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 毛概人物简介

合集下载

荣氏兄弟发家史

荣氏兄弟发家史

荣氏兄弟发家史荣氏兄弟,是指中国企业家荣毅仁和荣毅生。

他们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

但是,凭着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才华,他们成功地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荣氏兄弟的发家史,并了解他们的成功秘诀。

1. 早年经历与启蒙荣氏兄弟的祖籍是江苏太仓,但他们的父母在苏州开了一家小鱼店,生活十分贫苦。

在荣毅仁出生后不久,他们的父亲便离世了。

母亲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为了糊口,她经营起了小小的饭店。

荣氏兄弟的母亲非常关心子女的学习,她让荣氏兄弟能够获得了良好的教育。

荣毅仁在读初中时,开始接触化学和物理,这让他对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在学校里也是一个认真的学生,很快就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2. 创业初期荣毅仁毕业后,曾从事过销售、做广告等工作,但他一直有着自己的追求。

他一边尝试自己创业,一边对市场作出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解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联系。

1993年,荣毅仁与荣毅生在苏州市创建了荣事达公司,专门从事家电销售。

当时,国内家电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荣氏兄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他们不断寻找机会,不断完善管理,不断学习,逐步发展壮大。

3. 商业转型荣氏兄弟在家电行业创业后很快意识到,传统的家电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们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这也将彻底改变家电商业模式。

荣毅仁在2012年宣布,荣事达将彻底改变商业模式,实行全面转型,重点从家电行业转向互联网行业。

荣氏兄弟的这一举动,似乎是一次跳跃式创新。

然而,这次转型并非没有准备。

在荣氏兄弟看来,公司的未来只能依赖于创新。

他们用自己创业的精神来重新审视商业模式,并从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回报。

4. 创业思考荣氏兄弟的成功,让我们更加了解创业的本质。

他们的成功并不能仅仅归功于资本,同样重要的是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精神,以及不断塑造创业精神的韧性。

荣氏兄弟一直希望,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把互联网的便利传递给更多人,为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奉献自己的力量。

荣毅仁简单介绍

荣毅仁简单介绍

家庭商业背景
1917年 1917年3月起,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 德生)先后在 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 二至九厂。并在沪设立茂新、 福新、申新 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 弟 总公司,自任总经理。至1931年,荣氏兄 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 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 全国民族资本面 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 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 1/3 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 量的1/5,被称为中国“ 粉大王” 粉大王”、“纱布大王”。他们的创业奠定荣家商业帝国 纱布大王” 的基础。六分之一以上 ,面粉生产数量占全国粉厂总数的 四分之一,在全国可谓是首屈 一指。 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是上海的 首富,中国最大的资本家之 一。他曾说话有这样的底气:“ 一。他曾说话有这样的底气:“在衣食方面,我拥有 半个 中国 ”。 毛泽东曾经说过:“ 毛泽东曾经说过:“荣家是我国 民族资本家的首户,在国 际上称得上财团的,我国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 1937年夏天,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 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 史系毕业,正式出任无锡茂 新面粉二厂的 助理经理 职位,第二年,伯父荣 宗敬病逝, 年仅弱冠的 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 荣毅仁开始在战乱中辅佐父亲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 抗战结束后,荣 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 面 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 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 粉厂,逐渐挑起荣氏家族企业的大梁。
革命背景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纷纷抽走资 1949年前后,蒋家王朝的倾覆已经板上钉钉,上海滩的巨贾富商纷纷抽走资 金、转移资产,到国外、港台避风头,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 金、转移资产,到国外、港台避风头,另图发展。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十大 资本家”,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 资本家”,九家举家迁徙,剩下没走的那家,就是荣家。1949年初,荣氏家 族也发生了一场 走还是留的激烈争论,后来,国民党的军统头子毛森对荣德 生施加压力,逼他去台湾,没有得逞。企图挟持荣德生去台湾,荣德生 坚决 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一人留在上海。 不去!最后荣毅仁 决定把家眷送到香港,一人留在上海。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 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合营,两年后,他把整个商业帝 国无偿交给了国家。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 改造高潮的到来,所有荣氏企业已 完成公私合营的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 改造,荣毅仁更是四处现身说法,宣传政策,“红色资本家” 的名号不胫而走。荣毅仁得到了中共领 导的另眼相待。毛泽东曾多次在公共 场合点名表扬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新九厂视察, 荣毅仁,1956年他到上海时,还专门到荣毅仁的申 这是毛泽东惟一视察过的一家公私合 营公司。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 1957年任上海市副市长、市工商联副主委。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 家”。 1959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1979年任中国国 1959年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顾问,1979年任中国国 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89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因病逝世,留下5个子女,现状如何?

