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郑开大道沿线地区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

郑州市最新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划定32个核心板块文:陪你去看房 ID:peinishaizz 作者:房姐3月11日,在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中,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出来了。

按照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原计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会在2019年底完成。

目前尚不确定规划是否还处于编制讨论阶段,但从河南卫视展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未来郑州的发展重心和布局。

1首先,通过报道我们了解到,郑州被初步划定出32个核心板块,每个板块1-3平方公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城市设计为抓手,着力打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和城市结构的关键点。

也就是说,这32个核心板块至关重要。

有多重要呢?三个点:支撑点、新亮点、关键点。

换句话说,这32个板块,是郑州未来16年的核心板块,这些板块或者项目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郑州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这32个板块的总用地面积为68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及港区22个,总用地面积为51平方公里,县市区10个,总用地面积为17平方公里。

接下来,重点来了。

针对这32个板块,图片中还附有一个详细的表格。

这上面的信息,体现的是各个区的重点区域所在。

2先看几个基本面:数量上,郑东新区最多,核心板块有5个;其次是经开和管城,分别是3个。

管城区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各区中,排在后面,这次一次被划定了三个核心板块,相信未来几年管城的区域形象会得到很大改观。

比较意外的是高新区,只有一个核心板块,位于高新区中心板块。

双湖科技城这两年呼声很高,又是建湖又是建学校又是建地铁、引进高新企业,但这次并未被划入核心。

用地面积上,东区仍是重头,总用地面积为12.26平方公里。

其次是港区,两个板块的用地面积达到11.3平方公里。

高新区和金水区的面积最小,分别是1.1平方公里和1.76平方公里。

3最后,我们来看各个区域内的核心板块和项目。

中原区,核心板块为:中央文化区(CCD)和中原新区须水河核心片区。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目标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

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1.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重磅!开封要这样建:“一带、两廊、三片”

重磅!开封要这样建:“一带、两廊、三片”

重磅!开封要这样建:“一带、两廊、三片”爱开封的小伙伴们一定很关心咱大开封未来会建成什么样子来来来我们一起看看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规划至2020年,把开封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成为中原创新发展的试验区,传统城市复兴示范区。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职能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发展的大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面向国际的文化旅游城市,中原教育培训基地,中原特色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服务中心。

城镇体系规划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5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3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7.5%。

市域城镇体系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轴:即沿市域北部的东西向城镇发展轴,由中心城区、祥符城区、兰考城区组成,是实施东接西联的主体区域,对市域城乡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一心:即由中心城区和祥符城区构成的复合中心,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在市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起到龙头作用。

多点引领:即由其它县城、中心镇组成的多元发展格局。

区域联通:以中心城区为枢纽,依托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和信息网络,构筑对外开放、对内加强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促进经济要素流动,支撑城市区域化发展。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4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包括:1座市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5座县域中心城市(尉氏城区、兰考城区、通许县城、杞县县城、祥符城区)、11座中心镇、23座一般镇。

中心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城市空间重点向西发展,采取“西进、中优、北控、东调和南改”的策略,完善城市布局。

西进:以向西发展为重点,建设汴西新区,构筑面向区域的产业和服务职能。

中优:保护古城,控制古城居住人口规模和建设强度,优化古城功能,重点提升古城居住环境质量,改善旅游环境。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1.24•【字号】豫发改工业〔2019〕46号•【施行日期】2019.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的批复豫发改工业〔2019〕46号郑州市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请审批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的请示》(郑发改团产〔2018〕450号)收悉。

经商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并报省政府同意,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25)》,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范围。

按照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东至万三公路,西至京港澳高速辅道,南至陇海铁路,北至科学大道,规划面积65.157平方公里(建成区30.35平方公里、发展区21.153平方公里、控制区13.654平方公里)。

三、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信息服务。

四、功能布局。

按照多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产业集聚区以郑开大道东西方向为主要发展轴,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总部商务园、生命科学园、职业教育园、科学谷、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一轴、一廊、四园、一谷、一中心”的空间结构。

五、绿色发展。

严格按照建设区域的生态环保要求,切实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工作和配套措施落实。

六、用地管理。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产业用地为主,充分依托相邻城区设施满足产业集聚区生产性生活需要,严禁房地产、大广场等项目建设。

坚持依法供地,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

请据此抓紧开展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

郑开快速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郑开快速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郑开快速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郑开快速路是连接中国郑州市和开封市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其建设对于促进两地经济发展、改善交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郑开快速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路线规划郑开快速路的规划路线起于郑州市,经过中牟县、荥阳市,最终到达开封市,全长约120公里。

该路线设计为四车道高速公路,预计将设置多个出入口以方便周边地区居民的出行。

三、交通需求分析1. 经济发展需求郑开快速路将有效缩短郑州市和开封市之间的交通时间,促进两地的经济往来和合作。

特别是对于中牟县、荥阳市等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减轻交通压力目前郑州市和开封市之间的主要交通通道多为国道和省道,车流量大且易拥堵。

