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吉林路小学孟宁宁)

《大家都说普通话》教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苹果”、小动物

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语文了,小朋友们高兴吗?老

师今天准备了许多小动物的卡片,奖给有进步的小朋

友,你们有信心得到吗?在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工作

声母小伙伴,你们还认识吗?我们来读一读,比一比

谁的声音响亮,发音准确。(“开火车”认读卡片上的

声母)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每天老师来教室上课,听到小朋友喊“老师好”的声音都特别好听。我们中

国人讲礼貌,有一个好习惯,见面时都互相

问候,我们来听听丁丁和冬冬今天见面都互

相问候了什么?(课件出示丁丁和冬冬见面

用不好听懂的外地话互相问候)

2.你们听懂了丁丁和冬冬说的话吗?如果他们说的话能让我们听懂应该怎么做?(同桌讨

论)

3.揭题:大家都说普通话。(范读。齐读。)三、初读儿歌,认读字音

《大家都说普通话》这首儿歌特别好听,小朋友都想听是不是?(是)

现在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34页。

1.教师朗读儿歌。(如果有学生愿意读,就让他跟着读,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我,

展示自己。读后评议。)

2.听了老师的朗读,小朋友有什么发现?看着儿歌上的拼音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生自由说)

3.请小朋友自由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拼拼音、问同学、问老师的方

法来学会它。对带有sh ch c h f 的字多读

一读。(允许小朋友走下位子交流)4.小组合作读书。在4人小组内,每位学生都读书给同组同学听。读书方法小

组自选,可以接读、齐读、轮流读。教师

巡视指导。

5.小组推荐同学读儿歌给全班同学听。读后评议。(相机渗透学习普通话的

重要意义和作用)

6、位读得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全班读儿歌。

四、认识7个生字,巩固字音

1.找出生字。刚才,小朋友们儿歌读得很好,那儿歌里还藏着7个调皮的生字娃娃,你们

能边读儿歌棕把它们从儿歌中找出来吗?找

出它们后,要把它们留住,用圆圈也行,用

横线也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它们留住。

2.生字找出后对照拼音读一读。(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玩游戏,集体认生字。(“开火车”认生字游戏;猜字游戏。)

五、组词练习,扩散思维。

1.在儿歌中,每个生字娃娃,都有自己的好邻居,它们手拉手组成了一个个的词,我们找

一找,读一读。

2.4人小组合作学习,练习组词。在生活中,这些生字娃娃还可以组成好多的词。我们在

小组内练习组一组。(教师巡视指导)3.“开火车”组词。

4.“摘苹果”游戏:“苹果”卡片的背面写有生字,小朋友上台摘下后,认出生字,并能给

生字组词。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再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

1.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大家都说普通话》,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结合生活经验,学一学风、鸟儿的语言。

风的话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鸟儿的

话又是什么样的,学一学。(课件出示风

声、鸟儿声及画面)

3.课外延伸。我们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13亿人口,有56个民族,大家的文

字(汉字)是一样的,(少数民族可用本

民族语言文字)但说起话来,各地有各地

的方言土语,有的方言土语本地人听得

懂,外地人听不懂,影响了交流。你们说

大家见面都应说什么话?(普通话)对!

大家都说普通话,互相交流起来就很方便

了。小朋友们从小就要学好普通话。

4.儿歌中的“大家”指谁?是不是只指我们小朋友?

5.试背儿歌,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二、学写生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

2.自学“不”,试着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3.同桌讨论“风、的、不”这3个生字都有几笔?这些笔画是怎么搭在一起的?笔

顺是什么?

