个扩张期直至亚洲金融危机才结束,1998年是第二个周期的转折点。

这些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特点的形成是一系列改革方案实施的结果。这些改革包括:贸易开放;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开放;私有化;财政改革;其他市场解除管制的措施以及反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固定汇率或近似固定汇率在反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中举足轻重。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4年实行这种汇率制度。

2.南锥体国家的尝试

文章前面已经提到,早在70年代一些国家就开始参与国际金融,如阿根廷和智利。到90年代这一模式才在拉美普遍实施。所谓的“南锥体自由化尝试”即指金融和贸易的大幅度改革与宏观模式上的固定汇率和消极的货币政策的相结合,包括开放和取消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本国金融市场自由化和贸易开放等。提前确定汇率(汇率排价表)旨在降低通货膨胀。政策上的这种尝试是贸易和金融上的开放和取消管制进程的结果,其实现的条件是外资充足,汇率固定和升值。

70年代与90年代相比,在国内环境与外资充裕等主要方面,拉美的经历元不相似。此外,南锥体国家的改革进程与后来导致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最近这次危机的进程也无不相似。虽然70年代的尝试要短于90年代的改革,但是宏观经济的变动表现出同样的从高峰、萎缩到危机的周期性特点。

智利率先在1978年实施新的兑换计划,紧跟着阿根廷也实施了这项举措。1979年末,美国采取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此时阿根廷和智利的外债已有相当规模,经常项目严重逆差。自此时起,国际利率的上升又进一步加重了这些国家对外部门的脆弱性,不久就爆发了危机。阿根廷和智利的兑换制度先后于1981年初和1982年崩溃了。1982年两国对外金融市场先后关闭。两国都通过高额财政支出来挽救本国的金融体制,其经济进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

1979年底,国际利率的上扬起到了加速作用。然而这两国的情况却表现出内生的周期性,其转折点和之后到来的衰退期并不取决于国际利率的变动。如同90年代的情况一样,70年代末的周期与国内金融体制、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变化以及债务的增加密切有关。

种种理由表明有必要搞清南锥体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不论财政赤字还是政府对银行存款的担保(引发道德风险的潜在因素)都不是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两个问题在阿根廷都存在,但在智利却是财政赢余,而且,为提高金融体制效率减少风险,智利已经取消了存款保证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这些政策的实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980年和1981年间,智利的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坚持认为,只要没有出现财政赤字,不必为经常项目的逆差担心。而智利当时的确没有财政赤字。对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同一看法。在这两次事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私人部门的理性行为能保证外国借贷资本有效的配置及其支付。

南锥体国家70年代的危机,尤其是智利的尝试,在理论界产生很大影响。依据智利制定政策的理论,它具有取得成就和稳定的各种条件。它的尝试是建立在现代“货币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之上,这个理论是以重建世界资本市场为旗号,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提出的。

有关南锥体实例分析的文章和争论构成了经济学派的一个分支:即“后续效应学派”。这个学派主要认为危机是由于一系列不合适宜的改革所导致。从根本上说,认为危机是由于过早实施金融开放而引起的,其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在经济达到稳定,实行贸易开放,具备健全的金融体制后再开放资本市场。也就是说,在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即指那些构成“华盛顿共识”的核心政策之后,在初期改革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后再开放资本市场。

上述分析表明,当90年代上半叶资本流动又达到高峰时,我们不缺少历史

的经验和分析性文章,也不缺少建设性政策,可以以此作为先例来分析当时墨西哥所处的进程。南锥体的尝试仅仅间隔不到10年,并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没有记住这些事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在其市场分析家的报告和大量的学术著作中也没有提及这方面问题。更令人关注的是一些曾积极参与讨论并对后续效应派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竟然忘记了南锥体的经历,又成为90年代资本市场开放的积极推动者。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安尼?克鲁格和世界银行负责拉美事务的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塞巴斯蒂安?爱德华茨就是例子。危机确实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以至于墨西哥危机之后的传统理论竟把危机说成晴天霹雳,令人意想不到。

3.危机的周期性变动

70年代和90年代的危机都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周期的起点是改革与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的高峰期的吻合点。正是低价格的大量国际融资使事前制定的一揽子政策具有了可行性。

这些方案是在继资本大量涌入,外汇储备处在积累初期,货币和信贷快速增长之后提出的。国内需求扩张强劲,土地、不动产和股票等实物和金融资产的价格膨胀。相对于本国市场而言,资本的大量流入对资产价格、货币和信贷的数量具有很大影响,而国内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又相对狭小,缺少多样化,资产种类有限,银行化程度低。由于以前管理着有限的资金,国内银行系统难以有效地分配成倍增长的信贷资金。同样如此,面对交易额和中间人急剧增加的金融体系,政府的监督能力也显得不足。由于固定或近似固定的名义汇率最初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因此投在本国的资产能获得以美元计价的高额收益。此外,采用借外债来为本国资产项目融资受到鼓励。

由于本国通货膨胀率比预定的贬值率(固定汇率为零)和国际通货膨胀率之和还要高,因此扩张阶段的实际汇率升高或趋于升高。需求的急剧扩张对不可交换的产品部门造成压力,也导致了实际汇率升高。

由于汇率上升,贸易开放,国内需求增大,因此进口猛增,贸易逆差加大。同时,随着外债的累积和外资存量的增加,经常项目逆差不断增大。相对价格使实际投资流向不可交换的产品部门,因此,在经常项目中,外国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出不断增加,但出口没有增加。

