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S视频处理技术全系列详解
vr视频解决方案

vr视频解决方案
《VR视频解决方案:重塑未来的视听体验》
随着虚拟现实(VR)技术的不断发展,VR视频已经成为了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VR视频的特殊性,
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画质、延迟、舒适度等。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以便重塑未来的视听体验。
首先,为了解决VR视频画质问题,一些公司推出了全新的
VR视频解码技术,能够在保证高清画质的同时,降低带宽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的体验。
同时,还有一些公司在VR
视频播放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推出了更加智能的播放器,能够根据用户设备性能和网络环境,自动调整视频画质,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佳的观影效果。
其次,针对VR视频延迟问题,一些科技公司推出了更加智能
的VR视频传输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VR视频传输过
程中的延迟,让用户在观看VR视频时能够获得更加流畅的体验。
同时,一些公司还着力于提高VR视频的编码效率,以便
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降低延迟,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为了解决用户在观看VR视频时的舒适度问题,一些公
司也在VR视频硬件方面进行了创新。
他们推出了更加轻盈舒
适的VR眼镜,让用户在长时间观看VR视频时也能够感到舒适。
同时,还有一些公司在VR视频内容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推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VR视频内容,让用户能够在VR世界
里尽情畅想。
总的来说,《VR视频解决方案:重塑未来的视听体验》将成为未来科技公司努力的方向之一。
随着VR技术不断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VR视频体验将会变得更加出色,让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尽情享受视听盛宴。
创视通录播产品(VRS)介绍新

视频录播服务器1.1系统概述VideoCon VRS 是上海创视通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会议录制存储点播服务器,它集成了H.323视频会议录制存储服务器和IP流媒体服务器的所有特性于一身,能够从MCU、终端、会议录制服务器等各种会议设备上录制视频会议的音频、视频和计算机屏幕内容,这些音视频和计算机屏幕内容能够流媒体组播到IP网络中,也能够被PC通过Web浏览器进行点播回放,或者通过视频会议终端进行点播回放。
该服务器可以兼容各种主流H.323视频会议终端和标准MCU,完成音视频和数据内容的实时录制、存储、流媒体发布、在线点播回放等强大功能,性能稳定,使用方便,易于管理。
VRS 是业界唯一完美综合视频会议技术和流媒体技术的录播产品。
1.3.1 内容的录制存储VRS录播服务器将视频记录成为ITU标准H.261,H.263,H.264格式以保证录制的视频资料无失真存储,并且实时将其转化为标准流媒体视频格式.VRS录制方法有以下几种:.分会场直接录制分会场终端能直接和VRS进行连接,具有相关权限的分会场操作员,可以直接通过自己的终端进行会议录制,而不需要录播服务器管理员的参与,极大地丰富了视频源的采集和录制。
.MCU和VRS连接进行录制VRS连接到MCU上录制视频会议实况内容, VRS支持双路视频源的同时录制.1.3.2录制时直播录制时可以选择是否进行直播。
可通过单播或组播方式将会议现场的视频、音频、计算机动态屏幕在网络上进行实时直播 , 可通过媒体播放软件同步接收到直播的视频、音频和计算机动态屏幕内容。
1.3.3 节目内容播放VRS支持丰富多样的回放模式,具体包括节目直播,pc点播和终端直接回放等模式。
.节目直播录制完成的会议内容,可以将其直播到设定的直播频道上(通过单播和组播方式),远程pc可以直接通过播放器进行接收。
.Pc点播录制完成的会议内容可以通过web内置的播放器进行点播,点播窗口包括单流,双流等,并且显示位置和帧率可以进行调整!.终端回点通常情况下,录制完成的会议内容没有办法在会议结束后将会议内容回放给分会场各个终端,从而让没有出席会议的员工可以了解会议时的实况。
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解析

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解析摘要: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视频制作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其中,VR全景视频技术体现得最为明显。
VR全景视频制作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视频制作方式,能够对传统式视频技术的弊端与缺陷进行有效弥补。