4.交流同桌讨论问题。自由发言。

5.使用多媒体,范写生字。

6.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字,教师巡视指导。三、课堂小结。

小朋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坚持用普通话说话。

你们回家还要帮助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都说普通话,做一个推广普通话的小宣传员,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四、作业。回家把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早操

教材简析:

《早操》是《字与拼音(三)》中的一篇小韵文。它用一段富有童趣的语言,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描绘出来。

本课安排了9个要求能认的字:早、起、去、叶、做、操、飞、生、跑。6个要求会写的字:小、去、在、叶、飞、生。引导学生拼读、听读识字。

这是一篇陶冶孩子情操、培养识字能力的好文章。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早操》,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采用拼音、听读法识字,能用字组词。

3.掌握新笔画」,学习先中间后两边的写字规则。能准确、工整地书写6个生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建议:

在学习本课时,可以先听音乐,师生共同做韵律操,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做律动,也一定喜欢做早操吧?那么做早操有什么好处呢?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他们知道吗?他们是怎么做早操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不能只教儿歌,要注意培养学生看拼音认字的能力。学习9个生字,学生可以看拼音自己认,也可以看随课文认字,认会后在读拼音。

拓展练习:

一、拼读音节。

Zǎo cüo lù zhū lǜ ya shù zh? huü duǒ xiǎo niǎo

早操露珠绿叶树枝花朵

小鸟

二、读一读,连线,再照样子写一两句话。

小露珠在树枝上跑来跑去

小蜜蜂在绿叶上跳来跳去

小学生在花朵上滚来滚去

小鸟儿在阳光下飞来飞去

()()()

三、我当小诗人。

小青蛙,起得早,,。

小燕子,起得早,,。精品教案:

(一)

教具准备:

1、录音带《苗岭的早晨》。

2、自制风景画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早晨是一天中空气最清新的时候,老师想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你们想去吗?

2、出示图片,听音乐感知韵文内容。

(1)放音乐《苗岭的早晨》。

(2)出示图片,边听边看30秒钟。

教师渲染:看!太阳和鲜花在向我们欢笑,小草和绿叶在向我们招手。在美

好的早晨,你最想做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的情景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嘴等多种感官,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唤起学生兴趣的作用。自由表达感受,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

1、我们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儿歌《早操》,它号召大家早晨锻炼身体。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吧。

2、板书:早操。

二、学习儿歌《早操》

(一)复习拼音:

今天,我们学过的复韵母也来欣赏这早上的美景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红花卡片: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自由读——齐读

(二)读课文,学生字。

1、打开书第39页,做好指读姿势

要求:请你借助拼音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在下面点点儿。

指名读,评价——指名带读——同桌检查读——自由读。

2、这首儿歌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想做个考官,考考你们能不能认识儿歌中的词语。

课件出示:

绿叶做操小学生起得早

跑来跑去飞来飞去滚来滚去

自己试读——指名读——带读——齐读

3.课件演示:擦掉熟字,只留生字。

早起去叶做操飞生跑慢速指读——快速指读——齐读

★课中游戏。

(三)老师相信同学们会越学越出色。现在,我想继续考一考你们,出的问题也有点难,你们怕不怕?

1、出示生字卡,会读的同学大声读。

2、请同学用“早、去、起、叶、操、飞、生、跑”扩词,用“叶”、“飞”练习说话。

3、同学互读生字,谁读会了就奖励给他一朵大红花。

(学习生字有梯度。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了互相评价的环节,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起到了引导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的作用。。)

4、游戏巩固:

(1)对号入座:发给十名同学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拼音下面并读一遍。

(2)猜字游戏。

(四)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出声读课文,看看在这美丽的早晨,谁出来做操了?

根据学生回答贴图片:小露珠、小蜜蜂、小鸟儿、小学生

2、女生读一遍课文,大家找一找他们都在哪儿做操?

(绿叶上、树枝上、花朵上、阳光下)

3、男生读一遍课文,大家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做操的?

(出示词条:滚来滚去、跳来跳去、飞来飞去、跑来跑去)

4、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去”的词吗?

