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值点与拐点的关系
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拐点

二元函数的极值与拐点在数学中,二元函数是一种以两个自变量作为输入变量的函数。
类似于一元函数的极值和拐点,二元函数也有极值和拐点。
这些极值和拐点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数学模型中,如经济模型、物理模型、工程模型等方面,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一、什么是极值极值是指二元函数在某一点上取得的最小值或最大值。
一元函数的极值容易理解,它是该函数在某个点上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类比起来,对于二元函数,当在某个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这个点就被称为该函数的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
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偏导数来求解极值。
偏导数是指多元函数在某个方向上的导数。
简单地说,它就是一个函数在特定自变量下保持其他自变量不变的一个导数。
因为二元函数有两个自变量,所以在求解偏导数时,我们需要将其中一个自变量视为常数,对另一个自变量求导。
当我们求得某个二元函数在某个点的偏导数时,如果该点是一个极大值或极小值点,那么对应的偏导数将为0,这是求解极值的一种通用方法。
二、什么是拐点拐点是指二元函数曲线上的一个特殊点,该点处的曲线发生了方向的变化,即函数的斜率发生了变化。
通常,拐点是由极点引起的,当出现极点时,曲线的斜率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因此拐点的主要特征是曲线发生了方向的变化。
和极值一样,我们可以用偏导数来求解拐点。
在求解二元函数的拐点时,我们需要连续求解二阶偏导数,即偏导数的偏导数。
当某个点的二阶偏导数不为0,并且改变符号时,这个点就被称为该函数的拐点。
三、如何求解极值和拐点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求解二元函数的极值和拐点十分重要。
下面是一些求解方法,供读者参考。
1、使用求偏导数的方法假设二元函数为f(x,y),那么求解它的极值和拐点,可以使用以下步骤:(1)求解一阶偏导数$f_x$和$f_y$,并令它们等于0,求解出所有的极值点;(2)求解二阶偏导数$f_{xx}$,$f_{yy}$和$f_{xy}$,并根据它们的符号决定每个极值点的性质(是否是极小值或极大值)以及是否是拐点。
高三数学 极值点和拐点的偏移——课件

极值点和拐点的偏移
专题概况
一、极值点偏移(
)
专题概况
思维聚焦
解题思路
极值偏移与拐点偏移解题思路 极值拐点话偏移,对称构造最给力; 变量范围极值分,导数再把单调论; 结论无关极拐点,衍生函数命题变.
处理策略
一.不含参数的问题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处理策略
注:以上的四种方法都实现了将双变元的不等式转化为单 变元的不等式,解法1, 2利用构造新的函数来达到消元的 目的,最后利用在极值点一侧的单调性来处理二者的关 系;解法3, 4则利用构造新的变元,将两个旧的变元都 转化为新的变元来表示,从而达到消元的目的,最后转 化为一个新的单元不等式,再构造函数,利用新函数的单 调性结合端点值来解决!
下节课再见 谢谢!
二次函数的极值与拐点

二次函数的极值与拐点二次函数是一种具有特定形式的函数,其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c,其中a、b、c为常数,且a ≠ 0。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次函数的极值与拐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及其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1.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二次函数是一个以平方项为主导的多项式函数。
它的图像通常呈现出抛物线的形状,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二次项的系数a的正负。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关注关于二次函数的极值和拐点。
2. 极值的定义与判定条件在数学中,极值是指在一段特定区间内,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点。
对于二次函数而言,它可能具有一个最大值或一个最小值,或者没有极值。
如何判断二次函数是否有极值,以及如何找到极值点呢?要判断二次函数是否存在极值,我们可以观察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
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上,即抛物线开口朝上,此时二次函数存在最小值;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下,即抛物线开口朝下,此时二次函数存在最大值。
而要找到极值点,我们需要应用导数的概念。
对二次函数进行求导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一次函数,其导数的值代表了切线的斜率。
当一次函数的导数为0时,表示切线水平,即函数在该点达到极值。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一次函数的导数为0的方程,找到二次函数的极值点。
3. 拐点的定义与判定条件拐点是指函数曲线在该点处的曲率发生突变的点。
对于二次函数而言,它可能具有一个拐点、两个拐点或没有拐点。
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拐点的判定条件和求解方法。
为了判断二次函数是否存在拐点,我们需要观察其二次项系数a的值。
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上,不存在拐点;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下,可能存在一个或两个拐点。
为了确定拐点的位置,我们需要求得函数的二阶导数。
通过对二次函数连续求导两次,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常数,即二次函数的二阶导数。
当二阶导数存在且不为0时,即表示函数曲线在该点处具有拐点。
拐点问题结论总结

