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52)(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52)(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8.0分)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压榨菜籽油和浸出菜籽油都利用了萃取原理B. 用碳粉和铁粉制作的“双吸剂”使用是会发生电化学腐蚀C. 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100%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乙烯的球棍模型:C. 醛基:−COOHD.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B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氧化铝熔点高C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D“84”消毒液可用于环境消毒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A. AB. BC. CD. D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L−1Kl溶液:Na+、K+、ClO−、OH−B. 0.1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C. 0.1mol·L−1HCl溶液:Ba2+、K+、CH3COO−、NO3−D. 0.1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于制取碳酸氢钠晶体B. 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饱和烃C. 用渗析法分离葡萄糖与氯化钠的混合液D. 用陶瓷蒸发皿加热NaOH溶液获得纯净的NaOH固体6.下列关于SO2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使石蕊试液褪色B. 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4C. 不能与过氧化氢(H2O2)溶液反应D. 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出现红色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l2通入水中制氯水:Cl2+H2O⇌2H++Cl−+ClO−B. NO2通入水中制硝酸:2NO2+H2O=2H++NO3−+NOC. 0.1mol⋅L−1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D. 0.1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Ag++NH3+H2O=AgOH↓+NH4+8.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安徽皖东南四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安徽皖东南四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安徽皖东南四校【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级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网红美食“脏脏包”的部分制作过程如下,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面团发酵B .手擀面饼C .包裹黄油D .熔化巧克力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物质的用途跟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 B .氮气用于食品保存 C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D .铜用作电线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 )A .水−−−→通电 氢气+氧气 B .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C .乙炔+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D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 ;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 mL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 B.肯定大于8 mLC.肯定等于8mL D.肯定小于8 mL6.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B.C.D.7.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分解有催化作用。

用下表中物质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表所示。

若用氯酸钾来制氧气,如果没有二氧化锰,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A.氧化铝B.氧化铜C.氧化铁D.氧化镁8.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9.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和氧原子10.足量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1)写出E的化学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和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写出G→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每空1分,共9分)
27.(9分)小豆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后,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氢气(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19.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3)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并得到平稳的气流,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可选用如图装置,硫化氢气体从_____端导入(填“a”或“b”)。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壁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6.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分别由H、O、Al、S、Cl、Fe、Cu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D、E、G、I均为单质,A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E为紫红色固体;J为金属氧化物;B、C均由三种元素组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物条件已略去。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测量中,登顶珠峰的队员需随身携带贮气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贮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氧气B.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子被压缩变小C.贮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空气D.贮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B.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C.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D.作为燃料,石油不如天然气清洁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洗洁精用于餐具去油D.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届时场馆将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从而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60吨,进而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白色污染C.温室效应D.臭氧空洞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液氧C.二氧化碳D.双氧水6.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B.氧气具有可燃性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相同情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7.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水通电分解B.湿衣服晾干C.冰融化成水D.蔗糖溶于水8.以下是实验室依次制取、收集、验证、验满CO2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B.C.D.9.有关2H2 +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C.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D.2g氢气和lg氧气反应生成2g水10.下列与水和溶液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加热煮沸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消毒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11.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4H—4个氢元素B.H2O—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C.+2Ca—个钙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12.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Mg、Fe与氧气反应都会产生固体B.铁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同C.H2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二氧化锰可以作所有反应的催化剂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D.二氧化锰不仅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能增加氧气的产量14.某同学制氧气时所收氧气不纯。