建设郑开快速路将分流部分交通流量,减轻现有道路的交通压力,提升通行效率。

3. 便利群众出行快速路的建设将为沿线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缩短通勤时间,改善出行体验,促进区域内部的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

四、环境影响评估1. 生态影响郑开快速路的建设可能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道路施工可能破坏部分植被,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城乡发展影响快速路的建设将加速沿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可能带来人口流入、土地利用变化等问题。

需要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城乡发展的平衡,避免出现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五、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回报郑开快速路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但通过交通便利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

快速路通车后,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周边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实现投资回报。

2. 增加就业机会快速路建设和运营过程将带动大量就业机会,涉及道路建设、运输服务、路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1. 施工风险快速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施工期延误、工程质量问题等风险,需要建设方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和监管措施,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9.06•【字号】汴政办〔2024〕20号•【施行日期】2024.09.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9月6日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的通知》(豫政办〔2024〕37号)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现提出以下重点工作措施。

一、持续强化产业链群培育1.做强“7+10+N”产业链群。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用好市级领导分包、首席服务官等机制,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现代食品等3个千亿级产业链群,新能源装备(储能)、现代家居、纺织服装、高端装备等4个五百亿级产业链群,集成电路与智能传感器、生物医药、绿色(装配式)建筑等3个百亿级产业链群。

抓好县区1—2个主导产业,集聚力量、集聚资源加大培育力度。

强化重点产业规划、政策配套,研究制定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落地。

充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推动小企业做大,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强化“四上”单位培育入库,全年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新增市场主体8万户以上。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及各产业链责任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下均需各县区政府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

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目录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中心城区绿地水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中心城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全市城镇形成“一轴一心、多点引领、区域联通”的布局结构。

(1)“一轴”即沿陇海-兰新铁路城镇发展轴。

由中心城区、开封县城、兰考县城组成,是实施东接西联的主体区域,对市域城乡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2)“一心”即由中心城区和开封县城关镇构成的都市区,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对外交往门户。

要积极接轨中原城市群,率先实现与郑州一体化发展,提升发展能力和对区域的服务能力、对全市和豫东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居住和就业水平,在市域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起到龙头作用。

(3)“多点”即由其它县城、重点镇组成多元发展格局,配合中心城区,壮大经济实力,共同支撑全市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辐射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发展。

(4)“区域联通”:以中心城区为枢纽,依托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和信息网络,构筑对外开放、对内加强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促进经济要素流动,支撑城市区域化发展。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

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组团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字简要说明一、目标定位(一)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西起京港澳高速,东至万三公路,北起黄河郑州市界,南至陇海铁路,总面积156平方公里。

组团中心区面积79平方公里,西起京港澳高速辅道,东至万三公路,北起连霍高速,南至陇海铁路。

本次规划期限至2030年: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

(二)上位及相关规划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郑东新区白沙组团属于都市区东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规划对东部新城定位要求:省级公共文化行政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定位为行政文化服务功能组团。

2、《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对白沙组团的定位要求:职教基地,主导功能为职业教育、现代服务、创新产业基地,同时兼具居住与生活服务功能。

3、《白沙组团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白沙核心区沿中心轴线从南向北依次设置三个居住组团,六个企业办公组团,九个行政办公组团,形成“三、六、九”的数理关系。

(三)现状特征1、规划区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可达性强;内部有多条河流穿过,四周均有生态廊道与周边城市组团隔离,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

2、现状建设情况目前,白沙组团的现状建设在原有郑汴新区总体规划、郑汴产业带规划的指引下,以教育科研、二类居住以及工业项目为主。

教育科研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北;二类居住主要分布在郑开大道以南;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央大道以北,均为近几年建设,建筑质量较好。

白沙组团乡镇建设以村民住宅、村办企业为主。

村民住宅建筑层数多为2~3层,大部分为村民自建用房,未经统一的规划设计,建筑秩序较乱,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村办企业以建材市场以及工业仓储为主,主要位于白沙镇和圃田乡,沿商都路两侧分布,建筑层数多为2~3层,建筑质量较差,建筑秩序较乱。