拐点问题结论总结概述拐点问题,也称为驻点、拐点、转折点等,是函数图像上的一个特殊点,其处的导数或二阶导数发生变化。
研究函数的拐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函数图像的形状和性质,从而对函数做出更准确的描述和预测。
本文将对拐点问题进行总结和解释。
拐点定义和性质拐点是函数图像上导数或二阶导数发生变化的点。
具体地说,如果一个函数的导数在某个点之前是递增的,而在该点之后是递减的,那么该点就是一个拐点。
同样地,如果一个函数的二阶导数在某个点之前是递增的,而在该点之后是递减的,那么该点也是一个拐点。
拐点的性质如下:1.拐点处的函数可导,但并不一定连续可导。
2.拐点处的导数为零,但不意味着该点是极值点。
3.拐点可以导致函数图像从凹向上凸,或从凸向下凹。
4.拐点可以存在于函数的内部,也可以是函数的极值点。
拐点的判断方法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存在拐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导数的增减性来判断。
如果函数的导数在某个点之前是递增的,而在该点之后是递减的,那么该点就是一个拐点。
2.利用二阶导数的正负性来判断。
如果函数的二阶导数在某个点是正的,而在该点之后是负的,那么该点就是一个拐点。
3.利用函数图像的形状来判断。
如果函数的图像在某个点附近从凹向上凸,或从凸向下凹,那么该点有可能是一个拐点。
拐点问题的应用研究拐点问题可以有助于我们解决以下问题:1.函数的极值点问题。
拐点可以作为函数的极值点的一个候选。
2.函数图像的形状和性质。
了解函数的拐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函数图像的凹凸性和转折点的位置。
3.函数的最优解问题。
拐点是函数曲线在某一方向上由凹转凸或由凸转凹的转折点,有时可以用来确定函数的最优解。
拐点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拐点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作出函数的导数图像。
通过观察导数的图像,可以判断函数是否存在拐点。
2.求导数的导数。
通过计算函数的二阶导数,可以直接判断函数的拐点。
3.求导数的关键点。
通过求导数为零的点,可以找到可能的拐点,然后使用其他方法来确认。
13、极值点偏移和拐点偏移

极值点偏移和拐点偏移及其应用一.知识点睛罗尔定理:若函数)(x f 是连续且可导的,若)()(b f a f =,则一定存在0x 在),b a (内,使得0)('0=x f 成立。
(1)产生原因:函数极值点左右两边图像升降速度不一样,导致极值点发生了偏移。
(2)极值点x 0偏左:极值点附近图像左陡右缓,f (x 1)=f (x 2),则x 1+x 2 >2x 0,x=221x x +处切线与x 轴不平行 若f (x )上凸(f ′(x) 递减),则f ′(221x x +)< f ′(x 0)=0,若f (x )下凸(f ′(x) 递增),则f ′(221x x +) >f ′(x 0)=0 (3)极值点x 0偏右:极值点附近图像左缓右陡 ,f (x 1)=f (x 2),则x 1+x 2 <2x 0,x=221x x +处切线与x 轴不平行 若f (x )上凸(f ′(x) 递减),则f ′(221x x +)>f ′(x 0)=0,若f (x )下凸(f ′(x) 递增),则f ′(221x x +) <f ′(x 0)=0 方法介绍:齐次构造、对称构造、比值代换 二、题型总结: 题型一:齐次构造: 通过构造21x x +、21x x -和21x x ,在结合对数平均不等式和指数平均不等式,解决证明极值点偏移问题的方法。
对数均值不等式 2ln ln 21212121xx x x x x x x +<--<指数均值不等式 2212111212x x x x x x e e x x e e e+<--<+题型二:对称化构造:1.构造函数F(x)=f(x)-f(2x0-x)(x>x0)2.对函数F(x)求导,判断导数符号,确定F(x)的单调性3.结合F(x0)=0,判断F(x)的符号,确定f(x)与f(2x0-x)(x>x0)的大小关系4.由f(x1)=f(x2)<f(2x0-x2),得f(x1)<f(2x0-x2)或者由f(x1)=f(x2)>f(2x0-x2),得f(x1)>f(2x0-x2)5.结合f(x)单调性得x1>2x0-x2或x1<2x0-x2,从而x1 +x2>2x0或x1 +x2<2x0例 已知函数x x x f ln )(=与直线m y =交于),(11y x A 、),(22y x B 两点 (1)求证:22110e x x <<; (2)求证:1e221<+<x x ;证明:( i ) 1ln )('+=x x f ,得)(x f 在)e 10,( 上 递减,在 )e1∞+,(上递增; 当10<<x 时, 0)(<x f ;0)1(=f ; 当 1>x 时,0)(>x f ;当时,(洛必达法则);当 时, ,于是 的图像如下,.小结:用对称化构造的方法解极佳点偏移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 :求导,获得 的单调性,极值情况,画出 的图像,由 得 , 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第二步 :构造辅助函数(对结论 ,构造 )2()()(0x x f x f x F --=;对结论,构造 )()()(20xx f x f x F -=,求导,限定范围( 或 的范围),判定符号,获得不等式;第三步 :代入 1x (或2x ),利用 )()(21x f x f =及)(x f 的单调性证明最终结论.例 已知函数x x x f ln )(-=,若两相异正实数1x 、2x ,满足)()(21x f x f =, 求证:0)(')('21<+x f x f 思路分析:解:例 已知函数x x x f ln )(2=,若方程m x f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x 、2x 。
二元函数极值和拐点的判定条件分析

