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思考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思考

距或近或远,可能有山或楼体阻挡,造成GSM-R 无线覆盖困难;另外线路等级也各不相同,各线路GSM-R无线覆盖和性能指标要求各有不同,再加上中国铁路GSM-R系统有限的频率资源,使得在此类区域的无线小区规划、频率分配、切换设置成为难题。
因此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统一的GSM-R网络规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通信网络的质量及其安全可靠性。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析了铁路并线的类型,并对郑武客运专线与合武铁路并线区段、盘营客专与哈大客运专线联络区段两个典型铁路并线区段的GSM-R覆盖方案进行了研究,在这两个地段分别采用了双基站和分布式基站覆盖三岔口地段,其中双基站的覆盖方式可靠性高,但切换关系较为复杂,后续网络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天馈和参数调整,分布式基站的覆盖方式可以满足在整个三岔口地段为同一小区覆盖,同时在节省频率资源方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但要尽量避免网内干扰的产生。
参考文献[1]铁建设[2007]92号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S].[2]赵留俊.铁路并线区域G S M-R网络规划与关键问题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3]钟章队,李旭,蒋文怡.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4]胡昌桂.铁路并线区段G S M-R系统无线覆盖方案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8(3):4-7.(收稿日期:2011-04-3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思考何 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摘要:介绍了联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技术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社会经济意义和发展前景,得出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是联锁系统发展方向的结论。
关键词:联锁系统;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terlocking systems,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and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is a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interlocking systems by analyz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gnifi cance and developing foreground. Keywords: interlocking system;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development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11.04.0071 背景控制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并实现它们之间的联锁关系的信号设备,称之为联锁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应用研究摘要:我国轨道交通和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十分快速,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中普遍采用了30对/h这一标准,可以说这一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充分发挥了工程的运输效率,提高了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适应客流变化风险的能力。
但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客流激增,有些线路运营初期就达到了近远期客流水平,逼近30对/h的系统能力红线。
因此,有些城市在后续建设中提出了增加列车编组来解决输送能力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引言安防集成平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技防的核心,可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公共安全事件的防范能力、缩短安全事件追溯周期,为轨道交通减员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安防集成平台实现方案,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防集成平台相关建设提供参考。
1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与管理原则(1)秉持通用性原则。
要将系统统筹管理作为关键,在保证多样化信息传输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能落实到位,能针对具体的业务通信要求开展具体工作,并为网络接入预留相应的信息交互接口,从而实现统筹管理的目标。
(2)秉持可靠性原则。
无论是常规化维护管理还是阶段性重点维护,都要将作业可靠性作为根本,满足安全高效和先进适用传输系统运行要求,并且综合分析系统所处的应用环境,在维持其应用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相关工作都能有序开展。
(3)秉持动态性原则。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效果,也要依据轨道交通的标准,满足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发展需求,并实现动态扩展管理,从而更好地维持传输系统应用控制的基本水平。
2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改造方案2.1与相邻站联锁的接口正线联锁与相邻站联锁采用数字接口,通过冗余信号骨干网相连。