5、课件出示:连线练习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跑来跑去

小蜜蜂滚来滚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6、贴图片游戏:

把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的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五)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精品教案

《早操》(二)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活动挂图、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录音机、音乐带、生字巧巧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激趣)(略)

2、(复习)在前面我们认识了许多复韵母好朋友,我们再来读读,好吗?比比谁的声音宏亮,发音准确。(复韵母ai、ei、ui、ao、ou、iu、ie、ue、er写在绿叶形卡片上)

二、创设情境,观察图画,初感韵文内容:

1、语言描述,趣味导入:早晨太阳升起,大地万

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老师把这个景像画了下来,你们想看吗?(提出要求:观察图画,认真听,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让画“活“起来,带动学生看图说话。

(1)(实物投影)依次拉动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小学生,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来介绍。(2)让学生来说说看到了什么:(不要求说全,但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3)教师小结。

三、初读小韵文,初感字音,深入了解内容:

(引语)老师根据这一情景,还写了一首儿歌呢,你们想听吗?

1、(实物投影)边活动画面,边朗读韵文《早操》。用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吸引学生。

2、(实物投影韵文《早操》)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韵文《早操》,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允许走下位子交流)

3、鼓励学生读给大家听。(要求:用手指着字认真听,听发音是否准确。引导学生互评)

四、认识十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引语)刚才同学们从儿歌中找到了好多不认识的字,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这十个字娃娃。(师边说边

贴出。字写在剪成娃娃样的纸上。如:)

1、自己读韵文识字画出生字/

(1)(激趣)这几个字娃娃可调皮了,他们一下子跳到儿歌中躲了起来,和你玩“藏猫猫”。小朋友们,你们能边读儿歌,边把他们从儿歌中找出来吗?找到后就用笔画个圈,把它人留住,好吗?

(2)学生活动,师组织指导。并实物投影学生画出的生字。

2、小组内认字。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读读儿歌,拼拼音节,学习这十个字。比比谁认的字多,读音准确。

(1)让学生上前认字,找朋友。并教全班同学拼读识字。将找到的字娃娃赠给学生。

(2)《找朋友》的音乐中,师小结。

4、练习组词。

(1)在儿歌中,每个字娃娃,都有自己的好邻居,它们手拉手就组成了一个个的词。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读一读好吗?(实物投影)师边画边领读。

(2)在生活当中,这些字娃娃还可以组成好多的词。我们来玩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好吗?(看卡片、拍手。如:这是谁?这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五、读韵文,巩固识字:

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演韵文。

六、玩“生字巧巧板”学写字:

(引语)生字大家认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练习写字好吗?比比谁观察的仔细,字写得正确漂亮。(实物投影:田字格)

1、写“小”字

(1)(边说边摆)“小”字要先写中间的“丨”,写在竖线中线上。你看,它的钩是钩向哪儿的?(书空)再写左点,再写右点,都写在横中线上。

(2)练习书空“小”字。(3)让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字。

2、自学“飞”字。

(1)(激趣),你想和老师一样用“生字巧巧板”摆字吗?同桌看书观察田字格学习“飞”字,搞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写在什么位置上。

(2)让学生摆字。边摆边讲清笔顺和所占位置。学生评议,师强调后,书空,练写。

七、小结:1、(伴《做早操》音乐0师评议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表扬、鼓励为主)

2、实践性作业。教家人学会韵文《早操》。

单元形成性检测

双基加油站:

1、将下面的单韵母组合成复韵母。

a o e i u ǖ

()()()()()()()()2、照样子写字。

小儿飞早生叶去在

读写训练场:

1、读一读,连一连,再照样子写一两句话。

小露珠在树枝上跑来跑去

小蜜蜂在绿叶上跳来跳去

小学生在花朵上滚来滚去

小鸟儿在阳光下飞来飞去

()()()

2、字选择音节,在正确音节后面的括号里面画“ˇ”。

(1)niǎo wō()(1)hyi ya( )

鸟窝(2)niǎo ō()黑夜(2)

hyi yt( )

(3)liǎo wō() (3)hyi ia( )

(1)xuahuü( ) ( 1 )lǎo sh? ( )

雪花(2) xuy huá ( ) 老师

( 2 )lǎo shi ( )

(3)xuthuü( ) ( 3 )lǎo shí ( )

3、把字的序号写在()里。

(1)在(2)也(3)给(4)水

(5)牛(6)每(7)学(8)早

zǎo( ) niú( ) xu?( ) yt( ) m

ti( )

zài( ) shuǐ( ) gti( )

实践小天地:

读一读,练一练,看谁读得最棒!

