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22年)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22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2.11.17•【字号】汉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六届]第38号•【施行日期】2022.11.17•【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22年)(2011年5月25日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6年12月22日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7年3月30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等49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8年10月30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2018年11月30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根据2020年10月21日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6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等65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2年8月31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2年9月29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的《西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保护区及设施保护第四章运营第五章综合开发第六章安全应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复

建筑面积年综合 能耗分别为5 . 1 7 千克标 准煤/ 平方 米、 5 . 2 0 千克标准煤/ 平方米 , 单位建筑面积年综合电
4 2
2 0 1 4 -2 0 1 8 年; 6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 1 9 . 9公里 , 设站 1 5 座, 规划建设期为 2 0 1 3 -2 0 1 7 年。 四
西安 :
海南屯 昌: 现代农业 太阳能并 网电站工程可研获批
海 南 屯 昌现 代 农 业 太 阳 能并 网 电站 工 程 可行 性 研究 报 告 近 日获得 海南 省 发 展改 革 委批 复 , 总装 机 容 量 2万千 瓦 。项 目建 设 符合 国家 产业 政 策 , 有 利 于促 进节 能减排 , 推动海 南 省清 洁能源 发展 。
耗分 别 为2 2 . 8 2 千 瓦时, 平方 米 、 2 2 . 2 3 千瓦 时/ 平方米 。
重庆永川 : 新城 东部拓展 区
污水管网工程 拟投 2 9 0 4万
山西: 3 7 7 5万 .
投 向灵丘县北跃灌 区改扩建工程
为 充分利 用 唐河 水库 水源 , 改善 和 扩大 北跃 灌 区灌 溉 面 积 , 并 提 高 灌 区 水 的 利用 率 , 促 进 当地 农 业 增 产 和农 民增 收 , 山西 省发 展改 革 委 以晋 发 改农 经发 E 2 0 1 3 ] 9 3 9号文 批 复灵 丘县 北 跃灌 区改扩 建 工 程可研 报告 。批 复工程 规模 为改 善和扩 大北 跃灌 区 上i 母:
杨 高变电站设 备改造工程项 目获批
近期 , 杨 高 变 电站 设备 改 造工 程 项 目获得 上 海 市 发 展改革 委 核 准批 复 。该 工程 将 把杨 高变 电站 6 台5 0 0 千伏额定电流为 5 0千安 的断 路 器 更 换 为 6 台千 伏 额定 电流为 6 3 千 安 的断 路 器 ,并 相应 更 换
西安地铁规划

6和五号线一样,地铁六号线也分一、二期建设。
六号线一期自南客站至劳动南路站,线路全长19.9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5座,车辆段1处,总投资118.37亿元。
计划201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0年底建成通车。
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六号线二期工程沿东、西大街避绕钟楼方案,这标志着西安未来将形成以钟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两条地铁换乘线路,届时将大大缓解钟楼附近的交通压力。
六号线二期自劳动南路站至一号线起点纺织城站,全长19.7公里,均为地下线,设车站16座,计划明年8月份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底与一期工程同步开通试运营。
地铁六号线站名(暂定名)一览六号线一期:南客站、侧坡、纬二十八路、纬十八路、西部大道、锦业二路、锦业路、丈八六路、丈八四路、丈八一路、省游泳馆、木塔寺、科技路、劳动南路六号线二期:丰庆路、西关正街、贡院门、广济街、钟楼、大差市、东关正街、兴庆路、咸宁路、万寿南路、东胜北路、田家湾、纺南路、纺五路、纺三路、纺织城89地铁九号线(临潼线)起点设在地铁一号线终点站纺织城站,终点设在临潼秦汉大道。
临潼线全长约25.92公里,线路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
目前九号线临潼大学城试验段已经开工,将于2016年3月份启动全线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10月份全线开工,争取2020年底与地铁六号线同步通车试运营。
13地铁十三号线(机场线)全称叫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它是陕西省首条城际铁路,线路全长27.3km,设有9座车站,其中3个站在地下,3个站在高架桥上,另外三个站在地面,连接机场与北客站。
地铁十三号线已于2014年开工,计划2018年建成通车,届时从北客站到机场仅需约27分钟。
14地铁十四号线通往户县方向。
主线以航天基地为起点,向西经长安韦曲、高新新区及长安通讯产业园,至户县副中心;支线从西留村起至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十四号线也将在“十三五”时期开工建设。
未来据“悦西安”论坛网友近日爆料的规划图所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由1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其主体网络形态呈棋盘+环+放射型结构。