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变化是经济周期的表现形式之一。在经常项目逆差持续增加的同时,资本流动也会剧烈波动。有时,经常项目逆差大于流入的资本,外汇储备在达到高峰后紧接着就会减少,导致货币和信贷紧缩。然而经济周期并不仅仅受这一结构因素影响: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是外生变量。本国和外国的中间人就本国的资产比例(指中间人投在与国家风险或汇率风险相关的证券比例)所做出的决策受到国际收支和金融变动的影响。

国内利率是经济周期的金融表现形式。在经济周期的前期阶段利率趋于下降,而在后期则趋于上升。由于汇率政策在实行的初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以此持有本国和外国的金融资产和信贷之间的套利行为会导致经济周期前期阶段利率的下跌。低利率导致实物和金融资产的扩张,因而增加金融体制的脆弱性。在经济周期的后期阶段利率上升,于是出现资金短缺,无偿还能力等问题。这种情况最初是个别和孤立存在的,但很快就会发展成为全面危机。

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上升呢?由于金融市场面向国内

外开放,因此,在本国和外国资产之间就会有套利行为。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本币的利率是国际美元利率、本国汇率所规定的贬值率(固定汇率时为零)、以及汇率和国内金融风险比例差额这三者之和。而国际利率又可分为两部分:美国政府支付的利率(这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利率)和补偿以美元发行本国债券之风险的比率。除了一些特殊债券外,这种补偿率就是政府用美元发行债券的风险指数,即国家风险指数。

汇率风险指数与国家风险指数之和(指贬值增加的价格加上违约支付的风险价格)是主要的变量,它的上涨会导致国内利率上升。经常项目逆差的不断增大(外汇储备的缩减)一方面降低了固定汇率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拖延支付债券的可能性。要想维持固定汇率的稳定和按期支付外债利息,就需要有不断流入的资本。因此,汇率和国家风险价格都会趋于上涨,需要提高风险率和利息率来保持证券的平衡,吸引外资。其结果是经济萎缩,流动资金短缺,清偿能力不足,导致现行汇率的可信度下降。从拉美国家的实例看,这种动态变化是发散型的,最终难以用足够高的利率来满足国内金融资产的需求,因此就会出现挤兑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引发兑换制度的最终崩溃。从90年代发生的情况看,当国家风险率达到一定高的程度时,一般会关闭债券市场,停止发行债券。

从70年代和90年代的两次经历中可以看出,汇率风险率和国家风险率的相对作用是不同的。这种差别与不同时期的不同外部融资方式有关。70年代,融资主要来源于国际银行的贷款。国家风险率是指借贷国银行支付的超出国际基本利率的部分。二级债券市场的作用很有限。从这一观点看,70年代阿根廷和智利的汇率风险率是导致利率波动周期第二阶段利率上扬的决定性因素,而债权银行的利率上涨并不是主要原因。这一点可以从银行的行为做出解释。每家发行资产债券的银行,都力图维护其债券质量和债务人的支付能力,担心债券下跌会影

响新贷款的发行数量与价格的决策。

而90年代,情况刚好相反。融资的主要形式是在由许多不同的中间人组成的一级市场上发行债券和其他形式的债务凭证。这些债务凭证每天都在活跃的二级市场成交。国家风险率来自二级市场上的证券价格。90年代,国家风险指数的上升(由于该国的债务凭证在整个二级市场下跌)是经济周期第二阶段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90年代全球化时期的债券市场比70年代的信贷市场更具流动性,更容易受外资变动的影响。

4.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

前面分析各国危机形成过程时,强调了几个典型的事例,而在阐述这些事例时,重点集中在一国的金融、实际经济状况与国际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上。当外资流人处于高峰期时,它们之间有相互的积极影响,相反在外资收缩期时则有消极的影响。可见,分析一国经济时不能将私有和公有部门分开来看。当外资弥补的财政赤字渗透在外资流人的各个部门时,再加上私人债务,问题就更为严重。公共部门的外债是一个国家外债总额的一部分,不能对它进行孤立的分析。

对这一点的解释极为简单:1982年的智利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1995年的阿根廷危机,1998—1999年的巴西危机以及1997—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财政部门都没有履行其支撑经济的职能。

很显然,当一国政府外债膨胀到极点,难以被其融资市场认可时,就很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危机的预兆和导火索。在阿根廷1981—1982年及2001—2002年发生的两次危机中,都发生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及政府债务危机,而这两点也常被认

为是引发这两次危机的原因。

实际上,1981—1982年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并不是因财政问题而引发的。危机爆发前,阿的外债中只有一半是政府外债,军政府在调整公共财政方面好像并没有面临太多的困难。财政赤字及其外部融资问题只是在政府报告的非实质性问题部分中提到。当时主张“货币主义国际收支理论”的经济顾问们普遍认为当时的财政政策不会有错,他们认为,货币政策是平衡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的决定性因素。只要对国内信贷进行监管和控制,政府赤字的融资就不会有问题。另外,虽然国有债权银行减少资本供给或者抬高价格,但其行为并未引发危机。跨国银行持续不断地向公共部门提供低附加利率的资金,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的汇率体制生效。在阿根廷危机及同期爆发的智利危机中,国内金融危机都至少在兑换制度崩溃的一年前就表现出来。