(四)规划思路: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加强区域联动与城乡协调,强化产业引领与核心集聚,实现环境优先与生态共荣(五)功能定位:构建以省级行政服务区、公共文化活动示范区、高端商务区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智慧的省公共服务核心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依据——上版规划
• 《郑开大道两侧功能区规划》(河南省发改委,2006.12)
– 郑汴一体化发展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的重要 突破口之一
• 省长办公会精神
– 在郑州、开封之间建设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大型开发区域,形成产业集聚、人 口集聚的重要产业带
– 同意以郑开大道为依托,规划白沙、官渡、汴西三个组团,将郑开大道两侧 区域发展为中原城市群的先导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和全省节约 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 考虑到国家现行的土地紧缩等政策,郑开大道的辐射区不宜过大,可进行适 当压缩
本次规划重点
• 落实《郑开大道两侧功能区规划》及省长办公会精神
– 适当调整规划用地规模 – 用地布局调整和优化 – 交通及基础设施的细化 – 近期建设规划 – 景观规划
• 根据2007.1.31会议主要修改:
– 规模的进一步压缩 – 城市结构模式的提炼整合 – 用地布局的局部调整 – 景观动画的细化 – 其它各部门意见
– 推进郑汴联合发展。
– 加强郑汴两市在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相互 衔接,形成功能协调、产业互补、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发 展的新格局。
– 在郑州与开封之间形成以两条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开封至郑州机场高 速)、一条一级公路(国道310)、一条城市道路(新建城际快速通道) 以及陇海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和城市轻轨为基本骨架的快捷的交通通道。
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 郑汴一体化发展产业集聚区 全省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区域发展模式——葡萄串理论
“交通轴+城镇组团+生态绿化”城市模式
沿交通轴,在适合的发展地带,布置“葡萄串”式的城镇走廊,在适当的地 点布置科技产业园区等新的城市功能,城镇走廊间留有充足的绿地、阳光和空 气,保证生态健全,创造有机的人居环境体系。 在区域层面:依据城镇的发展条件,确定“葡萄”的大小和内容,相互串连, 逐步形成城镇走廊;同时保持绿色空间系统,从城市美化走向区域美化,保证 生态健全,创造有机的人居环境体系。 在城市层面:根据用地条件和发展可能,形成多组团的“串珠”格局,其间 以快速干道连接各组团;同时提供足够的公园、游憩场所,保持人和自然的良 好接触,形成宜居环境。
规划范围
• 规划区范围:西起京珠高速公路,东至开封金明大道,南 从规划的南连接线(连接郑州中央大道与开封宋城路), 北到规划的北连接线(连接郑州北四环与开封东京大道), 总面积约为165平方公里,其中郑州市段约为116.7平方公 里,开封段约为48.3平方公里。
• 郑开大道东西长44km,两侧南北各2km左右。
紧凑型发展
地段发展模式——TOD发展模式
TOD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依托轨道交通等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引导城市发展 方向;在考虑站点交通功能的同时,通过站点与两侧集合多种功能的综 合体整体规划、一体化建设,实现功能互补和土地的集约利用。
吴良镛先生倡导的城市模式
城市发展模式——紧凑型城市理论
紧凑型城市理论(the compact city),强调城市紧凑布局,城乡用地界线 清晰。有序组织城市使其具有不同功能、不同等级的中心,在城市建设区域提 高建设强度,避免无序扩张和四处开发。 应该注意两点:一是集中开发建设,二是提高建设强度。
TOD发展模式
美国TOD发展案例
城市模式——水城田林一体的“田园城市”
为了避免“摊大饼”与沿路无序蔓延,新的地区、新的发展模式:
• 强调交通轴的导向作用(轴、核) • 强调形成串联的城市组团 • 强调组团间的生态绿化间隔 • 强调交通、用地在形态、功能上协调一致 • 强调区域共生、城乡一体的结构形态 • 强调建设现代化城市风貌的同时,融入传统历史文化因素
城市模式——现代与历史、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融的建设模式
现代——
• 现代化的城市交通 • 现代化的公共市政设施 • 现代化的景观风貌 历史—— • 古都名城代表人物、事件等沿路节点串连 • 再现商城宋都的繁华、商贸 • 特色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再现 城市—— • 高强度的开发建设 •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 • 便利的都市生活 乡村—— • 田野、公园的开阔环境 • 优雅、休闲的度假时光 • 健康的田野的空气、阳光环境
现状地形
• 规划区内地势自西向东缓慢降低。 • 规划范围内地势较为平坦,西高东低(高差约9米左右,74m-
83m),中牟县阎堂村附近地势较高(约85米左右)。
现状易涝区
• 区域地势平坦,易形成内涝区 • 在避开易涝区的同时要求,该区域发展定 位为:
现状——发展的基础
• 人口与村镇
– 主要涉及到的行政辖区包括: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中牟县白沙镇、刘 集乡、大孟乡、官渡镇和开封市汴西新区及中牟林场部分用地。共有85 个村庄,其中,13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人口9.7万人。
现状——发展的基础
• 用地现状
– 现状用地大部分为耕地,面积133平方公里,占总用地 的80.6%。其中,基本农田10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66.3%;村镇建设用地占8.6%;是典型的尚未大规模开 发的农村地区。
– 依托城际快速通道,加快郑东新区、中牟组团、杏花营工业板块建设, 推动郑州与开封全面对接。
规划依据——上版规划
• 《郑汴城市连接线两侧产业用 地布局规划》
– 郑汴一体化是尽快提高郑州城市 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周边发展的有 效途径
• 《郑汴一体化发展战略与郑汴 城市连接线两侧产业布局规划》
– 沿郑汴城市连接线两侧布置带状 用地,辅以绿化隔离,形成生态 产业发展带。
2006-2020郑开大道沿线地区 总体规划
规划依据——上位规划
• 中原城市群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确 定的重点开发区域。
• 《中原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
– 发展重点和发展时序:重点建设郑— 汴—洛(陇海)产业发展带;优先推 动郑汴一体化。
规划依据——上位规划
•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