89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因病逝世,留下5个子女,现状如何?

89岁“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因病逝世,留下5个子女,现状如何?提起企业家,大家势必会想到马云、李嘉诚等人。

其实,在中国还有另一类企业家,他们被尊称为“红色资本家”,一生都奉献给国家。

在众多“红色资本家”中,荣毅仁别具一格,堪称企业家中的楷模。

荣毅仁是荣氏家族的第二代掌门人,实业兴国,支持国家三大改造,造福社会。

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家境殷实,自幼聪明好学。

1937年,荣毅仁大学毕业时,适逢全面抗战爆发。

荣氏家族为了避难,不得已前往香港避难。

祸不单行,荣氏家族前往香港的第二年,荣氏家族掌门人荣宗敬,便在香港因病离世。

原本饱受战争冲击的荣氏家族,再次受到重创。

年仅22岁的荣毅仁,不得不出面帮助父亲,管理家族生意。

1949年,蒋家王朝覆灭,江浙一代富商纷纷出走。

然而,这次荣毅仁没有离开,毅然留在上海,支持国家经济建设。

1954年,荣氏家族生意,迎来新的转机。

在荣毅仁带动之下,荣氏家族生意率先完成公私合营。

两年后,荣毅仁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将家族企业无偿捐献给国家。

荣毅仁事业堪称传奇,与此同时也拥有着一份甜蜜爱情。

1932年,荣毅仁与妻子杨鉴清订婚,并于1936年举行了盛大婚礼。

婚后,二人共育有五个子女,分别是:大女儿荣智和,二女儿荣智平、四女儿荣智远和小女儿荣智婉及独生子荣智健。

其中,四女儿荣智远读小学时,因患有脑炎被误诊为肺炎,从而留下痴呆的后遗症,直至1993年病逝。

现如今,大女儿荣智和,二女儿荣智平均居住于上海,已是奶奶级别的人物。

小女儿荣智婉嫁给了澳门富商,虽为富商,但一直低调生活。

与四位姐姐相比,荣毅仁唯一的儿子荣智健,却显得十分“高调”。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自小便是有名的“阔少”。

大学期间,荣智健痴迷棒球,曾多次参加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大学毕业后,荣智健便被派往四川,从基层做起,经历许多磨难。