为此,本文针对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部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1 VR全景视频技术的优势VR全景视频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视频制作技术,拥有完善的拍摄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具有一系列的应用优势:1.1视频内容方面:不仅能保障整个视频内容的清晰度,针对局部图像也能进行充分利用。
所以VR视频全局图像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能够直接提升整个作品的档次。
1.2视频功能方面:VR全景视频技术不仅可以对现场的场景进行三维动态展示,还能进行多角度展示,例如俯视与仰视,360°环视,以及缩放等等,所以该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十分突出。
1.3发布渠道方面:VR全景视频技术制作的内容,不仅可以生成独立的视频文件,以供观看或进一步研究;还能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以供大众观看。
所以,VR视频技术是多媒体文件信息化优势的直接体现。
2 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解析2.1视频缝合技术一个完善的VR全景视频,需要由多个鱼眼镜头进行单独拍摄合制而成,此过程也就是视频缝合。
在缝合时要将多个镜头拍摄的素材进行同步上传,从空间角度进行水平匹配和垂直匹配处理。
2.1.1借助专业的DetuStitch软件系统,将相机中的内容上传至电脑并保持;之后再通过源文件添加的模式将电脑中的素材进行添加和命名,当所需镜头添加完成之后在进行拼接处理,并选择相应的路径进行拼接与输出处理。
2.1.2当上述处理完成之后,再进行输出文件的保存与查看。
其中,重点确保所有素材全部缝合完成后才能进行输出保存,避免因不全面的素材缝合影响整个视频内容的完整性。
2.2防抖优化技术同传统式的视频技术不同,VR全景视频技术需要实现封闭式沉浸空间的打造,所以需要重点保障整个画面的协调性与平稳性。
虚拟现实全景视频技术详解

虚拟现实全景视频技术详解虚拟现实全景视频就是可以上下左右360度任意角度拖动观看的动态视频。
360度全景视频的每一帧画面都是一个360度的全景,观看视频的时候可以360度任意角度拖动观看视频,让我们有一种真正意义上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通过佩戴VR眼镜观看会有更强的沉浸感。
可以让观众无死角的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缩小或放大视频的一种互动型很强的新观影形式。
想拍虚拟现实全景视频这些问题你想过吗?1..拍摄设备覆盖范围拍摄使用的全景拍摄设备都是经过相机参数标定的。
而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解决多相机的采集同步的问题。
常见的同步方式有:闪光同步(Flash),即检测所有相机视频帧内的“闪光”,如明亮帧,白色帧,利用这个信号进行同步;运动同步(Motion),即检测所有相机视频帧内的运动信息,通过匹配各帧运动量进行同步;声音同步(audio spectrum),即分析所有相机采集到的声音频谱进行同步;以及手动同步(manual),即根据某一个时刻的所有相机采集的视频帧手动进行微调。
2.相机同步方式完成同步采集后,需要将多相机采集的视频帧进行拼接,而在拼接之前,考虑到各帧是相机在不同角度下拍摄得到的,所以他们并不在同一投影平面上,如果对重叠的图像直接进行无缝拼接,会破坏实际景物的视觉一致性。
所以需要先对图像进行投影变换,再进行拼接。
一般有平面投影、柱面投影、球面投影和鱼眼投影等。
3.投影变换完成投影变换后,之后的步骤就是拼接,拼接过程主要有特征提取—特征匹配—配准—融合等步骤。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SIFT、SURF、ORB、BRIEF等,下图所示为SIFT特征提取过程。
4.特征点匹配结果配准的目的是根据几何运动模型,将图像注册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在多幅图像配准的过程中,采用的几何运动模型主要有:平移模型、相似性模型、仿射模型和透视模型等。
完成上述各个步骤后,拼接工作基本完成。
但是,由于不同角度的画面是通过不同的相机采集得到,最终全景图像会遇到各个区域的曝光不一致的情况,通过曝光补偿的技术可以使得拼接后的全景图像曝光一致。
全息视频VR通信技术

“全息”(Holography)即“全部信息”,这一概念是在1947年由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首次提出,他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物体的反射,透射光波中的振幅相位信息进而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
它与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及人机交互等学科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广义上说,全息通信业务是高沉浸、多维度交互应用场景数据的采集、编码、传输、渲染及显示的整体应用方案,包含了从数据采集到多维度感官数据还原的整个端到端过程,是一种高沉浸式、高自然度交互的业务形态。
结合6G技术,进行扩展与挖掘可获得包括数字孪生、高质量全息、沉浸XR、新型智慧城市、全域应急通信抢险、智能工厂、网联机器人等相关全息通信场景与业务形态,体现“人-机-物-境”的完美协作。