陕西省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围绕西安(咸阳)核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①统筹考虑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的社 会经济发展和各自的城市总体规划;② 统筹考虑未来西安(咸阳)核心城市各个 区域、组团的属性特征;③统筹考虑西 安(咸阳)核心城市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共 存性、可替代性以及有效接驳。
2.规划年限、原则
1. 规划年限 • 远期:2030年; • 远景:不限。
通过构造具有良好衔接关系的轨 道交通网络,实现规划范围内各 个区域、组团间的便捷联系。
2.规划年限、原则
1. 规划年限
区分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及常规公交在
• 远期:2030年;
规划区域空间的运输功能与职能,合理定位
• 远景:不限。
上述交通方式在规划空间区域的不同服务水 平和需求;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与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空间结构进 一步拓展,在构建大西安和新一轮城 市规划修编的背景下,按照省上的要 求,本次项目任务为:编制《关中城 市群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范围
二 规划研究范围、年限、原则
1.规划范围
按照大西安城市空间建设 与发展的要求、结合西安 既有轨道网和城市轨道交 通的技术要求及服务特征, 规划范围如右图所示: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首先需要紧密结合相 关上位规划,包括《关中-天水经济区发 展规划(2009)》、《关中城市群核心 区战略规划(2015)》、《大西安立体 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2014)》、相 关城市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
2.规划年限、原则
1. 规划年限 • 远期:2030年; • 远景:不限。
2. 规划原则 • 与上位规划一致原则 • 统筹性原则 • 稳定性、连续性、灵活性原则 • 便捷性原则 • 交通一体化原则 • 与主客流方向一致原则 • 线网均匀性原则 • 文物保护及生态保护原则 • 可实施性原则 • 最大化覆盖客流集散点原则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环评公示

韦曲南站至常宁站
3.4
4
—
1
—
昆明池至鱼化寨
8.3
3 三号线二期
保税区至水流路站
2.0
6
—
1
—
4 七号线一期
子午路至朝阳路
42.0
27
1
1
—
5
八号线
环线
50.5
36
1
1
2
十号线主线一 康复路至水景公园
40.0
17
6
期及支线
绳刘村站至高泾中路站
18.9
6
1
1
2
1
—
1
3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耗、经济发展、文物古迹、旅游环境的影响。其中,对城市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主要为
振动影响)产生的是负面影响,对道路交通、能源消耗、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带来的是正
建设规划环评公示专用 面效应。比如轨道交通运行后,由于更多乘客采用轨道交通,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得到
提高,产生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节约出行时间,提高了社会劳动 生产率;地铁的载运容量很大,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1.3 规划实施对城市各环境要素的影响
江新区、浐灞区、经开区、国际港务区、航天产业基地等各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的发展起到 支撑带动作用,同时线路经过的各行政区及各开发区都希望尽早建设轨道交通,给轨道交 通的建设出财出力,为西安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的贯彻落实,陕西省建设厅组织编制了《关 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为了实现“以西安(咸阳)为核心的大都市”的构建、 《关中城市群核心区战略规划(2015)》的落实,紧密结合未来都市区空间发展,发挥城 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和作用,在《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化、优化推荐方案,形成《关中城市群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由 23 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总规模 986.0km,其中西安市境 691.1km,西咸新区 境内 238.4km,咸阳境内 56.5km。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要 与城市 总体规划 有机地 融为一 体 。线 网规划 的研 体 系进行专 题研 究 。同 时 ,对 国 内外有 关 线 网规划 究工作涉 及 城市 规 划 、交 通工 程 、轨 道 交 通 专 业 工 的经验进行 研究也 是非常 必要 的 。
程 、建筑 工程及社 会 经 济等 多 项专 业 。各 专 业 相互
影 响整个 系统建设 的可 行性 ,因此 ,必 需 以方案 规划 效果 。但从 目前线 网归 划 中 的客 流预 测情 况 看 ,还
的形式 提 出具体 的安排 。这部分 研究 主要针 对影 响 存 在诸 多问题 ,其 中主要表 现在 :
线 网构 架研 究是 线 网规 划 的核 心部 分 ,主要 是
联 系紧密 又彼此 独立 ,因此 整体 研 究方 法 是 一个 包 方 案构思 、交通模 型测 试 和方 案 评 价 三个 工序 的循
含多项 子方法 的集合体 系 。
环 过程 ,其 目的是推 荐 优化 的线 网方 案 。受 多种 不
造 条件 。 4)科学合 理安排城 市财政 支 出 5)保证 快速轨道交 通 自身的可持 续发 展 。
2 主体 规划 方 法 和技 术 路 线
பைடு நூலகம்次 :整体 的工序 (模 块 )逻 辑 关 系 和工 作 流 程 。各模 块 内部研 究系统 。 2.3.2 主 要 规 划 内容 和 技 术路 线
2.3 总体规划 方法 、主 要 内容和技 术路线 2.3.1 规 划 方 法
