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解读(刘振杰).pptx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制度概论(PPT 36页)

2019/11/9
SHANDONG UNIVERSITY DR.
14
SHI SHAOBIN
企业缴费:
根据前3年测算≤6%
70%
30%
统筹账户
个人缴费:
个人缴费工资2%
个人账户
住院,大病
门诊,小病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支付范围
• 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各自的支付范围分别核算, 不得互相挤占。
• 按门诊和住院划分,个人帐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 统筹基金支付住院医疗费用;
•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 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由职工个人负担。
•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 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 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 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2019/11/9
12
SHI SHAOBIN
农村养老保险
• 农村的养老制度 • 1992年民政部 •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 目前的改革:
– 失地农民 – 村干部 – 新农保
2019/11/9
SHANDONG UNIVERSITY DR.
13
SHI SHAOBIN
医疗保障制度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公务员:公费医疗制度,医疗补助 • 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其他特殊:离休、老红军、二乙
2019/11/9
SHANDONG UNIVERSITY DR.
9
SHI SHAOBIN
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中人逐 步过渡
• 老人:2006年1月1日前已经退休的人员,仍按照 国家原有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并随以后基本养 老金调整而增加养老保险待遇。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课件

5 休息休假制度
提供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覆盖各类劳动 者。
确保劳动者享受合法的休息和休假权益, 维护身心健康。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健康卡制度 医疗救助制度
提供医疗保健和医药费用补贴。 便捷管理个人健康信息和医疗记录。 为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和救治。
住房保障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
为人民提供住房贷款和租房补 贴。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 需求。
经济发展
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风险防范
提供保障和救助,应对各种风险和危机事件。
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类
1
医疗保障制度
2
提供医疗保健和医疗救助服务。
3
老年保障制度
4
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福利。
劳动保障制度
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和享受劳动权益。
住房保障制度
为人民提供安全、适宜的居住环境。
劳动保障制度
1 劳动法律法规
2 最低工资保障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报 酬,提高生活水平。
3 劳动合同签订与解
除
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 履行和解除,保障双方 权益。
4 社会保险制度
3 经济发展
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 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国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1
国家责任
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2
社会参与
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事业,形成多元化的保障力量。
3
公平与公正
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公正性。
《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3、社会福利
中国政府和社会向特别需要关怀的 社会成员提供必要援助,目前主要包括 老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4、优抚安置
中国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特殊工作 者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5、社会互助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社 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扶弱济困活动。 目前主要有工会、妇联、青联等社会团 体组织的互助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 组织的慈善救助,居民组织的各种形式 的互助等。
通常既包括国家兴办的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公 益性事业、如教育、文化、科学、环境保护、 体育、卫生等设施,也包括针对特定群体的专 门性福利事业,如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 人提供的专门福利等。
3、社会救助制度。
国家和社会向低于一定生活水平标准的特定人 群提供最低标准的社会援助。
社会救助的主要形式是贫困救助和灾害救助。 贫困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某种贫困线标准, 针对贫困人口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 救助是指发生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或认为灾害 时,国家或社会对受灾群体提供的实物和现金 救助。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制度
这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的一种核心 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劳动者因发生 风险事故而暂时性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 力,并因此造成收入丧失或严重减少的 情况下,为其提供的基本保险。如养老 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
2、社会福利制度
国家或社会向法律规定的对象提供财力帮助和 服务,以保证全部或特定人群享有一定的生活 水平和生活质量。
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 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单位 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 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 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 设置专门机构,实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 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范本.pptx

• (二)失业保险制度——美国的失业 保险制度
– 覆盖范围
• 如果当前或上一年中,雇佣一个以上雇员工 作至少20周,或任一季度支付1500美元以上 工资的雇主,都应参加失业保险计划
– 基金来源
• 联邦失业保险税:以雇员年工资的头7000美 元为征税基数,税率为6.2%
• 如果州法律符合联邦的基本要求,联邦允许 该州雇主享受5.4%的税率抵扣,所以雇主缴 纳的联邦实际税率为0.8%
– 给予待遇
• 给付项目较多,包括联邦雇员失业补偿金, 贸易调整补贴、工作日减少补贴等
• 收益资格
– 申请失业金须同时满足以下五项要求
• 失业前的就业经历(工资和时间)符合州规定
• 在就业服务机构注册,主观愿意重新就业,心理和身体 上具有劳动能力,且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积极寻找工 作
• 凡因自愿离职、不当行为、劳动纠纷和拒绝接受合适工 作等个人原因而失业的没有资格享受失业待遇
动的家庭成员; – 独立经营的艺术工作者、新闻工作者 – 免除参保义务人员
• 年工作报酬超过规定界限者(主要是医生、企业主、 自由职业者、政府雇员)(参加自愿保险或者参加 私人保险)
• 年收入低于标准收入1/7者(获得医疗救济或参加家 庭保险)
• 缴费标准: – 各州费率不等,11.5%-15%
