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I指南

合集下载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

2024ESC_STEMI诊疗的指南STEMI(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由于患者病情危急,ST段抬高及快捷、准确的诊断与紧急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关于2024年STEMI的诊疗指南,以提供临床医生规范的治疗方案。

该指南强调了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点,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内容:1.临床表现及初步诊断:-心前区疼痛或不适感,并伴随持续性或不稳定性ST段抬高;-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0.1mV的二联律或新发立即性心室颤动;-初步诊断需要结合心电图和临床表现,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或肌钛蛋白T)的升高。

2.早期干预和治疗:-并行ECG监测及监护;-静态ECG寻找特殊征象,如新的束支传导阻滞、室速或异常Q波;-快速获取12导联ECG、抗血小板药物、肌钙蛋白I或肌钛蛋白T测定;-尽早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择期不得超过90分钟;-用救护车将患者送往具备直接PCI治疗能力的医院;-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法提供的区域,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

3.辅助治疗:-对于出血风险较小的患者,应立即给予阿司匹林;-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给予肝素和阿司匹林;-对于醒目出血的患者,只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或静脉注射);-可根据需要使用贝他类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镁剂。

4.心肌梗死合并的其他治疗:-治疗背景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左室功能低下患者,给予抗心衰药物;-高风险的患者,考虑应用抗凝治疗;-血栓栓塞风险较高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应进行康复和生活方式干预。

此外,指南还指出了STEMI转运和后续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管理,特别强调了高龄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的治疗策略。

总之,2024年ESC发布的STEMI诊疗指南强调了临床表现的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指导方案。

STEMI溶栓筛查指示(2023版)

STEMI溶栓筛查指示(2023版)

STEMI溶栓筛查指示(2023版)根据2023年最新的医学指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急症,溶栓疗法是其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STEMI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特制定本指示,以帮助临床医生正确筛查患者并准确实施溶栓治疗。

本指示适用于所有怀疑STEMI的门诊、急诊或住院患者。

筛查指引根据临床表现和简单的心电图(ECG)特征,临床医生可以进行初步筛查以确定STEMI的可能性。

以下是筛查的推荐指引:1. 疼痛:患者应报告胸痛或不适,在胸骨后方的区域,往往向左臂、颈部或下颌放射。

2. 心电图(ECG)特征:- ST段抬高: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1mV,或对于V2至V3导联,ST段抬高≥0.2mV。

- 新出现的左束支阻滞(LBBB)。

3. 时间窗口:如果心电图特征持续存在20分钟以上且与心绞痛相一致,应考虑STEMI的可能性。

4. 参考临床评估: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等综合评估,以辅助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溶栓治疗。

实施溶栓治疗只有经过初步筛查且高度怀疑STEMI的患者才应该接受溶栓治疗。

以下是溶栓治疗的指引:1. 溶栓药物选择:根据医院资源和溶栓疗法的可行性,可以选用血小板活化因子Ⅱb/Ⅲa受体拮抗剂、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或重组链激活型硫酸酶,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Ⅱb/Ⅲa 受体拮抗剂为优先选择。

2. 用药时间窗口:溶栓治疗应尽快开始,在症状开始后30分钟内实施。

如果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指征,应尽快收下一份心电图以确认诊断,然后开始溶栓治疗。

3. 监测: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应进行密切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

4. 定期评估:在溶栓治疗后,临床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症状、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溶栓治疗的效果。