经典试题解析—高一化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经典试题解析—高一化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三校联考
C.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如MgO、Na2O等,金属氧化物中也有少数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C正确;
D.钠盐、钾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阴离子分类的,它和钠盐、钾盐之间是交叉关系,D错误;
故选C。
10.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CO2↑+H2O
D. 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①中高锰酸钾能将浓盐酸氧化成黄绿色气体Cl2,该反应中,高锰酸钾为氧化剂,Cl2为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MnO >Cl2;实验②中Cl2能将FeCl2氧化生成黄色的FeCl3,Cl2做氧化剂,FeCl3是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Fe3+;实验③中Cl2能与I-反应生成I2,Cl2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故氧化性Cl2>I2。
故选C。
11.下列与Cl2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 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0.1mo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0.2mol电子
D.Cl2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Cl2具有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气中Cl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故A错误;
D、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氯化钠,符合“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5.对四组无色透明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四位同学各鉴定一组,他们的实验报告的结论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13)(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13)(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 (1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1.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不与氧气反应的是()A. B. C. D.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纸张保鲜水果食用油中添加TBHQ(一种酚类物质)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食品包装袋中放置还原铁粉A. AB. BC. CD. D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B. 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符号:818OC. S2−的结构示意图D. NH4Cl的电子式:3.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A. 加入少量冰醋酸B. 加水稀释C. 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D. 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4.将NO2通入足量的以下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肯定不产生气体的是()A. NaHCO3B. KHSO3C. NaOHD. FeCl2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L NH3含有原子总数为4N AB. 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 AC. 常温下,0.1molCuSO4·5H2O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0.4N AD. 常温常压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4N A6.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以Ni/Al2O3为催化剂,由CO2和H2转化为产品CH4的反应历程,其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总反应方程式为:CO2+4H2⇌CH4+2H2OB. 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C. 在反应历程中,H−H键与C=O键断裂吸收能量D.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7.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 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a2++CO32−=CaCO3↓B. 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SO2+H2O=2H++SO32−C. 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溶液,阴极附近生成沉淀:2Al3++6H2O+6e−=2Al(OH)3↓+3H2↑D. 工业上制取硅:SiO2+C Si+CO29.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 B C D方案目的利用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取乙烯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A. AB. BC. CD. D10.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2SO2(g)+O2(g)⇌2SO3(g)ΔH<0。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中含二氧化氯(ClO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2.某物质有硬的外观,银白的金属光,一些同学认为它是铁。

在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属于科学中的()A. 实验B. 假设C. 观察D. 做结论3.下面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4.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B. 过滤C. 熄灭酒精灯火焰D. 称量固体物质5.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B. 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C. 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苹果腐烂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蔗糖溶解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右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反应物肯定不属于氧化物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电解水的反应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后是纯净物B. 水能够溶解所有物质C. 物质着火都能用水扑灭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水体污染9.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 点燃某可燃物,在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可燃物一定是H2或含有H2B.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可能是因为盐酸太浓C. 某混合气体能使灼热的氧化铜变成红色固体,且导出后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D. 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只剩下氮气10.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 甲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 乙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 丙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 丁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11.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物质属于氧化物B. 这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 这种物质属于化合物D. 这种物质不属于单质12.小明对于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如图所示),蜡烛减小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B. 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上干冷烧杯,看到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C. 将大烧杯罩在燃烧蜡烛中,一会儿,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C x H y燃烧的方程式是C x H y+33O225CO2+16H2O,则物质的化学式是C25H32二、填空题(共8题;共25分)13.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________(倒或正)放,原因是________标签向着手心原因是________.14.请从H、C、O、N、Na、Fe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一种液态的可再生燃料________;(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3)纯碱________;(4)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物形式)________。

2020-2021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后待测Q质量为12gB.反应后生成15gZC.该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D.该反应中Y与Q质量之比为1:1【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Q的质量。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Q的质量为4g+10g+1g+21g-0g-12g-15g=9g,Y、Z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X、Q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A、反应后Q的质量为9g,故错误;B、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g-1g=14g,故错误;C、化学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g12g:n2n=2:3,故正确;D、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12g-10g):(21g-9g)=1:6,故错误;故选C。

