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免疫组化标记物介绍

合集下载

胃癌的病理报告

胃癌的病理报告

胃癌的病理报告1. 病例概述本文对一位患有胃癌的患者进行了病理报告分析。

患者是一名50岁的男性,主诉持续不退的上腹部疼痛,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经过相关检查和病理分析,最终确诊为胃癌。

2. 病理学特点2.1 形态学特点镜下观察显示,肿瘤位于胃体部位,肿瘤直径约为4 cm。

肿瘤表面呈不规则溃疡样改变,表面覆盖有坏死组织。

肿瘤周围可见浸润性生长。

肿瘤呈实性,细胞排列紊乱。

2.2 组织学类型根据组织学特点,该胃癌被分类为腺癌。

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其组织结构类似于胃黏膜的腺体。

根据腺体的分化程度,可进一步细分为高度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度分化腺癌。

本例中,腺癌呈中度分化。

2.3 浸润深度肿瘤浸润的深度是评估胃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本例中,胃癌浸润到了胃壁的浆膜层。

2.4 淋巴结转移情况在病理解剖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胃癌已经转移至附近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晚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病情恶化的一个指标。

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对该胃癌的表型进行进一步判断。

3.1 细胞分化标记免疫组化检测表明,该胃癌的细胞表达CK20,CDX2和MUC2,这些标记物通常与胃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这一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该胃癌是一种中度分化的腺癌。

3.2 肿瘤标记物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还表明,该胃癌的细胞表达CD44和HER2。

CD44是一种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相关的标记物,而HER2则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

这些标记物的表达提示了该胃癌的浸润能力和恶性程度。

4. 诊断和分期综合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最终给予该患者以下诊断和分期:•诊断:中度分化的腺癌,胃体部位•分期:T3,N1,M05. 治疗建议针对该患者的胃癌分期和临床情况,建议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具体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年龄和合并疾病等因素来确定。

6. 预后评估胃癌的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治疗效果等。

her-2 免疫组化 评分标准

her-2 免疫组化 评分标准

her-2 免疫组化评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HER-2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标志物,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和胃癌的免疫组化检测中。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膜上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参与细胞增殖和生存信号传导途径,其异常表达或过度表达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临床治疗中,HER-2免疫组化评分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通过对HER-2表达水平的评估,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HER-2的免疫组化评分标准主要根据HER-2的膜表达强度和细胞膜的阳性率来进行分类评分。

主要有四个等级:0级、1级、2级和3级,具体标准如下:0级:不存在HER-2的膜表达,细胞膜完全阴性;1级:细胞膜显示很弱或微弱的不定性阳性;2级:细胞膜显示强阳性,疑似HER-2过表达;3级:细胞膜显示强烈阳性,明显HER-2过表达。

根据不同的评分结果,可以确定HER-2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0级和1级的患者被认为是HER-2阴性,对HER-2靶向治疗药物无效;而2级和3级的患者则判定为HER-2阳性,可以考虑使用HER-2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准确评估HER-2的表达水平对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HER-2免疫组化评分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必须选择合适的切片,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染色和显微观察。

需要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染色结果清晰可靠。

在观察和评分过程中,要注意细胞膜的染色强度和阳性率,并结合组织学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避免评分的主观性和片子之间的差异性。

除了HER-2免疫组化评分标准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例如原位杂交法、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对HER-2的表达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胃窦免疫组化结果一秒看懂

胃窦免疫组化结果一秒看懂

胃窦免疫组化结果一秒看懂
免疫组化是一种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的蛋白质表达。

对于胃窦免疫组化结果的解读,需要专业的病理学家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分析。

免疫组化结果的解读通常涉及对特定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估,并结合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和其他相关信息来做出综合判断。

不同的标志物在胃窦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1. 癌胚抗原(CEA):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存在或恶性程度相关。

2. HER2/neu:其表达水平与某些胃癌的治疗决策和预后相关。

3. Ki-67 指数: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高指数可能与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关。