传统光学全息:光学全息的全部过程分为信息数据采集与信息图像重构两个阶段,采集阶段相当于照相机的拍摄过程,而信息图像重构阶段相当于洗照片的过程。
数字全息:由于全息图只是对物体的物光束和参考光波进行相干叠加时产生的一些列干涉条纹进行了记录,而要得到物体的再现像,就必须对全息图进行重新处理,数字全息是利用电荷耦合器件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记录材料来记录全息图,将物体的物光信息数字化记录,便于存储、数字处理以及重现。
它最早是由Goodman在1967年提出的。
计算全息:计算全息最早是由Kozma和Kelly提出,但是限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足,计算全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21世纪初期数码照相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熟才又进入了发展时期。
计算全息是一种数字全息领域的分支,这种新型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去模拟物体的光场分布,用算法去进行全息图的制作,该方法可以不依赖实物,而是基于该物体的数学描述进行全息图制作,实现了全息术从实际物体到虚拟物体的突破。
计算全息三维显示技术是近年来将全息术、光电技术及计算机高速计算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最具潜力的三维显示技术,与传统光学全息术相比具有灵活、可重复性好的特点。
vr视频制作原理

vr视频制作原理
VR视频制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摄影录制。
VR视频采用全景摄影技术,通过多台相机
或者特殊设备同时进行拍摄,将整个环境中的影像信息完整地捕捉下来。
这些相机或设备需要以特定的角度和距离进行设置,确保全景影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第二,影像拼接。
拍摄得到的多个局部影像需要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拼接。
这一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相机或设备拍摄的影像进行对齐和融合,消除拼接界限的痕迹,以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
第三,三维重建。
为了让观众在观看VR视频时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制作者需要将拍摄得到的全景影像转化为三维效果。
这一步骤涉及到深度信息的提取和场景的几何模型重建,以便在VR设备中实现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第四,视频编码和解码。
为了减小VR视频文件的大小,减少
传输和存储的成本,必须采用高效的视频编码技术进行压缩。
制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码标准,并根据不同场景和平台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VR设备中播放VR视频时,需要相应的解码
器将压缩后的码流还原为可视的影像。
第五,设备兼容性。
VR视频制作过程中要考虑不同VR设备
的兼容性。
不同设备的分辨率、显示效果、声音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制作者需要根据目标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技
术来进行制作,以提供最佳的观影体验。
综上所述,VR视频制作过程涉及到摄影录制、影像拼接、三维重建、视频编码和解码以及设备兼容性等方面的工作,并要求制作者具备一定的摄影技巧、图像处理和编码知识。
只有综合考虑和运用这些原理,才能制作出逼真、沉浸式的VR视频作品。
深入解析VR制播放装备的图像处理和渲染技术

深入解析VR制播放装备的图像处理和渲染技术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在近些年迅猛发展,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作为VR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图像处理和渲染技术在VR制播放装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解析VR制播放装备的图像处理和渲染技术,探讨其原理与应用。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VR制播放装备。
VR制播放装备是一种用于虚拟现实体验的设备,主要由头戴显示器、耳机、跟踪器和手柄等组成。
图像处理和渲染技术则负责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图像传输到头戴显示器,并实时渲染用户的视觉体验。
在VR制播放装备中,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压缩、图像数据传输和图像解码等方面。
首先,图像压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图像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传输速率,并减小设备对计算资源的要求。
常见的图像压缩技术有JPEG、MPEG等。
其次,图像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快速和稳定传输图像数据的关键。