• 参保待遇 – 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他(她)的经 济收入,而享受的医疗保险服务则不以缴纳保险 费的高低而有区别 – 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包括家属和未成 年人),不管其当时经济状况如何,均可得到及 时、免费的治疗,就诊不需要支付现金,病人可 在保险基金组织认定的医院及治疗的范围内自由 就诊,并可自由选择开业医师和专科医师。 – 法定医疗保险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各种预防保 健服务、各种医疗服务、各种药品和辅助医疗品、 患病期间的服务或津贴、各种康复服务、免费或 部分免费就诊所需的交通费用等
第九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 学习目标 • ▲ 了解中国社会保障项目与特点 • ▲ 掌握中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 险和工伤保险的有关知识点 • ▲ 理解中国生育保险、住房保障、农村社 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的有关知识点
• ◆ 中国社会保障项目——分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住房保障 等。
•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 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 力适应 • 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 助等形式相结合 •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 策扶持 • 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 3、保险对象(非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 商品粮的农村人口)及缴纳年龄为20~60周 岁、领取保险费的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后。 • 4、保险资金的筹集:个人缴费为主、集体 补贴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 5、缴费标准及记帐
• 3、统筹基金分段支付: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 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自付。起付标准以 上、最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 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 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 等途径解决。 • 4、支付标准具体细化:各项标准根据以收定 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 5、退休人员支付待遇优惠:退休人员个人负 担医药费的比例适当低于在职职工。
• ◇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 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 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 资收入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
•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 1、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内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 户构成。 • 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银行计息办法。—— 当年筹集的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 度结转的基金本息,按3个月的整存睁取银行 存款利率计息;存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沉淀 资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并不低于该档次利率水平。 • 3、个人帐户权益。
第九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 学习目标 • ▲ 了解中国社会保障项目与特点 • ▲ 掌握中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 险和工伤保险的有关知识点 • ▲ 理解中国生育保险、住房保障、农村社 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的有关知识点
• ◆ 中国社会保障项目——分社会保险、社 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住房保障 等。
•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 • 保障水平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各方面承受能 力适应 • 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 助等形式相结合 • 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 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 策扶持 • 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 3、保险对象(非城镇户口、不由国家供应 商品粮的农村人口)及缴纳年龄为20~60周 岁、领取保险费的年龄一般在60周岁以后。 • 4、保险资金的筹集:个人缴费为主、集体 补贴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 • 5、缴费标准及记帐
• 3、统筹基金分段支付: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 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自付。起付标准以 上、最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 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超过最高 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商业医疗保险 等途径解决。 • 4、支付标准具体细化:各项标准根据以收定 支、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 5、退休人员支付待遇优惠:退休人员个人负 担医药费的比例适当低于在职职工。
• ◇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 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 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 资收入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
• ◇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 • 1、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内由统筹基金和个人帐 户构成。 • 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银行计息办法。—— 当年筹集的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 度结转的基金本息,按3个月的整存睁取银行 存款利率计息;存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沉淀 资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并不低于该档次利率水平。 • 3、个人帐户权益。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讨(ppt 29页)

我们青年人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将 是下一个唱响历史舞台的英雄。在这种优 良的社会保障制度下,我们应该珍惜这些 条件,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向上、奋发 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 度,从试点开始,逐步向面上推进;1996年底,民 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的意见》;近几年农民种地不但免租免税还给一定的 补贴,所以政府对农民的惠民政策是有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的通知》,为在农村全面建立和实施低保制度提供了政策上的
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 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正确指引和在中国共产党的英 明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会不断的健 全——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每个老人都能安 享晚年、每个孩子都能拿上心爱的课本走进书声 朗朗的课堂、每一个挣扎在饥饿和痛苦边缘的人 都能看到前方的希望、、、
▪ 例如:
▪ 一些家庭
的生活环 境
▪ 基本设施
▪ 食物
孩子们吃 不饱穿不 暖;还有 些孩子很 小就要背 上沉重的 家庭负担
上学对他 们来说也 许只是梦 想!