然而,要准确解读胃窦免疫组化结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且解读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

他们会根据具体的标志物、染色强度、细胞定位等因素来判断结果的意义。

如果你收到了胃窦免疫组化结果,最好是咨询专业的医生或病理学家,他们可以根据结果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他们会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结果以及免疫组化数据,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或进一步的诊断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组化结果只是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一部分,通常需要结合其他临床和病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你对结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为你提供更具体的解释和指导。

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

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

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和免疫组化标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以及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

胃癌的临床病理类型胃癌根据组织学或病理学特征可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粘液癌和混合型癌等。

1. 腺癌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约占胃癌的90%以上。

其组织学特征为腺体原位或发生异型增生,可形成管状、乳头状、粉状或黏液性等不同结构。

腺癌的分级与分期对于指导胃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2. 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是胃癌的一种罕见类型,其组织学特征为鳞状上皮内瘤样增生,可发展为鳞状上皮内瘤变及浸润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通常与食管癌相关,多见于胃底部和贲门。

3. 粘液癌粘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其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产生大量粘液。

粘液癌可分为正常粘液型和产生过度粘液的黏液型。

黏液型粘液癌有较好的预后,其黏液分泌可形成腺体样结构,从而为免疫组化标记的检测提供了便利。

4. 混合型癌混合型癌由两种以上组织学类型的癌组织构成,如腺癌和黏液癌的混合型。

混合型癌的预后与各组分的癌细胞类型、比例及浸润范围等有关。

免疫组化标记的意义免疫组化标记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有关肿瘤细胞分子特征的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1. 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是角质形成细胞的主要结构蛋白,其在正常胃黏膜上无表达。

角蛋白表达阳性通常提示鳞状细胞癌的存在。

2. 细胞鳞状上皮抗原细胞鳞状上皮抗原是鳞状细胞癌特异性抗原。

其阳性表达对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3. 原癌胚抗原原癌胚抗原是胃癌的常见标记物之一。

其阳性表达可提示胃癌的存在,并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较为罕见,但其阳性表达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转移瘤,对于胃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5. 酸性糖胺酸性糖胺是胃癌中产生过度粘液的标志物,其阳性表达可以用于黏液型胃癌的诊断。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及意义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领域的技术,用于检测组织样本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和定位信息。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荧光染色方法来显示出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在临床实践中,免疫组化常用于诊断肿瘤包括癌细胞的分类、分级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预测。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及其意义。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2.细胞膜蛋白(CD)细胞膜蛋白是细胞膜上的免疫组化标记物,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各种肿瘤。

例如,CD20和CD3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的诊断标记物;CD34用于判断肿瘤的血管生成和预后。

3. 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平滑肌肌动蛋白是平滑肌组织中的一个标志性蛋白,常用于诊断和分类平滑肌源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4.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Progestrone Receptor,PR)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ER和PR的表达程度可以预测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5. 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TSG)蛋白常用的TSG蛋白包括p53、PTEN、BRCA1等。

这些蛋白的突变或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TSG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分子异常,对于预测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6.基因突变相关蛋白近年来,免疫组化也逐渐应用于检测肿瘤常见的基因突变或扩增,其中包括EGFR、HER-2、ALK、BRAF等。

这些突变和扩增与肿瘤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关系密切。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基因突变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

就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与N-乙酰葡萄糖组成得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就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得淋巴细胞(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

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就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得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就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与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与良性肿瘤亦可表达、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就是腺上皮来源得腺癌。

3。

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就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得酸性糖蛋白家族,就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得就是嗜铬素A,另两个就是嗜铬素B与嗜铬素C。

几乎所有得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得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得内分泌细胞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得肿瘤细胞、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 抗原羧基末端得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得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得肿瘤、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得敏感性、4。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pan,广谱CK)---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与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得肿瘤,特别就是对鉴别与判断转移性肿瘤就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得意义、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与导管上皮得基底细胞以及部分得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与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指标解读
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在病理学诊断中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组织或细胞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面将对免疫组化检查常用的一些指标进行解读。