做早操

大公鸡喔喔叫,大家一起做早操。

小燕子飞来了,拍拍翅膀梳羽毛。

小青蛙跳来了,鼓鼓肚皮蹦得高。

小学生跑来了,伸伸胳膊弯弯腰。

(临沂三小陆岩整理)

第八单元字与拼音(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9个鼻韵母和4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习古诗《登鹳雀楼》。9个鼻韵母是an、en、in、un、vn、ang、eng、ing、ong,每一个鼻韵母都配了一幅相关的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鼻韵母的发音。

本单元安排了三道练习题,第一题通过比较,让学生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第二题涂色是为了发挥学生爱画的天性,增加学习的兴趣。第三题中“安、今、工、解”是生字,都不难学,能学多少学多少,不统一要求,重点在拼读音节上。

可按照教科书安排的先后顺序教学。

建议教学用4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登鹳雀楼》的旷远意境和雄浑气势。

2.认识生字。学会新笔画:竖折;学习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学习在恰当的时候利用拼音认字。

教学建议:

A.学习前鼻韵母an,en,in,un和vn

1.学习鼻韵母要整体教,整体读,学习方法与学习复韵母是不同的。

2.要利用学生听读能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反复听,反复读。

3.能够准确认读后,再用熟字带学生拼读音节。

同时学习生字“村”和“军”。

4.练习中,“看”、“暖”、“信”可以先拼读,再认字,“本”、“文”两字可以从字练拼音。

B.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和ong

1.这四个鼻韵母都是带舌根鼻音的,发音较难,又易与前鼻韵母混淆,本页彩图及所举汉字远

远不能使学生掌握其发音,建议补充大量练习。

在带读这几个韵母后,比较前鼻韵母和后鼻韵

母。

2.练习用这几个韵母拼音节时,学习生字“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生活中的数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

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各课知识点: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

---------------------------------------------------------------范文最新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1 / 8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胃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范文最新推荐------------------------------------------------------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3 / 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一 有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三、本册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数与代数 1、20以内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对后面数与计算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计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 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经历“配对”活动的过程,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怎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学习动机,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单元后续的“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的比较活动,从中获得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如从“高矮”一课的主

题情境图中,凭肉眼观察可以说出盲人高、小孩矮,但搀扶盲人过路的两个小孩谁高谁矮,光靠肉眼无法判断,不容易直接观察,需要讨论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又如“轻重”一课,用手掂一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难分出轻重时,就需要用天平称一称,看天平向哪边沉那边的东西就比较重。教材所提供的比较高矮、轻重的方法,都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所设计的习 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含义。教材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几枝铅笔” (第22页),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秋天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秋天”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暑期刚过,秋季刚开始,大自然呈现秋天的特点。这两篇主体课文通过描写秋天特有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秋天到》按时间顺序分别描写了具有秋天典型特征的几种景物,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火红的枫叶》通过叙述“我”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过程,表达了“我”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之情。 “语文天地”通过读、背古诗《山行》,自读诗歌《露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可爱。通过如何想爸爸妈妈请求带自己去观察秋天的景物,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激发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语文天地”还安排了字、词、句方面的练习,指导学生抄写句子,认识字典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能力,知道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总重、热爱老师。 2、认字17个,写字15个,学习多音字“转”。 3、复习巩固几种常用偏旁,感知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 4、练习抄写句子,仿写例子说句子。 5、读背古诗《山行》,了解诗的意境。 6、独立阅读《露珠》,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7、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观察。 8、观察字典,认识字典,为学习部首查字法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探究自然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本册共6首] 1、山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 [本册共7首] 7、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鸟 (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11、春夜喜雨(节选) (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对联: 明月照九州花灯映万家 明月皎皎千门雪华灯盏盏万户春 颜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二年级上册 [本册共7首古诗] 14、山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夜宿山寺