【点睛】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2.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为165.6B.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C.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D.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40,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反应的质量看AC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分别有9.8克和8克参加了反应,D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且产生的质量为14.2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B是生成物,且有3.6克的B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36∶142;则X的值是162g+3.6g=165.6g;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说明该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若A与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8∶3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D错误,故选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3.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B.工业废水处理未达标就排放C.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2..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如图是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锂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锂的核内质子数是3C.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C.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5.下列有关CO 与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CO 与CO2都会污染环境B.CO 与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CO 与CO2可以互相转化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气体,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6.茉莉花清香淡雅,深受人们喜爱。

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乙酸苯甲酯(C9H10O2),它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水浸泡茉莉花来提取乙酸苯甲酯B.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10:2C.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7.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气体转化的催化剂。

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电风扇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充足的氧气C.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D.从煤块到煤球到蜂窝煤的改进,主要是增大煤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9.现有X、Y、Z三种金属,若把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Z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Z表面有银析出,Y没有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X>Z>Y D.X<Y<Z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1:3二、多选题12.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

下列有关模型不正确的是A.B.C.D.三、填空题13.金属资源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1)铝在地壳中的含量居所有金属元素第______位。

(2)铝是很活泼的金属,但用铝制作的炊具却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以方程式表示)。

长期使用铝制炊具会使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不利人体健康,这里的“铝”是指___________。

(3)明矾中含有铝元素,生活中用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14.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常见气体的性质(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A”或“B”)。

用C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_____进入(填b或c)。

(3)将收集到的CO2气体按图D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通过该实验可知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5.用如图装置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

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点燃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一段时间后,当粉末全部变为黑色时,停止通入CO,熄灭酒精喷灯。

(1)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在冷却过程中,为防止管中黑色粉末表面因与空气接触而变为红色,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3O4,资料:Fe3O4不与CuSO4溶液反应。

为验证黑色粉末成分。

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

证明黑色粉末中含Fe和Fe3O4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6.“暖贴”是我们冬天中常用的一种用品。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贴中成分及发热原理展开了探究。

(1)“暖贴”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其发热原理就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其中一种生成物是Fe(OH)3,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检验配料中含有铁粉。

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取少量附着在磁铁上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_____________,得出配料中含有铁粉。

(3)检验配料中含有活性炭。

暖贴中的活性炭是利用它能_____________大量潮湿的空气,为铁粉氧化提供条件。

小明用图中所示方法实验,将暖贴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含有活性炭。

此方案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若可行,写出其理论依据,若不可行,请写出合适的方法_____________。

(4)探究暖贴中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的作用实验数据如下:①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第____________组的数据,能证明食盐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

②实验组第4组数据中: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5)(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B 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C 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六、计算题17.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制取高质量炭黑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 CH 2H +C 高温,现将2.4t 甲烷裂解,可制得多少吨炭黑___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鼓励焚烧秸杆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不正确;B、工业废水处理未达标就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不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C不正确;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处理,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D。

2.A【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的核内质子数是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3.C【详解】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4.C【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管应略微倾斜,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盖应倒放在桌面上,故选项错误;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药品时,胶头滴管不得伸入试管中滴加,故选项错误;C、有火柴点燃酒精灯,故选项正确;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选项错误;故选:C。

5.C【解析】【详解】A、CO会污染空气,CO2不污染空气,只是会导致温室效应,故不符合题意;B、氧元素在化合物里,一般为-2价,根据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而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化合价不同,故不符合题意;C、CO在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 与CO2可以互相转化,故符合题意;D、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 气体,点不着,只能通过炽热的氧化铜除去CO,故不符合题意。

6.D【详解】A、乙酸苯甲酯难溶于水,故不可以用水浸泡茉莉花来提取乙酸苯甲酯,不符合题意;B、乙酸苯甲酯(C9H10O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9):10:(16×2)=54:5:16,不符合题意;C、乙酸苯甲酯(C9H10O2)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氢、氧原子组成,不符合题意;D、乙酸苯甲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9100%=72%129+10+162⨯⨯⨯⨯,符合题意。

【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7.B【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NiFe2O4中Fe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3)×2+(﹣2)×4=0,则x=+2价。

故选B【点睛】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