而阿根廷2001—2002年发生的危机则不同。当时政府债务在国家外债总额中占主要部分。这次危机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周期性宏观经济因素以外,还有财政赤字和持续增长的政府债务等原因,尤其当时的政府债务又主要是靠外部融资。这种情况在1991—1995年的第一个周期中并不存在,而是出现在1996年之后,即特基拉效应危机之后的第二个周期时期。

阿根廷财政赤字源于社会保险制度:一方面,根据1994年底实行的保险制度改革,相当一部分保险收入被转移到私人金融部门,但退休金、补助金仍然由国家支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因汇率升高而受到削弱的竞争力,政府削减了财产税。但无论如何,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政府经常性支出的增加部分主要用来支付公债的利息。外资周期收缩阶段的利率上升导致了公债的增加,因而形成债务越多风险越大的恶性循环。

通过对投资者的持续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危机形成过程中宏观经济的变动具有共性,即经常项目逆差及外债增加,对外资需求不断增长,而经济整体外部融资能力却更加脆弱;另一方面是政府的债务增加,其融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国家风险指数及利率提高的趋势与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或者与政府财政状况密切相关。或者就像投资基金会分析家和风险评估机构报告中所分析的,与国际收支和财政状况两者相关。

然而,即使对政府债务的持续怀疑在投资者风险评估中举足轻重,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避而不谈导致赤字及公债的根源。究其原因,财政赤字主要不是过度开支的财政政策所致,而是外部脆弱性及受亚洲、俄罗斯及巴西三国危机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90年代兑换制度的崩溃以及阿根廷的最近一次危机都不例外。解释其原因,奥卡姆关于推测经济的剃刀原理认为,应重视阿根廷危机与其他危机共有的典型特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某些分析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任首席经济学家米歇尔?穆萨)却极力主张将危机归咎于财政赤字及公债增加,而忽略了赤字及公债产生的根源。有一种非公开的观点认为:如果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阿根廷改革本来是可以持续的,危机也不会爆发。

承认公债增加主要是国家主权风险指数提高的结果,就等于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置,于很窘迫的境地,迫使它作自我批评。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理论和财力上全力支持提高币值的固定汇率政策,包括支持阿根廷

1991年实行的兑换制度。之后,当墨西哥危机暴露出这种兑换政策的弊端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即改变了看法。新政策承认资本流动具有不稳定性,并进而建议实行浮动汇率政策,但是,仍对在体制及立法上极为僵硬的固定汇率政策,如货币局制度及美元化给予肯定。这种做法后来成为新正统派承认的“隅角解”之一。而阿根廷兑换制度也受到了新正统派的庇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这种兑换制度的认可,突出体现在它2000年底同意向阿根廷提供应急融资上,而且没有以改变政策作为融资条件。很显然,这种资金支持旨在延长这种制度,尽管当时已经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这种制度已经难以持续。多边援助资金最终都用来支付债务利息及补偿资金外流。2001年8月,当阿根廷政府坚持认为这种兑换制度仍可以继续维持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同意向阿根廷提供一笔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愿提及这段历史是可以理解的。它将阿根廷遇到的问题及危机归因子财政赤字的确很合适,因为这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逃脱了对这些危机及其灾难性后果——这其中不仅包括阿根廷人民所遭受的损失,而且还包括外国投资者的资本损失——所应该承担的全部责任。但是难以理解的是,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大力支持的政策引发了危机,但危机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时间内拒绝对旨在控制危机后果的政策给予提供任何支持,即指对其到期的贷款不再给予融资。更不可思议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员们竟将危机轻描淡写地称为:我们在过去对阿根廷所犯的错误。

三、拉美地区的金融参与及预防危机的措施

1.拉美地区不同的金融参与历程

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对拉美90年代金融全球化做了简短的描述。如果我们近距离地对拉美新兴市场国家所经历的过程作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发现,各国在资本市场的开放、自由化政策以及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构成方面有很大差异。虽然这些国家都是国际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参与者,但是,它们各自所走的道路并不相同。

这些不同的发展形式是各国增长模式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各国逐渐参与国际经济的历史进程。各国通过调整其国际贸易、外债积累以及外国直接投资来实现这一参与。这主要反映在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中。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受不同时期国内各种条件的影响,它取决于当时的政策,鼓励措施,相对价格以及之前的历史等各种因素。最能说明这种一体化成果特性的变化是外债总额占总产值和出口的比例。

这种一体化的最终结果是高额债务和更为脆弱的金融体系,其形成的原因是完全放开资本账户,汇率升高及消极的货币政策。在这种一体化形式下,国内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与国际金融体系的完全一体化,资本流动是政策制定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实行名义固定汇率,完全放开资本账户都意味着实行消极的货币政策。阿根廷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巴西自1994年起,墨西哥1995年以前,都采取了这种较为脆弱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种更加稳健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其经济政策着眼于增长和稳定价格,重视有竞争力的实际汇率的作用,因此将实际汇率作为其政策的目标之一。智利和哥伦比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都采取了这种模式。这些国家实行可调整幅度的汇率制,控制资本流动,并按流动类型实行差别汇率——这要求