传输技术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常见的有HDMI、DisplayPort、USB、Wi-Fi等。
最后,图像解码技术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码,以呈现给用户高质量的图像。
图像解码技术可利用硬件解码器或软件解码器来实现。
其次,VR制播放装备中的图像渲染技术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重要环节。
图像渲染技术主要包括几何处理、纹理映射、光照模拟和阴影生成等方面。
首先,几何处理技术负责将虚拟场景中的三维模型进行处理,包括模型的几何信息、纹理映射信息等。
几何处理技术可以优化场景中的模型,提高渲染效果和性能。
其次,纹理映射技术是将二维图像映射到三维模型表面的关键技术,使得虚拟场景更加真实和细致。
纹理映射技术可以提供模型表面的颜色、光照、反射等视觉效果。
接着,光照模拟技术模拟现实中的光照条件,使得虚拟场景更加真实。
光照模拟技术可以实现阴影、反射、折射等光学效果。
最后,阴影生成技术主要负责生成虚拟场景中的阴影,增强真实感和立体感。
阴影生成技术可以基于深度图、阴影贴图等方式来实现。
vr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解析

Vol.40 No.10Oct.2019第40卷第10期2019年10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R 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解析张恭铭陈世灯刘泽平(湖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永州425199)摘要:VR 全景视频具有较强的临场感和沉浸感,目前基于一体化摄制设备的非专业级作品在感观上还有较大的提升 空间,创作者熟练掌握后期制作技术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本文在综合已有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深化VR 全景视频后期制作的关键技术,对视频缝合、防抖优化、三脚架遮盖、污点去除、剪辑等操作步骤展开叙述,以期能够为非专业级的创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创作更多优质的VR 全景视频作品.关键词:VR 全景视频;后期制作;关键技术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 (2019) 10-0068-031概述VR 即Virtual Reality,中文名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相关科学技术,生成与一定范围真实环境在视、听、触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坏境,用户 借助必要的装备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产生亲临对应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山。
创作专业级质量的VR 全景视频作品,需要使用专业摄 像机拍摄,通过计算机软件后期剪辑处理,形成=维空间视 频叫有个人创作者介绍了使用Kolor AutoPanos DetuStitch 等软件进行视频拼接⑴,也有专业机构创作者介绍使用Photoshop 、Premiere 、AfterEffect 软件进行剪辑、防抖处理、调色等⑷,但都没有涉及具体操作技术的细节。
VR 全景视频在影视短片⑼(«Lost» «Help»《活到最后》«小门神》等)、视频广告同、纪录片(《山村里的 幼儿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受到专业级设备昂贵、软件使用难度高、缺乏后期制作技术的系统指导等因素制 约,非专业级的个人全景视频作品质量普遍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视频反交错技术简介
隔行与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是一种早期用于电视和录像的行显示技术。在该技术中,视频信号被分为两组扫描线,通常被叫做“偶数 行”和“奇数行”。所有的偶数行先被从顶端扫描到底端,接着所有奇数行被被从顶端扫描到底端。 下图解释了它的扫描方式。红线被标注为0,2,4……绿线被标注为1,3,5……。隔行扫描是从顶端扫描到底 端,首先所有红线(偶数行)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然后所有绿线(奇数行)被显示在显示器上。红线和绿线彼此 相邻,但是红线和绿线的到达时间相差了1/50或者1/60秒。
Anchor Bay的精度反交错技术综合了场插值,多场组合以及边缘自适应插值技术来生成无人为插值影响的运 动视频图像,消除锯齿,润色细节。它会自动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来生成逐行输出帧中的每一个像素。
反交错处理器
反交错处理器
输出帧1 480行
每一种方式都有它自 己的优点和缺点!
输出帧1 480行
1/60 sec
1/60 sec
插值反交错或量化
利用来源于多个场 的数据进行反交错 10
视频反交错: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场插值与多场组合的比较
场插值(又称“Bob”) 多场组合(又称“编织”)
每一种方式都有它自 己的优点和缺点!
