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情况
肝脏的功能和疾病研究

肝脏的功能和疾病研究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中上部,重约1.5公斤,大小约为成人拳头大小。
它是人体的化学工厂和清道夫,具有消化、代谢、解毒等重要功能,同时也是许多异常和疾病的发生地。
一、肝脏的功能1.代谢肝脏参与人体的物质代谢,其主要作用是将体内的物质进行代谢转化,对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进行代谢,并将代谢产物转化为能量或者储存起来。
2.解毒肝脏具有解毒能力,即将身体内毒素和药物代谢成为无害物质放出体外。
当人体吸入污染空气或饮用污染饮水时,肝脏就会工作,排出这些有害物质。
3.调节血糖肝脏参与人体的血糖代谢,可以将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当人体血糖过低时,肝脏可以将糖原转化成血糖来提高血糖水平。
4.制造胆汁肝脏制造胆汁,帮助身体消化脂肪,并帮助人体摄取脂溶性维生素。
一旦肝脏功能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胆汁淤积的情况。
二、肝脏的疾病1.肝炎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其他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和丙型肝炎。
肝炎的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
2.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肝脏损伤和修复的结果。
它会导致肝细胞死亡和肝脏组织变硬,最终会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肝癌的出现。
3.肝癌肝癌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类型是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癌的病因复杂,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长期接触有机溶剂等因素有关。
肝癌的症状包括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上腹疼痛等。
4.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脂质代谢紊乱引起的肝脏疾病。
当人的日常饮食中脂肪过多或代谢异常时,肝脏对脂肪的处理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脏内积累,形成脂肪肝。
轻度的脂肪肝通常没有症状,但长期如此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三、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戒烟戒酒都是肝脏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
同时避免接触化学物品和工业污染,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药物治疗如果出现肝炎和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展开全文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人体中的糖大部分由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的水解作用,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后进入人体,在细胞内经细胞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所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人体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食物中的动植物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经消化道的吸收进入细胞,再合成各类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同一种物质也往往有几条代谢途径,例如,糖、脂质和氨基酸在细胞内部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往往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各条代谢途径之间,可以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物发生联系,或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从而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通常上来讲,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可以分为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
下面就对这三大营养物质转化代谢关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蛋白质不会转化为脂肪,但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或病理情况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些中间产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合成脂肪的原料,继而合成脂肪。
肝的生物化学

肝的生物化学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一个功能极其复杂的生物化学工厂。
它参与了体内众多的代谢过程,对于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肝脏在糖代谢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我们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肝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当血糖水平下降,比如在饥饿状态下,肝糖原又会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此外,肝脏还能通过糖异生作用,将一些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在脂类代谢方面,肝脏也是个“多面手”。
它能够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脂质,并将其以脂蛋白的形式运输到其他组织利用或储存。
同时,肝脏对于脂肪的分解也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脂类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代谢同样离不开肝脏。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除了免疫球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都由肝脏合成。
肝脏还能对氨基酸进行代谢,通过转氨基、脱氨基等作用,将氨基酸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
含氮部分最终形成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则可以进一步氧化供能或者合成糖类和脂肪。
肝脏在维生素的代谢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 等。
同时,肝脏还参与多种维生素的转化,比如将维生素 D 转化为具有活性的 1,25-(OH)₂D₃,促进钙的吸收。
在激素代谢方面,肝脏也是个重要的“调节器”。
许多激素在发挥完作用后,会在肝脏中被灭活,例如雌激素、醛固酮等。
如果肝脏的灭活功能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问题。
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也值得一提。
人体内存在着许多非营养性物质,如药物、毒物、激素的代谢产物等。
肝脏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这些物质的毒性降低或消除,然后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接触的毒物过多或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受损,可能会导致中毒。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医学生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文字表述: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时,肝脏具有调节作用。
食物中的糖类转变成葡萄糖后,部分在肝内转变成糖原。
葡萄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
一般成人肝内约含100克肝糖原,当身体需要时,肝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而释放入血,其分解与合成保持平衡。
但这100克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
肝糖原在调节血糖浓度以维持其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能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内,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维持人体的体温,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
肝功能受损时,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受到影响,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肝脏并不会把代谢物质全部放到血液中,而是把合成为糖原的葡萄糖、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加以储藏。
由于肝脏具有依需要量才放出血液中的代谢功能,就算是陷入饥饿状态,也不会耗进糖原,但是摄取过量的营养,可能会引起脂肪肝。
作者:北京佑安医院 金瑞 教授
《健康网肝病专家诊台》
[1]
##如需查看完整(带图片的资料请登陆医学生家园站点)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吸毒易患艾滋病
避孕套真的能挡住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艾滋病有那些临床表现?