对汇率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实行封存政策。虽然这些政策不能达到所有的预定目标,但结果证明,这种一体化模式比前面一种形式要稳健得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国政策之间的差别,我们回顾一下在外资流入高潮到来之前拉美各国的情况。就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而言,其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结束长期滞胀率过高的局面。在资本流入第一阶段,这些国家表现出通货膨胀率低,需求及生产增加等特点,因此是极为有利的。相反,智利及哥伦比亚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资本流动达到高潮时仍保持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年均通货膨胀率为30%左右。这些国家尽量保持相对价格的稳定,极力避免资本大量流入所引发的动荡,也是情理之中的。

对拉美国家这些经历所作的比较分析,以及从其他经历中总结出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为各国制定规避危机的政策提供了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借鉴。

2.“预防危机”的措施

首先,虽然对谨慎控制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是以顺周期为主。因此,谨慎控制不应该只考虑微观经济的风险,同时也应该考虑宏观经济和体制上的风险。例如,因赤字和短期外债大量积累而引起的风险。总之,把谨慎控制的全部责任推卸给债务国,使得这些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过几次经济危机我们能够肯定地说,面对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固定汇率是不合适的。如同前面指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承认了这个教训。然而,就汇率制而言,尽管人们对其灵活性有共识,但是,现在对干预外汇市场的可能性及好处等的认可上,还存在广泛争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赞同自由浮动,把稳定价格和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家实际上仍然实行干预汇率制,

即管理浮动制,包括货币当局以不同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

对一体化发展形式的对比分析为我们提出了另一些“预防危机的措施”,强调在外资大量涌入时的控制。这种对资本涌入控制是建立在90年代前期智利和哥伦比亚的经验基础之上的。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台湾也实行这种控制。

汇率本身的灵活性会影响一部分短期外资进入,但是在资本流动不稳定的背景下,自由浮动会导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极端不稳定。政府的直接控制——或者像智利和哥伦比亚一样,对进入外资实行封存政策——将有助于稳定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也有利于调整外资的分布,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调控政策除了短期内能够稳定市场,另一个目的就是缓冲流入的资本,以使外资的流入保持稳定,便于预测。拉美经济委员会就率先倡导对外资的流入采用引导性政策。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反对对资本流动进行控制,包括资本大规模流入时所进行的谨慎控制。与拉美经委会所倡导的做法相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是试图命令它的成员国完全放弃对资本项目的控制。在控制资本进入和汇率制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极端的做法,它更相信市场可以自我稳定,而不是从经验中获得谨慎的平衡的办法。

“预防危机的措施”虽然只是总结了拉美地区的经验教训,但从中获得的经验完全适用资本大规模流动期。此外,拉美及世界的金融历程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

四、分割的一体化及融资陷阱

1.外部融资陷阱

在拉美,那些经济越来越脆弱的国家最终可能会陷入融资陷阱。1998-2001年的阿根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使那些经历过并克服了危机的国家,也有可能陷入融资陷阱。例如:巴西在1999年纠正了其预先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主要指标,但是这一措施终究没能改变它在过去发展中形成的结构性特点。融资陷阱的形成受各国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两种联系的影响。第一种联系是指资金的大量需求。到期债务的再融资和经常性项目中的庞大的结构性赤字的弥补构成了拉美国家和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关系的主要问题。这种状况极易受传染效应或者任何一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最有可能陷入自动预估的循环形式中。市场对此做出的评价和反应是将这些国家划为高风险指数的国家,使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自由度受到限制。

第二种联系是国家风险指数对利率以及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较高的国家风险指数会增加外部融资成本,此外还会恶化债务的各项指标。另一方面,国际利率与国家风险指数之和决定了一国实际利率的水平。新兴市场国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最终导致分割的一体化的形成。在这种分割的一体化下,当地的利率要比国际利率高得多。高利率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造成国内外金融环境十分脆弱的结果前面已经详细论述过了。它作为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已经受到重视。除了引发危机的影响之外,这里还要强调分割的一体化的存在形式。

2.分割的一体化

居高不下的国家风险指数是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一开始,那些主张全球化的人认为,地区金融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之间的完全一体化是全球

化进程最终达到的理想状态。它是一种全球的金融中介体系。在这种全球金融中介体系下,公共资产收益和债务人的资本利息在数额相等的金融交易中是相等的,而不受储户和投资者所在地域的限制。

他们曾认为,完全的一体化应该可以降低发达国家的金融中介成本和资本成本。随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的增多,这种完全的一体化应该带来更多的投资和资金,这有利于缩短它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如果全球化进程会与完全的一体化趋同的话,这就意味着国家风险指数将不断降低。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实际例子来看,全球化表现为分割的一体化体系。在这个分割的一体化体系下,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成本整体上要经常高于发达国家。

人们可能会认为只要财政收支平衡就够了,而不需要为减轻主权风险的影响而专门发行新的政府债券。人们或许会认为——许多人都是如此——问题只出在政府部门的财政上。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当一个国家的财政达到了平衡甚至是盈余时,也不能保证它拥有足够的外汇来支付美元债务的本息。即使当政府有足够的外汇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作为国家的整体经济来说,外汇仍是不足的,因而没有充裕的外汇来偿还私人外债。在这种条件下,政府不得不(或者可以选择)终止本国货币的可兑换性(或者在经济美元化的情况下,终止对外支付)和停止偿还债务。国家主权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因此主权风险远远大于财政拖欠支付的风险。

看来,摆脱融资陷阱不那么简单。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没有国家间的通力合作,创建一个可以避免分割式一体化的国际环境是很难的。全球化体系的建立