新增全电子联锁与正线联锁采用网络接口实现站间信息互传,需要邻站开放网络接口,软件方面基于既有的CI-CI接口文件修改,实现新增联锁与既有联锁的站间通信。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作者:陈亮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15期摘要本文结合全电子联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全电子联锁的特点,对当前全电子联锁规模化推广应用进展比较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电子化后对传统计算机联锁的工程范围、施工调试、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联锁系统中图分类号: U284.362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04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low progr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on a large scale, and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on the project scope, 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omputer interlocking.Key Words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1 全電子计算机联锁发展历程铁路信号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41年英国采用的臂板信号机,在1856年出现了机械联锁装置,随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于1978年在瑞典哥德堡开通了第一个计算机联锁车站[1]。
计算机联锁实训系统建设思考探析【论文】

计算机联锁实训系统建设思考探析[摘要]计算机联锁主要是将电器集中的联锁运算核心继电器用微型机算计的软硬件和其他一些电子、继电器件替代,具有故障导向安全性能的实时控制系统。
其安全可靠、处理速度快,与继电器集中联锁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对于电务信号维修人员来说,维修的对象不再是继电器,而换成了集成度较高的板卡、元器件等组成的物体,相较与继电联锁来说维修起来更为抽象,无从下手。
目前,国内对于计算机联锁的学习和培训来说,缺乏一套对计算机联锁深层次、全方位学习的综合实训系统,因此急需弥补充实。
研究开发计算机联锁综合实训系统主要集中以真实计算机联锁为基础研究对象,从计算机联锁的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架构、联锁原理、联锁业务操作及联锁的业务逻辑等方面出发,能使学员从不同层次学习和了解计算机联锁。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实训系统;继电器1研究意义计算机联锁是保证车站内列车和调车的作业安全,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一种信号设备,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及客运和高铁专线的建设,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以计算机联锁设备为基础的综合信号实训系统也成为当前铁路信号运用发展的主流,了解和学习计算联锁技术也变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然而计算机联锁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计算机联锁培训的压力逐渐增大,对于新技术的及时学习和掌握成了现在培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单机版计算机联锁仿真系统只能模拟站场且站场改建后无法对仿真系统及时修改,影响培训效果。
于是,对于计算机联锁仿真培训,需要一种可多人参与培训,又能对站场进行仿真,同时还能反映现场设备状态,并需要随着站场改建的同时可做出相应修改,部署和实施成本较低的仿真系统。
对于专业院校而言,为国家铁路培养适时性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研究开发计算机联锁综合实训系统,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对于计算机联锁的教学困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掌握程度要求;可以通过综合实训进一步加强,深化和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结合。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规模化应用陈亮摘要本文结合全电子联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全电子联锁的特点,对当前全电子联锁规模化推广应用进展比较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全电子化后对传统计算机联锁的工程范围、施工调试、维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联锁系统中图分类号:U284.36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0.15.004陈亮1975—/男/汉族/上海人/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信号/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上海200071)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analyzes thereasons for the slow progress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on a large scale,and expounds the influence of full-electronic interlocking on the project scope,construction commissioning,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omputer interlocking.Key Words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1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历程铁路信号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841年英国采用的臂板信号机,在1856年出现了机械联锁装置,随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于1978年在瑞典哥德堡开通了第一个计算机联锁车站[1]。
浅析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优缺点

浅析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优缺点摘要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组成包括电子执行单元、联锁主机,前者又包括了轨道模块、信号机模块、道岔模块等。
结合系统通信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设计执行单元与联锁主机通信协议,确保通信单元能够正常工作。