(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忆江南 (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9、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二年级下册 [本册共7首古诗] 2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华山 (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5、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6、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7、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警句: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三年级上册 [本册共9首] 28、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精编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

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想》教案篇一 情感目标:理解诗白勺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 对大自然白勺热爱,对美好生活白勺追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白勺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了解我白勺小小愿望。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白勺内容,了解“我”白勺小小白勺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白勺热爱,对美好生活白勺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白勺朗读这首 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白勺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白勺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白勺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白勺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本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白勺符号 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白勺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 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 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白勺一节分组学 习。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白勺问题,小组讨 论。(3)用读或演白勺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一课时数铅笔 一、复习 1、数数:从1数到20,一个一个地数 2、从1数到20,两个两个地数 3、从1数到20,五个五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知识点:十个十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 ★★★★★★★★★★★★★★★★★★★★★★★★★★★★★★★共()个 2、数出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九十五 3、想一想,说一说 34,36,38,(),(),() 90,80,70,60,(),(),()

一、复习 1、数数: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从20数到100,两个两个地数 3、从2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 4、从20数到100,十个十个地数 二、新课尝试 1、抓一把豆子先估计,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字写下来 2、在计数器上拔出28,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3、在计数器上拔出100,认识百位 知识点: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三、巩固练习 1、写出计数器上的数(书本练习1、 2、3) 2、写一写 十位上是4,个位上是7,这个数是() 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百位上是1,其他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 3、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 位

一、复习 1、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 2、十位上是8,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二、新课尝试 1、看图,先数一数,再把数字写下来 ★★★★★★★★★★★★★★★★★★★★★() ★★★★★★★★★★★★★★★★★★() 2、尝试 26○31 67○49 89○90 3、小组学习:比一比下面计数器上的数(第6页) 知识点: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的就大。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三、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数 41,43,(),(),(),(),() 88,86,(),(),(),(),() 2、比较大小 45○54 78○67 89○89 58○91 67○49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背诵课文

二年级下册背诵课文 妈妈的爱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回,我打破了暖瓶,还对妈妈说了谎,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让我们用“最”字造句,我说:“我最爱妈妈。”妈妈告诉我:“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祖国妈妈。”啊,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春风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化了冰雪,吹绿了柳梢,吹红了桃花枝头俏。小草轻轻钻出地面,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和小朋友一起欢笑。我削了一支柳笛,伴着春风吹哨。听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青蛙与蜻蜓 小青蛙,大眼睛,呱呱呱,叫不停:“我为庄稼除害虫,我是稻田小英雄。” 大雨过后天放晴,湖面飞来小蜻蜓,它也做了好事情,静静飞去不吱声。 杨树之歌 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唱给学步的小宝宝,伴他和蝴蝶捉迷藏。唱给白发的老奶奶,陪她在树下聊家常。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和他悠闲度时光。 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山寨 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 小路七拐八弯,带着你左转右转。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菏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看图写数字。 二、请你填一填。 1、5、9、7、4、10、1、 2、6 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 从左往右数,第5个数是(),第7个数是()。从右往左 数,第4个数是(),第8个数是()。 2、找规律填数。 ()、()、8、7、()、()、() ()、3、5、()、()、 3、9比6多(),3比7少(), 4、比4小的数有()、()、()、还有()。 5、最大一位数是()。 6、和8相邻的两个数是()和()。三、比一比。 3、最近的画√最远的画× 四、在○里填上<、>、=,在()里填数。 3<() 8>() 9<()()=5 4+6○9 2+6○6 8○10-4 9-8○1 6-6○0+1 8+2○4+6