他们眼角含着泪 水,在贫困面前 他们拥有的:只 是无奈和辛 酸、、、
• 贫困原因大致总结为:
(1)、文化程度普遍低下致贫 (2)、自然灾害致贫 (3)、缺少耕地致贫(主要是农民) (4)、因病或残疾致贫 (5)、缺少劳动力致贫 (6)、因上学负担致贫 (7)、因建房或购房致贫 (8)、其他原因致贫
针对那些不良行为 政府因此也采取了 措施:对处于生活 困难状态的贫困居 民而言,他们的实 际生活状态,常年 生活状态,邻里群 众非常了解。所以 除了要按照构成收 入的条件和要素来 进行收入调查核实, 国务院的《通知》 中吸收地方的成功 经验,也明确提出 要通过村民会议和 村民代表会议,对 申请低保的居民进 行民主评议。
财政学-社会保障制度PPT课件

05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总结词
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
详细描述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逐步实现全覆盖,包括城乡居民、各类就业人群和流动人口等。同时,应提高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优化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机制,是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关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03
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困难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保障资金筹措面临较大压力,财政负担较重。
01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
目前仍有部分人群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如部分私营企业员工、农民工等。
02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保障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减轻财政负担,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逐步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相互支持、协同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协同发展
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时,财政与社会保障部门需要进行充分协调,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政策协调
通过资源整合,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资源整合
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关系
03
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
总结词
应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机制,实现多元化筹资,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缴费、政府补贴等。同时,应优化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第九讲社会保障制度教学幻灯片

2006年1月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6
四、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对策探讨
(一)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1、国家统包,就业和福利高度统一 2、保障系统多元化、等级化 五大保障系统:即民政部门、国家机关干部 职工、国有企业职工、集体企业职工、农村 社员 3、社会保障的集体化和企业化 4、农村社会保障的低层次化
2006年1月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2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功能
(一)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全体公民 基本生活需要和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 度,它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安全感的 一种安全保护措施。
具体说,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专门机构依据 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遇到疾病、生育、年老、 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 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服务和帮助,以保障其 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
2006年1月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7
(二)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
1、社会保障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 2、社会保障机构多样化,缺乏统一管理
我国的卫生部、民政部、劳动部、人事部、人民保险公 司,都参与和管理社会保障业务,俗称“五龙治水”
3、保障资金来源单一,管理和运营不科学,保值和增 值缺乏有效手段
2006年1月
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
11
(五)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化程度
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是我国社 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
2、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 发展水平相适应
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解读
1
中国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2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
3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社会保障实践
4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55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中国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
过立法,采取强制性手段对国民收
入进行再分配,并集中形成社会消
费性共同基金,对由于年老、疾病、
2、健全的社会保障组织
▪
中国古代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的职官或机
构经历了由以设官掌事为主变为因事设署
(衙),以署(衙)定官的发展变化过程。在隋唐
以前,主要是设官掌事,隋唐以后转为因事
设署,以署定官。
朝代
职官或机构及其隶属
上古时期 天子——司徒