关键词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优缺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替代传统重力式安全继电器,控制室面积有效减少,可维护性有效提升,施工工作量减少。
应用过程中,执行单元需要和联锁主机相结合,但是二者由不同厂家制造提供,通信协议内容、形式、应用是否安全等是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包括两个部分,联锁主机与全电子执行单元,前者主要任务是联锁逻辑运算,后者则主要负责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设备状态采集与控制。
数量不等的执行机柜构成全电子执行单元,结合到受控设备情况,全电子执行单元可以分为11种控制模块,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不同数量与类型模块进行组合,安装于执行机柜内。
传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利用计算机对联锁电路进行控制,利用继电器执行电路,停留电气集中执行电路,电路包括了信号点灯电路、轨道电路、道岔电路、联系电路等[1]。
2 控制模块与联锁主机信息传输信号机模块、转辙机模块、轨道模块作为系统主要控制模块,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联锁主机下发命令内容较多,对转辙机模块下发命令内容可以分为四类,信号机模块内容则有16种类别,转辙机上传的信息状态共有五种,而信号机模块上传的共有17种,轨道模块上传的内容包括五种。
联锁主机对转辙机下发的命令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包括定向操控、反向操控、道岔锁闭防护、道岔切断命令。
如果采用的是直流转辙机或单机牵引,联锁主机必须一直向转辙机模块下达吸起命令。
结合到信号机模块通用性,列车与调车信号机模块都有八个灯位,每个灯位又包括三种状态[2]。
3 通信协议设计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对安全性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考虑到联锁系统与全电子执行单元信息传输实行安全性。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电气联锁系统正被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国内计算机联锁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容错技术方面讨论了容错的一般方法和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的应用。
描述了国产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探讨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安全;容错;嵌入式系统1.引言目前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主要是双机热备系统,这种系统在长期应用和发展中已经暴露出许多软件和硬件设计上的缺陷。
随着火车的提速、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重点车站、重载线路的建设和改造,对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便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形式的需要。
2.中国计算机联锁系统现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按照引进、消化、提高的技术方针,中国的联锁机从最初的通用单板机发展到目前的联锁专用计算机,安全性、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功能得到加强。
计算机联锁也由少量运用发展成为铁路车站信号联锁的主力设备,铁路干线车站联锁基本上全部实现了计算机联锁控制。
目前的主流机型是硬件专门为铁路车站联锁功能设计的专用安全型联锁计算机。
3.国内计算机联锁系统3.1 双机热备联锁双机热备联锁机在设计中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软件采用两个不同设计方法的联锁软件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
硬件采用动态电路提高安全性,采用热备冗余机制提高可靠性。
硬件的安全性是靠设备的可靠性和反馈监测,靠输出结果的事后反馈保护来保证。
软硬件产生错误的反馈、硬件错误的判断及防护电路启动、错误输出结果的纠正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虽然错误结果输出时间很短,只是瞬间,概率也较低,但是安全性相对较低。
所以,双机热备型联锁机不能运用于繁忙的干线铁路和运行速度较高的铁路区段,只能运用于支线和厂矿企业车流密度较小、运行速度较低的铁路区段。
3.2 三取二容错联锁容错型计算机联锁系统选用Linux作为系统的运行环境,使用C 语言、GTK+/GNOME函数库、RTLinux函数库以及GCC编译器进行系统软件的开发。
(完整版)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功能分析

(完整版)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功能分析题⽬: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功能分析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16年11⽉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功能分析⽬录⼀、计算机联锁的历史与发展 (2)(⼀)联锁设备的发展历史 (2)(⼆)各国计算机联锁的发展。
(3)⼆、计算机联锁的结构与功能 (3)(⼀)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结构构特点 (4)(⼆)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功能 (7)计算机联锁的发展与功能分析张宁摘要:简述了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历史,各国计算机连锁的研究与使⽤情况。
对计算机连锁的功能结构以及特性⽅⾯进⾏分析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 现状; 发展;功能Abstract: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omputer interlocking, national research and use of computer interlocking. Th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chain aspect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ummary.Keywords:railway signal;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pres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引⾔为满⾜我国铁路电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新时期要积极发展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计算机联锁系统不是传统的孤⽴的信号控制系统,⽽是信号安全综合控制监测系统和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个⼦系统,它的功能也因超出了车站信号安全控制设备的概念范畴⽽得以多⽅⾯的拓展.⼀、计算机联锁的历史与发展(⼀)联锁设备的发展历史利⽤机械、电器⾃动控制和远程控制、计算机等技术和设备,使车站范围内的信号机、进路和进路上的道岔相互具有制约关系的技术设备称为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是轨道交通的重要信号设备,⽤来在车站和车辆段实现联锁闭塞关系,建⽴进路,控制道岔的转换和信号机的开发,以及进路解锁,以保证⾏车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或近或远,可能有山或楼体阻挡,造成GSM-R 无线覆盖困难;另外线路等级也各不相同,各线路GSM-R无线覆盖和性能指标要求各有不同,再加上中国铁路GSM-R系统有限的频率资源,使得在此类区域的无线小区规划、频率分配、切换设置成为难题。