女性、青少年与艾滋病
艾滋病与性病的关系
流动人口与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的危害
健康网。
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

口腔
食道
淀粉 消化
葡萄糖
吸收后 肝脏
胆囊
小肠
咽
胃 胰脏
大肠 肛门
淀粉消化 葡萄糖
吸 收
血糖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肝糖原
分解
合成 肌糖原
转变 脂肪
转氨基 氨基酸
口腔 食道 肝脏
胆囊 小肠
2. 脂肪代谢
咽
脂肪
胆汁
胃 胰脏
大肠
脂肪微粒
脂肪酶
脂肪酸 分解
甘油 肝脏中 丙酮酸 加入 糖代谢
转变
合成
储存
脂肪 分泌物
细胞成分 脂肪酸 线粒分体解基质C2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3. 蛋白质代谢
蛋 白 消化
氨 基
质酸
糖类代谢 中间产物
R HOOC C
H
合成 新的蛋白质
分解
肝脏中 脱氨基
NH2
肝脏 肾脏
氨基 尿素 排出体外
碳链
氧化 分解
CO2+H2O+能量
合理膳食即合理营养,是指人体摄入的食 物中,七大营养物质的种类齐全、摄入量及 其比例符合人体营养要求。
请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作业
把“合理膳食”的观念带给您的父母和亲朋好 友,和他们一起从现在做起,养成科学合理的 膳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转变 糖类、脂肪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淀 粉
葡 萄 糖
合成
转变 转氨基
多糖(糖原)
脂肪 氨基酸
脂 乳化 肪 分解
甘油 氧化分解 丙酮酸转变 糖
肝功能异常与肝脏疾病的代谢机制

肝功能异常与肝脏疾病的代谢机制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代谢物质的功能。
然而,当肝功能异常或患有肝脏疾病时,这种代谢机制可能会受到影响。
本文将探讨肝功能异常与肝脏疾病对代谢机制的影响。
1.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是指肝脏在正常代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参与了人体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
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代谢物质的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肝功能异常可以表现为肝酶水平升高或降低,影响了肝脏对代谢物质的处理能力。
例如,当肝酶水平异常升高时,可能会导致脂肪酸代谢、胆固醇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增加脂肪堆积和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
2. 肝脏疾病的代谢机制肝脏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障碍的疾病,如肝炎、脂肪肝和肝纤维化等。
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会对代谢机制产生不同的影响。
2.1 肝炎和脂肪肝肝炎是指由病毒、药物或酒精等引起的肝脏炎症,其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受损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肝炎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包括脂肪代谢、胆固醇代谢和葡萄糖代谢等。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的疾病,主要由于脂肪酸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
肝脏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合成和降解脂肪酸,但当肝脏功能异常时,脂肪酸合成增加、降解减少,导致脂肪在肝脏内积聚,形成脂肪肝。
2.2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纤维化是肝脏慢性病变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其主要特点是肝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的增生和沉积。
肝纤维化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包括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最终结果,其特点是肝脏组织结构的重建和失去原有的功能。
肝硬化会对肝脏的代谢机制产生严重影响,不仅影响脂肪代谢、胆固醇代谢和葡萄糖代谢,还可能导致蛋白质代谢紊乱、氨基酸代谢异常等。
3. 肝功能异常与肝脏疾病的治疗策略针对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疾病的代谢机制,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疗策略,以促进肝脏的恢复和保护。
肝脏代谢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代谢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其功能非常复杂,能够完成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还能够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其中,肝脏代谢是肝脏最为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肝脏代谢涉及到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和酶的作用,这些都是人体正常代谢所不可或缺的。
在药物代谢中,肝脏代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脏代谢的基本过程肝脏代谢是通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完成的。
这些酶的种类非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简称CYP450)酶。
肝脏内大部分的药物代谢都是经由CYP450酶代谢完成的。
肝脏代谢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初级代谢和二级代谢。