总结本指示提供了STEMI溶栓筛查和治疗的指引,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高STEMI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症状、ECG特征和临床评估结果,医生可以筛查患者并确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MI)治疗指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MI)治疗指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 TEMI)治疗指南
泗洪县康复医院 学习资料 张成华
• 该指南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STEM I诊断和治疗的进展,根据临床证据和专 家意见提出了STEMI病人进行各种诊 断检查、特殊治疗或干预的适应证建议。 该指南的内容按照病人从发病、院前治疗、 急诊室治疗、住院治疗和出院后治疗的顺 序编排。 • 该指南结合了本院具体情况编写,也是我 院今后一段时间内,治疗该病的总的原则。
b.硝酸甘油 Ⅰ类 1.当前有缺血性不适症状的病人应该每5 分钟1次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4mg)治 疗,总量可达3次,此后需要静脉滴注硝 酸甘油治疗。 2.可采用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来缓解当前的 缺血性不适症状、控制高血压或治疗肺充 血。
Ⅲ类 1.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较基线下降 ≥30mmHg;严重心动过缓(<50次 /分);心动过速(>100次/分)或 疑及右心室梗死的病人,不能单独使用硝 酸酯时可同时分别给予: 多巴酚丁胺;窦房结兴奋剂(心先安);钠 离子阻滞剂( Ⅰc 心律平)或ß受体阻滞剂。 2.在过去24小时内因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而使用过磷酸二酯酶抑制剂(48小时内 曾用过他达拉非)的病人不能使用硝酸酯。
2.如果最初ECG不诊断STEMI,但 病人仍然有症状,并且临床高度怀疑ST EMI,则要每隔5~10分钟连续进行 ECG检查或连续12导ST段监测,以 检出可能发生的ST段抬高。 3.在下壁STEMI的病人中,应该采用 右侧ECG导联来筛查提示右室心肌梗死 的ST段抬高。
ⅳ.实验室检查 Ⅰ类 1.实验室检查应该作为STEMI病人处 理的一部分而进行,但不能延误再灌注治 疗的实施。 ⅴ.心肌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 Ⅰ类 1.肌钙蛋白应该用作评估并存骨骼肌损伤 的STEMI病人的最佳生物学标志物。

STEAMI诊疗指南

STEAMI诊疗指南

抗血小板
❖ 阿司匹林:AMI急性期,150-300mg,首次服用时选择水溶 性,或肠溶性嚼服,3天后改为小剂量50-150mg;
❖ 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无论是否接受再灌注治疗,STEMI患 者均需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75mg qd) (Ia类),至少应用14天(Ib),推荐1年以上(IIa);75 岁以下的溶栓治疗患者或未接受再灌注者,应口服首剂 300mg(I),并长期(如1年)接受氯吡格雷(75mg/d)治 疗(IIa类);
❖ 目前指南认为对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没有禁忌症的患者给予 200mg/d口服是安全的,建议开始给予美托洛尔时应谨慎, 从50mg/d开始,每6h评估加量,逐渐增量;
❖ 指南强调β受体阻滞剂对极高危(包括射血分数低、心力 衰竭、休克恢复期)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心肌梗死急 性期病情一旦稳定,即应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并逐渐 加量,坚持长期口服(I类推荐);
❖ 2、PCI耽误时间(门球时间>90min)而溶栓治疗 相对更快【(D-to-B)-(D-to-N)>1h】
溶栓治疗的禁忌症
❖ 既往任何时候的出血性卒中或1年内的缺血性卒中 或脑血管事件;
❖ 已知的颅内肿瘤;
❖ 近期2-4周内活动性内脏出血(月经除外);
❖ 可疑的主动脉夹层;
溶栓治疗的注意事项及相对禁忌症
右室AMI易出现低血压,应小心评估应用;
常规处理
❖ 四、抗血小板治疗建议:
❖ 1、如无禁忌症立即给予阿司匹林,第一天给予150-300mg,以后每天使用同样剂量(I 类);
❖ 2、无论是否进行再灌注治疗,STEMEI均需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75岁 以下首剂负荷300mg,之后75mg qd)(I类),至少应用14天(Ib类) ,推荐1年(IIa 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1.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患者在胸痛发作前会有一系列的心绞痛症状,如胸闷、疼痛、喘憋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同时,进行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等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2.心电图检查:是诊断STEMI的关键,ST段抬高表明心肌梗死的存在,而T波倒置则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3.血清标志物检查: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与蛋白质在体内释放,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检测,可以用于判断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4.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影像,确定梗死的部位和血管状况。

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1.紧急处理:一旦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给予患者氧气吸入、镇痛、抗凝等治疗。

2.溶栓疗法:在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时间窗口内,可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梗死血管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扩展。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支架等器械的植入恢复血管通畅,减少心肌损伤和改善预后。

4.抗血小板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次发生血栓形成。

5.抗凝治疗:在急性期内给予低分子肝素、肝素等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管内再狭窄、微栓子的形成等并发症。

6.液体复苏:在患者出现低血压和心力衰竭时,进行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

7.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在患者稳定后,可进行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STEMI指南要点