因此需要对这些区域进行统一的GSM-R网络规划,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通信网络的质量及其安全可靠性。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分析了铁路并线的类型,并对郑武客运专线与合武铁路并线区段、盘营客专与哈大客运专线联络区段两个典型铁路并线区段的GSM-R覆盖方案进行了研究,在这两个地段分别采用了双基站和分布式基站覆盖三岔口地段,其中双基站的覆盖方式可靠性高,但切换关系较为复杂,后续网络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天馈和参数调整,分布式基站的覆盖方式可以满足在整个三岔口地段为同一小区覆盖,同时在节省频率资源方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但要尽量避免网内干扰的产生。
参考文献[1]铁建设[2007]92号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S].[2]赵留俊.铁路并线区域G S M-R网络规划与关键问题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3]钟章队,李旭,蒋文怡.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4]胡昌桂.铁路并线区段G S M-R系统无线覆盖方案探讨[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8(3):4-7.(收稿日期:2011-04-30)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的思考何 瑄(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摘要:介绍了联锁系统的发展历程,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技术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社会经济意义和发展前景,得出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是联锁系统发展方向的结论。
关键词:联锁系统;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发展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terlocking systems, analyzes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and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is a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interlocking systems by analyz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ignifi cance and developing foreground. Keywords: interlocking system; full-electronic 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developmentDOI: 10.3969/j.issn.1673-4440.2011.04.0071 背景控制车站的道岔、进路和信号,并实现它们之间的联锁关系的信号设备,称之为联锁设备。
国内车站的联锁控制经历了机械联锁控制、电气集中(以6502为代表)联锁控制、计算机联锁加继电器执行控制3个大的发展阶段,其中,由机械联锁发展到6502电气集中,是一次重大的飞跃,大约是在70年代基本完成的[1]。
随着计算机、通信、控制3大技术的发展,我国从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计算机联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局限,最终采用了计算机联锁加安全型继电器执行形式的控制系统,90年代进行试验并逐渐批量上道使用。
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已处于推广普及阶段,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在刚过去的铁路“十一五”规划中,大力推进了计算机联锁技术,已建设的武广、沪宁、沪杭的客运专线路都采用了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逐渐国产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中也都应用了国产的计算机联锁。
继电联锁除了在上个世纪已经实施的车站外,目前在建***********************************************车站基本不再使用。
我国幅员辽阔,铁路总长度和覆盖率较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四横四纵”的规划使我国铁路开始了快速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则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又增加了铁路的投资,这对铁路信号中非常重要的联锁系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市场,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纵观车站联锁的发展历程,就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发展的一个过程。
目前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成熟的地步,我国的计算机联锁也开始向全电子化的联锁转变,而这个转变正赶上了联锁发展的大好时机。
2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技术2.1 系统结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取消了传统计算机联锁中的继电器接口部分,采用电子执行单元直接控制信号设备。
整个联锁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人机界面层(M M I)、联锁层(C I L)和执行层(EEU)。