透过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

透过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进一步阐述经济全球化在新形势下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的日益广泛的影响,在这双重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 正文: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客观现实和发展趋势。他对世界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作用,也尤其负面的影响。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迅速蔓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经济全球化更深层次的含义。 自2007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逐渐演变成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创伤。这场源由美国而最终波及并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给新时期的经济全球化作了新的深刻的注解。 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世界经济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的关联的经济体系. 众所周知,根源于美国的体制政策、消费文化产生的次贷危机,虽然产生在美国,但却影响了全世界。虽然它的起因是一个局部问题,但其影响却是整体,却是全部。着深刻的向我们我们诠释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个国家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在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每一个国家都是经济全球化大家庭的成员,面对危机,只有彼此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克服艰险。

纵然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他在治理这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却显得那么无力。相反,他的疯狂印钞行为、转嫁危机和债务的举动却让众多国家感到担忧和愤怒。在金融危机的浪潮逐渐退去的今天,回首往昔,我们发现应对金融危机的是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是他们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行动,才使得全球的经济见到了新的曙光。 经济全球化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的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透过这次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主要有: 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必将迅速蔓延,其影响也毕竟是难以估量的。这次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此外,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不难找到这些问题的佐证,只要我们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国际新闻中经常曝出有些国家出现罢工的,示威游行的,有些国家爆发冲突......这些大都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大国对抗: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纵然在面对危机需要彼此携手,共同克服艰险的时候,诸如美国的有些国家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没有放弃高战略扩张,走背离经济全球化的演进的道路方向,采取背离人类历史进步的步伐的措施,遏制其他新兴大国。例如,就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采取救世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却在厚脸无耻的鼓吹中国威胁论,却在对台军售。 地区动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地区经济、安全将会严重失衡。由于地区经济的不景气,地区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安全形式也将不容乐观。现金的索马里海盗问题就是证明。如果索马里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物阜民丰,有谁还会去当海盗,遭受全世界人民的唾弃与打击呢?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 内容提要 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蔓延到全世界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今天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来说,由于美国造成的金融危机我国必须正视其问题,对其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来

解决全球金融危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将金融危机中的危害转为利,使我国经济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下,迅速将金融界快速发展起来,并对金融影响也越来越大。然而面对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与在金融发展中使人们对其备受关注。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汇率风险 Abstract A massiv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round the world,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lso caused huge los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or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our country must face the problem of taking the right step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losses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 harm to benefit, make our economy get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in this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will finance developed quickly, and the financial impac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However, in the face of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to its attention. Key words:The financial crisis Debt Currency risk 目录 一、金融危机发展概况 (1) ㈠金融危机概述 (1) ㈡金融危机的原因与过程 (2)

金融危机下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看法

金融危机下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看法 潘光辉 摘要:随着科技变革和全球生产一体化程度的深入,经济全球化在各国的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的背景下日趋明显。这种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经济形式,既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富的机会,加强了资源的流动性,促进了国际间合作与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安全,经济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展开了对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思考,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相互作用,并为我国更好地面对金融危机提供一些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自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加大,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流动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国际贸易日益加剧。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作为世界经济的核心,促进了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在世界金融营造的高回报,高流动的开放性环境中,造成了金融投资者低估风险、一味追求高利润的投资浪潮中。然而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的发生,导致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扩张,这场金融危机以巨大的波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稳定,使全球都陷入经济萎靡不振的困境中。这场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沉浸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好处中的世界开始反省:国际金融市场随着垒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变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华尔街金融危机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危机。结合当今的国际局势,更应该展开对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研究,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制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 1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 2007年年初,美国著名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由此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

全球化形势下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

全球化形势下金融危机和金融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金融过渡期结束,中国投资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关于中国金融开放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的学者发出了严正警告:“金融对外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的国家防务是一个重大的挑战”[1]我们要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和困惑,首先要能够理解中国金融必须面对并要嵌入其中的世界金融市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从经济理论发展来看,到目前我们仍认可市场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随着对市场的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我们的困惑是:我们的金融发展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市场运行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否一定要选择对这种全球金融市场结构的嵌入?嵌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风险,或者说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本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以及微观金融机构本身所无法回答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有一个推进金融改革,构建这一金融制度的主体来给出答案。于是谁能成为宏观结构性金融改革和推进的主体就成为我们要讨论问题的关键。

二、嵌入性理论解释框架 “嵌入性理论”(embeddednesstheory)是卡尔·波兰尼对社会思想最为著名的一个贡献,波兰尼认为,在19世纪之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金钱和市场开始驾驭一切,最终使得一切包括社会都被嵌入到经济体系结构中。这一逻辑本身蕴涵了人类社会悲剧命运的结果。波兰尼认为市场交易有赖于信任、相互理解和法律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以一项乌托邦的建构。回归到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制度的构建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直是围绕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来进行的。波兰尼的话今天无疑仍然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我们的主题是: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2]面对全球化下的全球化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鼓吹者们仍然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政府的干预。 对于转型国家而言,实现转型的关键是“让价格就位”,并通过私有化和自由化把政府从经济中赶出去。在他们看来发展不外乎就是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技术性的东西。但是根据波兰尼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从