传统 的线 网规 划方 法 ,可 以 简单 地归 纳 为经验 分析法 、客流预 测法 、公 交增 长法等 三种类 型 。这三 种方 法均各有 所长但 也都存 在思路 片面 的缺 陷。科 学 的线 网规划 方法 是在 总 结 先 前 方法 基础 上 ,采用 一 套相对 复杂的方 法体 系 ,一般称 之 为“多模块 网络 层 次分析方 法”。这套 方 法 实 际上 可 以分 为 两个 层
西安地铁介绍

1 3 4
增加项目一号线二期、 增加项目一号线二期、三 号线一期和四号线一期为 建设规划修编规模。 建设规划修编规模。增加 建设长度64.5公里, 建设长度64.5公里,达到 64.5公里 116.5公里; 116.5公里;增加投资 公里 302.8亿元,达到567.4亿 302.8亿元,达到567.4亿 亿元 567.4 元。建成后换乘车站将达 到5座。
线路功能:一号线二期工程(森林公园~后卫寨)西起咸 阳市森林公园站,向东沿世纪大道布设,经沣东路、上林 路等规划路,跨绕城高速后,在太平河西侧设张家村站引线 至后卫寨站,线路全长6.3km,全段采用高架方式
港 务
浐 霸
高 新
曲江
侧坡村
三号线一期 线路功能: 线路北起港务区, 向南经浐灞区后折向东 二环至西影路后折向西, 沿西影路经曲江新区、 小寨商业中心后到达西 高新区后至西三环。 线路敷设: 线路全长:36.3km 地下线为:24.4km 高架线为:11.9km
内容提要
1 2
城市背景 轨道交通发展背景 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况 目前两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情况
内容提要
3 4
地铁工程的建设条件: 常住人口≥300万 国民经济产值≥1000亿 ≥1000 预算内地方可支配收入≥100亿 单线客流人数≥3万/小时
地铁建设程序: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工程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土建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 试运营 项目后评估
西安地铁建设规划 及一、二号线建设情况
二〇一〇年二月
内容提要
1 2
城市背景 轨道交通发展背景 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概况 目前两条地铁线路的建设情况
内容提要3 4Fra bibliotek市背景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 久的城市。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西安地铁,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99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中,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
这项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复。
2004年2月,在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
一号线:线路西起西安市西大门后卫寨站,经三桥站,沿枣园路一路东行,经皂河、汉城路、枣园站后,沿大庆路经开远门、劳动路至玉祥门站。
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经洒金桥、北大街、五路口至朝阳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乐路经康复路、通化门、万寿路、长乐坡站,西行下穿浐河后经浐河、半坡站后沿纺北路至终点纺织城站。
线路全长23.9千米,设车站19座。
二号线:线路北起北客站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站——西安火车北站,向南经运动公园站,沿未央路经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龙首原至安远门站,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北大街经北大街站后设钟楼站,绕西安钟楼后沿南大街至永宁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安路经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至会展中心站。
二号线线路全长26.4千米,二期建成后设车站21座。
三号线:线路北起灞桥新筑镇,向南延伸至香湖湾后折向西南,跨灞河后南行经浮沱寨、辛家庙,沿东二环经长缨路、长乐路、互助路、咸宁路、建工路至西影路后折向西,沿西影路经三兆路、大雁塔、小寨、吉祥村继续西行,经太白南路、唐延路、丈八北路至周家寨后折向南,经东焦村、袁旗寨、邓店新村至终点长安侧坡村。
线路全长44.3千米,共设车站30座。
四号线:线路北起西安北郊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跨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北三环、尚稷路后沿朱宏路南行,至凤城七路折向东,经张家堡至太华路,沿太华路南行至马旗寨,在含元殿西南方向下穿既有西安火车站后,沿解放路南行,经大差市、和平门、李家村至后村,绕大雁塔,沿雁南路前行至水厂路后折向东南,直达韦曲科技产业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西安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994年,西安市提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由4条线组成,线网总长度73.17公里,并纳入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
2004年,西安市重新编制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其目标是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 为骨干,其它公交为辅助的多元化、快速、高效、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棋盘加放射型”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布局。
轨道交通线网远期规划由6条线组成,总长251.8公里。
(1) 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东西向主客流走廊。
线路起迄点后围寨、纺织城是西安市对外交通枢纽。