五、我是小小计算家。 1、直接写得数。 5+4= 2+7= 3+6= 4+3= 9-7= 10-8= 6-2= 10-10= 2、算一算 8-7+3= 9-4+3= 7-2+4= 4+4-5= 10-2-8= 5+5-5= 8-3-2= 3+4-5=六、看图列算式。 3、******* □○□=□□○□=□ □○□=□□○□=□ 4、 七、比一比,算一算。 1、○○○ ******* ()比()多()比()少 列式() 2、□□□ ○○○○○○ ** □比○()列算式() *比□()列算式() ○比*()列算式() ○和□共有()个列算式()八、唱歌比赛。 1、合唱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人,算式()。 2、合唱的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算式()。智力比拼 已知★—●=8★=()■=()●=()■+■=10 ●+■=15 ★ -■=(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龙的传人》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龙的传人》教案范文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龙的传人》,并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2、通过演唱,培养学生乐意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歌声表达爱国之情,体验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鼓励、培养学生唱歌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各种龙的图片以及民间的龙饰图片, 我们中华名族有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有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的英雄气概。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一脉相连,都以“龙的传人”自豪。 (播放《龙的传人》的背景音乐,学生朗诵单元寄语) 二、新授: 1、欣赏感受: 多媒体播放《龙的传人》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要求学生可以轻轻随教师哼唱,进行感情初体验。 2、教唱歌曲 (1)、歌曲分析:20年前此歌曾在中国广泛流行。歌曲的歌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形象鲜明,富有想象力。感情从较为深沉含蓄转为振

臂疾呼,富有历史感和号召力。曲调和旋律采用了自然小调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音域仅五度,级进为主,易于传唱。其中1、2小节与3、4小节同头换尾;5、6小节重复1、2小节,13、14小节又重复9、10小节;而所有偶数小节都采用同样的节奏。这种复沓回环的手法,既精当洗练,又给人无比眷恋之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民渴望回归同一的感情趋向。 (2)跟录音学唱歌曲 (3)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这是一首抒情的男声独唱歌曲,它深情地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爱恋和盼望统一的共同心愿。 (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随录音演唱。 此歌容易上口,应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情绪和演唱形式,并能投入感情地演唱,“唱出华夏游子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爱恋”。 (5)注意纠正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唱准第9小节和第12小节的“虽不曾看见”和“长江水”,另外,歌曲第15小节的“澎湃汹涌”,要注意重点提出,让学生唱准。 三、检查演唱 1、指导学生随伴奏演唱,你觉得用怎样的情绪,用哪一种人声和 演唱形式能更好地表达这首歌的情感。 2、你能设计一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孩子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不少 的收获,快来数学乐园看看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 知识根据地。(每空一分,共30分) 1、看图写数。 2、按顺序填数。( ) 11 ( ) 13 ( ) ( ) 3. 在6、15、8、9中选出三个数填写算式: + = - = + = - = 2、 13和16两个数,( )接近10,( )接近20。 3、 找规律填数: 14 16 20 18 13 17 3、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这个数在( )和( ) 9 3 6 12 4 17 7 6

的中间。 4、我会看时间。 ()时()时()时半()时半5、比5大比9小的数有()、()、()。 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十位是2,这个数是(),它在()的后面。 4、按规律填数:()8()()11()() 15 7、写出两道得数是10的算式□○□=□□○□=□ 8、在里填上“+”或“-”. 14 4=10 16 4=20 8 7<912>6 5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1()-()=57+4=()+()5+6=()+3=()+()6、☆☆☆☆☆☆☆△△△△△ ____ 比 ____ 多,多____ 个。 7、在()填上合适的数。 8+()=10 6+()=18 4+()=7 5+()=16 8、

图中一共有()种水果。是左数第()个。的右边有()种水果。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 是()。 2、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都是1的数是() 与17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 7 + 9 =( ) 5 + 8 = ( ) ( )( ) ()( ) 10 10 4、减数是3,被减数是15,差是()。 5、在19、 6、10、15、1、8、0中,最小的一个数是(),最 大的 6、为了安全,交通规则中规定在路上行走要靠() 7、○△□○△□、、、、、。 8、在□填合适的数。 9-□<8 10-□>5 □+6>12-2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 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