1.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CK是一类细胞骨架蛋白,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中。

CK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帮助鉴定肿瘤是否为上皮性肿瘤,例如乳腺癌、肺癌等。

2. 维克酸酮腺体分泌物3(Vimentin,VIM):VIM是间质细胞的一种中间丝蛋白,广泛存在于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等间质细胞中。

VIM的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鉴别间质性肿瘤与上皮性肿瘤。

3. S-100蛋白:S-100蛋白是一种神经峰蛋白,在神经组织中广泛表达。

S-100的免疫组化染色可用于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胶质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

4. Ki-67蛋白:Ki-67蛋白是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主要表达于活跃增殖细胞中。

免疫组化染色中Ki-67的阳性细胞核数目可以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常用于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5. CD20和CD3蛋白:CD20和CD3是免疫系统中的两种膜标志物。

CD20主要表达于B淋巴细胞,CD3则主要表达于T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中CD20和CD3的表达可以帮助鉴别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如淋巴瘤。

这些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能够为病理学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但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解读。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理表现,选择适合的免疫组化标记物进行检测,从而辅助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

免疫组化常用标记物一、常用标志物1、CD15(LeuM1)-——(阳性部位:细胞膜).就是一种由半乳糖、岩藻糖与N—乙酰葡萄糖组成得碳水化合物抗原,又称半抗原χ,就是粒/单核细胞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成熟粒细胞、激活得淋巴细胞(主要就是T淋巴细胞)、R-S细胞、大多数腺癌等.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D66e)——-(阳性部位:细胞膜/浆).癌胚抗原就是表达于胎儿上皮细胞得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a。

存于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尤其就是内胚层来源发肿瘤中,大多数胃肠道(包括胰腺)与肺腺癌均有表达,少量成人上皮细胞与良性肿瘤亦可表达。

CEA主要用于标记上皮性肿瘤,尤其就是腺上皮来源得腺癌。

3、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阳性部位:细胞浆)。

嗜铬素就是位于神经分泌颗粒内得酸性糖蛋白家族,就是一组可溶性酸性蛋白,分子量为76~120 kDa,分布广泛。

含量最丰富得就是嗜铬素A,另两个就是嗜铬素B与嗜铬素C。

几乎所有得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可检测到嗜铬素.嗜铬素A不仅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得分泌颗粒中,也广泛分布于所有含有颗粒得内分泌细胞与神经内分泌细胞来源得肿瘤细胞。

此抗体可以识别嗜铬素A抗原羧基末端得片段,而不与氨基末端得片段反应,主要用于标记神经内分泌细胞及其来源得肿瘤。

对小细胞癌进行抗原修复可提高检测得敏感性.4、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pan,广谱CK)--—AE1/AE3(阳性部位:细胞浆)。

此抗体可以识别绝大部分酸性细胞角蛋白(Ⅰ型/低分子量)与碱性细胞角蛋白(Ⅱ型/高分子量)。

用于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得肿瘤,特别就是对鉴别与判断转移性肿瘤就是否为上皮源性具有一定得意义。