二元函数极值和拐点的判定条件分析二元函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两个变量时的极值和拐点的判定是数学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分析二元函数极值和拐点的概念以及判定条件。
1. 二元函数的极值首先,我们回顾一元函数的极值概念。
对于函数f(x),如果在x0处,f'(x0)=0且f''(x0)<0,则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在x0处,f'(x0)=0且f''(x0)>0,则称f(x)在x0处取得极小值。
对于二元函数f(x,y),如果在(x0,y0)处,f'(x0,y0)=0且f''(x0,y0)<0,则称f(x,y)在(x0,y0)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在(x0,y0)处,f'(x0,y0)=0且f''(x0,y0)>0,则称f(x,y)在(x0,y0)处取得极小值。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二元函数中,如果极值点的存在性不一定容易判定,即可能没有极值点,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极值点。
因此,更全面和准确地判断二元函数的极值点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
2. 二元函数的拐点拐点是函数曲线上的一种特殊点,通常是由凸弯曲线变成凹弯曲线时的转折点。
由于函数曲线在拐点处改变了凹凸性,因此拐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元函数的拐点可以简单地通过二阶导数的正负性来判定,即f''(x)=0时,f(x)存在拐点。
对于二元函数,我们可以考虑类似的方法。
对于二元函数f(x,y),如果在点P(x0,y0),二阶偏导数f''xx(x0,y0)和f''yy(x0,y0)具有相同的符号,并且f''xy(x0,y0)不为0,则称点P为f(x,y)的拐点。
其中,f''xx表示对x求两次偏导数,f''yy表示对y求两次偏导数,f''xy则表示对x求偏导数后再对y求偏导数。
一元函数的拐点