金融危机下经济全球化

1何为广场协议?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故该协议又被称为“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日本经济迅速泡沫化,并在五年后崩溃,日本因此进入“失去的十年”。 2广场协议签订背景 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N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1977年,美国卡特政府的财政部长布鲁梅萨(MichaelBlumeuthal)以日本和前联邦德国的贸易顺差为理由,对外汇市场进行口头干预,希望通过美元贬值的措施来刺激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他的讲话导致了投资者疯狂抛售美元,美元兑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急剧贬值。1977年初,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90日元,1978年秋季最低跌到170日元,跌幅达到41.38%。美国政府震惊了,在1978年秋季,卡特总统发起了一个“拯救美元一揽子计划”,用以支撑美元价格。 1979年—1980年,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消费物价指数随之高攀,美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例如,在1980年初把钱存到银行里去,到年末的实际收益率是负的12.4%。 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PaulA.Volcker)就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为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官方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结果是美国出现高达两位数的官方利率和20%的市场利率,短期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收益率)从1954年—1978年间平均接近零的水平,上升到1980年—1984年间的3%—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飙升,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的汇率超过了布雷顿森体系瓦解前所达到的水平。 美元大幅度升值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快速扩大,到1984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 3广场协议大事记 事件影响 1985年9月由美英日德法5国财长在纽约 广场宾馆(Plaza Hotel )签 署了“广场协议”,目的是让美 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控制” 地贬值,日本银行在美国财长 贝克的高压之下,被迫同意升 值。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几个 月之内,各国开始抛售美元, 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 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贬值。 日元对美元就由250日元比1美 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 随后几个月内日元升值 67.85%。

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doc10(1)

全球化与东亚金融危机 一、全球化的概念、表现及成因 近年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各种传播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3]笔者认为可以对全球化的概念从宏观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做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界定:第一,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客观发展过程,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历史现象,属于历史的X畴;第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动力是经济力,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统一体,其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应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但在目前情况下,所谓全球化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政治体系,全球文化秩序和全球社会制度还尚未出现;第四,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X围内流动并进行资源配置,从而使人类经济生活在全球X围不断实现全方位沟通、联系、融合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第五,全球化既不否认民族和地区的差异,也不排斥国家主权的存在。它与民族化、区域化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 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看出它就是一部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全球化进程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欧洲,经过大约5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到20世纪末,全球化时代才真正到来。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全球化X围日益扩大,国际生产分工已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于是“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宇宙牌产品”日益增多;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贸易扩展到技术、金融等服务贸易,贸易自由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为核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建立;三是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国际化局面形成,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国际金融市场的年金融交易量达500万亿美元,全球外汇交易的日周转额已达1.3万亿美

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热点七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一、热点背景: 1、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维持,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市也不断创下近来新低。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从表面上看,是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但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其本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信用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危机,衍生危机拖累全球经济。 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很难有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在过去几天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多轮多边磋商的中心话题。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以及欧元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努力把脉金融危机,寻找对策,并表示了将合作应对危机的决心。 3、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从而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的几个小时,中国央行表示,从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9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从9月19日起印花税单向征收,汇金增持银行股,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股票。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还决定自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基点。澳大利亚率先宣布降息100基点。早些时候,中国香港也宣布调整贴现窗基本利率算法,从而在事实上实现降息100基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11日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采取大胆措施恢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4、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8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胡锦涛提出了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 二、知识梳理: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伍妍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430063) [摘要]: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趋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威胁。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济全球化带来金融风险正日益加大,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对中国良好应对金融危机的启示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席卷全世界,作为一种趋势,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金融风险联系日益紧密的过程。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更大的金融风险,尤其在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成为当前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尔指出:“全球化不是某种条件或某种观念,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形态存在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最主要方面,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并于90年代形成高潮。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的货物、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跨越国界大规模、高速度地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上相互联系与依存、相互渗透与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的程度日益加深,并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进程和趋势,是一种由贸易扩张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历史进程,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它包括:其一,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个金融活动越过民族藩篱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风险发生机制相互联系而且趋同的过程;其二,从主体上说,是强烈反映若干发达国家和政治组织意图的进程;其三,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是逐渐扩展的,在程度上是不断加深的。

1997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摘要】1997年,一场汇率危机从泰国刮起,并迅速席卷亚洲,演变成一场亚洲金融危机,从而使得亚洲经济放缓,部分国家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不大,但是间接影响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说明了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指出面对危机中国应汲取教训,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启示 1997年7月2日,是世界金融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一天,泰国政府终于被迫宣布取消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即下跌20%。历史上将这视为上世纪末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 随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的连锁反应。这不但给地区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损失,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今天,每每回眸那段日子,人们仍心有余悸。特别是在当前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之时,回顾上世纪末那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的经过和教训,显得别有一番意义。 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呈现出愈来愈严重、愈来愈深入的发展态势。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袭击港币。中国香港政府为保护联系汇率制而提高港元利率。接着,香港和内地深、沪股

市大跌,并引起全球股市一阵跌风。 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至东北亚,韩国放弃保护韩元措施,韩元大幅贬值,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求援以缓解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日本也处于严重的金融动荡之中。 1998年1月,印尼盾几天内贬值50%。一些国家不能偿付大量到期短债,导致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股市汇市暴跌至近年最低点。 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尽快走出困境,中国向世界作出了一个承诺:保持人民币币值。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保持世界经济稳定有很大的帮助。大家公认的一点就是,如果当时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的话,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必将遭到更加严重的打击。 “东亚国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从金融危机重创中反弹,主要归功于一些主要国家如中国和韩国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曾经这么说。危机往往不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它孕育着改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不久,我国就宣布实行宏观政策重大转向,其中包括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1997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随后,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