Video Reference Series (VRS) Technologies from Anchor Bay
作者:Laurence Thompson,Anchor Bay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翻译:武宣,Anchor Bay Engineer
内容
Anchor Bay VRS视频处理技术简介 视频反交错技术简介 视频,运动图像和数据源自适应的反交错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视频反交错(电影源) 视频精度反交错 VRS PReP: 逐行重处理 VRS精度反交错与逐行重处理:特点小结 视频量化简介 精度量化:解析度匹配 精度量化:宽高比量化 VRS精度量化:性能 VRS Mosquito减噪 VRS Mosquito减噪实例 VRS精密细节强化和边缘强化 VRS精密细节强化和边缘强化实例 VRS AutoCUE-C: 色度过密采样错误自动矫正 VRS RightRate™技术 VRS AV Lip Sync™技术
1/60 sec
5
视频反交错技术简介
隔行与逐行扫描
隔行扫描通常都用于比较老的视频标准:NTSC,PAL和SECAM。在美国和世界上其它一些地区,它还用于 ATSC广播标准。美国现在最常用的高清晰标准是隔行扫描标准1080i。 逐行扫描比隔行扫描更加易于理解。逐行扫描意味着每一帧视频数据所有行都被从顶部扫描到底部。
8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视频反交错 摄像机源) 摄像机源
视频源场顺序
输入场0 240行偶数行 输入场1 240行奇数行
NTSC/480i输入场
输入场2 240行偶数行 输入场3 240行奇数行
1/60 sec
1/60 sec
1/60 sec
这四幅图片显示了四个连续的视频场。其中的旗帜是在飘动,但你必须仔细观看才能发现,因为这四个连续的视 频场仅仅经历了3/60秒,也就是50毫秒。从旗子的角上可以看出它正在飘动。 摄像机会产生一系列一半解析度的场。 物体移动可以用场频表示来表示,所以一个60Hz的摄像机就产生一个60Hz的移动。 9
11
视频反交错: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反交错如何处理摄像机源:运动自适应反交错
运动自适应反交错是一种吸取了场插值和多场组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却没有它们缺点的技术。运动自适应反交错 技术可以检测到运动区域,再组合场插值和多场组合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在下图中,多场组合被用于背景,因为 背景在从场到场的过程中没有变化。 场插值技术被用于处理前景中运动的旗帜以消除人为插值对运动物体 的影响。 所谓自适应就是指这种混合处理方式是通过对同一图片中不同区域的 运动分析所自动实行的。
视频反交错: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反交错模块针对不同摄像机源的工作原理
如果一个反交错模块的输出行数是输入场行数的两倍,它是从哪里得到那些多余的信息(行数)呢? 一共有两种方式: 1. 场数据插值或称2倍过量化 2. 利用来源于多个场的数据生成一个输出帧 下面两图解释了这两种方式。 每一种方式都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输入场1 240行奇数行 输入场0 240行偶数行 输入场1 240行奇数行 输入场2 240行偶数行
数据源自适应反交错是指反交错处理模块可以检测到摄像机的种类,然后按照特定的方式对视频数据进行处理。
“片源检测”,“片源模式”和“3:2检测”这些术语都是指数据源自适应反交错技术。 Anchor Bay的精度反交错就是使用了数据源自适应的技术来产生持续的高品质输出,当然了,针对于不同数据源 的精度反交错处理方式是迥然不同的。 本节只讨论针对传统摄像机的视频反交错技术。数据源的类型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有所介绍。影片反交错介绍请 参看第15页。 摄像机和摄影机有着很多不同的类型。一些摄像机制作的的图像类似于摄影机所制作的图像,同时却和传统摄像 机所制作的图像相差很远。另一些移动图像却根本不是用摄像机所制作的,比如动画片。 Anchor Bay的精度反交错就是可以处理所有不同的移动图像,它会自动使用数据源自适应反交错技术,所以用户 只需要尽情享受高品质画面,而根本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关心数据源的种类。
3
Anchor Bay VRS视频处理技术简介 视频处理技术简介