STEMI指南要点
1. LVEF≤0.4,CHF,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常规做PCI是 合理的。(证据水平:C) 2. 在急性事件发作期间,有可靠的心衰临床症状,尽管随后的 评估表明LV功能尚可(LVEF大于或等于0.4),做PCI是合理 的。(证据水平:C)
IIb类
常规PCI可考虑作为溶栓治疗后介入治疗的一部分。(证据水 平:C)
早期再灌注治疗
Ⅰ类(证据水平:A)
• 对所有STEMI病人应该快速评估是否需要再灌注治疗, 与医院联系后快速完成再灌注治疗策略。
• STEMI病人首诊医院如果没有在90分钟之内行急诊PCI 的条件,若没有禁忌症则均应该行溶栓治疗。
• Door to needle time— <30min • Door to balloon time— <90min
再灌注治疗策略的选择
第一步:评估时间和危险性 出现症状的时间;STEMI的危险性;溶栓的风险;转运到可熟练行PCI导管室的时间 第二步:选择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
假如在3小时之内且介入治疗能及时进行,则两种再灌注治疗没有优略之分。
以下情况优先选择 溶栓治疗
A 早期表现(症状出现小于3小时且不能及时行介 入治疗:见下面) B 不能选择介入治疗 1 导管室被占用或不能用; 2 进入血管困难; 3 缺乏熟练进行PCI的导管室条件 C 不能及时行介入治疗
c. 若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小时,且就诊-介入时间尽可能缩短至90分 钟之内完成,首选直接PCI(证据水平:B)
d 对年龄小于75岁、伴ST段抬高或LBBB、心肌梗死36小时内发生 休克的急性心梗病人,适合在休克18小时内行直接PCI完成血管 重建。除非因病人的反对或禁忌/不适合进一步介入治疗,继续支 持治疗无效。(证据水平:A)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指南解读
➢ 补充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
OCT腔内影像证实有25%~30%的STEMI患者并无严重的斑块狭窄,仅在血管内膜糜烂、侵蚀基础上继 发血栓形成,此类高凝血栓状态的STEMI患者甚至无需支架治疗。
➢ 补充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国数据
➢ 更加注重再灌注治疗中的心肌微循环保护作用
机械物理性碎解血栓仅开通心外膜传导性大血管; 生物化学性溶解血栓的方法,使血栓内纤维蛋白分子链裂解,从而使血栓溶解再通。
用 ➢ 溶栓同时还有微循环中微血栓清除疏浚作用 ➢ 溶栓具有全冠脉循环系统的血流灌注改善,
尤其是微循环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 溶栓可扩大PCI窗口12---24小时,有助建立 药物—介入治疗模式
2017 ESC--根据时间决定策略 --选择再灌注方法
溶栓与急诊PCI都是I,A推荐
0小时 STEMI
早期 3小时
溶栓:早期再灌注手段
不同溶栓药物主要特点的比较
溶栓药物 常规剂量
纤维蛋 半衰期 抗原性及 纤维蛋白 90分钟
TIMI3级血
白特异性 (min) 过敏反应 原消耗
再通率(%)
流(%)
尿激酶
150万单位

18-20

明显
53
28
30分钟静点
阿替普酶
100mg

3-8

轻度
75
54
90分钟静点
瑞替普酶
10MU×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 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
第2版
汇报人:
目录
01 STEMI系统性救治工程
02 STEMI早期肝素化的重要性
03 溶栓:早期再灌注手段
04
早期补钾和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 STEMI早期猝死的应用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

2024ESCSTEMI管理指南2024ESCSTEMI管理指南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的指南。

本指南是根据最新的临床证据、专家共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编制而成,旨在提供最佳的STEMI患者抢救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包含了STEMI患者的诊断、初步评估和初始处理的建议。

首先,对于疑似STEMI患者,临床医生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认诊断。

如果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应立即启动STEMI急救流程,包括获得静脉通路、给予急救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和及时通知心血管团队。

对于ST段抬高的患者,应尽快进行冠脉造影术,以确定病变血管和冠脉再灌注治疗的方式。

在STEMI的初步评估中,除了对病情和患者状况进行评估外,还要关注并发症的风险评估。

这些并发症包括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机械并发症和封堵性血栓。

针对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降低冠脉再梗死风险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并早期考虑冠脉介入治疗。