5、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阳性部位:细胞浆)。

在正常组织中,鳞状上皮与导管上皮得基底细胞以及部分得鳞状上皮生发层细胞、肌上皮细胞与间皮细胞阳性,腺上皮细胞阴性.因此,可用于鳞癌与腺癌、间皮瘤与腺癌得鉴别诊断.支气管上皮基底细胞、间皮;鳞癌、大细胞癌、移行细胞癌、间皮瘤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时进行胃癌的HER2检测?
所有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初次诊断都应 明确肿瘤的HER2状态
HER2 阳性
通过IHC评估的HER2蛋白
通过FISH检测的HER2基因扩增
正常细胞
IHC 0
IHC 1+
IHC 2+ IHC 3+
根据肿瘤染色面积与细胞膜染色 强度,IHC的评分体系为0-3+分
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
内容
•胃癌诊断相关标记物 •靶向治疗及化疗疗效预测相关标记物 •胃癌预后及精细化病理报告相关标记物
一.胃癌诊断相关标记物
10
1、少见类型胃癌鉴别诊断 及其相关标记物
上皮细胞EBER+
1.1 胃癌伴淋巴样间质
gastric carcin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GCLs
目前多数观点认为,并非所有HAC中的AFP均为阳性,诊断HAC必须见到 类似HCC组织学特征的肝样分化区。对于那些AFP阳性、组织学无肝样 分化区的胃癌归为产生AFP的胃癌
• 主要与HCC鉴别。
World J Surg Oncol. 2013 Oct 1;11:246.
建议鉴别诊断免疫标记物
肝细胞癌
有关。 • 建议免疫标记物:CK5/6(或加做34βE12 、P63、
P40)和CK8/18,CK7等。
IHC: Syn
IHC:CgA
IHC:CD56
IHC: Ki-67
1.5 神经内分泌癌(大或小细胞) LARGE/SMALL CELL CARCINOMA
• 少见。 • 诊断时常为进展期,预后非常差,常在1年内死亡。 • 形态学非常类似肺大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 《比较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在HER2阳性 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中的应用(ToGA) :一项Ⅲ期、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Lancet 2010;367:687-97(影响因子:38.28)
• ToGA试验是第一个使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且生存期超过1年的临床试验,体现了个体化治疗的 优势,在胃癌靶向治疗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HER2
Ki-67
A hypothetical situation is presented in which cancer therapy is adapted to counter the emergence of drug resistance. 2
WHO(2010) 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
染色体的着丝粒探针 HER2基因
定义:HER2阳性肿瘤是IHC3+或IHC2+/FISH+ (HER2:CEP17 比 ≥2)
IHC:CK19,CDX-2,GPC3,GS
1.2 肝样腺癌 hepatoid adenocarcinoma (HAC)
• 比例:1.3%-15%,中国6.63%(317/4779)*。
• 形态学:
肿瘤由两种成分(肝样分化区+普通腺癌区)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肝样 分化区癌细大、多角形,胞质丰富嗜酸,核大而不规则,居中,核仁明显 ,间质富于血窦,类似HCC肝样分化区癌细胞胞质内或胞外可见胆汁或 PAS/PAS-D染色阳性嗜伊红玻璃样小球
Heppar-1 +/-
α-AFP +
CK19
-
CK20
-
CDX-2
-
GPC3
+
GS
+
肝样腺癌
+/+ + +/+/+ +
AFP-胃癌
+/-/+ +/-
IHC: CK5/6
IHC: P63
1.3 腺鳞癌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 占所有胃癌的比例:0.5%。 • 每种成分要求比例>25%; • 该类型癌常与深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较差预后
– 肿瘤侵犯深度、受累淋巴结、肠型胃癌和肿瘤分期 • HER2是靶向治疗的预测因素,即HER2阳性的患者才适
应靶向治疗 • IHC检测HER2阳性率为6.8%~34.0%;FISH阳性率为
7.1%~42.6%;而显色原位杂交(CISH)阳性率为 12.2%~24.0%
各地区HER2阳性率比较
25.0% 20.0% 15.0% 10.0%
20.2%
12% 8.7%
14.2% 13.5% 10.6%
16% 11%
5.0%
0.0%
中国 西班牙 法国 IHC 3+ IHC+ISH 阳性
ToGA
国家 中国 西班牙 法国 ToGA
入组例数 734 2001 267 3807
Lourdes Gomez, et al, 2012 ASCO, General Poster Session, #4089 HER-EAGLE Study in China, November 2013 | Volume 8 | Issue 11 | e80290 Bang et al; Abstract 4556, ASCO 2009
标本类型与HER2阳性率
25
20
19.8
15