在四川期间,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也在此地出生。

1978年,荣智健携带妻女,前往香港定居,随后小儿子荣明棣出生于此。

介绍荣毅仁ppt

介绍荣毅仁ppt

PART
01
THE HEADLINE
03
04
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 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心常委、副主委。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 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PART
01
THE HEADLINE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 誉为“红色资本家”。
儿 子
夫 人
杨鉴清
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全国工商联妇女工作委 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第三至五届执委,全国妇联第四、五届执
委,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理事。
三个 女儿
大女儿荣智,已经有了第三代,居住在上海; 二女儿荣智平住上海;
老四荣智元很不幸,上中学时因患脑炎被误诊,落下痴
目录
DIRECTORY
PART
01
人物履历
PART
02
人物生活
PART
03
人物故事
PART
04
荣誉贡献
PART
01
人物履历
PART
01
THE HEADLINE
1937
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 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
1939
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 司董事。
1943
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 经理。
毅仁将CITIC发挥到所向无敌的地步。。
富而不奢,无忧无虑
平常,荣毅仁夫妇饮食上非常简单,家里做饭 的阿姨平时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而且他们 饭量都很小。饭后喝小半碗稀粥,再吃一点水
果,是他们多年的习惯。
无偿奉献,只为祖国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第一人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第一人
1949年6月2日,上海工商界人士在外滩中国银行大楼4层举行座谈会。
这天,荣毅仁第一次见到了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和副市长潘汉年。陈毅和潘汉年给荣毅仁和整个上海工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戎马一生的陈毅豪爽大气,说话、办事极有魄力,与企业家们往日所熟悉的国民党高官完全两样。
会上,陈毅的一句“共产党鼓励工商业者在新上海的建设中起积极作用”,终于让荣毅仁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当时,由于美蒋对上海实行武装封锁,棉花供应十分紧张。而申新厂子大,几百担棉花只够生产一天,但是各厂棉纱的存量较多,荣毅仁便向市纺织工业局、华东军政委员会贸易部、花纱公司等建议,干脆你供应棉花,我加工棉纱,工厂赚工缴费,实行加工订货。这一做法很快推广到全市的纺织行业。在1950年北京召开的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上,荣毅仁建议的加工订货办法,得到了当时中央财委主任陈云的高度重视,很快被推广到全国。
1956年1月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的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的曹荻秋副市长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当天的联欢晚会上,荣毅仁清唱了一曲《草桥关》,唱的是东汉刘秀赦免功臣姚期父子的故事。
在新中国的这场经济所有制的改造运动中,不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身处其中,都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原来的老字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公私合营的新牌子。对于任何一个商人,那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大时代”。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要交出去,很多资本家都不能理解,他们担心财产被全部充公,自己今后的生活无着落。荣毅仁劝他们说:“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不走也得走。只要接受改造,大家都会有饭吃、有工作做,而且可以保留消费财产。”
“顺应时代发展,把握自己命运”这是毛泽东主席50年代时送给荣毅仁的一句话,而荣毅仁也亲身践行、印证了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舍得人生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舍得人生

他是民族资本家荣德生的儿子、荣宗敬的侄子,也是中信公司创始人、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资本家朋友圈里,他是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一位,却在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次运动中,带头走在前面,因缘际会成长为“资本家”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他的人生经历过许多舍,也经历过许多得。

大学读历史“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的舍得人生学专业的他,慢慢参透了历史运转的密码,学会在风起云涌中,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义无反顾的“舍”父亲垂老,伯父去世,一个哥哥也因常年奔波英年早逝,那个昔日里风光团结的荣氏家族,濒于凋零,四散求P eak 巅峰·记忆本栏目冠名:北京风云人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生。

风云变幻中,有的人去了香港,也有人去了国外。

荣毅仁成为家族里唯一留守的年轻人。

1916年荣毅仁出生时,家族企业正如日中天。

当列强忙于应战,荣家抓住时机,创造出了一段民族工商业发展的佳话,成为享誉一时的面粉与纺织大王。

等到荣毅仁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准备大展拳脚,却没有等来属于自己的时运。

上海遭受淞沪会战,荣家产业除了在租借的几个厂免遭侵害外,要么被火烧掉,要么落入日本人手中。

荣家随潮流在西南艰难求生,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上海。

没有盼来安稳的营商环境,他和父辈却经历了一桩桩、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被日本人占领的企业,本以为可以顺利接受,却被官僚资本拦截;官匪合谋把父亲荣德生绑架,还几次三番索要财产;与所有民族资本家一起面对胆战心寒的“经济戡乱急要措施”与银圆券政策,无异于被巧取豪夺;堂兄荣鸿元以私套外汇嫌疑被上海市警察局押交特种刑事法庭审理;荣毅仁自己也没有逃掉厄运,因为国民党官僚之间互相倾轧受到牵连,官方污蔑其为政府提供的面粉是发霉产品。

开庭审判的日子是1949年5月25日,这一天,如果不是解放军解放上海,等待他的可能是牢狱之灾。

种种遭遇让他对时局感到心寒,而中国共产党统战人士也多次与荣毅仁接触,告诉他新民主主义时期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荣毅仁: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典范