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古诗(共96首)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古诗(共96首) 一年级上册(8首) 1、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古朗月行(唐)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7、锄禾(唐)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6首) 1、静夜思(唐)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赠汪伦(唐)白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春夜喜雨(节选)(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上册(6首) 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夜宿山寺(唐)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望庐山瀑布(唐)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汇总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第一册(北师大版) 上学了 1.字与画 日月水火山石田土 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 语文天地 2.学写字 学写字 语文天地 3.数字 数字歌 山村 语文天地 4.家 我的家 家 语文天地 5.字与拼音(一) a o e i u ü 咏鹅 小书架 6.字与拼音(二)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大家都说普通话 7.字与拼音(三)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早操 8.字与拼音(四)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登鹳雀楼 9.字与拼音(五) 复习拼音 东西南北 看图讲故事《妈妈,你看》一朵云 10.太阳和月亮 小小的船 太阳 语文天地 11.大海 我家住在大海边 浪娃娃 语文天地 12.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 13.手和脑 两件宝 乌鸦喝水 语文天地 14.梦想 小鱼的梦 想飞的乌龟 语文天地 15.劳动 锄禾 小母鸡种稻子 语文天地 16.冬天 冬天是个魔术师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语文天地 17.成长 我长大了一岁 马莎长大了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第二册 1.元宵节 元宵节 看花灯叶 语文天地 2.家园 小山村:教案课件水乡歌:教案课件语文天地:教案课件 3.春天 春天的手 插秧 语文天地 4.植物 老树的故事 一粒种子 语文天地 5.动物 啄木鸟 大熊猫: 语文天地 6.爱护 特别的作业 珍贵的纪念 语文天地 7.愿望 拔苗助长 丁丁和牵牛花 语文天地 8.认真

燕子妈妈笑了 画鸡蛋 语文天地 9.车的世界 车的世界 语文天地 10.雨 雨铃铛 美丽的彩虹 语文天地 11.星空 数星星的孩子 问银河 语文天地 12.朋友 冬冬读课文 池塘边的叫声 语文天地 13.时间 长歌行 小闹钟 语文天地 14.丁丁冬冬学识字丁丁冬冬识字1 丁丁冬冬识字2 丁丁冬冬识字3 丁丁冬冬识字4 15.长大 这个办法好 好事情 语文天地 16.快乐 大家都快乐 快乐的小公鸡 语文天地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版一年级教材分析以下为大家呈现的是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 第一项: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领域结构图 可爱的校园(数数)——由第一单元前移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比较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位置与顺序 认识物体更名为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分类 1.4 综合与实践(删除了)大家来锻炼迎新年 调整为数学好玩

1.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基数 、序数 2.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3.小猫钓鱼---(0的认识与书写) 4.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2课时:试一试10的认识 第二项:各单元知识点分解 2.1 第一单元知识点分解 可爱的校园---(数数) 生活中的数 新增:5.快乐的午餐——分餐具中比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思想 6.动物乐园——认识“>”“<”和“=”,并会书写 可爱的校园(数数):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快乐的午餐(分餐具比多少) 1.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2.学会用“配对”进行比较,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 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识字423个,写字230个。 2。.阅读42篇诗文,背诵15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安排: 1.元宵节 6-7课时 2.家园 6-7课时 3.春天 8-10课时 4.植物6-8课时 5.动物6课时 6.爱护6-8课时 7.认真7-8课时 8.车的世界 8-9课时 9.朋友5课时 10.雨7-8课时 11.愿望7-8课时 12.星空6-8课时 13.时间7-8课时 14.丁丁冬冬学写字 8课时 15.长大7-8课时 16.快乐。 7课时 第二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 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的古诗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文中所有的古诗(共96首) 一年级上册(8首) 1、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7、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6首) 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春夜喜雨(节选)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上册(6首) 1、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附:三字经(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汇总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 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

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3、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4、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教材简况 本教材分16个单元,共有28篇讲读课文,其中12篇要求背诵,16个语文天地。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可操作性强,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学生会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学生状况 一(1)班共有学生43人,有7、8个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其他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教学重点 1、识字402个,写字220个。 2、阅读28篇课文,背诵1 2篇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教学难度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措施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创造性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3、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1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识字23个,写字12个。 2、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 3、“圆、灯、年”组词。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时数 6课时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了解元宵节习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课文。 (1)自读。(2)同座互读。(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