12.1
12.4
10
9.8
5
0 中国
西班牙
手术标本 活检标本
22.8 20
ToGA
肿瘤部位与HER2阳性率
Lauren 分型与HER2 阳性率
%
肠型胃癌的HER2阳性率较弥漫型和混合型高
(ToGA试验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 究)
•ToGA试验证实人源化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能够有效延长HER2阳性 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将曲妥 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标 准化治疗方案。因此, 精准的筛选HER2阳性的胃癌 患者至关重要。
二.胃癌治疗相关免疫标记物
1.靶向治疗相关:HER2,c-met, EGFR(HER1) 2.化疗疗效相关:
42
1.1 HER2与胃癌
• HER2蛋白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属于EGFR家族 • 尚未发现与HER2直接结合的配体,HER2通过与其他
EGRF受体结合成异二聚体发挥作用 • HER2表达与部分重要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 比例:8%。别名:淋巴上皮瘤样癌,髓样癌。 • >80%与EBV感染有关,男性患者*、近端胃或残胃多见。其余与
MSI有关(远端胃癌、老年患者多见)。 • 肿瘤细胞示推挤性边缘,多呈不规则片状分布,合胞体状和多角形
细胞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淋巴滤泡,偶见肉芽肿和破骨 样巨细胞。 • 淋巴细胞以CD8+的T细胞为主,进展期可出现较多B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 • 该亚型胃癌预后比普通腺癌较好*,复发率低,淋巴结转移率低,5 年存活率77%。
• 分类目录中恶性上皮性肿瘤( 癌) 项下有如下变动: 分为腺癌、腺鳞癌、癌伴淋巴细胞间质( 髓样癌) 、 肝样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6 大亚型。腺癌 不再强调分为肠型和弥漫型,仅在其它分型小节中 提及Lauren 分型,而把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 黏液腺癌、低黏附性癌( 包括印戒细胞癌和其它类 型) 和混合性腺癌列为腺癌下的5个变型。
胃癌免疫组化标记物介绍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冯振中
肿瘤生物标志物能解答的问题
Prognostic
Is it likely to develop this
cancer?
Diagnostic
What type of cancer is it?
Predictive
Is this the optimal drug for my cancer?
Pharmacodynamics
Recurrence
What‘s the optimal dose for my body?
Will the cancer return?
/wiki/Cancer_biomarkers
乳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常见生物标志物检测
• 三、胃肿瘤 • 上皮性肿瘤 •癌 • 腺癌…………………………………………………… 8140 /3 • 乳头状腺癌………………………………………… 8260 /3 • 管状腺癌…………………………………………… 8211 /3 • 黏液腺癌…………………………………………… 8480 /3 • 低粘附性癌(包括印戒细胞癌和其他亚型) …… 8490 /3 • 混合性腺癌………………………………………… 8255 /3 • 腺鳞癌………………………………………………… 8560 /3 • 伴有淋巴间质的癌(髓样癌) ……………………… 8512 /3 • 肝样腺癌……………………………………………… 8576 /3 • 鳞状细胞癌…………………………………………… 8070 /3 • 未分化癌……………………………………………… 8020 /3
•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在新分类中此肿瘤被单独列出,分为5 个类型, 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又分为1 级( NET G1 即类癌) 和2 级(NET G2) ,神经内分泌癌( NEC) 又分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 癌、混合性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和产生特异激素 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EC 细胞生成5-HT的神经内 分泌肿瘤,生成胃泌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胃泌 素瘤)
• 2000年版分类中的印戒细胞癌,新版分类中改为 低黏附性癌,即指呈孤立分布或小簇状分布的低 分化癌,包括原来的印戒细胞癌、类似于组织细 胞或淋巴细胞的癌、具有嗜酸性细胞质的癌以及 具有不规则奇异性核的癌,上述几种成分可相互 混合,也可几乎不出现印戒样细胞,同时又新增 了绒癌、癌肉瘤、壁细胞癌、恶性横纹肌样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潘氏细胞癌、内胚窦瘤、胚胎 性癌以及嗜酸细胞腺癌等一些罕见的组织学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