从08年金融危机--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从08年金融危机 ——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08年的全球经济大潮波涛汹涌,究其原因——美国的“次贷危机”。 追本溯源是从2001年以后,美国实行的“降息马拉松”行动。不断的降息刺激着美国货币流动性充沛而汹涌。美国民众疯狂的消费,买车买房,而此时美国财政赤字加剧,国债越发越多,美国的巨额国债被卖到世界各地。因为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所以不愁没人买美元。终于,泡沫在越吹越大后,破裂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风暴。本次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一个骇人听闻的例子就是,欧洲国家冰岛,在此次经济大萧条期间由于银行业的亏损,导致国家濒临灭亡,人均欠债20万美元!! 一、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影响 从近期中国国内的股市跌停,连续几天跌幅位居世界之首,中国股市饱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金融危机之害进而引发国民对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利弊分析。 前几年,中国不少官方经济学家和国际问题学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一个赢家,已经从全球化种受益良多。但是如今,中国正在遭到经济全球化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一,从中国出口到世界的以劳工和环境为代价的“中国制造”商品正在受到世界各地的检验、质疑和执制。以07年为标志,大批“中国制造”的商品被大量召回。 “中国制造”到底怎么样呢? 大家心里最先想到的必定就是08年的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被查处三聚氰胺事件,这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对乳制品的大检查,伊利,蒙牛……大批牛奶纷纷落马。这次事件已经完全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它导致了人们对中国市场信心的缺失。紧接着台湾,新加坡……都大量召回中国部分产品。另一方面,诚然,中国是世界的生产车间,这毋庸置疑。但大家又痛心的发现,高尖端产品,中国还是没有多少自己的品牌! 第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了挑战。 这几年,中国遭遇的全球化风险越来越多。不少“走向全球”的中国企业和个人,已经品尝了全球化的苦涩。比如,中国一些国企在美国的购并行为遇到了美国政治家和利益集团的抵制。他们仅仅以美国的“国家安全”为理由,轻易拒绝中国公司进一步进军美国市场。再比如,中国一些开拓第三世界市场的公司,不得不面对当地政局动荡、武装冲突、海盗、绑架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苏丹达尔富尔问题。西方各地把其与中国公司在苏丹的投资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海外投资遇到了很大的阻碍! 二、中国民族品牌面临的危机 反观国内,经济全球化对国内的影响又是怎样呢?以近期沸沸腾腾的可口可乐天价收购汇源为例,通常外资入驻中国民族企业的第一步都是收购股份,利用控股权把国内企业变成一个加工车间。大力引进国际上的高端技术和高价原材料,在国内低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年年亏损,国内股东为了避免付出高昂代价而选择自动放弃股权,如此外资外资达到了将中国民族企业变成独资公司的愿望。通过搜集近年来的资料,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外资活动极为频繁。2002年,青岛啤酒以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1.82亿美元而转让给美国AB公司23.5%的股份。2003年,苏格兰纽卡斯尔出资5.25亿元收购5000万国有股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2004年,AB公司以55.8亿港币将哈尔滨啤酒全面收购。2006年,英博以55.86亿元收购雪津啤酒……人们痛心国内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另一面是国内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经济学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而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因而本文将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等主要理论解释了全球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和根源以及相关对策等,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 一、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和经济复苏政策,

但其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冲击,复苏迹象甚微。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而引起的庞大债务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经济危机,具有相对过剩和消费异化两个层次。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等引起的问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各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其危害性巨大。因而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用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角度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二、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的动因 1.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认识根源在于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研究不够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一般假定金融系统会平稳运行,以至于可以抽象掉金融因素。从现代经济学说和政策演变大势看,大危机后紧迫问题是如何在政策上加以应对,随后理论进展主线表现为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凯恩斯主义兴起与货币学派争论等。在危机根源方面,虽然也有奥地利学派在再生产迂回理论基础上提出信贷过度扩张理论、费雪过度负债、通货紧缩理论、凯恩斯和左派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等,但是没有机会在透彻探讨基础上达到比较成熟结论。因而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金融危机以及宏观经济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认识经济全球化运行机制和规律。从经济学角度对全球金融危机

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体系转型、和谐世界建设与人类文明进步。目前,经济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一)促进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二)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三)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四)促进国家主权转移。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五)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