在视频格式变化的同时,视频显示技术也经历了一场变革。十年前,几乎所有的视频显示设备都是用CRT。今 天,CRT显示器已经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LCD,等离子,DLP和其它的数字显示设备。所有的数字显示设 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固定的解析度。大多数比较大的电视机都可以显示720p或者1080p格式的高清晰标准。 格式转换处理技术应该可以转换任意一种视频格式,使它可以被任何显示设备以所支持的格式播出。当前的数字 电视都需要这样的技术。不仅如此,格式转换处理技术还必须以正确的方式转换才能得到最佳的图像输出质量。 如果一个非常好的LCD电视使用了低性能的转化方式,那就会导致输出图像质量的急剧下降。 Anchor Bay的专有技术就是高品质视频处理。我们的技术是针对家庭影院所开发并且已经应用于我们的一系列视 频系统产品上,例如VP50Pro。在过去的9年里,这些产品一直以DVDO的品牌面向市场销售。DVDO视频处理设 备就是用来输出超高品质的视频图像。 VRS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易于使用。用户不需要考虑输入格式,图像特点等技术方面的东西。VRS就是本着简 单易用的目的设计的。 本篇文章描述了一系列组成VRS技术的视频处理模块,目的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高品质视频格式转换图像处理问 题和Anchor Bay技术方面的特点。本文描述了独立的VRS技术,其中所有优化后的图片都是通过VRS技术进行格 式转换得到的。
反交错模块
1/60 sec
1/60 sec
1/60 sec
1/60 sec
480p输出帧 7
视频, 视频,运动图像和数据源自适应反交错
运动图像是用不同的摄像机和摄影机所制作的。摄像机通常用来制作可以在电视机上播放的图像,而摄影机通常 用来制作在电影院里播放的视频。 通常来说,用摄影机所制作的电影可以转换为可以用电视机所播放的视频。比如说大多数DVD的题头所包含的运 动图像都是用摄影机所制作的。因为摄影机所制作的图像有更好的质量,一些电视节目也是用摄影机制作的,虽 然它们只是在电视上播出。通常来说,电视直播节目(比如体育节目)使用摄像机制作的。摄像机或摄影机所制 作的运动图像相互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而进行高质量反交错处理时,这些差别必须被考虑进去。
2 3-4 5-7 8 9 - 14 15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31 32 33 - 35 36 37 - 38 39 40 40
2
Anchor Bay VRS视频处理技术简介 视频处理技术简介
VRS是Anchor Bay一系列视频处理技术的总称。VRS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执行视频格式转换和图像强化以达到更为出 色的图像质量。因为人们更易于注意到大图片的质量,所以VRS尤其适用于大型数字显示设备和高清晰电视。VRS 技术就是为今天高清晰数字显示设备所量身定做的。 在1998年以前,视频格式转化仅仅限于高端投影设备,因为投影到大屏幕上的影像需要进行格式转换以达到比较高 的质量。但是从1998年起,用户视频标准经历了从旧的模拟标准(NTSC, PAL, SECAM)到新的数字标准的转变。 新型数字标准包括了标准定义和高清晰定义两种。 简而言之,视频格式包括了图像解析度,扫描方式(隔行或者逐行),帧率和屏幕宽高比。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 格式标准: 格式名称 480i 576i 480p 576p 720p 1080i 1080p 解析度 720 x 480 720 x 576 720 x 480 720 x 576 1280 x 720 1920 x 1080 1920 x 1080 扫描方式 隔行 隔行 逐行 逐行 逐行 隔行 逐行 帧率 60Hz 50Hz 60Hz 50Hz 50 或60Hz 50 或60Hz 50 或60Hz 使用区域 北美,日本 欧洲 北美,日本 欧洲 全球 全球 全球
右边的图片显示了偶数行和奇数行 出现在显示器上的情况,也是所谓 的“空间显示”。 下面的图片显示了一系列时间上连 续的视频输入场,也是所谓的“时间 显示”。 输入场0 240行偶数行
1/60 sec
输入场1 输入场2 240行奇数行 240行偶数行
1/60 sec 时间 1/60 sec
输入场3 240行奇数行
场插值技术被用于处 理前景中运动的旗帜
来源于多场的行信号 被用于背景,因为背 景在从场到场的过程 中几乎没有变化
12
视频反交错: 视频反交错:摄像机源
反交错如何处理摄像机源:边缘自适应插值技术