西周、春秋 天子——地官司徒
战国
国君——相——司徒
春朝
皇帝——丞相——尚书
伤残、失业、死亡以及其他灾难
等的发生导致生活出现困难的社
会成员,给予物质性社会援助,以保
证其最低生活需要或基本生活需
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
和事业。
五个方面要件
▪ 一、社会保障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支 撑
▪ 二、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政府) ▪ 三、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成员 ▪ 四、社会保障的水平取向应是适度的 ▪ 五、社会保障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解读
•导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 活,期盼有更好的教 育、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更可 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期盼 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 好、工作得更好、生 活得更好。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就是 我们的奋斗目标。”
▪ 中国有悠久的古代文明,也有着相当成 熟的古代社会保障制度,这种古代社会保障 制度与家庭、家族制度一起,成为中国古代 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几乎是空白,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逐步在城镇的国家和 集体单位建立起内容比较健全的现代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建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从国家 保障型向社会保险型演变。
皇帝——户部(六部之一, 沿袭明代,后改制 1905年年前); 民政部(十一部之一, 1905年后)
3、积极的社会保障意识
▪ 历代有为的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秩序的需要,按照 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农业社会的要求,形成了一种积 极的社会安全意识,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小农,减少 灾荒,实行仓储,以备荒年。
仓储后备制度
水、旱、虫、雪灾及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起义 疫病流行
连年水、旱灾情激化 刘福通等领导的农民起义
明末崇祯元年公元628年 陕西大饥荒
李自成起义
清朝公元1848-1850年 全国大灾荒
洪秀全起义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以后,努力争取建立劳 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 成为党团结群众开展斗 争的重要手段和奋斗目 标之一。
▪ 从1922年至1929年共召 开五次全国劳动大会, 每一次大会都对工人的 社会保险、职工福利提 出明确的要求和斗争目 标。这些斗争为在中国 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进行了理论和思想准备。
▪ 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建立工农革命政 府,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劳动法》,对职工因病 丧失劳动能力、年老、残废 优恤金;失业津贴;职工洗 理卫生费与住宅;职工家属 免费医疗;家属丧葬费、抚 恤费等都做了规定。成为中 国历史上第一部维护工人阶 级利益的劳动立法。
清朝
职官或机构及其隶属
备注
皇帝——尚书省——民部
皇帝——尚书省——户部 其间武则天及玄宗期间有 变动
皇帝——中书省——户部 官制为三省六部、分掌军、 政、财权
皇帝——中书省——户部 官制为一省六部,另设枢
(六部之一)
密院等管兵、监察等
皇帝——户部(六部之一) 设六部,直属皇帝;在地 方机构中,由布政史掌民 事
汉朝
皇帝——丞相——民曹 尚书
三国、魏 皇帝——中书令——左 民曹、度支曹
两晋
皇帝——中书省——屯 田尚书
南北朝
皇帝——尚书省——左 民曹、度支曹
备注 处理各种民事 “佐王安忧邦国”是其职责 职责同前朝
两汉时期职官设置不一, 但大体如此 蜀国仅设尚书而不分曹, 吴国则由户曹负责
朝代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 在实施与民休息、发展生产 的同时,实行仓储后备制度 也是历代有为君主预防灾荒 的重要举措。
4、丰富的赈灾救济措施
(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
▪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在于小农 经济与灾害频发的国情。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度。尤其是黄 河流域,更是灾害连年,每年都会出现涉及赈灾、
移民、迁徙等社会问题,为了保障民众在农耕过程
中避免天灾人祸的侵扰,建立一种适合当时人口发 展需要的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 中国自然灾害自古十分频繁,赤地千里、衷鸿遍野、人 相食的惨剧,史不绝笔,这是促使古代救济、救灾等社 会保障措施及实践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原因,往往成 为奴隶和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时间
西周厉王21-26年
起因
大旱
事件
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奴起义
秦末 西汉王莽天凤4-5年
东汉 隋末
唐末公元869-897年
宋朝
元末
大泽乡暴雨
陈胜、吴广起义
山东、江苏、南方大 绿林、赤眉起义 饥荒
连年灾荒
黄巾起义
山东大水、江南春荒 翟让、窦建德、杜伏威领导的 农民起义
西起虢川、东达海滨 王仙之和黄巢起义 的大范围干旱
手段
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
▪ (一)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背景
(一)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
1
深刻的社会保障思想
2
健全的社会保障组织
3
积极的社会保障意识
4
丰富的赈灾救济措施
1、深刻的社会保障思想
▪ 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是一种社 会理想,它最根本的价值是为 人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植入一 种最重要的精神理念。
▪ 大同社会思想大约产生于春秋 末期至秦汉之际,其思想影响 一 直 延 续 到 19 世 纪 末 叶 20 世 纪初,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 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思想。
▪ 《礼记·礼运篇》:“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 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 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闲。是谓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