对于STEMI患者的初始处理,应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如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或溶栓治疗。

对于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急诊PCI,并在最早的时间窗内进行冠脉介入,以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和改善预后。

对于不能及时进行PCI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溶栓药物,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此外,本指南还提出了STEMI患者的后续管理建议,包括再灌注治疗的评估和优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抗栓治疗的持续使用和患者康复计划的制定。

全面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可以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2024ESCSTEMI管理指南提供了最新的STEMI患者抢救和治疗的标准和建议。

这些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和专家共识,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STEMI患者,并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I I IIb IIa
A A B C B
对再梗死患者,如果不能立即(症状发作后 60min内)进行冠状动脉造 影和PCI,可给予溶栓治疗 对发病12-24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疼痛和至少2个胸导联或肢体导联ST 段抬高>0.1mV的患者,若无急诊PCI条件,在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溶 栓治疗 STEMI患者症状发生24h,症状已缓解则不应采取溶栓治疗
三、入院后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 01 04 镇痛:吗啡3mg Vi 02 03
纠正缺氧
暂禁食,营养支持
四、入院后再灌注治疗
溶栓
PCI
ONE
TWO
再灌注成功指标
血管再通的间接判断指标:
(1)60-90min内抬高的ST段至少回落50%
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标准:
TIMI 2或3级血流表示再通,TIMI3级 为完全性再通,溶栓失败则梗死相关血 管持续闭塞(TIMI0-1级)
血清生化标志物
• 磷酸肌酸激酶(CK)广泛分布于骨骼肌,缺乏特异性,因此 不再推荐用于诊断AMI。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脱氨 酶同工酶对诊断AMI特异性差,也不再推荐用于诊断AMI。 • 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特异性较差。
鉴别诊断
急性肺动脉 栓塞
急性心包炎 气 胸
鉴别诊断
危险分层
高龄、女性、killip分级II-Ⅳ 级、既往心肌梗死史、房颤、 前壁心肌梗死、肺部罗音、血 压<100mmHg、心率>100次/min、 糖尿病、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溶栓治疗失败 新发生心脏杂音
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
• A: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 B: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 C: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 (1) 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行PCI直接开通 IRA。直接PCI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的开通IRA。建议“进门球囊开通”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对于12小时内(特别是3-12 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 PCI。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PCI。 对于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将时间放宽至36小时。而对于 发病已超过12小时,且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行PCI。 • (2) 转运PCI: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而患者不能立 即溶栓,则转至具备PCI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 • (3) 补救PCI:溶栓失败后IRA仍处于闭塞状态,对于IRA所行 的PCI。 • (4) 易化PCI:发病12小时内,拟行PCI的患者于PCI术前有 计划的预先使用溶栓或抗血小板药物,以尽早开通IRA。
(二)心肌梗死临床分类
分类 Ⅰ型 描述
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梗死,由1次原发性冠脉事件(如斑块侵蚀及破 裂、裂隙或夹层)引起。
Ⅱ型
Ⅲ型 Ⅳa型 Ⅳ b型 Ⅴ型
继发于缺血的心肌梗死,由于心肌需氧增加或供氧减少引起,如冠状动 脉痉挛或栓塞、贫血、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
突发、未预料的心脏性死亡,包括心脏停跳等 伴发于PCI的心肌梗死 伴发于支架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 伴发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推荐等 证据 级 水平
I I I I IIa IIa III
A A B A B C C
有选择的年龄大于等于75岁、在发病36h内发生心源性休克、适于血管重建并可在休克发生18h内进 行者,如果患者既往心功能状态较好、适宜血管重建并同意介入治疗,可考虑行直接PCI 如果患者在发病12-24h内具备以下1个或多个条件时可行直接PCI治疗: ①严重心力衰竭,②血液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③持续缺血的证据 无血液动力学障碍患者,在直接PCI时不应该对非梗死相关血管进行PCI治疗
1.直接PCI
治疗建议
如果即刻可行,且能及时进行(就诊-球囊扩张时间<90 min),对症状发病12h内的STEMI(包括正后壁 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行直接PCI 年龄<75岁,在发病36h内出现休克,病变适合血管重建,并能在休克发生18h内完成者,应行直接 PCI,除非因为患者拒绝、有禁忌证和(或)不适合行有创治疗 症状发作<12h。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或)肺水肿killip III级)的患者应行直接PCI 常规支架置入
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
心源性猝死 PCI相关的心肌梗塞
CABG相关心肌梗塞
有AMI的病理学发现
STEMI的病理学
STEMI CK- MB or cTn
NSTEMI cTn
/
UAP
or not
(四)临床和实验室评价、危险分层
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 心肌标志物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夹层 心包炎 急性肺动脉栓塞 气胸和消化道疾病
(2)TnT(I)峰值提前至发病12h内,CK-MB酶 峰提前到14h内 (3)2h内胸痛症状明显缓解。
(4)治疗后的2-3h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加 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AVB)或束支传 导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伴或不 伴低血压。 上述4项中,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前 移最重要
III
C
3.溶栓禁忌症
思考:溶栓禁忌症有哪些??
既往卒中病史
风险/效益比
出血风险??
4.溶栓剂选择
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常用的有链激酶和尿激酶
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 ——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基因工程改良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衍 生物:瑞替普酶(r-PA)、兰替普酶 (n-PA)、替奈普酶(TNK-tPA)等,选择 性更高,半衰期延长,适合弹丸式静脉推 注,可院前使用。 纤维蛋白特异性溶栓剂均需要联合肝素(48h),以 防止再闭塞。
Thygesen K,Alpert JS,Jaffc AS,et al.Third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on【J】.J Am Coll Cardiol,2012,60(16):1581-1598.
全球心肌梗死工作组发布MI新定义 (ESC/ACC/AHA/WHF 2007→2012)
2.溶栓适应症
治疗建议 推荐 级别 证据水 平
发病12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治疗条件的医院就诊、不能迅速转运、 无溶栓禁忌证的STEMI患者均应进行溶栓治疗 发病小于等于3h,而不能及时进行介人治疗者 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相差>60 min,且就诊至 球囊扩张时间>90min者应优先考虑溶栓治疗