初级代谢是将药物中的亲水性官能团(如羟基、胺基和羧基等)转换为药物代谢的中间产物。
这个过程通常由CYP450酶和其他酶促反应完成。
二级代谢是将药物代谢的中间产物进一步代谢为极性而易于排泄的水溶性代谢产物。
这个过程通常由肝细胞内的酰基转移酶和酯酶完成。
肝脏代谢的作用肝脏代谢在药物代谢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药物经由口服、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
这个代谢过程能够影响药物的药效、药代动力学、药物毒性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药效:药物代谢是药物产生的生物效应的关键环节。
经过代谢后的药物可以获得更强的生物活性,或者失去生物活性。
有些药物在经过代谢后才能够具有生物活性,如化学类药物奥美拉唑(Omeprazole)1#突破剂,该药物在肝脏中受到CYP450酶代谢后,才能够发挥出其药效。
而另一些药物,如氨茶碱等,经过代谢后反而失去了其生物活性。
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及其药物治疗效果。
肝脏代谢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肝脏代谢也是影响药物代谢速度、半衰期以及药物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物毒性:肝脏代谢还对药物的毒性产生了影响。
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一些药物经过代谢后并不能够被及时排泄,残留在肝脏中,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
肝脏代谢和肝病的分子机制

肝脏代谢和肝病的分子机制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作为代谢中心,其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代谢不仅涉及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合成和分解,还包括药物代谢、内分泌物的维持和毒物的解毒等,具有极其复杂的生化机制。
而肝病则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受损、肝细胞死亡和肝组织结构改变等一系列疾病。
下文将从肝脏代谢的分子机制入手,探讨肝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一、脂肪代谢与肝脏疾病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中心。
在脂肪代谢过程中,脂肪酸在肝脏中通过β-氧化得到能量,并合成三酰甘油(TG)、磷脂等脂质类物质。
然而,当TG沉积过多时,就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个可逆或不可逆的流程,早期易被忽视,若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NAFLD时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这可能与瘦素信号通路的失调有关。
瘦素(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对于维持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着关键作用。
瘦素缺乏或抵抗时,可导致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生理改变。
实验研究发现,缺乏瘦素信号可导致NAFLD的发生,而通过增加瘦素对脂肪肝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脂肪酸合成和促进脂肪酸氧化有关。
二、糖代谢与肝病肝脏是人体糖代谢的中心。
它通过糖异生、糖原原位分解、葡萄糖使用决策、糖贮存和糖释放来维持血糖水平的平衡。
这一功能障碍会导致低血糖、高血糖等一系列疾病,因此,保持肝脏糖代谢的正常是十分重要的。
肝糖原储备量与糖尿病的关系较为密切。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异常或因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病,每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就会释放出来,促进肝细胞摄取血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通过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phosp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I3K)/protein kinase B (Akt) 到 glycogen synthase (GS)和 glycogen phosphorylase (GP) 的通路来调控糖原合成和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脏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情况
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
当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时,肝脏利用血糖合成糖原(肝糖原约占肝重的5%)。
过多的糖则可在肝脏转变为脂肪以及加速磷酸戊糖循环等,从而降低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相反,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作用加强,生成葡萄糖送入血中,调节血糖浓度,使之不致过低。
因此,严重肝病时,易出现空腹血糖降低,主要由于肝糖原贮存减少以及糖异生作用障碍的缘故。
临床上,可通过耐量试验(主要是半乳糖耐量试验)及测定血中乳酸含量来观察肝脏糖原生成及糖异生是否正常。
??
肝脏和脂肪组织是人体内糖转变成脂肪的两个主要场所。
肝脏内糖氧化分解主要不是供给肝脏能量,而是由糖转变为脂肪的重要途径。
所合成脂肪不在肝内贮存,而是与肝细胞内磷脂、胆固醇及蛋白质等形成脂蛋白,并以脂蛋白形式送入血中,送到其它组织中利用或贮存。
??
肝脏也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可将甘油、乳糖及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
在剧烈运动及饥饿时尤为显着,肝脏还能将果糖及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亦可作为血糖的补充来源。
??