该线路穿越西安城区的东西,通过市区最繁华的地区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同时,线路
连接主城东西轴和上城西客运站、西安客运站、康复路批发市场、长乐路客支站、半坡客运站等大型客流集散点和长途客运枢纽。
一号线向西延伸至咸阳市人民广场,为西咸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向东延伸至临潼旅游渡假区,可大大促进西安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沿线土地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西安作为国际级旅游城市的地位。
该线为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
(2) 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
该线路位置为西安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线路将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北客站、张家堡广场、城市中心北大街及钟楼、南郊省体育场、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国际展览中心、长安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串联起来,沿途分布有张家堡客运站、城北客运站、明德门客运站等长途客运枢纽。
二号线与一号线构成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十字骨架,是线网中的骨干线。
(3) 三号线:(新筑~侧坡村)
该线路为东北、西南走向。
线路沿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东二环敷设,毗邻西安浐灞新区、兴庆公园,经国家级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寨商业文化中心、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客流及人口密集区,促进城市发展空间向东北、西南方向拓展。
(4) 四号线:(草滩农场~韦曲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张家堡广场、曲江旅游度假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途经既有西安火车站、明城墙内五路口及大差市、历史文物景点大雁塔等客流密集区。
四号线对于城市南北向客流转换起到了辅助和补充作用。
(5) 五号线:(纺织城火车站~六村堡(纪阳))
五号线东端的纺织城火车站为既有西康铁路客运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辅助客站。
连接六村堡工业园区、纪阳组团,途经曲江旅游度假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及三桥交通枢纽等大的客流集散点,将辅助一号线分流城区内东西向客流。
(6) 六号线:(纺织城~长安科技产业园)
线路连接东郊纺织城、明城墙内东、西大街及钟楼、南郊大学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长安科技产业园等工商业聚集区和人口密集区。
可辅助一号线对主城区客流起到较大的分流作用,缓解主城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可带动东郊纺织城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南郊大学城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该线网规划中轨道交通在主城区内的线网密度0.338km/km2,明城墙区内线网密度
1.146km/ km2。
覆盖了全市61个主要客流集散点中的52个。
线网形成后,轨道交通方式的出行量将占居民总出行量的25%,占公交出行量的50%。
以西安钟楼为中心,在无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是251.96平方公里,大约覆盖主城区1/3的面积;而在有轨道交通的情况下,公交40分钟的出行范围可以达到853.42平方公里,覆盖了整个主城区。
线网中一、二、三号线为骨干线,既满足了城市东西向、南北向主轴线上的客运交通需求,又向外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四、五、六号线是轨道交通网的辅助线,主要满足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需求,对线网进行加密完善。
线网总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2011年):建设二号线(铁路北客站~韦曲,26.4公里),以缓解城市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的交通压力,为城市中心区的逐步外移、市政府北迁及郑州至西安客运专线西安火车站密集客流的疏导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拓展西安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向北、向南发展。
第二阶段(2010~2015年):建设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23.9公里),形成西安市主城区“十字”型轨道交通骨架网,以缓解城市东西向及南北向主客流走廊的交通压力,同时双方向拓展城市空间,加快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为西咸一体化及临潼旅游区的发展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
第三阶段(2016~2020年,远期):建设三号线(44.3公里),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线网结构,扩大线网规模,同时加强主城核心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支持城市新中心的形成。
第四阶段(2021年~2050年,远景):建设四、五、六号线和一号线东、西延伸段及二号线北延伸段(157.2公里),完善主城核心区内部轨道交通网及对外交通联络,完善线网覆盖范围和密度,提高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形成西安市完整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
Edit: 西安地铁网 2007年1月28日 9: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