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下的经济全球化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次贷危机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上。房地产价格下跌,成为负资产,影响整个房地产的资产价值,并进而压缩消费,由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使美元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外国所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高达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使各国的损失很大。各国会看淡美国的各类债券,甚至避而远之。而且为了减少损失,投资主体还会抛售美元资产,这会对美国的金融系统造成冲击。 总体来看,自2007 年初以来,至少100家抵钾货款公司停止运营、关闭或者被卖掉。著名投行高盛公司于2008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则算,由于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全球次贷相关损失预计将高达1.2万亿美元,华尔街的损失接近四成。该报告同时预计,美国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支持企业等将减记信贷资产4600亿美元,是已经曝光的4倍。 2008 年以来,包括雷曼兄弟、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银行,都在裁员。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的统计,仅在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华尔街金融行业已经裁员3.4万人。另根据则算,金融行业每减少1个岗位,将导致法律、娱乐等其他行业损失2-3个工作机会。据此推算,其他行业的裁员人数将更让人担忧。 2008 年,受次贷危机及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滑坡,将结束自2002 年开始的经济上行周期。欧盟、英国和日本都购入了美国的次级债相关证券,许多银行遭受了直接损失,如瑞士银行、英国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日本瑞穗集团等。日本金融机构2007 年损失达1.9万亿日元。在欧洲,美国次贷危机给瑞士银行造成的损失高达即6亿美元,英国汇丰银行以140亿美元位居第二,法国的大银行几乎无一幸免。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也使这些国家的房屋价格面临下行风险。欧、英、日以及中国都与美国有频繁的国际贸易,美国需求的下降和美元的持续贬值给这些国家的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 而对于中国,直接的次贷损失也十分严重。截止于2006年6月的一个年度内,中国金融机构投资美国次级债的金额高达1075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了接近1倍,这意味着中国投资者在次级债市场损失惨重。另外,中国出口市场受挫。美国消费下滑和经济增长趋缓会对中国出口产生抑制作用。国内的很多地方都感受到了出口事业的艰难。据广州海关统计,广东2007 年对美出口的增长率降到9 % ,比2006 年同期回落9.7个百分点。2008年1月,广东对美出口60.2亿美元,增长4.1% ,远远低于同期广东外贸出口26.3%的总体增速,出口商纷纷感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寒流。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处于深幅调整中;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纯粹的投资领域扩展到消费需求领域。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已经陷入衰退,今年经济增长前景难有改观。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也已大幅放慢。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救助措施的刺激下,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条件没有继续恶化,美欧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有所好转。但是,商业银行继续限制商业信贷规模和数量、提高信贷评级标准,惜贷行为严重。因此,各国货币当局向金融市场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并没有释放到实体经济中,信贷市场依然低迷。 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丧失,企业的融资通道被切断,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国际金融危机进入第二阶段后,实体经济受到直接冲击,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美联储的报告显示,2008年12月的消费信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为17年来首次。世界各国投资和消费的下降导致全球国际贸易量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贸易2009年会收缩2.8%。世界贸易2008年已经收缩了4.1%, 2007年收缩了7.2%。 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经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对于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经济

经济全球化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思考-完整版

经济全球化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应对经济危机冲击的思考从最初英国棉纺织业产能过剩到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以及2008年下半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尽管引爆危机的导火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隐藏在危机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没有改变,依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激化。尽管资本主义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形式多样的不同,但从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也需要市场,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都需要市场的参与,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控制社会资源的多少而已。 一、市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形式变迁 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商品经济的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市场经济的生产是以实现资本增值为目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上所交易的商品必须归属于参与市场交易的个人或企业所有,商品中蕴含的个人劳动价值和附带的其它产品价值以及资本利息才能得以实现,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才能转化为企业的利润与资本所有者的利息。市场上等额产品的供给必须有相应等额消费的存在,当市场上供给的产品少于消费的额度时,便是供不应求;当市场上供给的产品多于市场上所有消费的总额且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双方态势时,便是市场经济危机到来之时。生产的国际化分工以及研发、设计、生产与管理的分离,再加上世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WTO)的普遍推行,使得生产与消费的范围由一国拓展到多国,但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能力和传输的速度使得全球生产与消费的周期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延长。只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形式由实体经济转移到了虚拟经济,由表现为大量商品的积压——银行破产、倒闭,股市狂泻——投资银行破产、倒闭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共振,由企业信用的丧失——银行信用的破产——全球经济信心的丧失,全球政府信用共同买单的演进。假如没有政府信用的强力介入,社会生产只有在与社会消费适合的区间内恢复,市场经济发展才会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后果及代价

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后果及代价 姓名:赵利娜专业:园艺学号:S10470102303摘要:次贷危机引起的动荡已经影响了实体经济,体现在房地产业、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领域,制造业面临的困难尤为严重。其次,次贷危机现在已迅速深化为一场全方位的金融和信用危机,也是美国自大萧条以来迅速影响国家最多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金融体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极为深远,全球最初都低估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次贷危机 世界范围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层面,也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说的是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第一次接近成为一种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已成为真正的全球现象”。①这次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1)生产全球化,也就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西方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转移到距离原料和市场最近、劳动力最便宜的发展中国家,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东方廉价劳动力成本结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2)贸易全球化,首先是世界商品贸易数量急剧增长;其次是世界贸易市场的结构转换,不仅世界贸易的商品结构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转移。(3)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活动主体是跨国公司,它们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主要获利者。②全球化研究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著作,把全球化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从而使全球化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新左派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观点,资本主义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一个世界体系,由中心区、半中心区、边缘区组成的世界体系。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③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动力就是资本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无限扩张的欲望。④。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化研究正面临一系列十分艰难的重大课题,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严峻时刻:全球气候问题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石油、粮食、水以及一系列人类生活资源的供给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波动和潜在危机,恐怖主义和民族(或种族)分裂主义的猖獗,再加上核武器的威胁,这一系列问题都已经全球化了,成为全球性问题、全球性危机。⑤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指出了全球化与“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危机之所以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就是因为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日益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新市场日益减少了。”⑥“一他们认为资产阶级克服危机的手段是: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⑦马克思强调这种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总是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性循环。它要经过消沉、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停滞等阶段。”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