1.溶栓获益
溶栓治疗是通过溶解动脉中的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从而部分或完全 恢复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STEMI时,不论选用何种溶栓剂,也不 论性别、糖尿病、血压、心率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获益大小主要取 决于治疗时间和达到的TIMI血流。 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 发病3-12h内行溶栓治疗,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 发病12-24h内,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溶 栓治疗仍然有效(IIa,B)。溶栓的生存获益可维持长达5年。左束支 传导阻滞、大面积梗死患者,溶栓获益最大。 院前溶栓获益更大,但条件难以达到。
5.剂量和用法
6.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溶栓治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0.9%-1%)。65%-77%颅内出血发生在溶栓治疗 24h内。高龄、低体重、女性、既往脑血管疾病史、人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是颅内出血的 明显预测因子
(1)立即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2)影像学检查(急诊CT或磁共振)排除颅内出血 (3)测定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并化验血型及交叉配血 (4)降低颅内压,包括适当控制血压、抬高床头30度、静脉滴注甘露醇,气管插管和辅助通气,必要时外科 脑室造口术、颅骨切除术以及抽吸血肿等 (5)必要时使用逆转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的药物:24h内每6小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2u,4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 的患者,推荐用鱼精蛋白中和(1mg鱼精蛋白中和100U普通肝素)。如果出血时间异常,可输人6-8U血小板
(三)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均可诊断心肌梗死
项目 心脏生物标志物及心 肌缺血的证据 诊断标准
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 值上限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 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 LBBB (3)心电图病理性Q波;(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 运动异常;(5)造影或尸检见冠脉内血栓形成。 突发、未预料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停跳,推测为新的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 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体检验显示新鲜血栓的证据 在基线肌钙蛋白正常、接受PCI的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 围手术期心肌坏死。按习用裁定,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定为 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CABG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 手术期心肌坏死。按习用裁定,将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10倍并发 生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新移植的或自身 的冠状动脉闭塞,或有心肌活力丧失的影像学证据,定为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送导管室行 直接PCI (Ⅰ,A)
高危患者应及 时转诊至可行 直接PCI的医 院进行冠脉造 影,PCI,CAB G(Ⅱa,B)
非高危患者建 议转诊至可行 直接PCI的医 院,尤其缺血 症状持续存在, 怀疑溶栓失败 患者(Ⅱ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