糖在肝脏内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保证肝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
(1)通过磷酸戊糖循环生成磷酸戊糖,用于RNA的合成;
(2)加强糖原生成作用,从而减弱糖异生作用,避免氨基酸的过多消耗,保证有足够的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或其它含氮生理活性物质。
??
肝细胞中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通路,还为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提供所必需的NADPH。
通过糖醛酸代谢生成UDP?葡萄糖醛酸,参与肝脏生物转化作用。
?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
肝脏能分泌胆汁,其中的胆汁酸盐是胆固醇在肝脏的转化产物,能乳化脂类、可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
肝脏是氧化分解脂肪酸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内生成酮体的主要场所。
肝脏中活跃的β-氧化过程,释放出较多能量,以供肝脏自身需要。
生成的酮体不能在肝脏氧化利用,而经血液运输到其它组织(心、肾、骨骼肌等)氧化利用,作为这些组织的良好的供能原料。
??
肝脏也是合成脂肪酸和脂肪的主要场所,还是人体中合成胆固醇最旺盛的器官。
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占全身合成胆固醇总量的80%以上,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来源。
此外,肝脏还合成并分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促使胆固醇酯化。
当肝脏严重损伤时,不仅胆固醇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的降低往往出现更早和更明显。
?
肝脏还是合成磷脂的重要器官。
肝内磷脂的合成与甘油三酯的合成及转运有密切关系。
磷脂合成障碍将会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fatty?liver)。
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磷脂合成障碍,导致前β?脂蛋白合成障碍,使肝内脂肪不能顺利运出;另一方面是肝内脂肪合成增加。
卵磷脂与脂肪生物合成有密切关系。
卵磷脂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甘油二酯有两条去路:即合成磷脂和合成脂肪,当磷脂合成障碍时,甘油二酯生成甘油三酯明显增多。
?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内蛋白质的代谢极为活跃,肝蛋白质的半寿期为10天,而肌肉蛋白质半
寿期则为180天,可见肝内蛋白质的更新速度较快。
肝脏除合成自身所需蛋白质外,还合成多种分泌蛋白质。
如血浆蛋白中,除γ-珠蛋白外,白蛋白、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血浆脂蛋白所含的多种载脂蛋白(Apo?A,Apo?B,等均在肝脏合成。
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常出现水肿及血液凝固机能障碍。
医学?全在.线提供??
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很强。
成人肝脏每日约合成12g白蛋白,占肝脏合成蛋白质总量的四分之一。
白蛋白在肝内合成与其它分泌蛋白相似,首先以前身物形式合成,即前白蛋白原(preproalbumin),经剪切信号肽后转变为白蛋白原(proalturnin)。
再进一步修饰加工,成为成熟的白蛋白(alturnin)。
分子量69,000,由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血浆白蛋白的半寿期为10天,由于血浆中含量多而分子量小,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肝脏在血浆蛋白质分解代谢中亦起重要作用。
肝细胞表面有特异性受体可识别某些血浆蛋白质(如铜兰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经胞饮作用吞入肝细胞,被溶酶体水解酶降解。
而蛋白所含氨基酸可在肝脏进行转氨基、脱氨基及脱羧基等反应进一步分解。
肝脏中有关氨基酸分解代谢的酶含量丰富,体内大部分氨基酸,除支链氨基酸在肌肉中分解外,其余氨基酸特别是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在肝脏分解。
故严重肝病时,血浆中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
在蛋白质代谢中,肝脏还具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即将氨基酸代谢产生的有毒的氨通过鸟氨酸循环的特殊酶系合成尿素以解氨毒。
鸟氨酸循环不仅解除氨的毒性,而且由于尿素合成中消耗了产生呼吸性H+的CO2,故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
肝脏也是胺类物质解毒的重要器官,肠道细菌作用于氨基酸产生的芳香胺类等有毒物质,被吸收入血,主要在肝细胞中进行转化以减少其毒性。
当肝功不全或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时,这些芳香胺可不经处理进入神经组织,进行β-羟化生成苯乙醇胺和β-羟酪胺。
它们的结构类似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并能抑制后者的功能,属于“假神经递质”,与肝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