一元函数的拐点拐点,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函数曲线上的突变点,也是函数的一种特殊性质。
对于一元函数而言,拐点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函数曲线的变化趋势。
本文将围绕一元函数的拐点展开讨论,探究其特点和应用。
一、什么是拐点?拐点是指函数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处函数的二阶导数发生突变。
二阶导数可以理解为函数的变化率的变化率。
当一个函数的二阶导数的正负性发生改变时,就会出现拐点。
拐点可以存在于函数曲线的局部或整体,它是函数在某一点处变化趋势的一个标志。
二、拐点的特点1. 函数曲线在拐点处的变化趋势突变。
在拐点的左侧和右侧,函数曲线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从凸向上转变为凹向上或者从凹向上转变为凸向上。
2. 拐点处函数的二阶导数发生突变。
在拐点的左侧和右侧,函数的二阶导数的正负性发生改变,由正变负或由负变正。
3. 函数的一阶导数在拐点处取极值。
在拐点处,函数的一阶导数的值达到局部最大值或最小值。
4. 拐点不一定是函数曲线的极值点。
函数曲线的极值点是函数一阶导数为零的点,但拐点不一定满足这个条件。
三、拐点的应用1. 拐点可以用于确定函数曲线的凹凸性。
通过分析拐点的存在和位置,可以确定函数曲线在不同区间的凹凸性。
拐点是曲线凹凸性发生变化的标志。
2. 拐点可以用于确定函数的极值点。
虽然拐点不一定是函数曲线的极值点,但函数曲线的极值点往往伴随着拐点的存在。
通过分析拐点和极值点的关系,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函数的极值点。
3. 拐点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物理、经济、生物等领域,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拐点问题。
通过分析拐点的位置和特点,可以得到问题的解答或优化方案。
四、拐点的判断方法1. 求函数的二阶导数。
首先求出函数的一阶导数,然后再对一阶导数求导,得到函数的二阶导数。
通过对二阶导数的正负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的拐点。
2. 求函数的一阶导数的极值点。
虽然拐点不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但函数的极值点往往伴随着拐点的存在。
通过求函数的一阶导数的极值点,可以初步判断函数的拐点。
函数与导数极值点与拐点的判定方法

函数与导数极值点与拐点的判定方法函数与导数极值点与拐点的判定方法是高等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技巧。
通过了解这些判定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行为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函数极值点和拐点的判定方法。
一、函数极值点的判定方法1. 函数极值点的定义在数学中,函数的极值点是指函数在某一区间内取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点。
如果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最大值,则称该点为函数的极大值点;如果函数在某点处取得最小值,则称该点为函数的极小值点。
2. 函数极值点的判定条件常用的函数极值点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导数法:首先求函数的导数,然后解方程求导函数的零点,即为函数的可能极值点。
接着,利用导数的增减性来判定这些可能极值点是否为极大值点或极小值点。
- 二阶导数法:求函数的二阶导数,在极值点处,一阶导数为0且二阶导数大于0的点为极小值点,二阶导数小于0的点为极大值点。
- 拐点法:求函数的二阶导数,如果二阶导数为0,则该点可能是函数的拐点。
二、函数拐点的判定方法1. 函数拐点的定义在数学中,函数的拐点是指函数图像曲线从凹向上凸或从凸向下凹的点。
拐点是函数图像中曲率发生变化的点,也是函数二阶导数为0的点。
2. 函数拐点的判定条件常用的函数拐点的判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二阶导数法:求函数的二阶导数,然后解方程求二阶导函数的零点,即为函数的可能拐点。
接着,利用二阶导数的增减性来判定这些可能拐点是否为真正的拐点。
- 导数法:求函数的导数,然后求导函数的极值点,再求对应的原函数的极值点,即为可能的拐点。
- 三阶导数法:求函数的三阶导数,在拐点处,三阶导数为0的点可能是函数的拐点。
三、具体例子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如何应用函数与导数极值点与拐点的判定方法:例题: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9x + 5,请判断函数的极值点和拐点。
解答:1. 初始化极值点和拐点为空集合。
2. 求函数f(x)的导数:f'(x) = 3x^2 - 6x -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值点与拐点的关系
极值点与拐点是微积分中常见的概念,在函数图像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函数的导数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极值点和拐点。
在函数图像中,极值点是指函数在该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可以是局部极值点或全局极值点。
拐点是指函数图像的曲线在该点处发生转弯的点,此时函数的导数为零。
通过求函数的导数,可以找到函数的极值点和拐点。
对于一个函数f(x),如果f'(x) = 0,则x就是f(x)的一个极值点。
如果f''(x) = 0,则x就是f(x)的一个拐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极值点和拐点的关系。
在函数图像中,拐点通常会出现在极值点的附近。
这是因为当函数在极值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为零,此时曲线是水平的,而当函数在拐点处时,其二阶导数为零,此时曲线发生转折。
因此,当函数在极值点处有足够的导数变化时,就可能出现拐点。
此外,当函数在一个区间内存在多个极值点时,这些极值点之间也可能存在拐点。
例如,当函数在某一区间内先达到一个局部极小值,然后再达到一个局部极大值时,就可能出现拐点。
综上所述,极值点和拐点在函数图像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函数的导数来分析。
在函数图像中,拐点通常会出现在极值点的附近,当函数在极值点处有足够的导数变化时,就可能出现拐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函数的极值点和拐点来分析函数图
像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