荣毅仁: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典范

代表和领袖。民间的称谓是荣 老 “ 纱大王 ” 棉 。荣毅仁 作为荣 氏 时 ,他 不仅 让 他 的企业 纷 纷开
板 。这方面的业绩更加突出和辉 家族的第二代掌 门人 , 时尽管 工 , 那 而且积极 地参加 了党所领导
煌。 如果 用 一 句话来 概括 , 老板 已具备 了一定 的基础 , 发展很 的各项 政治运动 。例 如 , 美援 荣 但 抗
维普资讯
一 矗
、 壤叁
业家
维普资讯
A c o p ihm c m ls
o fEnt p e rr…
n 风IE ■ e 羹N R■ u 采 T r cE I EPU R“; ~S R’ E N
第 六 届 、第 七 届 全 国人 大 副 委员 海 三新 银 行 董 事 经 理 ,9 5年 任 宿街头 等感人场 面后 , 即拉短 14 立 长 。 19 - 99年担 任 中华 人 民 无锡茂新面粉公 司经理。 9 ̄ 19
了距离 。 9 0年他 出席 了毛泽东 15
共和国副主席 ……生前还加入 了
中 企 6 外2蠢1 O49 业 OI . 1
维普资讯
■堇 删 家A pe Im … cl t i cs oh m
样 的 政 治 运 动 , 中 国 经 济 的 共产党 合作 ,担 任 了一 系列 将 , 荣 毅 仁 “ 山 ” 办 一 请 出 兴 发展 可 能更 好 。还 有 人说 , 国家 的 重 要 职 务 ;而 且 在 于 个企业 ,引进 外国资金 和技
我 问 了一 些他 的熟人 , 说 过 全 国工 商联 几 届领 导 人 , 步 意 见 》 很 快 得 到 中 央 领 导 都 ,
荣 老板绝对是 自愿 的。即使 以工 商界领导 人身份 ,同这 同志的赞 同。随后他就 受命 像 有 的资 本 家那 样 , 也是 可 些 代表人士工 作 。还包 括他 “ 阁”, 组 张罗 人 才 , 并且 自

荣毅仁简历资料范文

荣毅仁简历资料范文

荣毅仁简历资料范文导语荣毅仁,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xx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任 * 原副主席,第六、七届全国人民 * 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

基本资料荣毅仁荣毅仁,1916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

民建成员。

1937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助理经理。

1939年兼任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1943年兼任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

1945年任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经理。

1956年1月25日,陈云同荣毅仁、胡厥文交谈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央常委、副主委。

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2年12月获美国加州荣誉公民称号。

爱好:业余摄影、收藏相机、养玫瑰花;足球,尤爱女子足球。

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夫人:杨鉴清,有四女一子;儿子:荣智健。

精彩推荐成都女子闹市强暴过路男醉酒情侣乱性打野战?盘点查韦斯与美国的“恩怨”曝曾志伟携三花旦陪酒照苟芸慧在列住建部新国五条内容泰囧侵权案引关注《泰囧》编剧怒斥剽窃说王宝强昔日少林寺习武照《泰囧》武功身手不凡荣毅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照荣毅仁同志1916年5月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著名的工商业家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荣毅仁同志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 青年时代,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进入家族企业 勤奋工作,希望以自己的努力,办好实业,报效国 家。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旧中国 的积贫积弱、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给出身于民族 资产阶级的他以深刻的教育。
他的一生,始终在资本家与政治家之间转换, 他与几代中国领导人都有很深的渊源。1993年荣 毅仁同志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后,为国家的发展呕心 沥血、殚精竭虑,以自己独特的身份、地位和才干, 积极开展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充分发挥了重要作 用。
再会荣毅仁1 Nhomakorabea荣毅仁生于1916年,1937年荣毅仁上 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开始辅佐父亲 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先后在无锡茂新面粉 公司任助理、经理,上海合丰企业公司董事, 上海三新银行董事、经理,逐渐成为荣氏20 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
2
荣毅仁为什么被评为红色资本家?
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 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 决定留下来。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 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 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 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 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
。 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
3
1957年荣毅仁做了上海副市长,但 家里的生活还是以前生活的延续。搬到 北京以后,住在北太平庄4号,家里的 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完全是照国 家干部的生活过日子,当时荣毅仁很不 习惯。
荣毅仁吃饭也简单,仅爱吃蹄膀, 是地道江南人的习惯,饭后要吃少许水 果。荣家的养生之道,富而不奢,讲究 而不浪费,始终保持着“海派”的生活 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