系统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2!!2.2 系统功能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电子执行单元E E U,包含道岔模块、信号机模块、轨道模块和零散模块(通用输入输出模块和6D 闭塞模块等)。
道岔模块是用于驱动道岔转辙机的电子执行模块。
道岔模块采用了二取二故障-安全的设计原则,完成控制功能和道岔位置表示功能。
模块与联锁逻辑部通过总线交互信息,根据联锁逻辑部下发的命令执行道岔的定/反操作,并向联锁逻辑部实时反映道岔当前的状态信息。
单个模块能够控制转辙机,两系模块冗余控制,交替工作。
道岔模块同时也采集道岔的动作电流、表示电压的交直流分量等模拟量信息。
信号机模块的是用于控制信号机的电子执行模块。
信号机控制模块采用二取二故障-安全的设计原则,具有控制和监测功能。
信号机控制模块与联锁逻辑部通过总线交互信息,根据联锁下发的命令实现点灯操作,并向联锁逻辑部实时反映信号机当前的状态信息。
轨道模块是与室外电路配合、用于检测轨道占用的电子执行模块。
具体分为25 H z 相敏轨道电路模块、50 H z 轨道电路模块、Z P W -2000型轨道电路模块等。
2.3 系统故障-安全原则铁路信号设备与普通工业设备相比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故障-安全特性,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作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设备,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故障-安全原则。
1)电子执行单元采用双C P U 独立的控制电路,对最终端输出采用二取二控制机制,仅当两个CPU 都输出有效信号时,才可驱动外设动作。
2)电子执行单元双C P U 控制的输出信号采用动态与静态结合或双动态输出。
3)电子执行单元采用双CPU 独立的采集电路,2个CPU 分别对采集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交互通道对采集数据进行比较,比较一致时,采集数据有效。
4)电子执行单元在连续3个运算周期内无法正确接收到联锁逻辑部下发的控制命令,电子执行单元的输出导向安全侧。
5)联锁逻辑部和电子执行单元均设有看门狗,在系统出现异常如软件崩溃、系统死机时能停止输出,自动复位系统。
6)遵循EN50129。
2.4 系统特点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基于未来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联锁设备集成度高、安装速度快、维护方便的使用需求而研制。
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扩展灵活,适用范围大模块化程度高,只要增加或减少功能模块的数量,就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站场的要求。
对于30组道岔以内的中小站,完全可以安装在3个标准执行机柜内。
对于大站,则可以将执行机柜放置在咽喉区,与中心信号楼的联锁机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进行远距离控制,实现集中联锁、分布控制邻近的小站或区间道岔,完全满足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运营条件,从而增强了系统的适用性[2]。
2)维护量小全电子联锁采用电子模块代替执行层的继电器,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定位故障点并在监测系统中显示出来,便于维修人员的检修。
模块故障时,只需要更换相应的模块,便于设备的更换。
3)安全性高采用了相应的手段,可以对联锁的输出命令和执行返回状态进行校核,通过自诊断功能,系统的输入、逻辑判断、控制输出等都能将错误控制在各自环节内,使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全电子联锁系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使用封连线带来的安全问题,并且减少了由于进行大量配线而产生的错误。
4)总体造价低、占用资源少大幅减少继电器的使用,大量减少信号电缆的使用,并且减少了组合架的大量配线工作,造价和开通用时大大低于仍使用继电执行单元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此外,由于不再使用继电器,可以大大减少联锁系统使用的空间。
技术上更有利于实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更新换代。
3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前景3.1 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的重大社会经济意义1)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性全电子化模块贯彻安全第一和控制监督检测一体化的原则,自动排除由于人为违章操作和设备原因引起的道岔虚假表示等各种危及安全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提供了高技术装备。
2)促进铁路科技进步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促进了铁路电务信号设备由继电电路联锁向以智能化全电子电路为基础的计算机联锁的转变,这个转变被行业内评价为铁道信号技术的一次革命。
3)经济意义巨大现有的联锁设备大量使用继电器,继电器价格远远高于电子元件,并且每15年就要大修更新,每次大修每个车站控制设备的投资约为50万元。
因此,该领域技术更新升级换代的经济意义非常重大[3]。
3.2 发展预测为保证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铁路信号市场要求充分发挥铁路信号工厂、工程设计单位、专业施工单位、电务维修单位的作用,在保证其基本安全条件的基础上,让多级单位广泛参与。
在这种情况下,联锁系统的理想状态就是全电子联锁系统,全电子联锁系统完全满足以下的工程需求:1)完全的工厂化生产;2)完全的标准化设计;3)最简化的现场施工;4)最简化的验收模式;5)最简化的维护办法;6)最简化的维修手段;7)最简单的二次开发以至于免二次开发;8)完备的设备参数监测功能;9)满足铁路行车自动化的接口功能[4]。
此外,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市场巨大。
目前国营铁路约6 000个车站,上个世纪实施的绝大多数车站都采用了6502电气集中设备,约占营业车站的一半。
而6502电气集中设备是1970年基本定型的,它己超过技术服役期,急需技术更新和升级换代。
并且随着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还需要实施大量的联锁系统。
因此,克服了继电联锁和既有计算机联锁缺点的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必将会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
4 结语在目前的电子器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下,采用信号机执行电子模块取代信号机继电器执行电路,从各个方面考虑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